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企业世界》2008,(1):33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信息科技大学在(2006年/2007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态势分析》一文中.以新三大地带和省区为单位,分析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差距、增长差距以及总量差距情况。研究表明:2006年我国三大地带差距扩大趋势继续略有放缓,东西部高中部低的水平格局、西东部快中部慢的增长格局和东部大中西小的总量格局依然基本保持。  相似文献   

2.
我国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城镇化与工业化紧密联系、互相促进。通过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发展关系进行定量分析,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我国城镇化总体水平滞后于工业化,改革开放后这种滞后现象趋于缩小,2003年我国城镇化与工业化最为协调,但自2003年后,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的现象又有逐步增大趋势;由于城镇化的发展受自然基础和政策因素影响,各个地区又呈现出不同的情况,其中东中部地区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东北地区城镇化超前于工业化,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不高,但却与工业化发展最为协调。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区际差异性,要求在不同的区域实行不同的政策,促进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确立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评价模型的基础上,采用多指标描述的方式,构建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测度中部地区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水平与协调度。进而测算并分析中部地区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度,最后指出了中部地区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低的原因及促进协调发展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2011年我国区域公路里程增速格局继续呈"中西部快、东部慢"态势,长江中上游和宁夏增速最快;区域公路里程总量格局继续呈"中东部长、西部短"态势,长江中上游和四川里程最长;区域公路密度格局继续呈"东中部较密、远西部太疏"态势,华东沿海、河南密度最大;区域高速公路比重格局继续呈"东高、中中、西低"态势,华东沿海、天津高速公路比重最大,东北地区升幅最大。人文因素是我国区域公路里程发展格局的重要影响因素;经济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区域公路里程发展格局;自然因素是我国区域公路里程发展格局的次要影响因素。优化区域公路交通发展格局一是要保证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二是要完善公路交通网络结构;三是要加快形成高速公路网;四是要继续推进农村公路建设。  相似文献   

5.
新型城镇化与工业集聚质量协调发展对区域高质量绿色发展具有强有力的支撑作用.运用熵权法、耦合协调模型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等方法,分析了2008-2018年长江上游地区33个城市新型城镇化与工业集聚质量及协调发展程度.结果 显示:新型城镇化与工业集聚质量整体水平较低,新型城镇化水平逐年提升,且体现出由极化逐渐转向均衡发展的趋势,而工业集聚质量在后期发展滞后,呈现非均衡发展态势;新型城镇化与工业集聚质量协调度呈上升趋势,由轻度失调转向勉强协调,呈现多极化发展格局;新型城镇化与工业集聚质量协调度空间集聚特征明显,位于高—高、低—低集聚区的城市局部空间自相关性最为显著,呈现出以成都、昆明、攀枝花、重庆等中心城市为核心的明显辐射效应.  相似文献   

6.
科学评价城镇化过程中各要素发展的协调度是城镇化发展决策的关键。研究分析了2000-2020年中国土地城镇化和人口城镇化发展的趋势;面向可持续发展战略需求,提出判断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协调度的参考值和分类评级标准;基于统一可比的实体城市地域客观划定城乡范围,利用弹性系数探究我国土地城镇化和人口城镇化协调发展的时空分异特征。研究表明:(1)实体城市视角度量协调度,人为影响较小,评价结果更加客观;此视角下2000-2020年土地城镇化和人口城镇化平均速度的比值普遍大于1;(2)结合历史数据、国家相关规划与政策导向,确定中国土地城镇化和人口城镇化协调度判断的合理参考值为0.80;(3) 2000-2020年我国城市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协调水平较高,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及特大规模城市整体均处于轻度失调状态,大部分城市城镇化系统处于基本协调或轻度失调状态;(4)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趋向协调发展,东部和中部地区及大城市协调水平整体上升,东北、东部和中部地区,特大城市、超大城市、大城市和中等城市基本协调的城市数量占比呈上升趋势;东北地区和中等城市发生人口收缩,小城市人口流失现象持续存在。  相似文献   

7.
中国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时空耦合协调机制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存在交互作用的耦合协调关系.应用耦合机制和时空协调性模型,对1996、2000和2004年中国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耦合协调发展的时空规律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①中国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耦合协调度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在地区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上存在很大的空间对应性.中国大部分省区处于低强度低协调的颉颃阶段,且东部大部分省区的耦合协调程度高于中西部地区,同时在空间对应上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很大关系;②中国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耦合协调发展差距在增大;③中国大部分省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耦合协调类型为工业化发展超前型.  相似文献   

8.
运用来自我国2005~2010年1462个县(市)的面板数据,以反映城镇化本质特征的人口城镇化与农村劳动力就业非农化两个指标衡量城镇化水平,从全国和三大地带两个层面实证检验了我国县城城镇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从全国层面来看,县域城镇化对粮食安全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从区域层面看,中部、西部人口城镇化都能显著提高粮食安全水平,东部地区正向不显著;西部地区非农就业对粮食安全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东部、中部地区与其恰恰相反.  相似文献   

9.
北京市城镇化与工业化关系:滞后、超前抑或协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年统计数据对北京市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关系演进进行的实证分析显示:在改革开放之初,城镇化明显滞后于工业化,且这种滞后态势趋于增大;随着工业化发展和城镇化推进,这种滞后态势又逐渐缩小;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的态势转变为城镇化超前于工业化,且这种超前态势不断扩大。北京市2012年各区县可以划分为两类区域,一类区域城镇化超前于工业化,另一类区域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  相似文献   

10.
李雅芳 《经济界》2002,(3):22-24
目前,我国东西部差距之大,已经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东西部差距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经济发展水平。1978年以前,我国GDP年增速东部是6.81%,西部是7.25%。1978年-1995年,情况发生了变化,GDP年平均增速东部为17.8%,西部为8.7%;1978年,东部GDP占全国的52.5%,西部是17.8%,东西部之比为2.95:1。2000年东部占62.3%,西部为18.6%,东西部之比为3.34:1。 人民生活水平。80年代末,农民人均纯收入西部为1,东部是1.39。到2000年西部是1,…  相似文献   

11.
运用综合评价模型、超效率SBM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和灰色关联度模型等方法,对2007—2017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与新型城镇化质量耦合协调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呈稳步上升趋势,基本公共服务效率呈波浪式上升趋势,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和新型城镇化质量均呈上升态势;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与新型城镇化质量耦合协调度呈逐步上升态势,省际差异逐渐缩小,空间上呈东部、东北、中部、西部梯度分布格局;影响两者耦合协调度的因素具有明显地域特征,其作用强度从人口素质、政府调控,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发展水平到对外开放度依次递减。  相似文献   

12.
区域发展是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七五"计划首次提出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带以来,区域发展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或规划)中逐步占据重要地位."十一五"规划更是在总结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等战略的基础上,提出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十二五"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区域竞争越来越激烈,区域发展逐步打破四大板块的限制,呈现东中西部地区差距与南北方矛盾并存的态势.为统筹解决区域发展中的问题,党的十九大首次将实施区域协调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十四五"时期,伴随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为高质量增长,企业、行业、区域等的分化愈发明显,贯彻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也需要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城镇化是社会向前发展的一个不可逾越阶段,是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它应该与工业化协调发展。我国现阶段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不协调,落后于工业化发展,应该实施城镇化与工业化并举方针,把加快城镇化作为一项经济发展的政策。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不协调,与我国的特殊国情是分不开的。本文主要从宏观层面入手,即从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两个方面,对我国实行加快城镇化发展步伐的原因做些分析。  相似文献   

14.
加快皖江城市带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皖江城镇带是我国中部地区四大重要城镇群之一,是联系东部长江三角洲和中西部地区的纽带.也是安徽省近年来发展最快地区.该地带已形成铁路、水运、公路综合运输走廊,具有多方面的发展条件与优势.应坚持工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原则,大力实施区域一体化优先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5.
《城市技术监督》2000,(6):11-11
一、差距在工业,核心在国企经济学家通过对许多有代表性的国家进行研究,认为产业结构可以反映一国经济发展的水平。当农业占主导地位时,表明其处于农业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当工业占主导地位时,表明其处于工业化社会,经济发展处于较高的阶段;当第三产业处于主导地位是,表明其处于后工业化社会,经济发展已达相当高的水平。笔者曾以日本为参照系,将我国东西部的产业结构水平与其进行比较,得出的结果是: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水平大致相当于日本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水平,东部地区大致相当于日本20世纪50-60年代的水平。如果回…  相似文献   

16.
基于中国电力行业发展数据,采用DEA、ESDA-GIS、Panel data model三阶段分析方法对中国电力区域经营绩效的时空分异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的异质性问题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中国电力区域经营绩效整体水平较低,21个省(市、区)的综合技术效率均值低于0.65,2005—2014年绩效未有明显提升,但区域差异明显,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均呈由东向西递减态势;2005—2014年中国电力区域经营绩效的Moran's I指数值均为正数,具有空间集聚特征;高—高型区域主要位于环渤海与长三角地区,低—低型区域集中在西北、西南地区;人口密度、工业化水平、城镇化水平、环境规制强度对中国电力区域经营绩效具有正影响,电力自足率呈负影响,地区生产总值具有"U"型曲线特征,并且影响因素具有明显区域异质性,同一影响因素在东、中、西三大区域层面的作用效果不同。  相似文献   

17.
基于2010~2016年我国287个地级市面板数据与空间面板计量模型,从全国与三大区域角度深入探究城镇化对旅游经济的直接推动作用与空间溢出效应。结果显示:(1)Moran’I检验证实地级市旅游经济与城镇化均存在着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如果忽略城镇化空间溢出效应的影响,就容易高估城镇化对本区域旅游经济的影响作用;(2)我国总体与东部地区城镇化对旅游经济具有显著的直接推动作用与空间外溢效应;西部地区城镇化对本区域旅游经济正向影响显著,空间溢出效应却不足;而中部地区城镇化对旅游经济的直接促进作用与外溢效应均不明显;(3)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对外开放水平及政府扶持水平均是推动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而且对外开放水平与政府扶持水平存在显著的正向外溢效应。  相似文献   

18.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推进,我国面临着生产生活污染叠加,点、线、面源污染共存,新旧污染物交织,水、气、土污染相互影响的复杂态势,生态经济系统呈现无序化和非持续性,出现了城镇化与区域环境要素不协调的现象。  相似文献   

19.
今年1月份价格总水平继续受去年末形成的上升走势影响。统计显示,今年1月我国价格总水平呈明显的上涨态势,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3.2%,涨幅变化呈“农村高城市低”及“食品消费拉动”的特点。 预计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将呈温和上涨态势,涨幅不超过3%,二季度价格总水平可能有较大幅度上涨。  相似文献   

20.
一、"三农"的后发劣势是中部崛起的内在制约因素和关键环节 改革开放以来,针对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实,我国先后实施了一系列区域经济不均衡发展战略,形成了总体上实现经济起飞与区域经济金融的发展差距不断拉大并存的局面.在战略实施的先后顺序上,中部崛起战略处于最后位置,这种相对于先发地区的滞后性导致中部崛起战略面临着突出的后发劣势.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基于市场基础、原始积累、区位优势和经济发展政策等因素的不同,中部地区与全国平均水平,特别是与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差异越来越大.中部崛起要求实现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而农村人口多、农业份额大,是中部的基本特征,"三农"问题在中部地区表现最为突出.如果不能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就难以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