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董冰 《国际市场》2003,(8):51-51
现在是“信息爆炸”时代,特别是有了互联网之后,各种市场信息、广告信息铺天盖地,几乎可以淹没消费者。  相似文献   

2.
企业的广告信息和患上了营销疲劳症的消费者,一个在追,一个在逃。在媒介资源过剩的时代,企业如何抓住受众的“眼球忠诚度”比建立“品牌忠诚度”更加富有挑战。在这个意义上,无干扰、无防范无竞争的”无聊时间”,是企业进行“暴力营销”的最佳甚至是惟一的机会。占据了消费者无聊时间的媒介必将胜出,而抓住了无聊机会的企业营销信息,将让消费者无处可逃,发掘无聊空间的有效价值。  相似文献   

3.
中国正在逐步迈入“汽车社会”,轿车市场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然而对消费者而言,轿车市场信息庞杂,渠道多样,质量参差不齐,很难从中找到切实有用的信息。本文以信息质量要素理论为依据,以调研数据为基础,针对现存问题为国家、供应商和消费者提供了建议,以提高轿车市场的信息质量。  相似文献   

4.
《广告导报》2006,(9):160-161
1990年,罗伯特。劳特朋提出了4C理论,向4P理论发起挑战。他认为营销应以客户(Consumer)为中心,“请注意消费者”,而不应是“消费者请注意”;应关注并满足客户在成本(Cost)、便利(Convenience)方面的需求,加强与客户的沟通(Communication)。在需求、行为个性化和媒体碎片化的时代,如何实现有效的沟通?忘记渠道和媒体,找到产品与消费者合适的接触点(Touch Point)。 利用世界杯对广大网民的超强吸引力,乐敦与网易共同打造了“乐敦世界杯精明眼”活动,敏锐地抓住了产品与消费者在特定时间和特定事件中的有效接触点。玩法简单、趣味十足的竞猜活动,在考验消费者眼力的同时,也使乐敦眼药水明目养眼的特[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对于公司来说,尽可能地扩大现有客户的钱包份额无疑是支撑未来增长的关键。但如何才能“察言观色”,向内心处于饱和状态的消费者有效传达产品信息,重新吊起患上信息厌恶症的客户的“胃口”,让消费者“于无声处听惊雷”呢?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厂商、销售商、消费者三者之间在非对称信息条件下的不同博弈行为,指出三者在假冒伪劣商品的整个流通过程中分别充当源头、桥梁和利益驱动者的角色,提出信息不对称是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的根本原因。打假政策的总方针是“刨根、堵源、断桥梁以及帮助消费者”,而其中最根本的是“刨根”,即形成一种“激励相容约束”机制来尽可能地降低信息不对称的程度。  相似文献   

7.
李桂芳 《商业时代》2003,(248):40-40,42
不知那位营销大师说过,“做企业而不做广告,如同在黑暗中给女人抛媚眼”。这一点早已成为企业家们的共识。然而,给消费者的这个“媚眼”怎么抛,才能得到消费者的青睐,却是个令人大伤脑筋的问题。难怪有企业家感慨:“我知道我的广告费用有一半是浪费的,问题是并不知道浪费的是哪一半。”广告的本质是信息传播,在这里,笔者仅从信息传播技巧的角度入手,试图帮助企业找回浪费掉的广告费。  相似文献   

8.
体验产品     
信息产品是一种“体验产品”,消费者的评价波动极大。  相似文献   

9.
做品牌,要善于发出自己的品牌声音。当前中国很多企业,要么“沉默不语”,等待衰亡,要么“乱吼一通”,即使发出了声音,也不能形成有效的信息传达。本文站在企业和消费者的角度重新审视品牌传播的有效性,从企业与消费者“由内到外”到“由外到内”的循环互动入手,  相似文献   

10.
散客旅游潮的到来对旅游目的地信息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以政府为主导,建立由“一个中心”和“两大网络”构成的全国统一的旅游信息服务平台,有利于旅游消费者对信息的识别与查找,有利于信息监控,有利于减轻经济不发达地区信息开发成本,有利于规范我国散客旅游市场,从而提升旅游目的地的散客旅游接待能力.  相似文献   

11.
李国良 《销售与管理》2007,(1):I0022-I0024
当前国内市场已经进入“品牌独尊”的时代。大到汽车小到卫生纸,品牌成为消费者选购产品时考虑的关键要素;在广告信息大肆泛滥的空间里,消费者对传播过度的信息很难形成深刻印象,品牌的打造和提升愈发艰难。一个新兴品牌想在很短的时间内让广大消费者知晓并且产生信任,即使进行巨额投资进行品牌建设,也很难获得如期的品牌地位。那么,在诸多强势品牌的挤压下,新品牌如何才能获得一席之地?如何才能将品牌信息快速地植入消费者的头脑中呢?“借船出海”——关联某个强势品牌,无疑是一个聪明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樊华 《商场现代化》2007,(2S):67-68
本文提出旅游购物行为由于信息不对称容易出现“非理性购物行为”;接着从消费者行为学的角度创造性的引入了“可比性”这个变量,解释了游客在“旅游购物”中的信息处理及决策过程上表现出来的“非理性”现象;然后,运用博弈论证明了从宏观分析得出的推论;最后得出了结论。  相似文献   

13.
杨宇时 《广告大观》2009,(1):117-118
许多广告业的同行与客户,在过去一年之间问我最多的问题就是,“对网上有关产品与品牌的信息分不清真假,甚至有许多是竞争品牌发动的口水战,在这样的情况下,在网络上梳理包括假信息在内的消费者信息得到的消费者洞察,是否还有意义”?  相似文献   

14.
消费者对“企业身份”的关注度正在增强,有些企业对这一趋势有了敏锐的洞察,于是主动把更多产品信息传达给消费者,在消费者心目中建立起对自己良好的心理预期,从而获得对手难以超越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5.
朱玉童 《广告导报》2007,(11):76-76
随着传播途径,传播方式不断的增多,企业对消费者的沟通方式也在产生着巨大的飞跃,而在众多的沟通方式中,让消费者主动参与进来,并通过消费者去散播,慢慢的渗透到各个层面。反过来,如果我们单纯只告诉消费者产品的基本信息,消费者无法感知产品的内涵,以及品牌附加价值,这样消费者会很被动,企业也很被动,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就应该“放权”,  相似文献   

16.
不谋而合,“公益”共育品牌 如今的消费者已经对各种品牌营销信息有了深度的免疫能力。无论是媒体,还是企业,如何深层次和消费者进行沟通,这既是它们营销的使命,也是它们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要记住,你不能把产品的所有信息都和盘托出,要集中于产品的某一重点特征,使消费者产生深刻的印象。“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有这种思维的人可以用简单的方法处理问题,这种人不同于凡夫俗子。  相似文献   

18.
《现代商业》2013,(4):12-12
日前,麦当劳发布了一款名为“TrackMyMacca’s”的手机应用程序。允许消费者通过该应用程序追溯食材的来源。“TrackMyMacca’s”由DDB澳大利亚和CNEProduction公司制作,app依赖供应链信息,包含图像识别软件。当消费者进入餐厅后,就可通过手机连接GPS,之后扫描包装上的图片进入数据库,便可查看餐点中不同原料的来源和运送时间等信息。  相似文献   

19.
马志春 《中国报业》2012,(10):49-51
在当前竞争激烈的传媒生态环境中,读者选择报纸时,已经从“看内容买报”转变为“认品牌读报”,报纸品牌传播的作用日益显著。随着新闻传播“分众化”时代的到来,读者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信息被动接受者,而是现代信息消费者,并且主动参与到新闻传播活动中。  相似文献   

20.
经销商说     
《糖烟酒周刊》2005,(43):10-10
几年前一则广告信息只要出现3次,消费者可能就记住了。而现在随着广告增多,已经形成了“广告防御”心理屏障,这个防御屏障可能使同一则信息一定时间内重复接受7次,才有可能被记住。因此,媒体的广告必须“量”大而持久,如果做不到“量”大,就把有限资源全部集中在一起,在核心媒体造成“量”大的感觉,锁定目标群体,依然可以达到一定效果。谁都明白一把盐撒到一桶水里肯定没有撒到一盆水里味道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