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先华 《经济师》2008,(10):78-79
实现司法公正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经途径,因此,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司法公正的科学含义、评判标准及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价值体现,深刻剖析阻碍实现司法公正的主要因素。积极探索实现司法公正的基本路径,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其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能动司法已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讨论的热点。司法能动主义的源头在美国,与其联邦最高法院的司法实践紧密联系。在中国,能动司法是由决策者自上而下、回应社会需求而提出的,并贯彻到各级法院的司法实践活动中。从现有的理论研究成果来看,关于能动司法的概括或解释是多元化的。在我国司法大改革的背景下,法官发挥司法能动性有利于填补法律缺陷、提高司法效率、实现司法公正和树立积极主动、司法为民的基本理念。但是,也必须正视法官能动司法的两面性,可以通过完善立法、构建司法能动制度和推进法官职业化建设来规制法官能动司法的实施,以保障司法公正的最终实现。  相似文献   

3.
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是中国宪法规定的一项基本原则,而法官审判独立是这一原则的体现与实现,对实现依法治国方略、司法公正以及保证办案质量都有着重要意义。但是目前在中国,一方面对法官审判独立的社会需求日趋迫切,而另一方面法官审判独立还存在着诸多现实障碍。拟对现实障碍因素进行剖析,努力探索法官审判独立的实现方略,从而促使和确保法官审判独立得到真正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当代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社会失衡和失调现象,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配置格局失衡、行政权的非理性膨胀及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等造成的对公民权利和权益的侵害。面对社会失衡,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依法行政、依法治国,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路径选择:通过厉行法治,限制和制约公权力;建立有限政府、法治政府;保持司法公正和司法独立;培育公民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等,来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法官角色伦理与司法公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官是公正的化身,其角色定位就是通过对法律纠纷的公正裁判实现司法正义。公正裁判就是法官正确地扮演自己的角色,保持自己角色行为的正当性,这正是法官角色伦理的基本内容。因此,法官角色伦理对实现司法公正有着重要的作用,为实现司法公正就应加强对法官角色伦理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司法公正与法官激励是当前司法领域中所面临的最为紧迫而关键的问题.本研究运用博弈论来模拟现实的审判过程.通过分析基于个人效用最大化的法官最优选择的基础上来研究法官的法律遵从度、工作勤勉程度、工资收入、外部干预(如贿赂)、司法权的有效配置等重要因素对法官裁判的影响,进而解决社会所获得的公正执法水平.对于不同法律遵从度的法官而言,贿赂、工资等因素的影响是不同的.提高法官法律遵从度并调整法官与社会之间的效用关系,从制度上实现司法权的有效配置,对于实现司法公正至关重要.这为解决当前司法领域所存在的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司法公正是法治追求的永恒目标,影响司法公正的变量有很多,比如法官独立审判,党委、政府与法院的关系,法官素质,司法成本的投入等等,各种因素构成对司法公正的共同影响。司法成本的投入是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的物质基础,司法经费配置不合理将对法院职权的行使产生不利的影响。从司法成本与司法公正的概念入手,研究两者之间正相关关系,得出结论:司法成本投入越大,司法公正越容易实现。  相似文献   

8.
《经济学动态》2005,(7):20-12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提出的重大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涵。这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协调利益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因此,加强对社会利益关系发展变化的调查研究,深入认识和分析我国社会利益结构、利益关系等方面的发展状况和趋势,深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规律性的认识,是经济学界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至今,国家在社会治理过程中对司法的仰赖空前加重,法院及法官在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彰显。同时,整个社会对司法公正的呼唤一浪高过一浪。司法对法治社会的回应无法满足社会对司法的要求。司法改革显然成了当前的政治体制改革的重头戏之一。笔者认为,培育中国特色精英化的法官群体,重塑法官道德,使之高于一般大众甚至高于其他国家官员,不仅是以德治国的当务之急,更是这一职业的特殊要求。 一、中西国家法官道德 所谓法官道德,也就是从事法官这一职业确保其司法职责的履行,所应具备的职业道德要求。在西方国…  相似文献   

10.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经济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前提,经济发展离不开和谐社会,而和谐社会对经济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它们是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的。通过科学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形成良性互动,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1.
司法权威是指具备比较深厚的法律知识功底和精湛的法律推理能力的法官依据权威性法律规则、法律原则以及正义原则和证据事实,在权威性的程序保障下所作出的权威性裁判。西方法治国家司法权威确立过程也是西方法治化的过程。中国的司法权威的树立的过程也是中国法治化的过程。司法权威的树立需要很多具体的条件,包括:独立的司法权、终局性裁判权、司法审查权、司法公正、法官具有魅力型权威、藐视法庭制裁权、裁判执行等。  相似文献   

12.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经济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前提,经济发展离不开和谐社会,而和谐社会对经济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它们是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的,和谐社会作为多方面、多层次与广范围的系统工程,无疑需要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等多方面的协调、和谐与深入发展。要保持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必须以经济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为基点,妥善协调好经济社会结构变动过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正确处理各方面的社会矛盾,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一个长期稳定和谐的环境。经济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而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二者是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  相似文献   

13.
于江  薛艺君 《时代经贸》2008,6(7):67-68
当前中国处于构建和谐社会的特殊时期,而建构和谐政府在实现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要构建政府和谐或和谐政府就必须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从政府自身做起,做到政府自觉、政府自主、政府自律。因此理顺政府内部的关系,实现政府内部的和谐,是当前我们国家建设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根据新世纪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而确立的执政新理念,是党中央审时度势,从单纯追求经济发展转向追求经济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的政策调整。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构建和谐社会与构建和谐企业是相辅相成的,构建和谐社会,必然要发挥企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基础性作用。为此,工会组织必须服务于、服从于和谐社会这个大前提,在构建和谐企业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高水平的法官队伍是司法公正的关键。面对新的形势,我们的法院系统应该以“三讲”为契机,建立有效的育人机制;健全科学用人机制;强化激励机制。只有做到有效教育、科学用人的严格管理,才能真正提高法院整体工作水平,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司法保障。  相似文献   

16.
董皞 《开放时代》2002,(1):48-59
文章从分析设置司法功能的目的入手,指出为达到解决纠纷、稳定社会的司法目的,首先要依靠司法公正。而作为实体公正的司法公正与作为程序公正的公正司法都有其不可克服的局限性。正是这些局限性成为导致司法不信任的口实,从而影响人们对司法判决的信从。克服这一局限性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树立和强化司法权威。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制度权威、法律权威与法院权威、法官权威之间的关系,实现司法公正、司法公信力和司法权威之间的良性互动,以确保司法目的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和谐社会视角下的礼仪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卉 《发展研究》2006,(11):121-122
实现和谐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人的社会关系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基石与现实内容。而礼仪作为社会交往的规范,其重要性不容忽视。在进入21世纪的今天,特别是中国已经融入国际社会大家庭时,应当用现代社会的理念去发展礼仪文化,使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刑事诉讼中,证人证言作为一种经常运用的证据,有其独特的特色和意义.但在实践中,证人不出庭、证人到庭但拒绝作证、证人作伪证的现象却经常发生,证人不出庭作证不利于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和法院正确查明和认定案件事实,不利于打击犯罪.其中,证人受到打击报复这一现象已严重妨碍了中国的司法公正,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格格不入.所以为响应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也为了查明和认定犯罪事实,完善证人保护制度刻不容缓.本文拟从我国证人保护的必要性、现状、原因及相关对策这几方面来浅谈我国证人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19.
和合管理与“蓝海战略”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管理创新。“和合”是中华民族独创的思想文化,是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精髓,也是我们今天创新发展管理科学、构建和谐社会的宝贵精神营养。和合管理是基于中国传统和合管理的升华。今天风靡西方的“蓝海战略”,以淡化竞争、倡导合作共赢而热烈反响于世。“蓝海战略”的对于效用、成本、价格之价值创新整合,与和合管理有着许多相通相联之处,对二者进行比较研究,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践,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做了新的总体布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