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加快推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是山东省经济发展思路和理念的重大转变,是全省面临的重大发展议题。针对山东省资源、区位、产业基础等方面的特点,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中要突出山东特色,通过巩固提升传统海洋产业和大力发展新兴海洋产业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通过明确空间功能定位、推进区域一体化进程实现全省经济统筹协调发展,通过创新体制机制为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从而将半岛蓝色经济区打造成为全国海洋经济科学发展的先行区。  相似文献   

2.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也为山东经济文化强省建设带来了重大战略机遇。日照制定了《关于贯彻落实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实施方案》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重大支持政策和事项落实分工表》两个配套文件,  相似文献   

3.
基于集群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9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山东时强调指出:“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丰富深化区域发展战略、促进科学发展指明了努力方向,也给山东发展蓝色经济区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必须以海洋产业为重点,  相似文献   

4.
谷风 《走向世界》2011,(7):22-23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作为中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如何进行区内产业布局?山东省政府党组成员、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办公室主任费云良表示,蓝色经济区在产业发展上将主要打造"四个基地"——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现代海洋渔业基地、现代海洋制造业基地、现代海洋服务业基地。  相似文献   

5.
陈晓红 《特区经济》2011,(11):73-75
改革开放以来,山东半岛海洋开发快速发展,2009年海洋生产总值位居国内第二位,海洋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优化。但从整体上看,山东半岛海洋经济仍处于粗放型开发为主的阶段,产业发展不够协调,缺乏有规模的海洋特色产业、龙头企业和名牌产品。要实现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产业的优化升级,应探讨海洋产业优化升级的制约因素,从而提出更具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6.
立足烟台在海洋产业、海洋科技、改革开放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突出优势,结合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战略要求,应科学确定烟台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中的发展定位,从而全面提升烟台对山东蓝色经济区发展的引领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7.
冷鹏 《中国经贸》2015,(6):42-42
2011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标志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青岛市作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核心和龙头,在海洋产业结构;海洋科技研发及成果转化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问题。针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些可行的思路和建议,希望能给青岛市及其他地区发展海洋经济提供一定参考价值和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8.
吕振波 《北方经济》2016,(12):66-68
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困境 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山东省重点区域带动战略的重要支点,能进一步整合生态资源优势,优化全国功能区布局,提升区域发展的整体水平.经过近20年"海上山东"的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已经形成了一系列海洋产业隆起带,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极,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蓝色经济区生态文明的总体状况难言乐观,发展中仍然存在很多困境.  相似文献   

9.
2011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这是中国首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青岛作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核心区的龙头,未来发展最大的增长点是蓝色经济,最广阔的舞台是海洋。当前,青岛正抢抓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重大机遇,加快建设全国蓝色经济领军城市。从蓝色硅谷到西海岸经济新区——胶州湾  相似文献   

10.
为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2009年山东省提出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发展战略。其中滨海旅游业作为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重要行业,在整个海洋经济产出中占有相当的比例。本文通过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模型,采用Eviews软件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滨海旅游业在蓝色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及对整个经济的贡献,结果显示山东半岛海洋产业实现总产出与滨海旅游业实现产出密切相关,有重点的发展各个行业,才能发展海洋经济。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选择合理的海洋经济主导产业对区域海洋经济乃至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利用2008-2012年中国海洋统计年鉴数据,借助层次分析法构建海洋主导产业判识的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主导产业进行了选择,海洋渔业、滨海旅游业、海洋船舶工业可以作为浙江省海洋经济的三大主导产业,并提出了关于合理发展浙江海洋主导产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何琦 《特区经济》2011,(11):235-237
本文运用因子分析法,对30个省(市、自治区)的工业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发现制约海南工业发展的因素包括投资、研发以及交通设施等。海南应充分发挥经济特区优势,借助国际旅游岛战略的实施,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市化进程。通过加强实物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积累提升工业后续发展能力,推进海洋工业、生物制药、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型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13.
"十一五"以来,江苏的海洋风电、海洋工程装备、海洋生物医药等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猛,产业集聚态势初步形成,研发能力持续增强,但也存在着规划衔接不畅、竞争力较弱、产业链不完备等问题。今后,江苏应紧抓"建设海洋强国"等重大战略机遇,积极实施先发战略,强化规划引领,创新发展模式,加强政策支持,完善体制机制,加速推动江苏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14.
海洋经济对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带动效应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形势下发展海洋经济对于沿海地区调整经济结构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价值.文章采用产值份额测算海洋经济的直接贡献,使用海洋经济的引致增长弹性、引致财政弹性、引致就业弹性和引致技术进步弹性测算其间接带动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海洋第一产业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带动效应主要体现于其对地方生产总值的直接贡献方面,海洋第二、三产业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带动效应则表现为较强的间接带动效应.由于地区海洋主导产业部门的不同,各省(市)海洋经济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强度存在差异,在此基础上,从4个方面提出了发展海洋经济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5.
研究基于海洋新兴产业内涵,通过文本匹配等方法,构建了基于全国1.5亿市场主体的海洋新兴产业相关企业自动识别和分类算法,实现了自2018年以来的相关企业在招聘薪酬、融资、专利、企业招投标等相关数据的跟踪。结果表明,中国海洋新兴产业总体呈现人力、资本、科创等要素不断涌入,市场日趋活跃,整体向好态势。最后针对目前存在的领军企业缺乏、创新能力有待提高、融资力度仍需加大、行业发展同质化等问题,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6.
就菲律宾海洋渔业、海洋油气业、滨海旅游业、海洋交通运输业四个主要海洋产业的发展看,渔业、旅游业发展速度较快,是该国的支柱产业和重要的吸纳就业的产业。海洋渔业以捕捞业为主体;海洋油气业上游依赖外资,下游虽然放松管制,寡头市场结构格局未发生根本变化,其油气开发能力仍不能满足能源自给目标。对外贸易促进了海洋交通运输业发展,国内海洋交通运输增长缓慢。  相似文献   

17.
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对滨海城市发展非常重要。台山市海域资源丰富,在广东省海洋产业发展中有独特的优势。本文通过对台山市海域资源与其他沿海县市海域资源的对比,分析台山市海域资源的主要特点及开发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台山市海域资源的开发思路,以此促进台山海域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18.
徐代明 《改革与战略》2011,27(8):117-120
高新区与城市的协调互动发展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城市发展离不开高新区的引领和带动,高新区发展需以城市的基础条件为依托。文章认为,高新区应实施工业振兴战略,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推进城市产业结构升级;聚集和整合创新资源,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园区与城市的协同发展。高新区所在地方政府应加强城市环境建设和优化高新区发展规划,为高新区发展提供良好环境,促进城市与高新区的良性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19.
后金融危机时代高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凌捷  苏睿 《改革与战略》2010,26(6):152-155
金融危机使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经济增长、资源环境约束和科技等多方面压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了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而高新区在产业集群、创新服务环境和人才资源等方面的优势使其成为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强大引擎。文章认为,应通过优化制度创新、创新高新区管理模式、把握传统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系及发展规律和构建多层次支撑体系等措施以高新区为龙头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促进我国新一轮经济繁荣。  相似文献   

20.
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产业发展参差不齐,产业主体仍然是低附加值制造业,并出现过度竞争,产能过剩,而一些高附加值的较高端的产业却又发展滞后,不利于区域经济发展,需要进行产业转型,而区域经济发展为产业转型创造了资本、技术、管理、时机等重要条件。结合分析提出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转型的政策选择,以期推动本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