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地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探讨——以山东省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晓  张倩  李莎 《经济研究导刊》2009,(19):122-123
区域经济作为整个社会经济的基础构成,由于地理区位、资源、气候、人文、交通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孕育出具有不同个性特质的地域文化,而地域文化本身在受区域经济影响的同时又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通过对地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影响关系的探讨,可以弘扬地域文化优势,强化区域经济发展的文化支撑力并通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来保护地域文化和提升其活力。因此,研究和探讨地域文化和区域经济发展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地域文化资源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旅游城市的差异化战略中,地域文化起看决定性的作用。镇江地理区位独特而优越,人文历史独特,丰富多彩的山水文化、宗教文化、码头文化构成了镇江独特的文化内涵,深度挖掘地域文化资源,全面打造文化镇江,凸显自身的独特魅力,使镇江地域文化与旅游文化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3.
增强全民族的文化创造力,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增强社会主义文化创造活力,必须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与“三大”基本原则,必须深化文化与教育体制改革,发扬文化民主,营造宽松和谐的文化创新环境。  相似文献   

4.
在快速城市化进程的今天,保护城市的历史记忆,挖掘和传承城市的地域文化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文章通过阐述地域文化的相关概念,结合柳州的地域文化特征,提出在城市景观建设中地域文化的继承、延续与发展的对策及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5.
建筑创作是为了服务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从而为我国人民创造出更为舒适的生活和居住环境。本文主要分析了建筑文化传承的原则和建筑创作中地域文化的体现,简单探讨建筑文化传承的内容和地域文化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筑创作中地域文化的传承问题。  相似文献   

6.
文化传播是文化发展的动力.在信息时代,地方新闻媒体担负着传播地域文化的社会责任,应该充分发挥不同媒体的传播优势,深入挖掘地方文化内涵,提高地域文化的传播力、影响力,增强文化软实力.本文分析了燕赵文化的媒介传播现状,根据新媒体环境下受众文化需求的新变化,借鉴先进省份文化传播的成功经验,提出提高媒体文化传播力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7.
《经济师》2017,(5)
任何一所高校所处的地域都有其较为独特的文化背景和历史传承,具有鲜明特色的地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相辅相成、协同共进的关系。文章以黑龙江省三江地区抗联精神、小延安精神和北大荒精神等文化精神为切入点,深入地分析地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互相促进关系基础上,探讨弘传地域文化和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策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的亲和力和感染力。文章为研究地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实现两者共促提供了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8.
王晓丹 《经济师》2015,(2):203-204
地域画派的创生和发展都依存于一定的地域文化。地域文化对画家审美风格和审美意象的产生和创作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同时地域画派也在推动着地域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文章从这几方面来阐述地域画派存在和发展趋势。为审视和推进地域画派、地域文化发展找到了崭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9.
本文作者结合广西梧州建筑历史和工作实际,分别以骑楼城、钱苑小区为例子阐述了建筑设计和地域、历史文化相融合体现和创作有特色的建筑,为建筑设计增添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0.
中国拥有着五千年的历史积淀,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五十六个民族是这片辽阔疆域的拥有者和创造者,各地人们在故土的辛勤劳作中创造出了丰富灿烂的地域文化,吴文化就是其中之一。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吴地人民创造出来的吴文化很值得我们去探讨和发扬,特别是苏南地区凸现的吴文化。吴文化对于古今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吴文化与政治文明经济发展相  相似文献   

11.
《经济师》2019,(8)
当前新常态下文化建设的指导路线和方针,既在理论上延伸了地域文化领导力的新内涵,又在实践上赋予了其转型时期的时间和历史的伦理责任。文章以地域文化特征鲜明的典型城市成都为样本,论述了依托城市特质的战略定位和"互联网+"的结合才是提升和创新地域文化领导力管理模式的必由途径和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12.
《经济师》2017,(4)
作为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基础,绍兴地域传统文化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日渐减弱,主要表现在居民对地域传统文化的认识不断弱化、城市居民社区参与度低、地域传统文化建设缺乏长效机制等等。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发展。对此,可以通过加大地域传统文化宣传力度,用多种手段提升居民的参与度,政府相关部门建立地域传统文化的长效发展机制等加快地域传统文化与社区文化建设融合速度,提升绍兴城市社区发展的步伐。  相似文献   

13.
韩余辉 《经济师》2014,(6):283-283,285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的立足之本,但凡是成功的企业,都有属于其自身的独特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对促进企业的发展和壮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企业所属地区都会存在一个地域文化,不同的地方的地域文化也有所不同。企业文化和地域文化存在着差异,也存在着一些共性。文章简述了企业文化与企业本土文化的基本内涵和地域文化与企业文化的结合,提出了地域文化与企业文化结合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异彩纷呈,是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深厚根基和宝贵财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燕赵文化,也包含着可资当代中国企业文化借鉴的丰富资源。从历史传统和地域特征来看,燕赵文化大体相当于现在的行政区划所辖属的河北区域文化。燕赵文化发端于燕赵大地古老的先民,一代代传承下来,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尽管随着人们文化视野的扩大和相互交融的深入,地域问的趋同倾向越来越重,彼此间的文化相似性也愈来愈多,但积淀于心理深层的文化个性和鲜明特质,仍然顽强地流淌在本地域人们的血脉之中,影响和规范着本地域人们的精神风貌与风俗习惯,由此形成一种本地域共有的价值观和认同感。燕赵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如“慷慨悲歌、勇武任侠”、兼纳包容、变革图强,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经过现代语境下的梳理与阐释,被赋予新的内涵,成为可供我国企业文化建设所借鉴的宝贵资源。  相似文献   

15.
浅谈建筑文化的地域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筑文化的内涵是丰富的,不同的地理环境及人文习俗形成了不同地域的建筑风格,也就形成了地域特色的建筑文化.本文在阐述建筑文化地域特色形成的基础上,以潍坊为例,就地域性建筑文化的借鉴、保留、共融、发展与创新,浅谈自己的看法,以期促进建筑设计与地域文化的融合,从而形成独具地域特色的建筑文化.  相似文献   

16.
文章主要论述了地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地域文化是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受地理、行政等因素的制约而形成的文化形式,也是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一个标志。每一种地域文化都有其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特性。在经济与文化相互渗透的时代背景下,地域文化不仅是一种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的资源,更是一种对区域经济有着深度影响的生产力因素。  相似文献   

17.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于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在现实条件下,研究和探讨项羽文化精神与宿迁地域文化建设具有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城市建设中的地域文化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衡  伦忠胜 《经济师》2010,(8):67-68
城市建设与其所在的地域有着密切的关系,城市建设推动地域文化的形成,地域文化引领城市发展。以青岛为例,通过研究城市建设与地域文化形成的紧密关系,避免特色地域文化的流失,重新认识地域文化的变迁,探索"都市文化"发展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9.
本文探讨了高新区科技文化与地域文化的融合机制问题。在高新区建设的不同阶段,创新文化与地域文化起到了不同的作用;在早期,科技文化强势导入机制起着决定性作用,中期,地域文化缓慢渗入机制渐渐发挥作用;到了高新开发区的中后期,需要启动特色优势互补融合机制。  相似文献   

20.
牛忠瑞 《经济师》2011,(11):33-33,35
文章认为和谐道德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介绍了和谐道德文化的思想来源,分析了和谐道德文化与社会创造活力的激发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关于和谐道德文化建设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