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续延 《华北电业》2001,(12):26-27
随着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力企业安全管理的重点由事后吸取教训转到事前预防控制。当今,“以人为本”抓安全的关键是找准薄弱环节、分析危险因素和制定预控措施。危险因素大致可分为危险人、危险点和危险条件三部分。现将其剖析如下:一、危险人所谓危险人,系指可能引发事故的人。危险人又可分为固有型、突发型和积极型三大类。1.固有型危险人。固有型危险人主要是由其自身素质所决定。大致可分为四类:一是业务素质较差,专业知识似懂非懂,没有单独完成或胜任工作能力者;二是生性卤莽,干工作丢三拉四,不适于在严谨的施工…  相似文献   

2.
层次分析法在煤矿安全投资方向决策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煤矿是由“人——机——环境”构成的复杂巨系统,每一起煤矿事故的发生均为人、机、环境各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要创造一个安全的煤矿生产环境,减少恶性事故的发生,就需要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全面、系统地分析各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及相互制约的关系,找出一条既有效又经济的途径控制事故的发生,使有限的经济投入获得最大限度的效益——安全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人的可靠性分析是可靠性工程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适合于任何有人参与的生产活动中人的可靠性分析。石油勘探工程就是一个复杂的人-机-环境系统,生产过程中存在较多的不确定因素。通过对石油行业发生的重特大事故分析表明,由于人的失误导致的事故占60%~70%,可以看出,人的可靠性在石油勘探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因此,研究人的失误,人为什么会产生失误,人的失误具有哪些特点,以及对人的可靠性因素的分析,是石油行业安全生产所关注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4.
钻井施工特殊的工作环境和工作特点,决定了施工中必然存在较多的危险因素.本文通过对影响钻井施工不安全因素的综合分析,从人、机、环境等方面提出了加强安全管理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论人的不安全行为和人失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生产过程中,人、物和环境是构成生产的三大要素.从安全生产的角度讲.人是安全生产的灵魂,是最重要的安全要素。我们知道.安全的反义词是事故。那么事故是什么呢?不同的教材有不同的解释,但是,通常的解释是:事故指发生在生产过程中,违背人们意愿且又失去控制的事件。具体到生产活动中,事故总是要构成人体伤害或造成财产损失的。虽然,人们并不希望发生任何事故,但是,事故却总是在人们对危险因素控制不力,危险趋势不可遏制后而突然发生。  相似文献   

6.
模糊综合评价在煤矿危险性等级测评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确保煤矿安全生产的长期性,事先了解与控制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危险源是必要且关键的,对煤矿安全生产危险性进行全面、合理、客观的评价,找出导致事故发生的危险因素(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对煤矿安全生产的危险性存在之处进行整改,以便有效的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7.
钻井安全作业人员可靠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油钻井工程是一个复杂的人-机-环境系统,生产过程中存在着各种不确定因素。大量研究表明,在石油钻井作业中,人的失误对钻井事故的贡献约占60%-80%,由此看出,人的可靠性分析对钻井安全作业是十分重要的。结合钻井实际.指出了人的可靠性分析对钻井安全作业的重要性,阐明了钻井作业中人误的特点,并相应给出人的可靠性因素分析和人的可靠性分析方法的基本思路,最后提出了针对性的事故预防与安全对策措施,以控制钻井工程事故中人的因素对钻井安全作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人是导致事故的主要因素,本文从环境适应性因素、知识和技能因素、工作负荷压力或压力因素、人机工程学或工效学方面及组织管理因素等五个方面,论述了"机宜人"、"人适机"的管理理念。  相似文献   

9.
要从根本上杜绝事故,就要控制人员的不安全行为,控制物及环境的不安全状态,控制一切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而标准化作业、安全性评价、危险点分析与预控便具备上述之功效。  相似文献   

10.
在电力生产中,“安全性评价”工作是企业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的行之有效的措施,这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细致的群众工作,它可以大大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山西神头第二发电厂在这方面开展了工作,并收到了预期的效果。1996年7月,以原电力工业部安全专家胡代瞬为首的安全性评价专家组对该厂的生产设备、劳动作业环境、安全管理进行了安全性评价。“评价”把存在的可能引发人身伤亡、设备重大事故的危险因素基本查评出来,并提出改进意见174项。评价以“风险率”打分,综合得分率为70.4%。不言而喻,存在29.6…  相似文献   

11.
安全系统工程理论是近 30年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理论。它以生产过程中的人、机、环境等综合系统为研究对象 ,以消除和控制系统中的不安全因素为目的 ,运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对安全问题分析、推理、判断 ,进而建立某种安全系统模型 ,进行预测、分析及评价 ,最终提出综合安全防范措施 ,以防止事故的发生或使事故发生的概率减少到最低限度 ,从而使系统达到最佳状态。煤炭企业劳动强度大 ,安全系数低 ,容易发生这样或那样的事故。在众多的职业危害中 ,煤炭行业的危害尤为突出。传统的煤矿安全管理 ,主要靠一些有工作经验的一线人员 ,凭经验和…  相似文献   

12.
通过事先、事中、事后三个方面控制检查施工过程,确保施工质量;及时督促施工单位制定施工方案,合理组织施工,施工工期提前;严格按投资控制工作流程进行,当质量被评为合格或优良产品时,先核实工程量并签发计量证书,再按合同单价、总价核实完成的工程投资额,投资额控制在合同价以内。  相似文献   

13.
随着安全系统工程技术的发展,传统安全管理被现代安全管理所取代已势在必行。安全工作的重点必须从“事后处理”向“预防为主”的轨道上转移,将一些潜在的危险因素或故障消灭在萌芽状态。运用安全系统工程技术对生产中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价、分级和控制是预防为主思想的具体体现,是改善作业环境、整治物的不安全状态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4.
化工生产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生产工艺复杂、连续性强、操作条件苛刻等特点,化工设备检修施工过程中,由于检修人的不安全行为、化工设备的不安全状态、作业环境有毒有害及管理过程中漏洞等原因的存在,化工设备检修过程中会导致设备损坏或人员伤亡等事故。本文分析了化工设备检修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危险因素,提出了应采取的安全措施,保证检修施工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5.
<正>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系统中可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很多事故的发生就是因为隐患没有被及时发现。要有效预防和杜绝事故的发生,应从隐患排查、防范措施制定、隐患治理项目监管和事后评估4方面入手,实现对隐患排查治理的闭环管理。  相似文献   

16.
通过事先、事中、事后三个方面控制检查施工过程,确保施工质量;及时督促施工单位制定施工方案,合理组织施工,施工工期提前;严格按投资控制工作流程进行,当质量被评为合格或优良产品时,先核实工程量并签发计量证书,再按合同单价、总价核实完成的工程投资额,投资额控制在合同价以内.  相似文献   

17.
县供电企业安全性评价动态化管理的内涵:综合运用安全系统工程的方法对系统的安全性进行动态的度量和预测,通过对系统存在的危险性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确认系统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提出必要的措施,以寻求最低的事故率、最小的事故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  相似文献   

18.
根据安全系统工程,生产矿井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矿井事故属于矿井生产系统运行过程中的一种动态事件,当矿井生产系统中的危险因素的数量或能量积累到极限指标,经激化因素的激发,而发生剧烈突变,突变过程产生的产物或能量,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流经矿井生产系统或系统的某一部分,造成系统或系统某一部分的损失,损失形式表现为:人员伤亡、设备损坏、环境恶化。对大量事故进行分析,忽略事故中的次要和偶然因素,对事故的共同因素,按照事故的流程进行分析,从而得出能够表征所有事故的本质特征的物理模型,即所谓的事故模型。事故模型是实现事故管理自动化的重要基础。笔者在对大量矿井事故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矿井事故的四面体模型,并分析了其在事故管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煤矿开采工作环境较为复杂,很容易发生危险事故,如煤层或岩层间出现危害性气体,其中甲烷、一氧化碳等尤其危险,因此做好煤矿开采期间的监控尤其重要。目前,瓦斯监控技术系统为煤矿开采工作提供了可靠保障。本文根据我国瓦斯监控技术系统存在的问题,探究瓦斯监控系统的组成,为瓦斯监控在煤矿开采的应用提出一些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20.
安全监控闭环管理系统通过事前制定标准。事中过程控制,事后评价考核。实现全过程、全要素、全方位的闭环管理与控制,有利于煤炭企业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