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欧洲和日本也得到广泛使用。20世纪90年代发达国家均十分重视物流的发展,称其为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企业物流是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世纪里,作者认为我国企业物流将有下列发展趋势: 一、“双向”发展 随着生产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经济市场化、全球化,需求个性化等因素的影响,产品的生产将向小批量、多品种、高价值的方向发展,推动制造业向计算机集成制造(CIM)、柔性制造(FM)、虚拟制造(VM)等全新模式变革。同时在生产物流管理上,力求维持一个最低的库存水平,甚至“字库存”,即产品的完工时刻就是要运…  相似文献   

2.
中国国际物流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咏华 《物流技术》2004,(2):14-15,27
所谓国际物流,是国内物流的延伸和进一步扩展,是跨越国界的、流通范围扩大了的“物的流通”,是实现货物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或地区)问的物理性移动而发生的国际贸易活动。从国际贸易的一般业务角度来看,国际物流表现为,实现国际商品交易的最终目的的过程,即实现卖方交付单证、货物和收取货款,而买方接受单证、支付货款和收取货物的贸易对流条件。  相似文献   

3.
竞争机制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规律,只有拥有竞争优势和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才能在市场经济的大海中乘风破浪、奋勇前进。全球零售业巨头沃尔玛和PC业新秀戴尔公司的成功证明,在新经济的浪潮中,只有率先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管理创新、业务流程重组,实现物流现代化,才能赋予传统产业核心竞争力,在竞争中取得先机。我国企业在新经济到来之际,在我国业已加入WTO的新局势下,全面参与全球竞争已刻不容缓。尽管困难较多,但通过企业信息化,导入供应链管理思想,全面提高物流效率,挖掘第三利润源泉,是从根本上、深层次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必由之…  相似文献   

4.
编者按:1998年东大化工在陷入濒临破产的困境中,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及时引入了物流管理思想,实施了开发第三利润源的物流管理整合。东大化工从改革运输体制、发展第三方物流入手,与供应商和分销商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以信息技术平台为支撑,整合物流组织体系,再造产销业务流程,重构仓储管理模式。通过物流管理整合,东大化工有效地降低了运营成本,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不仅扭亏为盈,而且企业管理水平显著提高,市场竞争力大大增强。作为国家经贸委确定的全国34家现代物流工作重点联系企业之一,东大化工整合物流管理的做法与经验值得其他企业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5.
供应物流基本内容及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供应物流是指包括原材料等一切生产物资的采购、进货运输、仓储、库存管理、用料管理和供应管理,也称为原材料采购物流。它是生产 物流系统中相对独立性较强的子系统,并且和生产系统、财务系统等生产企业各部门以及企业外部的资源市场、运输部门有密切的联系。供应物流是企业为保证生产节奏,不断组织原材料、零部件、燃料、辅助材料供应的物流活动,这种活动对企业生产的正常、高效率进行发挥着保障作用。企业供应物流不仅要实现保证供应的目标,而且要在低成本、少消耗、高可靠性的限制条件下来组织供应物流活动,因此难度很大。1供应…  相似文献   

6.
日本物流业的发展进程在亚洲乃至全世界都有目共睹。日本物流业的快速发展,不仅有物流企业自身的努力,更有政府的大力推动。日本政府每年针对物流行业出台“施政纲要”,将物流发展列为政府重点支持项目,给予政策、资金支持。本刊特别摘登日本经济产业省商务信息政策局松谷睛久的访谈,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我国“物流热”现象,介绍了欧美物流思想的发展,结合实例说明了欧美TPL的发展、问题及其对供应链创新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随着物流和供应链管理概念在中国大地的普及和发展,物流管理及物流市场开始细分。食品物流的冷链管理作为物流产业的一个特殊和重要的组成部分,开始引起人们的重视。[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电子商务下的物流逆向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传统的物流方法已经不再适合时代的需求,而在电子商务发展迅速的今天.企业群体纷纷在不同程度上借助电子商务的优势,实现新形势下的电子商务的逆向物流活动,来参与新一轮的商业战争。为此本文以电子商务的逆向物流特点及其形成原因出发;然后对EC逆向物流分类以及对其处理方式、面临困难、系统作用、商品实例等方面分析;最后系统地探讨EC下的物流逆向化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0.
周建发 《现代企业》2007,(12):44-44
企业物流是市场营销管理的重要职能。现代市场营销理论强调企业物流管理决策。基于市场营销的物流管理必须倡导市场后勤观念,营销物流的核心是物流策略组合。一般认为,营销物流总成本的主要构成部分是运输(46%)、仓储(26%)、存货管理(10%)、接收和运送(6%)、包装(5%)、管理(4%)以及订单处理(3%)。物流成本往往在生产企业占到全部销售额的13.6%以上,因此日益受到管理人员的重视。一些经济学家认为,营销物流具有节约成本费用的潜力,并将物流管理形容为“成本经济的最后防线”和“经济领域的黑暗大陆”。  相似文献   

11.
对现代物流本质属性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现代物流业飞速发展的今天,为推动其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就需我们深刻理解和把握现代物流的内涵和本质属性,本文就现代物流的系统、管理、体制、技术、信息、人才等问题谈几点初步认识。  相似文献   

12.
刘威 《现代企业》2006,(2):17-18
随着社会环保意识与环保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出台及其约束力的增强,中国企业已经逐渐认识到反向物流的重要性。在中国,反向物流管理的空白,物流过程中高比例的产品损坏,加上通讯系统的信息错位所造成的反向物流成本,估计要占到物流总成本的25%以上。中国的劳动力成本、物流资源成本、设备成本大大低于美国,而反向物流成本却远高于美国。因此,中国的物流管理,尤其是反向物流管理值得企业界和学术界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3.
企业物流一体化管理模式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体化物流采用了与传统物流完全不同的管理机制,即通过订单驱动、集成管理、协调合作和信息共享机制实现物流服务的快速响应、低成本和个性化。要使这些机制发挥作用,企业必须先进行业务流程再造、组织结构整合和信息平台建设。并在此基础上构筑物流一体化的管理平台。然后在这一管理平台上,从战略层、运作层、作业层三个层面同步实施一体化运作,并通过反馈和信息平台的控制使三个层级实现集成。  相似文献   

14.
用物流知识提炼物流信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佐 《物流技术》2002,(3):59-62
1物流信息是物流系统良性运营的基本保证 现代物流所追求的境界在运作层面上就表现为供应链过程的可见性。由可见性而可控性,由可控性而一体化,由一体化再灵活性,直至以最小成本向客户提供最高水平的服务,这就是现代物流运作的内在逻辑和所追求的目标。 众所周知,物流运作的可见性必须以物流信息的共享性为前提,而各种各样的物流IT系统则为信息的共享性提供了技术保证,有研究表明,目前在物流领域使用最广泛的IT系统就是各种各样的WMS系统。ARC咨询顾问公司于 2001年 5月发表研究报告称:2000年,全球仓库管理系…  相似文献   

15.
供应链的逆向物流管理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胡继灵  方青 《物流技术》2004,(1):47-48,54
论述了逆向物流的内涵、构成和特点,分析了实施逆向物流管理的优势,阐述了如何管理企业的逆向物流系统,最后对逆向物流管理的趋势进行了探讨,指出第三方物流是逆向物流管理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进入21世纪以后,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而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掌握主动,就必.须把握市场需求的热点,创造消费者需要和满意的价值。在我国市场供求状况进入初步买方市场和企业利润进入微利时代的今天,通过在生产领域降低成本获得竞争优势的空间已经非常狭小,  相似文献   

17.
制造企业的外部物流策略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物流贯穿于制造企业的全过程物流象资金流和信息流一样贯穿于制造企业流程的全过程。首先,从制造企业内部角度出发,必须用企业资源整合的观点来看待物流体系。制造企业内部物流有两种:①生产物流(Productionlogistics),即生产过程中,原材料、在制品、半成品、产成品等,在企业内部的实体流动;②废弃物物流(Wastemate-riallogistics),即将经济活动中失去原有使用价值的物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收集、分类、加工、包装、搬运、储存等,并分送到专门处理场所时所形成的物品实体流动。物流体系涉及制造企业内部众多部门,如计划、…  相似文献   

18.
有人说,正是信息技术的进步带动了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的转化,促进了现代物流的飞速发展,而物流管理与作业的信息化水平的高低已经成为区别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的重要标志之一。此说极为精辟。 按一般说法,物流是指“物”从供应点到接收点的流动,而现代物流更重视的是在“物”的流动过程中计划与控制,及在“物”的流动过程中对仓储、搬运、装卸、分拣、加工、包装、归类、运输、配送、接收等作业流程的统筹运作,以及进行系统化的优化管理。由于物品的种类众多、要求众多、作业环节众多、涉及的作业点众多、涉及的企业众多、甚至作业点…  相似文献   

19.
中国物流发展研究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第一部分 电子商务与物流 一、物流 1986年美国物流管理协会对物流的定义:“把消费品从生产线的终点有效地移动到有关消费者的广泛活动,也包括将原材料从供给源有效地移动到生产线始点的活动”。这一定义包括了生产物流和流通物流两个部分,是对现代物流体系的完整概括。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物流与流通系统和生产系统都有了密切的关系。 1918年,英国出现了“即时送货股份有限公司”,这是有关物流业务活动的最早期文献记载。 在现代物流理论中,“服务中心说”代表欧美一些学者对物流的认识。该学说认为,物流活动最大的作用,并不在…  相似文献   

20.
从观念、组织与管理体制、设施设备、经营管理与技术、环境保护等方面论述了我国物流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要建立规范的物流市场竞争机制,提高物流技术与管理水平,实现在国家宏观指导下的物流产业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