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以下简称“新准则”)主要是规范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外币财务报表的折算和相关信息的披露。现行有关外币交易会计处理的相关规定是在2000年12月29日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中第9章的“外币业务”中;有关外币财务报表折算的相关规定主要是在《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中。因现行制度对外币业务的规范较为简单,“新准则”制定时充分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对外币折算业务的会计处理及披露更趋完善和科学。  相似文献   

2.
<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以下简称"新准则")是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新颁布的会计准则之一,在本次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发布之前,没有一个独立、系统规范职工薪酬的会计准则,有关职工薪酬的会计处理和相关信息的披露散见于现行多项制度中,"新准则"首次系统规范了职工薪酬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及《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保值》中“外币交易”和“套期保值”的概念.分析了外币交易及套期保值的初始确认和会计处理。旨在准确地把握新准则下远期外汇合同套期保值的确认及会计处理方法,并举例说明其处理过程。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及《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保值》中“外币交易”和“套期保值”的概念.分析了外币交易及套期保值的初始确认和会计处理。旨在准确地把握新准则下远期外汇合同套期保值的确认及会计处理方法,并举例说明其处理过程。  相似文献   

5.
<企业会计准则第36号--关联方披露>(以下简称"新准则")主要是规范关联方的认定、关联方交易的认定及其披露."新准则"对可能的关联方及其交易形式进行了列举,使准则更具操作性,有助于规范企业信息的充分披露.  相似文献   

6.
随着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外币交易业务已成为中国企业贸易的常态。《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对外币交易业务做出了专门的规定,准则将未实现的汇兑损益计入当期损益的会计处理,还存在商榷的空间。文章首先在会计理论上分析将未实现的汇兑损益计入当期损益是否合理;其次以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为案例,探讨现行会计准则的规定对利润表的影响;最后提出将未实现汇兑损益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会计处理建议。  相似文献   

7.
对《小企业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的认识与几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将有助于规范小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行为,保证小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本文对<小企业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对相关资产、收入与费用处理以及财务报表编制与披露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8.
<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以下简称"新准则")是在2001年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以下简称"现行准则")的基础上重新进行修订的,修订后的"新准则"进一步规范了企业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的会计核算及相关信息的披露,提高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可靠性,充分体现出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  相似文献   

9.
为规范无形资产的会计核算与管理,新<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以下简称"新准则"),分别从无形资产确认、初始计量、后续计量、处置和报废、披露等方面进行了描述和规定.与2001年颁布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以下简称"现行准则")相比,"新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AS38无形资产准则大致相同,并对研发费用会计处理、商誉的确认计量等实务中争议较大的事项做了明确的规定.  相似文献   

10.
<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以下简称"新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财务报表列报>(以下简称"国际会计准则")相对应."新准则"在原颁布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和<企业会计制度>(以下简称"现行规定")的基础上,更系统全面地归纳了企业财务报告的列报要求."新准则"共6章35条,主要阐述了财务报表列报的总体要求和各组成部分的一般性原则要求.  相似文献   

11.
<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规范了企业第1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对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和财务报表列报."新准则"在新旧会计标准转换过程中起过渡衔接的作用,以保证企业会计准则的贯彻实施,实现会计标准的平稳过渡,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会计信息的可比性."新准则"更好地体现了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系统性、规范性、完整性.  相似文献   

12.
<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以下简称"新准则")主要是规范资产减值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新准则"较详细地规定了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量方法和商誉减值测试的方法,对其他准则中公允价值的计量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企业为规避汇率变动所带来的风险,经常在金融市场上运用外汇衍生产品交易进行对冲,从而规避汇率风险,减低交易成本。这就带来一个问题,即企业外汇交易及套期保值如何进行会计处理?本文基于《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及《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保值》中外币交易和套期保值的概念,在介绍一般外币交易会计处理方法的基础上,对远期外汇合同套期保值的会计处理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和<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对合并商誉的计量进行了规定不同的合并理论下,对商誉的会计处理并不相同,本文通过案例对此探讨.  相似文献   

15.
<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以下简称"新准则")与<企业债务重组业务所得税处理办法>(以下简称"所得税处理办法")从不同角度对债务重组具体操作加以规范,虽然两者均以公允价值作为计量标准,但两者的规定存在差异,笔者就债务重组中3种常见方式的会计与税务处理差异作一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6.
文章针对外币交易会计处理存在的疑难点与困惑,着重分析了外币交易账务处理和外币财务报表折算框架下的几个问题。比如建账和期末调账时如何区分货币性项目和非货币性项目,编制会计分录时如何区分外币非外币账户及买入卖出价,登记外币账户时如何同时登记外币金额和折算的人民币金额,什么情况下外币财务报表需要折算为人民币,外币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折算方法,外币报表折算差额的计算方法和步骤,折算的外币财务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等,以期为完善和准确实施外币折算准则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17.
<企业会计准则第27号--石油天然气开采>(以下简称油气准则)对我国石油天然气行业的会计业务处理进行了规范.本文以石油行业为例,探讨新会计准则在实施过程中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8.
<企业会计准则>根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规定了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处理时,要重视专业分析和判断,不能仅仅根据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进行会计处理,而应当首先和重点考虑经济业务的实质,保证会计核算信息与客观经济事实相符.在实际工作中,在资产确认、合并会计报表、收入,租赁、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披露等业务中有广泛运用.同时,由于该原则存在固有局限,会计人员在运用时应注意.  相似文献   

19.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发生外币业务时,应按照业务发生时的市场汇率或业务发生当期期初的市场汇率,将外币金额折算为记账本位币并登记有关账户;在会计期间(月份、季度、年度)终了时,应当对外币账户(包括资产类和负债类)的期末余额以期末汇率进行折算,折算金额与账面金额之间的差额,作为汇兑损益,区分情况进行账务处理.笔者认为,上述做法不完全符合会计核算的谨慎性原则要求,尤其在当前人民币继续面临升值压力的情况下,折算结果可能与谨慎性原则要求相反.  相似文献   

20.
外币财务报表折算是跨国公司会计的难题之一.在国际化日益加速的今天,外币报表的折算已经刻不容缓,目前已经有四种比较流行的方法较多的应用于实际.但由于每种方法都各有优劣,至今仍争论不休.与此同时,外币报表差额的相应的会计处理及上市公司对该信息的披露也不完善,本文从外币折算差额的含义和产生原因入手,简单谈了一下对外币折算差额的处理及披露,主要就外币报表折算差额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最后总结出对于问题可能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