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针对目前企业改制过程中存在国有资产流失问题,日前湖北省南漳县国资局采取“前瞻”式管理,确保国有资产在改制中流动不流失。一是在企业改制审计前,要求企业对资产、投资及其他资产进行全面清查登记,对资产损失、折旧及债权债务进行全面核实,编制相关报表,连同财产清查表册交由中介机构进行审计。二是在评估中介机构出具《资产评估报告书》之前进行监督,防范资  相似文献   

2.
根据目前企业的组织结构方式,资金运动情况及经营特点,其审计内容较以往应更注重以下几点:1、搞好对资产评估真实合法性的审计。原国有企业改制为股份制企业.其资产、债权、债务、应进行认真清查、认定和评估,白于有些企业将国有资产产权转为集体或职工个人所有,有些企业有意低估国有资产价值.导致国有资产流失,有些中介机构在资产评估时采用方法不当或不合法,致使评估结果缺乏科学依据而失去真实性。因此,国家审计应发挥自己特有的监督职责积极介入对社会中介机构评估结果和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确认结果的审计监督。把好国有资本的…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推进企业改制,防止国有资产、集体资产在企业改制中的流失,江苏省连云港市制定切实措施,规范企业改制中核销不良资产存在的核销行为。 一是坚持审计与评估分开的原则,要求改制企业的审计和评估分别由不同的中介机构承担,增强审计与评估的公正性。  相似文献   

4.
为促进国有企业经济体制的改革不断深化,审计机关坚持了对国企改革的审计监督,重点是防止国家资产的流失,不论是财务收支审计、资产负债损益审计、经济效益审计,还是内控制度审计最终目的都是如此。审计机关维护的是国家利益,兼顾了集体和群众的利益,必须遵循审计的基本准则和职业道德,对企业的经营状况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审计人员要在实际工作中把握"资产流失"和"资产流动"的根本区别,不然就会进入误区,有损审计监督的形象。笔者认为,企业国有资产的流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改制时,社会中介机构对资产低估入帐或清理评估不全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相似文献   

5.
近三年来,我们先后对部分股份制企业进行了审计。经过实践,我们体会股份制企业审计的重点应把握设立、运作和规范三个环节。一、改制设立环节要严把三个关口,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完整一是加强对社会中介机构评估结果的审计监督,严把评估报告公允关。加强对社会中介机构的审计监督,就是通过对社会中介机构提供的资产评估结果报告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审计,严把出具报告的公允关。审计的方法是将企业改制前的资产负债损益自查清单与社会中介机构的资产清查情况资料对照检查,审核资产评估方法的选择和运用是否符合规定;审查实际评估范围与规定评估范围是否一致;审查帐外资产的清理是否进行了有关帐务调整等。如我们在对某股份制企业审计时,  相似文献   

6.
在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国有资产流失问题一直是一个值得深思和探讨的问题。有关企业改制的法规中规定:企业改制首先必须委托有资质的中介机构进行资产评估。我们对部分国有企业改制审计调查中发现,有时,同一企业的资产前后经过两个评估机构进行评估后,价值竞有近百万元的差距。据某资料报道,宁夏某市城乡建设开发公司资产总额2366万元,利润426万元。两年后,经评估公司像变  相似文献   

7.
在对我市部分国有企业改制情况的审计调查中发现,一些地方政府、特别是县区一级政府部门对国企改制操之过急,未按市场规则有序进行,使得部分企业在资产处置的操作上出现了低价转让、低价拍卖、低幅变现等不正当现象,造成了国有资产的流失,经审计分析,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一、随意低估国有资产。按照规定,拥有国有资产的单位发生资产拍卖、转让、企业兼并、出售、联营、股份制改造和中外合资等都应进行资产评估。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国企不按规定的程序运行。企业违反规定,不是不进行资产评估、就是不履行评估程序。如一些社会中介机构因…  相似文献   

8.
当前,国有企业改制正全面推开,我们在对改制企业的审计中发现,有的企业改制目的不明确,改制程序不规范,导致产权不明,责任不清,国有资产流失的状况。因此,规范企业的改制行为,监督企业的改制全过程,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与完整,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充分发挥审计部门在企业改制过程中的监督作用,是我们审计部门的重要使命。本人根据在企业改制中的实践体会,谈谈对改制企业的审计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严把五关,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改制是一项系统工程,为确保企业改制成功,操作中要严把五关:一是审计评估关。应将原先由资产占有单位委托审计评估改为由产权持有者或主管部门委托;将原先由企业自选一家审计、评估机构改为在有资质和信誉好的中介机构中采用招标方式择优选择审计、评估机构;对资产规模较大的审计评估报告实行专家会审制,严把审计评估关。二是不良资产核销关。不良资产核销要由审计机构依法确认,国有资产授权经营主体或主管部门领导班子要集体审批、签字,审批核销的资料要作为附件备查。核销的应收账款必须实行账销案存,单独设账…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探索企业在改革、改组、改造、改制中,在国有资产管理主体多元化,缺乏明确的产权责任关系,部分企业资产管理比较粗放的情况下,如何制止国有资产流失,1998年,我们组织全市审计系统结合对全市871份被审单位经济档案的研讨和汇总,对553户国有企业资产流失情况进行了审计调查,找出了国有资产流失的表现形式、形成原因和深化审计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措施办法,为政府提供了宏观决策依据,起到了“谋士”作用。一、国有资产流失的表现形式通过对全市553户国有工商企业的审计调查,核实国有资产流失金额8846…  相似文献   

11.
1999年,我们在对区属企业改制情况进行的专项审计调查中发现,部分国有企业在改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资产评估不够客观真实。中介机构出具的资产评估报告只是对企业帐面反应的资产、负债情况进行了评估,对帐外资金没有评估,不能真实反映改制企业资产、负债的真实情况。对未入帐的固定资产和估价入帐的固定资产没有评估或评估过低,对企业商誉这种属于国有资产组成部分的资产也没有进行评估。 二、随意核销企业潜亏。改制中企业申报潜亏要求核销,审计中发现企业申报己被审批同意核销的潜亏远远大于企业下属各单位汇总的潜…  相似文献   

12.
国有企业审计的一些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围绕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改造,加强审计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和结构性重组是当前我国经济转型期所有制结构调整和改革的重要举措,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出现的经济秩序混乱的客观实际要求加强企业审计,要求从体制上、机制上加强监督,确保国有资产及其权益不受侵犯。审计中要结合企业改制、资产评估、产权界定、  相似文献   

13.
国有企业改制轰轰烈烈,国有资产流失的消息却不断传来。业内人士指出,中介机构诸如资产评估部门对国资流失的“作用”不可低估。  相似文献   

14.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是当前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如何加强在改制中对国有资产的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和被侵害,发挥审计部门的监督职能作用,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搞好改制,对推进国企改制高效有序地进行,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下面就如何搞好财务、国资监管及程序和方法谈些初浅的看法。1.明确职责,分工协作。国有企业改制中,财务监管需要审计、财政、国资等部门明确职责,分工协作,共同做好财务和国资的监管,才能防止资产流失。比如资产清查、损失审批、财务处理方面可由财政部门负责;资产评估、产权界定、股权设置、产权转让管理…  相似文献   

15.
2000年西安市审计局对几户改制企业产权置换基准日的资产、负债、净资产情况进行了审计。从审计的结果看,改制企业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较为严重,少则140多万元,多则达500多万元。一、国有资产流失的途径企业改制,不论采取哪种形式,产权置换基准日的资产、负债、净资产若反映真实,国有资产就能保值,否则,国有资产就会流失。因基准日数字不实而使国有资产流失的主要途径有:1.损益不实。主要是在会计帐务处理上作文章,通常是少记收入,多计成本、费用,将改制前的收入隐匿而计入改制后,将应由改制后承担的费用计入改制前…  相似文献   

16.
青林  兆坤  德志  永军 《中国审计》2003,(22):32-34
盐城城区房地产公司改制时,经中介机构评估为负资产847万元,建立在此虚假结论之上的改制方案也进入到了最后的讨论阶段,如获通过,意味着该企业将如愿以偿,享受到5年内免交同样数额所得税的政策优惠。就在国有资产命悬一线的危急时刻,城区审计人肩负区领导的重托与期望,经过一番艰苦卓绝的努力,不仅摸清了企业的真实家底,而且对承担二次评估的中介机构全程监督,客观公正地将企业的资产由“负”纠成“正”。2003年6月18日,城区政府采纳审计建  相似文献   

17.
今年,根据上级审计机关下达的审计项目及我区政府下达的审计任务,我们对我区部分重点国有商品流通企业一九九三年的资产负债及损益情况进行了审计。对企业的资产负债损益情况进行全面审计,我们还是刚刚尝试。下面谈谈我们的一些具体做法。在审计过程中,我们始终紧紧围绕监督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开展工作,对涉及影响国行资产保值增值,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经济事项,会计处理进行详审,其余的略审。一、对资产进行重点审计资产负债损益审计中,资产是审计的重点。资产是一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要监督商品  相似文献   

18.
加强对国有资产控股企业的审计监督,对于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益,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有着重要作用。对国有控股企业的审计,要坚持以真实性为主要审计目标,在对企业资产、负债和损益真实性审计的基础上,对企业财务收支及有关经济活动的合法性、效益性,实施全面的审计。且要规范审计程序,实行定期审计,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一、对股本的真实性进行审计,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审查公司设立或改组时,股东各方的出资是否真实有效,是否经过社会中介组织评估和有关部门确认;审查国有资产的界定和折价入股是否符…  相似文献   

19.
高翔 《公司》2000,(9):32-33
最近,审计部门在对某公司原法定代表人经济责任审计的发现,由于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企业借改制之机,造成国有资产流失近200万元,严重损害了国家利益。审计中发现的问题亟需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事件背景 被审计的企业是当地公认的好单位,效益及职工待遇一直很好,1999 年经某社会中介机构评估后进行了改制。令人不解的是,这个公认的好单位经资产评估后,净资产竟然出现了负数。企业干部职工难以置信、反映很大,纷纷上访讨说法,要求有关部门查清事实真相。但苦于没有真凭实据,当地党委、政府对此也一筹莫展、束手无策…  相似文献   

20.
县域国企国有资产流失案例剖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图 《中国审计》2004,(12):42-43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政府和社会公众对企业审计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当前,特别在企业经营管理、财务管理、领导干部业绩考核及评估改制过程中引起国有资产流失较为普遍。为此,在对国有企业进行审计中,揭露和纠正企业的重大违规问题,采取措施切实防范国有资产的流失有着重大现实意义。笔者现就几个县域国企审计案例进行剖析,对国有资产流失的途径及防范措施谈谈个人的粗浅看法。国有资产流失案例剖析一、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国有资产流失改制前的国有企业机制不健全、管理不完善的深层次问题还存在,造成企业的经营管理权在一定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