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我国羊肉贸易及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在分析我国羊肉贸易特点的基础上,从生产、价格、国际市场占有率以及比较优势指数等方面对我国羊肉国际竞争力进行了指标评价,最后运用引力模型对影响我国羊肉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在山羊肉出口上具有显示性比较优势;从国外需求角度看,我国羊肉主要出口对象国GDP和人口数量对其从中国的羊肉进口影响不大;从国内供给和消费角度看,我国人口总数对于羊肉出口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我国羊肉生产量对于羊肉出口则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从价格和汇率角度看,我国羊肉出口对价格反应较为敏感,受汇率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牛肉是世界第三大消费肉品,近年来牛肉的营养价值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全球牛肉消费量不断上升。我国作为世界第三大牛肉生产国,第二大牛肉消费国,牛肉进出口长期处于贸易逆差。系统分析我国牛肉的供需现状,找出制约我国肉牛产业发展面临的困境,提出针对性的措施建议,有利于优化牛肉生产,提升我国牛肉的贸易竞争力。[方法]利用2007—2016年统计数据,对比分析我国牛肉的生产、消费、进出口贸易情况,运用国际竞争力指标分析法测算了10年我国牛肉的竞争力水平,并与牛肉的主要出口国进行比较。[结果]我国牛肉产量稳步上升,2016年达到73658万t,牛肉的生产区域正由中原地区向东北、西北、西南地区转移; 肉牛生产的总产值、总成本及净利润都呈波动式上升趋势,生产经济效益较好,整体处于盈利状态; 随着牛肉消费量增加,国内供需缺口持续扩大; 进口上升,出口相对下降,贸易逆差拉大。我国牛肉缺乏比较优势,国际竞争力较弱。利用回归分析对我国牛肉出口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发现我国人口、出口对象国人口、地理距离、货币兑换比率、出口对象国产量会反向影响出口数量,出口对象国GDP、出口价格会正向影响出口数量。[结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以提升肉牛产业竞争力为核心支撑的、出口创汇与进口来源拓展并进的措施建议,以期整体推进我国肉牛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国是马铃薯第一生产大国,并且在马铃薯出口构成中,鲜、冷藏马铃薯(0701)占有十分重要的出口地位,再加上2015年中国提出推进马铃薯主食产品及产业开发的规划,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中国鲜、冷藏马铃薯出口贸易进行研究,就显得十分有意义。为此,利用国外市场占有率、出口价格、RCA指数和TC指数对中国鲜、冷藏马铃薯出口贸易的比较优势进行了研究,发现不同指标下,中国鲜、冷藏马铃薯出口贸易的比较优势呈现出不同的状态;利用回归分析对中国鲜、冷藏马铃薯出口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发现出口价格、地理距离、出口对象国的GDP会反向影响出口数量,中国的人口数量会正向影响出口数量,货币兑换比率、中国马铃薯产量和出口对象国的人口数量对出口数量无任何统计意义上的影响力。最后,提出要加大对马铃薯产业链建设的扶持,要注重中国周边市场的开发,要充分发挥国内市场对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引导作用,不要忽视价格竞争优势的作用,加强与马铃薯有关的文化建设活动,加强国际物流与供应链管理,适时引导企业走出去。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指数和显示比较优势指数,考察了我国花生出口竞争力的变动并进行了国际比较,分析了影响花生出口竞争力的价格和非价格因素,提出了进一步提升我国花生出口竞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中国苹果国际竞争力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采用国际市场占有率和贸易竞争指数两个状态指标,以3个苹果出口贸易大国为参照,考察了10年间(1994~2003)中国苹果的国际竞争力。结果表明,中国的苹果在国际市场上有一定竞争力,但是与其他苹果大国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中国苹果在国际市场上一直具有价格优势,出口价格并不是影响中国苹果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影响中国苹果国际竞争力的因素主要是非价格因素,包括苹果质量、品种、流通和营销等。文章最后提出了增强中国苹果国际竞争力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基于灰色关联的中国林化产品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GR模型对1998~2007年影响中国林化产品国际竞争力的11个主要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出口均价为中国林化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总产值、中间投入、单位数和产量等因素与中国林化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关联度也较大,提高林化产品生产技术水平及出口均价、培育高级生产要素、扩大林化企业规模及产能、增加资本投入等战略措施的实施最有利于中国林化产品国际竞争力提升。  相似文献   

7.
通过研究中国出口日本金枪鱼的国际竞争力分析中国渔业企业如何在国际贸易中提升竞争实力。基于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利用FAO、日本财务省贸易统计数据库、日本贸易振兴机构、WTO等官方数据,计算了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市场比较优势指数和显示性对称比较优势指数三个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研究发现,中国和日本在金枪鱼出口方面均不具备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中国出口到日本的金枪鱼在日本市场上不具备市场比较优势,但2014年起逐步具有显示性比较优势和显示性对称比较优势。中国对日本金枪鱼出口竞争力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供应量、出口价格、关税和非关税贸易壁垒,建议从政府资金和政策扶持、产业组织化程度和企业技术水平三个层面采取相关措施以提升中国金枪鱼产业的出口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认清当前中国小宗农产品国际贸易形势,探明国内市场价格暴涨暴跌现象对其出口的影响程度。[方法]首先,在梳理中国大蒜出口贸易现状的基础上,利用2001—2017年中国、阿根廷、西班牙、墨西哥等16个国家的大蒜产品进出口数据,分别对大蒜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以及出口价格比等指标作出估算和对比分析,从而揭示中国大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水平以及其在出口贸易中的作用;其次,利用VAR模型对2010年1月至2017年11月中国大蒜市场价格与出口数据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1)中国大蒜产品国际竞争整体水平较强,但比较优势和潜在贸易竞争水平较低,大蒜出口质量和附加值有待进一步提高;(2)大蒜国内市场价格对国际市场价格和出口量具有显著影响,即国内大蒜价格下降促使大蒜贸易活动向国际市场转移,并带来出口贸易总量的上升和国际市场价格的逐渐降低。[结论]应从加强标准化和规模化生产、促进深加工技术推广、完善农产品市场信息发布平台及实施多元化出口战略等方面,提升小宗农产品出口对市场价格风险的防御能力。  相似文献   

9.
中国木质家具国际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近年来中国木质家具的进出口贸易快速增长。通过国际市场占有率、显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竞争指数和出口价格等指标,对1992~2006年的中国木质家具的国际竞争力进行测算;并同意大利、德国等进行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升中国木质家具国际竞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主要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加入WTO后,国内和国际农产品市场联系更加紧密,中国农产品面临的竞争压力将会更大。因此,不可否认,入世使农业受到一定影响是必然的,但能否趋利避害,取决于中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而农业的国际竞争力主要表现为产品的竞争力,包括价格竞争力和质量竞争力。从某种程度上讲,一些决定价格竞争力方面的因素,如生产成本结构又会影响质量竞争力的水平,因此,价格竞争力是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为从种类、数量及价格的角度厘清入世后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水果出口增长的起源,本文利用2003—2017年国际水果HS-6位码微观贸易数据,采用H-K测度法对中国水果出口进行三元边际分解,探究了水果总体及下分鲜冷冻、加工水果的出口增长模式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边际结构方面,价格拉动的集约边际扩张是入世后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水果出口增长的主要路径。鲜冷冻水果出口主要沿着数量边际增长,而加工水果出口受到价格边际推动,且受到数量和扩展边际的抑制作用;影响因素方面,目的国经济规模、生产率、可变贸易成本等因素对总体份额和不同边际具有差异化的影响效应。由此建议,应从促进出口方式、出口市场多元化及降低贸易成本等角度推进中国对沿线国家水果的出口。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主要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加入WTO后 ,国内和国际农产品市场联系更加紧密 ,中国农产品面临的竞争压力将会更大。不可否认 ,入世使农业受到一定影响是必然的 ,但能否趋利避害 ,取决于中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 ,而农业的国际竞争力主要表现为产品的竞争力 ,包括价格竞争力和质量竞争力。从某种程度上讲 ,一些决定价格竞争力方面的因素 ,如生产成本结构又会影响质量竞争力的水平 ,因此 ,价格竞争力是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影响因素。  中国人多地少 ,人均耕地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 ,但农业劳动力资源极为丰富 ,拥有世界上数量最多的农业劳动者。因此 ,一般…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分析泰国大米贸易格局的基础上,从价格、质量指数、国际市场占有率等五个指标对泰国出口大米的比较优势进行分析,同时运用引力模型对影响泰国大米出口的主要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泰国出口大米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人均GDP、出口价格和汇率是大米出口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中国苹果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分析我国近几年苹果进出口情况的基础上,通过对我国苹果产业与世界其他国家苹果产业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和国际贸易指数以及生产成本、出口价格等方面的比较,得出我国苹果产业的在国际市场中虽具有竞争潜力和一定的优势,但是国际竞争力情况并不容乐观。在分析了影响我国苹果产业国际竞争力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今后促进我国苹果产业国际竞争力提高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5.
文章在分析中国羊毛贸易特点的基础上,从生产、价格、国际市场占有率以及比较优势指数等方面对中国羊毛国际竞争力进行了指标评价,最后运用引力模型对影响中国羊毛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作为羊毛生产大国,中国羊毛贸易逆差严重,对国际市场依赖性较大,相比其他羊毛主要生产国,不具有竞争优势;中国的GDP对羊毛进口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在5%的显著水平下显著,其他主要进口国的人口数量、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距离、中国羊毛进口价格以及中国的羊毛产量对中国羊毛进口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与理论假设相符。  相似文献   

16.
中国松香的国际竞争力评价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采用显示性指标和分析性指标分别对中国松香的国际竞争力进行评价,得出中国松香产业具有劳动力成本的比较优势,而在松香出口价格、劳动生产率、企业规模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国际竞争力实质上是对国际市场份额的争夺能力。一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关系到该国在世界经济和贸易格局中的地位。目前尚未找到一个简单易行而又全面准确的评价指标,国际上使用的一些指标只能从某一角度反映一国某项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水平,不能反映该国整体的竞争力。因此,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对中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进行分析。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比较分析(一)显性比较优势。显性比较优势侧重于对商品出口实绩的计测,以此反映该商品在国际贸易中的相对比较优势。研究表明,中国农业近些年来的比较优势在不断下降。1990—1997年间,中国主要农产品的显性比较优势下降较快。优势弱化的结果可表现为出口减少,进口增加,这与近两年粮食进出口贸易的统计结果相吻合。(二)农产品价格。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农产品价格的差异与变化也许最能直观地说明中国农业的竞争力水平。近年来,由于国内农产品生产成本上升,特别是粮食生产成本每年以10%的速度递增,而世界范围的农产品价格却在不断地下降,由此导致大量农产品出口价格普遍高于国际市场价格,失去了以往的竞争优势。当然,水果、蔬菜、花卉、畜产品和水产品等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还具有比较明显的价格竞争优势。(三)质量的竞争。当今世界农...  相似文献   

18.
茶叶是中国重要的出口农产品,近年来国际竞争愈加激烈。探讨了中国茶叶出口现状,利用出口数据对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竞争指数、国际市场占有率等指标进行测算,以探讨中国茶叶的国际竞争力。研究结果显示:中国茶叶出口市场过于集中,国际市场占有率不稳定,竞争力不强。建议在市场多元化、加强品牌意识和培养国际竞争力上下功夫,促进中国茶叶的出口。  相似文献   

19.
从进口额、进口来源地、进口价格3方面概括了中国越橘进口特征,建立越橘产品出口竞争力评价体系,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对中国越橘出口竞争力的国际水平进行测算。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越橘产品进口贸易的种类和来源地较为集中,中国越橘贸易逆差严重的主要原因在于出口竞争力不足。为缓解贸易逆差,越橘种植基地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提高越橘产量,政府应积极与相关行业协会合作、制定合理行业制度、引导消费者合理消费、准确把握中国越橘产品比较优势、增强出口竞争力、提高国内市场准入门槛、研发具有中国特色的越橘产品。  相似文献   

20.
刘艺卓  田志宏 《林业经济问题》2007,27(5):443-445,449
针对1992~2004年中国林产品出口规模的变动特征,采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对影响中国林产品出口规模变动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林产品的出口明显受其产品竞争力的影响,提高林产品的竞争力对促进林产品出口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世界林产品贸易规模的扩大和商品出口构成的优化对中国林产品的出口产生了正面影响,而市场分布效应则是负的。同时,提出通过提高林产品的竞争力、增加中国人造板的出口以及积极开拓新市场来促进中国林产品的出口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