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股票市场泡沫问题一直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重点,对于股票市场泡沫的研究由来已久,国内外学术界对它的探讨也一直没有停息.本文根据股市泡沫形成的原因,重点阐述了中国股市泡沫过大的危害,并探讨了面对严重的股市泡沫问题应如何制定有效的策略及措施.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2006、2007年我国股票市场的狂热,关于股市泡沫的话题再次成为市场参与者最关心的话题。本文对我国股市从1997年8月到2007年12月共125个月的九项指标进行因子分析,得出衡量股市泡沫的综合指标,进而进行聚类分析得出我国股市各个时间段泡沫状况的结果。最后,对现阶段泡沫状况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控制股市泡沫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泡沫、传销效应与股市心理透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产生股市泡沫的另类因素,论证了股市投机性泡沫具有自我实现膨胀和破灭的反馈功能。然后从投资者心理特征-投资者认知模式的缺陷、盲目自信、从众心理、追求时尚以及后悔与谨慎的角度,解释了股市泡沫的自我实现机制。  相似文献   

4.
基于市盈率的我国股市泡沫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市盈率是被广泛用来测量股市泡沫风险的一个重要指标。根据“股票的理论价格应该是未来各期红利的贴现之和”这一传统金融理论,导出用以衡量股市泡沫成分的基准——合理市盈率的计算方法。通过分析发现市盈率的合理值是一个动态值,据此测量出的上海A股市场泡沫成分自1993年以来呈明显下降趋势,说明我国股票市场上的投资者日趋成熟,投资行为日趋理性。  相似文献   

5.
基于2005年到2010年上证红利指数和编制上证红利指数的50只成分股分红数据,使用内在泡沫模型以及ADF单位根检验对中国股票市场是否存在内在泡沫以及泡沫中是否含有非理性成分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在2005年到2010年这6年的时间里,中国股市存在两个显著的泡沫期,分别是2006年7月到2008年2月和2009年2月到2009年12月,而且泡沫具有内在性的特征以及非理性的成分。  相似文献   

6.
日本广场协议后的汇率、股票价格指数变化与中国目前的情况有相似之处,但是也存在巨大差别.我们应汲取日本的经验教训,避免重蹈覆辙,但有些学者的悲观的结论是没有根据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2010—2022年沪深两市东方财富网股吧的股评,通过构建新型中文口语化金融情感词典来测度沪深两市投资者的正面、负面和综合情绪指数;在此基础上,采用TVP-VAR模型探究投资者情绪与沪深股市泡沫之间的交互影响效应。研究结论表明:第一,沪深股市泡沫与投资者情绪之间存在非对称的交互影响和因果关系。深市各类投资者情绪与股市泡沫均存在显著的交互影响效应,而沪市仅投资者正面情绪与股市泡沫存在显著的交互影响效应;第二,沪市投资者情绪所产生的传播效应以及对股市泡沫的冲击远大于深市;第三,重要宏观经济指标及金融市场指标也会对投资者情绪产生显著影响,但影响方向不尽相同。本文的研究结论有助于监管部门更加合理地监测和防范股市泡沫风险,促进股市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从2001年7月开始,我国股市进入回调期,上证综合指数从历史最高点2245点下降至2002年末的1358点,下降了887点,下降39.6%。造成股票市场深度回调的表面原因是国有股减持和清理银行违规信贷资金进入股市。2002年末,我国股市发行总股数比2001年6月增加1519亿股,流通股本增加291亿股  相似文献   

9.
基于动态Gordon模型的中国股市泡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关于股市泡沫的争论入手,综合梳理了关于泡沫理论、合理市盈率计算方法以及现值模型的发展脉络,并且利用动态Gordon模型测算了中国股票市场的合理价值以及泡沫程度.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股票市场的建立与发展,货币政策实施的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本文经过实证分析,发现1993年以来我国股市波动对货币政策执行效果具有随机性的双重效应。我国股市的过度投机行为,转轨时期的特殊经济环境引起公众心理预期变化和收入差距拉大是造成我国股市波动对货币政策效果产生随机效应的具体原因。为提高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央行应将股市波动对货币政策的影响纳入可控的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1.
中国股票市场泡沫测度及其合理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基于剩余收益模型对1993~2006年年初A股市场泡沫进行了测度,并根据对美国股票市场泡沫分析结果,研究了中国A股市场泡沫合理性问题.结果表明,长期以来中国A股市场的内在价值保持相对稳定,而股票价格却频繁大幅波动,且股票价格严重偏离内在价值,市场中的泡沫成分较多;股价指数及市盈率指标对股价泡沫大小的揭示能力非常有限;中国A股市场的泡沫多数属于超常泡沫,但自2001年开始的股市调整使市场中的泡沫得到有效释放,至2006年年初,市场泡沫已经回落到正常水平,2006年大牛市行情的启动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因于市场调整后投资价值的显现.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种新型的交易制度,融资融券业务的开展将对我国证券市场产生重大影响,本文对其影响进行全面分析,并结合我国当前证券市场现状,为规避其不利影响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人口老龄化对我国股票市场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人作为一个有别于其他年龄段的群体,基于其生理、心理和社会经济地位等方面的特征,会对我国股票市场产生一系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李爽  吴溪 《会计研究》2002,(2):28-36
近年来 ,公司欺诈发行与中介机构提供虚假证明的行为构成了我国证券市场监管的重点之一。本文考察了我国证券审计市场中遭到有关监管部门处罚的审计失败案例 ,并结合近年来的证券审计市场政策 ,分析了有关监管思想、政策影响以及发展趋势。近年来大量出现的审计失败案反映了监管部门综合治理虚假会计信息的效率与力度 ,同时执业机构也有必要从中吸取教训 ,恪守审计独立性 ,保证审计质量。  相似文献   

15.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证券市场又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证券市场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有关中国近代证券市场的研究也颇受学界关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本文在整理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了总体评析,以期对今后的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构建基于我国证券市场内幕信息操纵的数理模型,通过分析内幕信息操纵期间不同市场参与者的交易策略,得出他们的获益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内幕信息操纵者并非一定获取正的操纵收益,其存在操纵失败的可能性。内幕信息的精度、正反馈交易者"追涨杀跌"的倾向等是影响不同市场参与者收益的重要因素。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抑制内幕信息操纵行为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LMSW的理论框架,首次从信息披露制度的角度,将整个样本期划分为8个时间段,分段考察证券市场信息披露制度的市场效应,并为建立信息披露制度市场效应判别体系提供思路.实证结果显示,在1997、1999、2000、2006、2007子样本期内,信息披露制度市场效应显著,能够显著降低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本文对私人信息交易度C2的影响因素也进行了分析,发现C2与证券市场走势成反向关系,国家最高立法部门和证监会制定的制度对降低C2系数具有较大的影响,证券交易所对证券市场信息不对称的影响是直接而且效果显著的.  相似文献   

18.
论我国证券市场会计监管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如何加强对证券市场的会计监管,是关系到我国证券市场能否稳定、健康有序发展的重大问题,本文根据我国证券市场会计监管的现状,提出了我国证券市场会计监管思路是需要进一步规范与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证券市场监管政策需要合理化,此外还必须强化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单位根右侧ADF泡沫检验方法(BSADF),对中国不同类型债券泡沫及其存续周期时点进行了动态监测,在此基础上揭示了各类型债券泡沫的相互影响关系,最后采用R-Vine Copula模型,系统地测度了不同类型债券泡沫之间的相依结构及其交叉传染效应。研究结论表明:中国债券市场存在多个周期性泡沫,但各类债券泡沫程度分化明显;债券泡沫程度与其发行期限存在明显的反比关系;中短期债券泡沫及其持续时间明显大于长期债券;企业债泡沫在各类债券泡沫相依结构中处于中心枢纽地位,主导了整个债券市场泡沫程度及其走势;各类型债券泡沫之间大都存在非对称的上下尾相依结构,呈现出链式分布特征,且相依水平较高,均存在明显泡沫交叉传染效应。  相似文献   

20.
WTO《金融服务协议》在我国体现为开放金融服务市场的具体承诺,包括对银行、保险、证券市场开放所做的具体承诺。我国对开放证券市场的承诺意味着在入世三年内中国的证券市场对外国证券公司逐步开放,中国证券公司会面临客户分流、技术落后以及人才外流等问题。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国证券公司需建立竞争观念、构筑人才战略,加强部门间合作,加强与外资的合作,并开展并购顾问业务以及拓展融资渠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