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李靖 《中外管理》2010,(5):113-114
如果把外界的干扰比喻成电脑上打开的一个页面的话,独立人格的心灵能力,就是不把它"最大化",而是"最小化"、"关闭",乃至压根儿就不打开这个页面的能力!听过一个印象很深的故事:一个人带朋友去自己家里做客。快到家时,经过一个坐在路边的乞丐。这个人拿出点钱给了乞丐,乞丐却一声没吭,并没表达出感激。朋友有点生气,说:“看来以后不能给乞丐施舍了!你难道常给乞丐钱吗?”这个人说:“是的,我常给,包括这个在自己家附近的乞丐也常给。  相似文献   

2.
商人的起源     
中国自古以来"贱商"的文化传统,直接源于"商人"作为被征服者的身份如果你有机会去河南商丘的话,当地人会告诉你:历史上,此地人最早发明了做生意,所以该地才被称为"商丘"。这段"传说"搞错了事物的因果关系。"商",是地名。远古时代,人们以地名为国名。有一支氏民居住在"商"地,被称为"商人",后来他们迁徙到了一个叫做"殷"(今安阳)的地方,因而又被称为"殷人"。  相似文献   

3.
《房地产导刊》2012,(8):94-95
日本,有菊和刀,还有茶、花和书——这些"传统",给人简朴精致又富有张力的印象。当这些印记嵌入产品之中,形成独特魅力并风靡开来。在一衣带水的中国,部分日本品牌发展尤为迅速。  相似文献   

4.
庄文静 《中外管理》2014,(10):58-59
"高频率信息收发者",被研究人员形象地命名为——"信蜂"。那么,"信蜂"的出现给企业的营销方式带来怎样的变化?如何让"信蜂"帮助企业激活"潜在客户池"?  相似文献   

5.
杨光 《中外管理》2014,(11):3-3
今年,"颠覆"无疑是中国企业界的焦点热词。没错,因为我们就处在这样一个时代,要么颠覆别人,要么被别人颠覆。这就像我们今年恳谈会的主题:"谁颠覆谁",我们要么去做主语,要么沦为宾语。但在必须"破"的同时,我们也到了必须"立"的时候。否则,"颠覆别人"就只是眼前快感,终究难逃昙花之叹。  相似文献   

6.
武昌理工学院会计专业毕业生周良成两年内接连换了9个工作。像周良成这样的人在网络上有个特殊名称——"跳早族",意为趁早跳槽。多次换工作的周良成也被称为"跳早哥"。反思自己的"跳早"经历,他坦承:"任何一份工作如果长期做的话,  相似文献   

7.
苏东坡一生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几乎到了嗜之成癖的地步,无论是为官为民,闲暇之余,必去当地寺庙与方丈一同品茶论道。在民间广为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一天,初到杭州为官的苏东坡去金山寺游玩。该寺方丈有一习惯,就是面对身份、地位不同的来宾,常以"敬香茶"(上等茶)、"敬茶"(中等茶)、"茶"(三等茶)三种呼语暗示侍者沏泡不同的茶招待之。东坡跨进寺门,方丈见他衣着普通,以为俗客,便淡淡地说了声"坐",对小和尚喊"茶"。稍事寒暄,方丈感到对方谈吐不凡,非等闲之辈,便起身引入厢房,说道:"请坐",随即吩咐:"敬茶"。再经深谈,  相似文献   

8.
在公众认知中,"富可敌国"的广东似乎已远离"贫困",但辉煌的表象遮蔽了外界包括广东人的眼睛。日前"穷广东"系列报道频频爆出,激起波澜无数,广东富庶印象为之一变,读者无不慨叹——原来广东很多地方这么穷:教育落后、因病返贫、交通制约、资源开发艰难、生存条件恶劣、老无所依、金融服务滞后……。  相似文献   

9.
李靖 《中外管理》2011,(7):90-91
我们正站在走向"实时直播"时代的转折点上,提前计划的营销思维将越来越难以奏效!这是个信息传播常常让人找不到北的时代。你不知道信息从何处传出(例如:连美国人干掉拉登这样的"秘密",  相似文献   

10.
历史上,新闻记者曾被人称为"扒粪者",人们视其为"洪水猛兽",避之唯恐不急。所以"防火、防盗、防记者"成为坊间广为流传的一个段子。从某种意义上说,新闻媒体既是商业伦理的监督者,也是商业伦理的褒奖者,尤其是后者,至今仍常常被人们所忽视……  相似文献   

11.
做老板永远的"债务",就是当员工过年阖家欢乐时,自己仍要默默居安思危。过年是一种文化,它使中国人相信爆竹能驱邪,头香助好运。可是,我们的企业文化能让我们的员工相信什么?这就是企业文化第三重门,也是最高追求:信。信任:能取信多少人?能取信多久?老祖宗说:人无信不立。因为离开信,人是没法活的。可要命的是,我们现在恰恰面临各种"信"危机。1950年代欣欣向荣,是"信念"之差:我们都信共产主义,但你是雷锋,我是群众;1980年代打开国门后,是"信仰"之差:你还信共产主义,他已信拜金主义了;等到本世纪,则已是"信任"危机了:一个彭宇案,几乎摧垮了社会大众最基本的道德堤坝。  相似文献   

12.
有专家深挖此次事件的背后原因称:这是联合利华自我宣传的一个策略。即利用"被罚款",给自己打了一次免费广告。此说法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3.
周礼 《数据》2013,(11):67-67
在同学聚会上,一位同学所获得的成就吸引了我们。在大家的印象中,这位同学成绩平平,并不出众。但是,让我们都未曾想到的是在短短的十余年间,他竟然超过了班上所有的人。聚会中,大家不约而同地问起了他成功的秘诀,他淡淡地说:"其实也没什么,只不过我把大量的时间都花在了做同一件事上。"原来,大学毕业后,这位同学给自己定下了一个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14.
剑气箫心     
马宁 《监督与选择》2010,(12):99-99
在未见搏杀却已硝烟四起的汽车江湖,一汽-大众CC从国产的消息被报道开始,直到现身于镁光灯下,一直被看作是大众的"另一物种",而"史上最美大众车"的称号也让车迷们一改往日对大众"严肃、低调"的印象。但我更愿意用"剑气箫心"来形容一个汽车编辑眼中的CC,因为它的中国基因——"剑气"体现了这位江湖新角的自信,而"箫心"则表现出它的内涵。  相似文献   

15.
丹青 《上海质量》2014,(8):75-76
说到夏天,人们总会想起一项伟大的发明——空调。它可以让室内与室外仿佛"冰火两重天",无论多高的气温,有了空调便可舒适凉爽地度过。但长时间地吹空调,确让不少人感觉身体不适,甚至出现了一个专有名词"空调病"。  相似文献   

16.
2008年夏,丽莎面试了一个应聘经理岗位的人,他简历上的工作成绩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但在60分钟的面试过程中,这位毕业于"常春藤联盟"名校的求职者始终滔滔不绝,面试官根本没机会插嘴询问他到底是如何完成这些成绩的.  相似文献   

17.
技能鉴定站是技能鉴定工作的执行部门,鉴定站工作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整个技能鉴定工作质量的高低。文章结合江苏油田钻井专业技能鉴定站承担石油钻井工、钻井柴油机工和钻井泥浆工等17个工种的鉴定工作实践,提出了只有真正落实"六五四",即抓好鉴定前的"六个到位",鉴定过程中要实现"五个规范",严把鉴定后的"四个关口",才能不断提高鉴定站的工作质量,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相似文献   

18.
她给我们的印象是由无数个生动的片断组成:整齐的发髻;稳重的职业裙装;爽快大气地与你握手;笑意盎然地颔首致意……眼前的这位地产丽人,略施粉黛、落落大方、热情随和。她就是福州汇诚房地产有限公司的二代接班人——黄航,与她对坐,话匣子很自然地打开,谈工作、谈生活、谈理想、谈爱好……让你在第一时间便缩短了与她之间的一心理半径。  相似文献   

19.
也许,很多年以后,"2013"在中国现代化进程发展史上的意义才会充分凸显。而即便"身在山中",我们也能清晰地感觉到,这是一个转折之年。这一年,两件大事引起世界最大程度瞩目:中国进入"习李时代";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经济快速发展,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然而,以低成本、强势政府主导为核心特征的中国经济模式,也积累了巨大的社会、经济风险。经济学家吴敬琏就判断: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矛盾已几乎到了临界点。习李时代,伴随"中国梦"、"克强经济学"成为热词,"习李新政"给中国带来了新气象。而十八届三中全会则将改革涵盖了15个领域、60个具体任务——"改革是最大的红利"。  相似文献   

20.
孙欣 《中国企业家》2011,(1):88-95,11
晋江帮"一根筋",纵向升级;宁波帮则不愿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横向投资。在转型大考上,谁能赢?" 现在又有哪家男装企业的转型升级做得好?"雅戈尔方面不服气地反问。他们最近有些烦恼,因为总有人质疑雅戈尔转型晚了、慢了、拼劲不够了。"雅戈尔有自己的困难,我们已经改变很多了。"——这也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