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会计准则自实施以来给整个会计行业都带来了很大的变化。它所规定的各种理念、各种原则、各种方法,不仅适应了21世纪市场经济发展的根本要求,使我国的会计行业实现与国际接轨,同时给企业所得税也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本文从新会计准则的变化、与企业所得税法之间的比较这两个角度进行阐述,并对新会计准则实施后可能面临的困难进行分析,提出相应解决问题的方案。从而分析新会计准则实施后对企业所得税所产生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新准则相对于旧准则在税务核算方面有较大的规范,但是仍不能完全避免部分舞弊行为,包括偷税漏税。以新会计准则体系为依据,分析了新会计准则对企业所得税核算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会计准则下规范企业所得税核算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新准则相对于旧准则在税务核算方面有较大的规范,但是仍不能完全避免部分舞弊行为,包括偷税漏税。以新会计准则体系为依据,分析了新会计准则对企业所得税核算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会计准则下规范企业所得税核算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财政部2006年发布的首先在上市公司中执行的新企业会计准则,是我国会计改革进程中新的里程碑。其中,新所得税准则格外引人注意,新所得税准则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引入计税基础和暂时性差异概念,要求企业采取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所得税处理方法。这也是一次所得税会计革命性的变革,加上其他会计准则的变更所引起的资产、负债的确认和计量的变化,必然会影响到所得税的核算,因此,在新准则实施中,所得税会计处理将是实行难度最大之一。 相似文献
5.
从国家出台税法开始,税收就必须一直依赖着会计所提供的资料,但是两者所服务的对象不同,税法在计量的属性、计量的方法、确认固定资产等方面所呈现出的方面和会计有着相同之处,二者在初始的计量、后续的计量等有关具体的操作方面又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我们就以新出台的《企业所得税法》和新会计准则对于在处理固定资产的规定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6.
国家财政部自2006年颁布了《新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并对包括三十八项具体准则的整个现代会计体系框架进行了梳理.在此次新会计准则的修订当中,明确提出了资产负债观的现代收益确认的模式,并深化要求现代会计核算过程中应使用资产负债表法的新型模式.时至今日,该会计系统框架已经在各行各业广泛应用,企业必须在新企业会计准则的框架下,确定最佳的所得税纳税方案.在本文中笔者将结合新会计准则,对该准则下的企业所得税筹划开展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王琦 《金融经济(湖南)》2009,(2)
一、新会计准则的主要变化(一)所得税会计准则的主要变化财政部下发的新《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以下简称《所得税准则》),彻底改变了原先的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所得税准则》是本次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修订的一项重要内容。第一,原所得税会计准则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以损益表为核心,根据会计准则和税法对收入和费用的确认与计量在口径和时间上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财务管理体系、企业所得税、存货管理、会计计量和公允价值五个方面分析基于新会计准则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实务所受到的影响,提出完善财务管理体系、创新所得税管理、优化存货管理方案等措施,希望能够助推企业财务管理实务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9.
新会计准则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颁布了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的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是本次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修订的一项重要内容.新准则彻底改变了原有的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从观念到具体核算与旧准则有着本质的不同,它能够客观公允地反映企业所得税负债和资产,从而为我国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了更加真实准确的所得税会计信息;同时,新准则的实施将对会计人员的所得税核算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王颖 《金融经济(湖南)》2009,(10):157-158
新所得税会计准则与旧制度相比,无论在会计处理方法上,还是在相关会计信息的披露方面都进行了较大程度的规范。本文将在详细探讨这些差异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完善新所得税会计准则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适用范围、基本假设、会计基础等方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与《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的基础性差异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认识与把握这些差异,对于贯彻实施《企业所得税法》,正确履行税款征收与缴纳、纳税申报、纳税调整和加强企业所得税管理都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认为,中国、美国截然相反的消费和储蓄经济结构,决定了两国所得税改革的政策取向不同。美国实行消费型的联邦所得税改革符合其低储蓄、高消费的经济现状,而我国高储蓄、高投资、低消费的经济结构,决定了我国应实行储蓄型或投资型税制改革,我国所得税的改革应更多地鼓励消费而不是储蓄或投资。 相似文献
13.
14.
新旧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比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将内、外资企业的企业所得税征缴放在了同一条起跑线上。此项税制改革最重要的意义就是统一了内、外资企业的税前扣除办法、标准及税收优惠政策。本文侧重从税收优惠政策的角度,对新旧企业所得税制度做一个系统的比较。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免税收入、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和降低税率三个方面,对国债利息收入、权益性投资收益、非营利组织收入、农林牧渔业项目所得、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经营所得、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所得、技术转让所得以及小型微利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若干实施和完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新旧企业所得税制度的差异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2008年1月1日起,我国的企业所得税制度合二为一。新的企业所得税制度与原制度相比,在纳税人、纳税义务、税率、收入、扣除、资产的税务处理、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境外所得税收抵免、税收优惠和反避税管理等方面均有突出的变化,标志着新制度更具有科学性、规范性和国际性,对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促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2008年,《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分别以专门的条款确立了中国企业境外所得税抵免制度的框架。本文通过与《企业所得税法》实施前原内资企业所得税和外资企业所得税制度下的企业境外所得税抵免规定对比,概括了境外所得税抵免制度的主要特征,并从四个方面分析了现行境外所得税抵免制度的局限。 相似文献
18.
离案股权转让涉及税种较多,本文从离岸股权转让涉及的有关税种出发,逐一剖析了离岸股权转让过程中的税收问题,并从税收政策和征管两个方面对加强离案股权转让税收管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20.
企业境外所得税收抵免政策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税收管辖权的重叠必然导致国际间重复课税。抵免法是各国推荐的消除重复课税的方法。本文在介绍国际税收抵免相关概念和原理的基础上,就我国企业境外所得税收抵免有关问题进行了分析解读,并比较了新旧政策的主要变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