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住房保障经验的基础上联系甘肃省实际情况,使用住房保障水平测算模型,研究甘肃省住房保障适度水平区间和现有住房保障水平;得到甘肃省住房保障水平的适度范围为1.04%-3.59%,而甘肃省现有住房保障水平仅为0.28%,远未达到适度界限的结论,这在提高甘肃省对保障性住房的重视程度以及加快其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2.
数字榜     
《西部大开发》2005,(6):15-15
据甘肃省发改委对甘肃省经济运行趋势预测,今年上半年全省生产总值将达到680亿元,增长9.5%左右。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市场约束的双重影响,今后一段时期,甘肃省投资增长和工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会有所减  相似文献   

3.
城市化是促进经济增长和消除贫穷的重要途径和措施,而2010年甘肃省城市化率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落后10年。从发展潜力看,2015年甘肃省城镇人口可增加466万人,相当于2000年兰州市区人口的1.7倍;城市化水平每提高1个百分点,会带动人均GDP增长0.14%。但由于缺乏制度创新,甘肃省城市化发展仍面临巨大挑战。因此,甘肃省应走多元形态、三化同步、两手结合的新型城市化道路。  相似文献   

4.
郑钢 《开发研究》2007,(4):123-125
改革开放以来,债务性外资的使用一直是甘肃省利用外资的重要方式,其总量占全省利用外资总量的80%以上,并对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今后一个时期,债务性外资仍将是甘肃省利用外资的主要来源,因此,在全面分析甘肃省利用债务性外资的基本情况、主要特征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未来利用债务性外资形势进行分析和判断,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发展》2009,(2)
肃北蒙古族自治县位于甘肃河西走廊西段的南北两侧,是甘肃省地域面积最大、唯一以蒙古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和唯一的边防县。全县总面积66748平方公里,约占甘肃省总面积的14%,周边与3个省区(新疆、青海、内蒙古)11个县  相似文献   

6.
基于甘肃省2004—2014年14个地州市的面板数据,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研究科技创新对甘肃省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分析科技创新对甘肃省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空间差异及其演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科技创新对甘肃省经济增长有显著影响,并且无论加入资本变量或劳动力变量,还是同时加入资本和劳动力变量,科技创新对甘肃省经济增长的影响依然在1%的显著性水平。科技创新对甘肃省经济增长有明显的区域差异。影响程度最强的为兰州市,影响程度较强的有嘉峪关市、白银市、庆阳市、酒泉市,影响程度一般的有临夏州、定西市、甘南州、金昌市,影响程度最弱的有武威市、天水市、张掖市、平凉市,而科技创新对陇南市经济增长影响不显著。科技创新对甘肃省经济增长产生显著性影响的地区呈现出明显的空间演化趋势,影响的显著性地区逐步呈现出以兰州市、酒嘉地区以及天水市为主的空间演化趋势。  相似文献   

7.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融资现状分析——基于甘肃省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亚玲 《开发研究》2012,(1):131-133
技术创新是中小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甘肃省近70%的技术创新来源于中小企业,而"融资难"问题已成为甘肃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的主要障碍。以随机性为原则,结合访谈的形式,对甘肃省196家中小企业进行了实地调研,通过分析中小企业初创阶段和成长阶段技术创新融资的现状,得出目前甘肃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融资呈现出融资渠道单一、融资支持程度低、融资困难多、融资环境差、融资满意度低等特点。究其原因主要有:企业缺乏技术创新资金预算规划;企业技术创新科技含量低、风险大;金融机构经营观念保守;地方政府对中小企业的研发投入支持不够。  相似文献   

8.
物价和谐,其基点是物价适应于和谐社会发展的总目标。对本轮物价上涨的认识与评价从现实情况看,2007年甘肃省与全国一样,物价持续上涨,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已超过4%。(一)本轮物价上涨的主要特征2007年1—8月,甘肃省居民消费价格呈"涨势走强、  相似文献   

9.
在"全面二孩"的政策背景下,了解甘肃省居民生育意愿及影响因素,为二胎政策的落实以及国家政策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并提出建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收集问卷,对甘肃省三个市的人群随机抽样进行调查研究。调查的1830份问卷中,甘肃省居民的理想子女数集中在2个孩子,26~40岁年龄段居民生育意愿最高,最理想的家庭模式为一男一女占56.1%,期望生育时间在婚后一年左右占53.6%,支持二孩政策的人群占被调查者人数的96.7%。"全面二孩"政策下甘肃省居民的生育意愿大幅升高,男性较女性而言,平均理想子女数量更多,其中对居民的生育意愿有影响的因素为年龄和婚姻状况。  相似文献   

10.
殷先明 《发展》2005,(8):20-21
非金属矿业是当今世界的热门.非金属的开发应用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国民经济发达程度和人民生活水平的综合标志之一.矿业已成为甘肃省的重要经济支柱,矿业及其相关产业总产值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66%,而非金属矿业产值仅占矿业总产值的10%.甘肃省是我国非金属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的省份之一,矿种比较齐全,部分矿种在全国占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1.
王婷婷 《发展》2014,(12):69-70
正一、甘肃省经济发展现状(一)经济总量及人均生产总值快速增加甘肃省地区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64.73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6 268亿元,年均增长14.0%,自2003年(剔除受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影响的2009年6.7%的增速)以来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在全国各省市中增速位于前列。2013年全省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4 297元,较1978年提高了55.1倍,年均增长13.0%,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国家碳排放强度降低的目标需求,对高排放强度省区2010-2020碳排放情景进行了分析。选取甘肃省为研究案例,分析了2005-2010年碳排放的基本状况和碳排放强度降低原因,根据不同的经济发展速度、能源强度和减排目标设定了6种不同的2010—2020年碳排放情景,并就2020年40%~45%减排目标与北京、上海、宁夏、内蒙古、山西、全国平均水平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2020年实现碳排放强度降低40%~45%目标下的6种发展情景中,2020年,甘肃省人均碳排放量为11.26tCO2~14.73 tCO2/人;能源强度为1.383吨标煤/万元~1.529吨标煤/万元,相对2005年降低32.28%~38.76%。  相似文献   

13.
马治国 《发展》2006,(10):121-122
一、甘肃省中小企业现状分析 (一)甘肃省中小企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甘肃省中小企业在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下取得了很大的发展,目前在全省注册登记的中小企业已达108348家,中小企业占全省企业总数的99%以上,其中中小工业企业22786户,占全省工业企业的99%,54%的工业产值和43%的利税来源于中小企业,75%的就业机会由中小企业提供,中小企业已成为甘肃经济发展中最活跃、最具潜力的经济成分.全省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能稳定发展,这充分显示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机制灵活的中小企业已成为甘肃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从实际情况看,甘肃中小企业一方面促进了甘肃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由于甘肃中小企业规模偏小,技术含量低,企业负担重,外部环境不够宽松,资金短缺,发展后劲不足,人员素质低下,企业管理相对滞后等等,构成了甘肃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种种障碍.  相似文献   

14.
朱雪明 《发展》2007,(8):7-9
抽样调查显示,甘肃省有各类残疾人187.1万,占全省总人口的7.2%,其中农村残疾人约140万,占农村总人口的7.8%,占残疾人总数的74%;农村有30万残疾人没有解决温饱,低收入残疾人约有50万。对于甘肃省这样一个欠发达的农业省份来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好农村残疾人工作,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甘肃省深居祖国的大西北,是一个草原牧业大省。全省天然草原总面积2.67亿亩,占全省国土面积的39.4%。天然草原主要分布在甘南高原、祁连山——阿尔金山山地及省境北部的沙漠沿线一带。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甘肃省各级草原技术推广部门紧紧围绕全省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点,不断适应推广体制和服务方式的新需求,不断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16.
青海撒拉族     
<正>撤拉族生活在我国的青藏高原边缘,主要聚居在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及其毗邻的化隆回族自治县甘郸乡和甘肃省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的一些乡村。还有少数散居在青海省西宁市及其它州县,在甘肃省夏河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伊宁县、乌鲁木齐市等地,也有少量分布。目前,在青海居住的撒拉族人口数为10余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7%。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六月的临近,2005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成为广大考生和家长密切关注的焦点.记者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从甘肃省政府、省教育厅、省招生办及兰州市部分高校的招生处了解到,2005年甘肃省报名参加高考的考生达20.8万人,比2004年增长28%,此外根据教育部高考政策的调整,甘肃省高考部分政策也进行了相应变动.  相似文献   

18.
李国鹏  张元芳  贺建雄 《发展》2014,(2):106-106,111
甘肃省地处青藏块体东北缘,著名的南北地震带和河西走廊祁连山地震带基本贯通全省,地震活动分布广、频度高、强度大、震源浅、震害重。因此作为指导和引领甘肃省防震减灾工作的防震减灾规划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本文系统回顾甘肃省防震减灾规划编制的发展历程,重点阐述"十二五"甘肃省防震减灾规划的编制情况,并对甘肃省今后一个时期的防震减灾规划发展体系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9.
在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定性分析的基础上,从资源效率、环境质量、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四个系统,构建包括13个一级指标、48个二级指标的甘肃省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对2000—2009年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动态分析。同时,通过将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水平与东中西部地区、全国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比较,以期对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准确判断和定位,探寻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进而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甘肃城镇化:33%意味着什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镇化是甘肃省推进全面小康建设实施的重要战略之一,也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基于已有的基础和诸多发展机遇,甘肃省城镇发展战略规划中确定,全省城镇化水平到2010年要达到33%的目标。城镇化的四个阶段研究表明,在城镇化率25%以前,工业化和城市化物质基础薄弱,规模小,发展缓慢,是大发展的准备和基础阶段,而在25%-75%之间可称为城市化的中期阶段,这一阶段是工业化和城市化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快速增长的阶段,具有决定性意义,其中25%-30%间是城镇化的起步阶段,达到30%以上即进入城镇化的加速发展阶段,一个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将在这一过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