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很快,居民收入大幅增加,但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却不断降低。本文针对这一情况,以广东省为例研究了广东居民收入的变化,分析了广东居民收入比重下降的原因及其影响,并提出发挥税收调节作用、提高居民收入比重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崔军 《税务研究》2013,(1):15-20
税收是调节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手段。税收调节作用充分发挥的前提和基础是要分清理顺居民收入来源,从而使其调节的指向清晰、明确。基于此,本文在对我国当前居民收入来源进行分类并剖析其对收入差距影响的基础上,通过将相关调节政策、手段与各类居民收入来源一一对接,凸显税收调节的作用领域,阐释清楚面对居民收入差距,税收调节作用于何处的问题:就此进一步细化,探讨税收发挥居民收入差距调节作用的有效机制,从而回答税收调节如何作为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中国财政》2013,(4):29-30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到2020年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实施"十二五"居民收入倍增规划是安徽省委、省政府立足科学发展、突出富民导向、促进社会和谐的重大举措。深入分析居民收入倍增的重点领域与关键环节,进一步创新完善政策举措,全面推进居民收入倍增规划实施,是一项重大课题。超前谋划实施成效逐步显现2011年,安徽省委、省政府站在全局战略角度,前瞻谋划、超前部署,启动实施"十二五"居民收入倍增规  相似文献   

4.
影响居民收入差距的因素有制度因素、禀赋因素等等。在所有因素当中,金融因素对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往往容易被忽视。实际上,金融市场完善程度和金融资产配置平衡程度都会对居民收入差距产生重大的影响。本文分析了金融因素对居民收入差距影响的研究现状和影响机理,最后提出缩小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应采取的金融措施。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先,基于Eviews软件对我国2008年~2010年的居民收入、经济增长、劳动生产率数据进行分析得出我国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不协调,发现我国居民收入增长在多方面都表现为滞后于经济增长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其次,从经济发展状况和宏微观经济政策方面考察影响居民收入的宏观微观经济因素,发现为提高我国的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国家应加大城镇化、开放和工业化的实施力度,有选择性地加大投资力度和和适当控制城乡收入差距,矫正财政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偏差;最后,提出了一些旨在提高我国居民收入和劳动生产率的相关制度安排。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税收收入规模、结构、征管三个影响因素,对我国税收的居民收入再分配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税收并未对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起到有效的调节作用,在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定量分析我国税收制度对居民再收入再分配的调节效应,揭示其内在机理与传导机制,对推进我国居民收入公平分配及相应的税制改革深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当前内蒙古居民收入在稳步增长的同时,出现了城乡、地区、行业收入差距拉大的趋势,特别是农牧民收入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居民收入不平衡的现状不仅直接影响着居民的生活质量,而且在客观上制约了和谐内蒙古的构建。为此,应立足于内蒙古地区优势,通过多种途径,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努力提高少数民族贫困居民收入,实现内蒙古地区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先,基于Eviews软件对我国2008年2010年的居民收入、经济增长、劳动生产率数据进行分析得出我国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不协调,发现我国居民收入增长在多方面都表现为滞后于经济增长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其次,从经济发展状况和宏微观经济政策方面考察影响居民收入的宏观微观经济因素,发现为提高我国的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国家应加大城镇化、开放和工业化的实施力度,有选择性地加大投资力度和和适当控制城乡收入差距,矫正财政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偏差;最后,提出了一些旨在提高我国居民收入和劳动生产率的相关制度安排。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相似文献   

9.
吉敏全 《中国外资》2010,(2):162-164
适度的收入差距能够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促进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但差距过大则会制约经济增长,导致社会不稳定,影响和谐社会的建设。基于这一理论前提,通过青海省城乡之间、行业之间、地区之间居民收入差距状况的调查,测算青海省居民收入差距的水平及变动趋势,据以分析居民收入差距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并提出缩小居民收入差距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居民收入分配是各个社会成员经济利益分配的最终体现,社会财富如何分配,直接影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居民心态的平和程度。较长时期以来,居民收入并未随着经济增长而同步提高,经济总量、财政收入等重要指标增速均快于收入,加之居民收入差距在拉大,已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将利于提高居民收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有助于培育未来的经济增长源泉,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  相似文献   

11.
基于中国1985~2007年时间序列数据,用计量方法分析了对外开放对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直接和间接影响。结果表明:从直接影响看,我国对外开放度的不断提高加大了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从间接影响看,对外开放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拉大了居民收入差距,通过调整就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缩小了居民收入差距。整体而言,在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下,对外开放加大了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最后,基于实证结论,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从间接税及其变动对我国居民收入的传导机制看,居民仍然是该税种的最终承担者。通过对1992~2012年的相关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得出结论:不同间接税的税种对我国居民收入影响存在差异;消费税对抑制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但作用有限;总的来看,二十年间,政府启动的间接税改革机制对居民收入的影响起到一定的遏制作用,但不能从根本上消除我国居民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3.
适度的收入差距能够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促进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但差距过大则会制约经济增长,导致社会不稳定,影响和谐社会的建设.基于这一理论前提,通过青海省城乡之间、行业之间、地区之间居民收入差距状况的调查,测算青海省居民收入差距的水平及变动趋势,据以分析居民收入差距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并提出缩小居民收入差距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体系和收入分配的规模状态发生了很大变化。县区级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得到不断提高.同时,居民收入差距呈现出比较明显的扩大趋势。如何全面、正确地认识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赵林 《财会学习》2018,(7):126-127
本文先对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现状进行分析,然后通过一系列的对比,对我国个人所得税居民收入再分配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从外部治税环境、税制征收模式和征管制度提出政策建议,希望有助于改变当前个人所得税居民收入再分配的现状.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区居民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但是,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和利益关系的调整,居民收入差距趋于扩大,这一现象日益受到广泛关注。如何促进我区居民收入协调增长,逐步缩小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既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区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根本目的。一、居民收入现状改革开放以来,我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相似文献   

17.
基于中国1985 ~2007年时间序列数据,用计量方法分析了对外开放对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直接和间接影响.结果表明:从直接影响看,我国对外开放度的不断提高加大了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从间接影响看,对外开放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拉大了居民收入差距,通过调整就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缩小了居民收入差距.整体而言,在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下,对外开放加大了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最后,基于实证结论,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国家治理的视角,把国民经济与居民收入增长作为经济内生因素,从国民经济、居民收入等一系列相关经济变量中提取反映共同趋势的公因子,根据公因子的变化构建了我国居民收入与国民经济协调增长预警模型,并据此对我国当前状况进行了初步评估,提出了启动响应机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困扰着大多数国家,我国贫富差距问题亦不容小觑,税收集筹措财政收入与调节收入分配等职能,是缩小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重要手段,文章针对国民收入分配状况,结合现阶段的税制结构与税收政策情况,对税收调节居民收入功能薄弱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提出针对改善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几点完善税收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陈玲 《时代金融》2013,(12):57+59
本文从新疆居民收入分配的现状入手,以实证分析的方式构建出新疆税收对居民收入分配调节的影响,并深层次剖析了税收对居民收入分配调节的影响不明显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