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一、决定商品价值量的究竟是怎样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马克思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52页)。从这句话中我们不难看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表现出的严格的时空限定和质量规范的特性。 1.“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中的“社会必要”首先具有宏观含义,即在社会范围内这种劳动时 相似文献
3.
在高校马原理课教学中,关于商品价值量变动规律理论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学生常常把握不准。如何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呢?这就是:理论上澄清争论,准确把握内涵;深入分析大学生在学习相关知识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措施,如在教学中要构建马克思关于商品价值量变动规律理论的完整知识体系,更多运用生动、具体的实例来帮助学生掌握,还可通过社会实践教学,加深学生对商品价值量变动规律理论的直接感知。相信通过以上途径,马原理课相关理论的教学一定会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在传统的劳动价值理论中,劳动生产率作为影响商品价值量的重要因素,与单位商品价值量的关系成反比,已是理论界长期广泛应用的定论。但若深化对这一理论的研究,我们还能发现,从简单劳动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两个前提出发,我们完全能获得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值量关系的另一解:劳动生产率的变化(提高或降低),与劳动者劳动量的支付能力成正比,与单位商品价值量的大小无关,与单位时间内商品的价值总量成正比。这一认识也是对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间的真实关系的描述,这样的认识并不妨碍我们对传统经济理论的若干重要问题的理解,且可能提供出一个解释现代社会诸多经济现象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5.
6.
劳动生产率有个别劳动生产率、部门劳动生产率、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和国际劳动生产率四个层次。不同层次、不同时代的劳动生产率对商品价值量决定的意义是不同的,四个层次的劳动生产率对商品价值量决定都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单位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力成正比说错误的理论根源在于,否定了马克思的劳动二重性学说,混淆了使用价值与价值、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之间的质的差别,其结果是将劳动生产力与商品价值量之间的关系错误地理解为劳动生产力与使用价值量之间的关系,进而否定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理论的倒退。运用价值转形理论可以更好地解释单位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力成反比的原理,破解所谓的"马克思的悖论",从而更好地坚持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相似文献
8.
从本质上坚持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所要说明的基本问题是:在市场经济社会,私人劳动在事实上被证实为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只是由于交换使劳动产品之间,从而使生产者之间发生了关系。生产者的私人劳动的社会关系不是表现为人们在自己劳动中的直接的社会关系,而是表现为人们之间的物的关系和物与物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这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质的分析。从数量分析上说,考察物的关系和物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这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质的分析。从 相似文献
9.
“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值量的变动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体系中的重要论题.近年来有学者提出了成“正比说”,产生这种错误观点的根源在于混淆了使用价值与价值、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之间的质的差别.要厘清“变动关系”问题,关键在于正确理解“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这一命题.劳动生产力和商品价值量之间的关系是本质关系,而劳动生产力和市场价值及生产价格之间的关系则是不同层次的现象形态的关系.运用双重价值转形理论可以更好地解释单位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力成反比关系,从而找到正确理解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值量的逻辑关系的金钥匙,破解所谓的“马克思的悖论”,从而更好地坚持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在坚持只有活劳动才创造新价值的前提下 ,对非劳动生产要素在商品价值量形成中的作用或贡献也作了科学阐述和客观评价。其中 ,节省活劳动和降低商品价值量是先进非劳动生产要素的作用或贡献之一。 相似文献
11.
科学地认识和发展劳动价值论--兼立"新的活劳动价值一元论"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阐述了发展劳动价值论,提出要消除关于马克思原创的劳动价值论的若干认识误点,主张确立一种“新的活劳动价值一元论”。文章认为,不能把整个第三产业的服务劳动都为创造价值的生产性劳动,强调开活劳动的科学技术本身无法创造价值,以及生产性企业私营业主的经营管理活动是创造价值的,并分析了无效劳动、有害服务和非法活动是否创造价值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13.
赵萍 《新疆财经学院学报》2003,1(4):72-74
时代的发展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变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探讨了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用发展着的劳动价值论指导新的实践;重视技术劳动、管理劳动和第三产业的劳动;建立健全收入分配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14.
劳动价值论的分析前提并不只是原始的物物交换,它涵盖极其近代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也不是无偿原,而是支付代价的;创造价值的劳动必须化为简单,这本身就意味着也包括复杂劳动在内。劳动价值论的逻辑也并不如晏智杰教授所说是“三步分析逻辑”,所谓“三步分析逻辑”充其量只是马克思对价值实体的分析,而整个劳动价值论的内容要丰富得多,而有关劳动价值论的分析又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这个社会有机体所作的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的逻辑是一个由抽象上升为具体的过程,决不是什么、三步分析逻辑”所能概括的。劳动价值论就是劳动价值论,并无狭义广义之分,把古典经济学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称为所谓“狭义劳动价值论”,只承认其学说史的意义,否定其现实的意义,有贬低和否定马克思劳动价值之嫌。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学说事实上是一个从“价值一元”向“多元”转化的动态的价值分析体系。深化认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学说,首先是解放思想,把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学说从“价值一元论”的简单化理解中解放出来。惟有如此我们才能坚持和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学说,使马克思的学说继续成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武器。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汇率决定理论有着令人信服的理论基础,实际预测效果却并不能让人满意.现有的汇率决定理论也不能完全满足这两大目标.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出发,基于弱式有效市场假说,借助组合数学的思想方法,以外汇市场的参与者的信息条件为中心,建立起多重回归-随机游走模型,对汇率决定理论做了一些探讨.最后本文认为传统汇率决定理论中的存量观点,本质上是劳动价值论中的价值观点的体现;流量观点则是劳动价值论中的交换价值的观点.模型中存在着数学期望意义下和依时间序列收敛的两种均衡汇率,前者代表价值,后者代表交换价值体现为价格.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劳动价值论的体现.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是汇率决定理论的坚实基础,马克思主义汇率决定理论是科学的汇率决定理论.本文同样指出带有约束条件的ARFIMA模型可以作为本文理论模型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在实证分析中可以使用分数协整理论. 相似文献
17.
数字资本主义与劳动价值论的新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技术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和积累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数字资本作为一种支配性力量,推动了资本积累.数字化信息网络生产系统具有更强的将劳资双方及消费者整合在资方控制下进行"合作"的能力.劳动主体通过劳动过程创造了劳动产品的价值,劳动过程、劳动主体和劳动产品是价值创造的三要素.从劳动过程来看,数字劳动的出现丰富了劳动的内涵和外延;从劳动主体来看,"以用户为中心"的模式所产生的"产消合一"者成为价值创造的主体之一;从劳动产品来看,创新性活劳动所创造的新价值和原有数字化生产资料旧价值的转移共同构成了无形数字商品的总价值.面对数字资本主义条件下的价值问题,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仍然具有科学性和现实阐释力.与此同时,数字资本主义的发展也为劳动价值论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有必要对劳动的内涵、价值创造的主体及商品价值衡量等问题作出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论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协同创造价值--关于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现代化的一般思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本文认为,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的协同劳动是当今时代的基本事实,这个基本事实可以归结为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公理性假设,可以归结为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协同创造价值.本文并以生产力二重性质理论作为重建的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基础和现代演绎的叙述方法作为它的现代拓展的方法基础,提供较为充分而有力的证明.文章最后并倡导了一个解决劳动创造价值中时间异质因素难题的重要的理论分析工具:内生生产力. 相似文献
19.
一、多部经济学著作出版简介 2001年出版了多部有关经济理论方面的著作.由陈征、李建平、郭铁民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的<面向新世纪的中国经济>,是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14次大会的论文选集. 相似文献
20.
劳动价值论与效用价值论的区别联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通过对劳动价值论与效用价值论主要观点、理论目的和适用性等分析和对比,从而得出两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得出效用价值论比劳动价值论更有适用性,同时两者在许多方面又有相通性等结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