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如果国会不在8月初之前提高美国债务上限,全球金融体系将可能受到严重冲击,美国经济也将陷入另一轮衰退美国国债违约风险是近期全球关注的焦点。5月16日,美国国债总额达到国会法定的国债上限(也称债务上限或美债上限,考虑到是联邦政府为负债主体,本文使用"国债上限")14.29万亿美元。为了解  相似文献   

2.
美国政府第18次关门于10月16日宣告结束。此次政府关门给美国居民基本生活带来的影响虽然不大,但对美国经济还是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此外,伴随着国债上限问题,我国也面临着承担美国违约和通货膨胀输入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李静 《中国新时代》2013,(11):21-21
美国新预算案在10月1日午夜的最后期限未达成协议,导致政府“关门”。债务上限问题也随之而来,10月17日将是美国上调债务上限的最后期限,若届时仍未达成协议将令违约风险急剧飙升。社会各界对美国债务问题十分关注。  相似文献   

4.
孙会国 《会计之友》2012,(11):51-53
随着美国次贷危机的诞生、扩散及深化,违约风险的度量技术和管理方法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焦点。传统的KMV模型也获得了新发展,文章就介绍了KMV的一种最新变体:Naive模型,并运用它对中国A股上市公司过去6年间的违约概率和违约距离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该模型的测量结果 0.0777,较好地度量了我国上市公司的违约概率。  相似文献   

5.
在三五个月前,市场主要担心的还是希腊的同债违约,现在则更担心西班牙、意大利的问题。不论从GDP总量还是国债余额规模来看,一旦西班牙和意大利出现债务违约风险,其问题远远要比希腊、葡萄牙大得多。  相似文献   

6.
马光远 《中外管理》2013,(11):24-24
坦率而言,美国两党之所以敢在债务上限问题上胡闹,与中日等债权国的纵容不无关系。美国2014年财年从2015年10月1日开始,但由于美国两党在2014年财政预算问题,以及提高美国债务上限问题上的分歧,美国联邦政府非核心部门—度停摆。若不是两党在10月17日最后期限到来之前,就提高债务上限问题达成了妥协,否则美国政府将面,陆债务违约。那对全球经济而言,无疑是灾难性结果。  相似文献   

7.
国家助学贷款违约风险分担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违约风险分担机制不合理是我国国家助学贷款连约率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从目前的助学贷款违约风险分担机制来看,政府承担的风险责任较小、高校承担的风险责任较大、而银行则承担违约风险的"兜底"责任.根据"风险与收益对等"原则,设计了新的国家助学贷款违约风险分担方案,新方案降低了风险易发区内高校和银行的风险责任、增大了政府的风险责任,从而实现风险责任的合理分配、提高各贷款受益人的风险管理意识.而生源地贷款、助学贷款信用保险、助学贷款的证券化等社会化方法,引入了更多的潜在受益人分担助学贷款的违约风险责任,也有效地降低了违约风险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银团贷款已成为国际金融市场最重要的融资方式之一,我国银团贷款业务起步较晚,发展也较为缓慢。近年尤其是在2006年中国银行业协会成立银团贷款与交易委员会后,银行间的合作不断加强,银团贷款业务迅速发展。国际银团贷款作为一种国际性的资金借贷方式,风险高、数额大、专业性强、特别是涉及到相关各国的多部门法律,因而作为法律人的我们参与银团贷款已成为国际上的通行做法。而作为风险防范措施的"交叉违约条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交叉违约条款主要是为了保护贷款人的利益,却给借款人带来了极大风险,因此,为了追求利益的平衡,必须对交叉违约条款进行必要的限制。本文拟对银团贷款中的交叉违约条款的限制方法予以阐述。  相似文献   

9.
2014年以来,中国债券市场出现多起违约事件,引起市场对信用风险的极大关注.本文基于我国近期违约事件频发的实际情况,剖析了债券市场存在的问题和风险,并对我国今后债券市场发展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0.
研究目标:基于理论模型推演,分析债务违约的生成机理,明晰企业融资规模的合理范围和债务违约的边界条件,测算中国市场债务违约风险特征,以及美国货币政策转向对中国实体经济部门违约风险的可能冲击。研究方法:基于企业资本收支均衡方程,理论推演债务违约的生成机理,选取2003~2020年A股市场数据,实证判别中国债务违约风险特征,以及外部政策转向的冲击效应。研究发现:理论推演表明:企业资本结构选择存在确定的债务安全边界和债务违约边界,可以划分为债务安全区、失速区和违约区三种状态,企业一旦进入债务失速区,就会在自我加强机制的作用下加速滑向违约区;资本收益率、债务成本和资本结构共同决定了企业所处的债务状态,资本收益率的下降和债务成本的上升,都可能引发企业在既有资本结构下陷入债务困境;委托代理问题是企业债务违约的内在动因,宏观经济冲击则是实体经济部门“违约潮”可能的外生触发机制。实证结果表明:当前中国市场债务违约风险总体可控,但局部风险和潜在风险不容小觑;美国货币政策转向对中国实体经济部门违约风险具有刺激作用,必须借助宏观政策积极应对。研究创新:基于理论模型推演,给出企业债务风险的定量判别依据、债务违约...  相似文献   

11.
研究始于美国债务上限风波问题的反思,运用规范与实证分析相结合、比较借鉴等方法,在回顾分析美国债务上限管理制度及其上限调整风波、探寻美国债务上限风波对美国及世界经济影响的基础上发现美国债务上限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然后结合中国国情分析国债规模余额管理制度现状,发现其在推行过程中尚有待改进的问题;最后,借鉴和汲取美国的经验与教训,根据美国债务上限管理制度的启示,提出完善中国国债规模管理制度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次级贷款导致的过度放贷是造成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的重要原因,这场危机对我国的按揭贷款市场有着重要警示。我国房贷市场发展迅猛,而住房按揭贷款违约风险主要集中在商业银行内部,怎么防范和化解聚集在商业银行内部的违约风险,这是商业银行进行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本文通过对按揭贷款违约风险特点和风险来源进行深入分析,对商业银行按揭贷款的风险防范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研究始于美国债务上限风波问题的反思,运用规范与实证分析相结合、比较借鉴等方法,在回顾分析美国债务上限管理制度及其上限调整风波、探寻美国债务上限风波对美国及世界经济影响的基础上发现美国债务上限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然后结合中国国情分析国债规模余额管理制度现状,发现其在推行过程中尚有待改进的问题;最后,借鉴和汲取美国的经验与教训,根据美国债务上限管理制度的启示,提出完善中国国债规模管理制度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2020年永煤债券违约导致市场上大量的信用债券价格下跌,同时影响了多只债券的正常发行,引发了债券市场的震荡,使得债券违约风险传染问题再次受到关注。通过文献解析和理论推演的方法,剖析企业信用关联超网络结构及其特征,从交叉持股、企业集团信用关联、企业间信贷担保和供应链关系等四个方面阐释企业信用关联超网络下债券违约风险形成机制。在上述研究基础上,从投资者情绪、信息不对称、企业财务风险三个角度解析企业信用关联超网络下债券违约风险的传染机制。  相似文献   

15.
企业发生的大部分债务违约事件属于不能偿还到期本金和利息。因此,风险评估与管理人员主要关注企业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指标,以控制债务违约风险。与一般情况所不同的是,汇源果汁债务违约是由于其部分财务指标未能达到银行贷款协议的承诺而引发的“技术性”违约,本文拟通过对其债务违约发生情况和原因的介绍与分析,为其他企业的债务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效率违约理论的提出给传统合同法提出了挑战。本文试图从效率违约的条件和内涵两个方面更加全面地理解效率违约理论。得出的结论是,严格意义上的效率违约不仅指违约能够实现帕累托最优的履约-违约决策,而且能够实现帕累托最优的信任投资和风险分担。但是,没有一种违约救济方式能够同时实现帕累托最优的履约-违约决策、信任投资决策和风险分担。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公司债券已成为我国债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公司债券的违约风险成为投资者关注的重要因素。文章将财务预警理论与公司债券违约风险的度量相结合,运用多元判别分析方法,建立财务预警指标体系和预警模型对公司债券违约进行预测,并对模型的有效性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8.
预期违约制度是我国<合同法>中的重要制度.它是为了解决合同生效后至履行前合同履行上的风险而建立的一项法律制度.我国<合同法>虽然对预期违约制度作出了规定,但它和英美法中的预期违约制度相比,却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和不足,随着<合同法>实施的十多年来,这些问题也日益突出,亟待立法完善,从而最大限度发挥预期违约制度的功能,以维护交易秩序的安全.  相似文献   

19.
沙威  许茂增 《物流技术》2007,26(12):74-76
在分析了信息共享对供应链违约风险的防范控制作用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激励机制的信息共享模型.给出了有效的信息共享激励方式。最后指出了供应链违约风险研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供应链违约风险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20.
王燕 《物流技术》2007,26(12):71-73,76
为了寻找防范和控制供应链违约风险的有效途径,首先给出供应链违约风险的定义和特点;然后通过从外生和内生两方面分析违约风险发生的原因;最后根据供应链企业违约的原因.把供应链违约风险分为外生风险和内生风险两大类.并依据分类给出相应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