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货膨胀通常会导致财富缩水,有必要通过适当的工具对冲通货膨胀的影响。由于商品期货本身不同于普通资产的属性以及我国期货市场的日益成熟,商品期货成为对冲通货膨胀的一种可选工具。本文采用了相关文献中常用的通胀对冲能力的衡量指标,对我国不同类型商品期货的通胀对冲能力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所有类型的商品期货均可以有效对冲预期通货膨胀,其中农产品期货还可以对冲未预期通货膨胀,是良好的通胀对冲工具。  相似文献   

2.
中国商品期货市场已经成为全球期货市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比较研究了DCC-GARCH、M-Copula-GARCH和Copula-SV三种模型对我国最重要的期货合约——铜和棉花的对冲比率的影响。结果表明:Copula-SV是最优的对冲模型,文章还发现:二月期的铜期货合约和三月期的棉花期货合约对冲现货的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O-U气温模型拟合长沙市每日平均气温变化,采用对数线性模型拟合长沙市玉米产量变化,在风险中性测度下推导出气温期货价格。在农户收益方差最小的情形下,我们分别采用CAT期货和CDD期货对玉米产量波动的数量风险进行对冲。实证结果表明,CAT期货和CDD期货均能对玉米产量的数量风险进行有效对冲,而CAT期货的对冲效率相比较而言更高;在敏感性分析中,当价格风险增加时,对冲效率没有变化,但收益方差和最优对冲数量增大;当气温风险的市场价格增加时,CDD期货的对冲效率降低,这为长沙地区以及与长沙地区的气候相类似地区的农业天气风险管理提供了一个有效的风险规避工具。  相似文献   

4.
对冲基金:英文名称为HedgeFund,意为“风险对冲过的基金”,对冲基金诞生于上世纪50年代初的美国,它利用期货、期权等金融衍生产品以及对相关联的不同股票进行实买空卖、风险对冲的操作技巧,以规避和化解证券投资风险。经过几十年的演变,对冲基金己成为一种新的投资模式:即基于最新的投资理论和极其复杂的金融市场操作技巧,充分利用各种金融衍生产品的杠杆效用,承担高风险,追求高收益的投资方式。  相似文献   

5.
张金清  尹亦闻 《金融研究》2022,503(5):170-188
投资者对股指期货与现货有着不同的模糊厌恶,本文首先将此假设条件引入带交易成本的Garleanu and Pederson (2013)投资模型中,并以指数基金对冲策略为例,构建了一个股指期货动态对冲的理论模型。与非对冲策略相比,基于上述模型设计的对冲策略投资绩效更好,动态最优成交额占目标交易额的比例更小,目标成交额对收益率预测因子的敏感性更大。借助上述模型,本文选取2010年4月至2021年6月的中国ETF指数基金和股指期货数据,并以2015年9月股指期货管理措施实施为界进行区间划分,实证研究发现:(1)中国A股市场的ETF投资组合进行股指期货对冲显著提升了投资绩效,但股指期货管理会削弱该作用;(2)投资绩效改善主要来源于交易成本的下降与目标成交额因子敏感性的提升,该机制受到股指期货管理的约束;(3)与Garleanu and Pederson (2013)、Zhang et al. (2017)相比,本文对冲策略保留“抗跌”特点的同时增加了“易涨”特性。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在当前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的背景下应不断丰富股指期货、股指期权产品谱系,降低股指期货交易成本并完善持仓约束。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股指期货的推出,双边市场结构将得到完善,对冲交易成为现实,将深层次改变A股市场交易.股指期货推出之后,期货市场、现货市场、货币市场之间的联动将会使市场变化更加复杂;对冲交易将使得投资者的操作方式更加灵活多变,对风险的控制手段更加丰富,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功能将有助于降低现货市场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代军 《南方金融》2013,(6):61-65,72
本文研究了考虑偏度风险的股指期货最优对冲比率模型,实证检验了该模型在我国股票市场的对冲效果,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该模型的适用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偏度风险的股指期货最优对冲比率模型的套期保值效果要优于传统的均值方差对冲模型,且该优势会在股市出现较大波动或者整体下滑时表现得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以投资期货工具、高频交易、主观或量化操作为特征的对冲基金,迅速成为私募基金业内迄今最旺销的主流产品。一切如同20世纪90年代初的美国对冲基金界——火热、快速、爆发式成长。到了今年第2季度,对冲基金更被称为业内"唯一卖  相似文献   

9.
对冲基金是指由金融期货和金融期权等金融衍生品,与金融组织结合后以高风险投机为手段并以盈利为目的的金融基金。现在人们普遍认为对冲基金实际是基于最新的投资理论和极其复杂的金融市场操作技巧,充分利用各种金融衍生产品的杠杆效用,承担高风险、追求高收益的投资模式。  相似文献   

10.
对冲基金是指由金融期货和金融期权等金融衍生品,与金融组织结合后以高风险投机为手段并以盈利为目的的金融基金.现在人们普遍认为对冲基金实际是基于最新的投资理论和极其复杂的金融市场操作技巧,充分利用各种金融衍生产品的杠杆效用,承担高风险、追求高收益的投资模式.  相似文献   

11.
对冲基金     
对冲基金又称避风险基金,原是指避免投资风险的基金组织形式之一。对冲是贸易商避免汇率波动带来损失而采取的投资技巧之一。而在当今世界金融证券市场,对冲基金是寻求混合股票及衍生工具,如股票、债券、利率、外汇掉期、认股权证、其权及期货等作为投资工具,利用升市及跌市的机会,进行买入、沽空、套戥等操作,促使资本增值。由于对冲基金使用的投资工具不受限制,并可利用杠杆操作,因此投资风险高。但不同的对冲基金投资风格和使用的投资工具各有不同,种类很多。有的对冲基金着眼于宏观经济,结合每个国家的经济状况,买卖各国的货币、股票、债  相似文献   

12.
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国债期货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利率价格标杆和风险控制工具,而最近国内盒融行业对国债期货推出的呼声也越来越大。我们根据美国国债期货投资和研究成果,从一些特殊角度分析如何使用国债期货对冲利率风险。  相似文献   

13.
对冲是资产组合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股指期货推出后,为国内投资者管理投资头寸提供了非常有效的工具。本文站在资产组合管理者的角度,分析了如何确定对冲所需要的股指期货合约数量,以及如何利用改进后的FED模型选择对冲时机这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刘又林  严璀华 《金融纵横》2011,(6):45-48,72
股指期货的上市是我国资本市场改革的标志性事件,由于期货合约产品设计和上市初期交易主体中机构投资者比例不足等原因,股指期货基础性的对冲作用未充分发挥,但由于股指期货与现货市场的关联性及其做空机制的特性,使得股指期货与股票现货在日内交易中波动关联性,以及在短期内对现货市场走势预期的导向作用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5.
2010年4月,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沪深300股指期货正式上市,为市场提供了一个有效的风险管理和避险工具。自此改变了A股市场只能单边做多、缺乏风险对冲工具的状况,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正式进入了"对冲时代"。股指期货运行一年以来,开户数平稳增长,交易日趋理性,流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6.
上海"双中心"建设,推出集装箱运价指数期货势在必行,但是要希望CCFI期货一经推出就能有效地被广泛利用,就要充分研究推出它能带来什么经济意义。期货做为金融衍生品的一种,为国内相关企业提供一种对冲风险的工具,本身就具有自身的优点。将期货引入到运价指数中,使CCFI期货在各方面能尽可能发挥其经济意义,从而吸引更多的市场参与者。  相似文献   

17.
跨期套利是期货交易中常用的获利手段,是指在同一市场同时买入、卖出同种商品不同交割月份的期货合约,以期在有利的时机同时将这两个合约对冲平仓获利。跨期套利本身就是一种对冲交易,因此能够有效地降低期货投机交易的巨大风险。跨期套利可以归类为牛市套利和熊市套利。牛市套  相似文献   

18.
沪深300股指期货的推出,在为市场提供套保工具和流动性的同时,也带来新的风险。本文运用同一指数的股指期权与股指期货组成多种动态套期保值组合,分析股指期货的风险对冲策略。结果表明所构造的组合都能为股指期货提供有效的套期保值;不论多头股指期货还是空头股指期货,保护性策略的风险控制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19.
殷炼乾  赵驰 《济南金融》2013,(12):25-29
本文以中国燃料油期货及现货数据为例,介绍了中国能源市场中对冲实践的一系列流程:从理论框架、模型选择、数据检验、对冲期限到对冲有效性检验。本文遵循该流程,对比了基于最小方差和效用最大化两类理论框架下的四类模型(OLS、VAR和两类不同的误差修正向量GARCH模型)。实证研究发现:(1)对冲效果与对冲期限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关系;(2)在效用最大化理论框架下,采用基于向量的GARCH模型和15天动态对冲策略的投资组合对冲后修正夏普比率高达2.95,提升风险收益比的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20.
《理财》2014,(3):53-53
近年来,对冲类产品由于发行渠道的拓展,不少信托、基金专户、券商平台发行的阳光私募基金均可加入股指期货进行对冲,而A股结构化的行情,致使对冲类产品受到投资者的热烈追捧。2013年结构化的市场行情无疑给加入股指期货工具的私募基金提供了很大的机会,权重股的普遍低迷,以小市值为代表的中小板、创业板表现抢眼。同时,每当上证指数出现大规模下跌时,不少业绩增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