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高性能混凝土的广为采用,基础设施中的钢筋混凝土在50-100年内免维修将成为可能。但在过去已建成投用的大量基础设施的维修工作也是迫在眉捷,而现有的维修工艺只能是“坏了修,修了坏”。钢筋混凝土工程不合格,必然引起使用上的不安全,而钢筋混凝土工程要整改和修复,也会给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带来很大的麻烦。就钢筋混凝土施工质量常见的通病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些具体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2.
面对不容乐观的食品安全现状,拿起筷子就担心的,除了消费者,还有相关监管部门。前者出于自身的健康安全考虑,生怕一不小心吃坏了,所谓病从口入;后者出于自身的职责考虑,生怕哪个归口环节出问题,所谓祸从“口”出。虽然两“口”的关注点不同,但他们之间却具有一种密切的依存关系。一方面,消费者的“入口”安全问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监管部门管“口”的责任心和能力;另一方面,监管部门能否发挥好监管作用,一定程度上也有赖于消费者对他们的理解、信任和支持。  相似文献   

3.
换电池有学问石英表、电子表的电池用完了,到修表摊或钟表店换一个就是了,但这样简单的事,却有不少人因此挨宰。有的换了电池后表也“坏”了,有的被告之换的是高价进口电池,但没多长时间又没电了。其实,避免挨宰的最好方法是自己动手。换电池并不难。把一根大号缝衣...  相似文献   

4.
外地来京办事人员王某去东城区王府井大街某修表站请师傅给修理手表。可修表师傅讲该表还坏了几个零件也需要更换。当时,王某很是疑惑,但想该表不换零件也不能正常使用,同意继续修理,结果收费百元以上。表修好后,王某为证实其手表零件的真伪,找到消协,来到市钟检测站进检测,结果证明,该表只是换了一个表蒙,其它零件均未换。  相似文献   

5.
近年米,IT产品市场迅猛发展。然而,相比传统家电产品,“维修难、维修贵”却成为了许多消费者对IT产品的共识,尤其是一些同外的知名品牌。随着家电制造专业化升级,通用零件越来越少,出现故障后,消费者只能找厂家指定维修商:正因为“独此一家、别无分店”,维修费用也“心安理得”地顺势上扬,个别时候甚至足以购买一台全新的机器,让人不得不油然而生“修旧不如买新”的感慨。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汽车在国内越来越普及,推动了相关汽车行业的发展。然而,由于“硬件因素”和“软件原因”的诸多影响。汽车维修质量的问题也逐渐成为人们讨论的焦点。文章主要分析了我国汽车维修质量管理方面的一些问题,通过对南通汽运集团高档、豪华大客车维修质量管理方面的成功做法,就相关问题的解决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7.
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调查报告显示,有40.8%的用户手机出现过质量问题,手机维修中的陷阱让消费者防不胜防。发“空手财”。有的维修人员利用消费者不懂行、又急于维修手机的心理,把某些关键配件故意拆掉或换掉,再告诉用户这些零件坏了,需要更换。并称到厂家专修点更换要200——300元,这里他们只要100多元。这样,维修店就可以白白收入100多元。价格黑洞。维修费随便报价,90%以上的维修店无明码标价。收费多少完全由维修师傅说了算。一个价值几元的IC芯片,收费可达100元。一些品牌厂家授权的服务中心同样存在价格黑洞。偷梁换柱。一些维修人员…  相似文献   

8.
我的一位司机朋友向我倒苦经:“汽车坏了不敢修。越修毛病越多,越修毛病越大。有一次车轮胎要充气,可维修站说轮胎快不行了,该换了。可我跑了半年都没坏。”的确,汽车维修着实“毛病”不少。最近,中国汽车检测技术中心北京研究所,作了一次试验。他们在小车上设置了一个小故障,来到广州广东保得汽车维修中心,让其维修。一个自称“高级技工”的修理工花了一个多小时,把驾驶座都拆了,都没查到故障在哪里。原来那个“高级技工”根本没考级,是个“门外汉。”接着他们又开车来到广州本田汽车保修店。修理工找到线路的故障,却又违章将…  相似文献   

9.
2001年3月,周某以1520元的价格购买了一块“罗嘉诺”牌手表。2003年5月27日,周某委托其女将该表送至徐某经营的个体修表店修理,该店员工在对该表进行检查时称表的线圈已坏,需要更换线圈和电池,周某之女表示同意修理。数日后,该店员工将表交与周某之女,并告知其已更换了线圈和电池,同时收取了周某之女修理费346元。  相似文献   

10.
“我们还能吃什么?”许多消费者提出这一问题。由食品造成的安全隐患,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问题,从欧洲的疯牛病、二恶英、口蹄疫以及转基因产品可能产生的潜在危害,此起彼伏的食品污染事件,已经使全球颇有谈“食”色变。去年一段时间,毒大米、地沟油、死猪肉、瘦肉精污染等食品问题和食品中毒事件在我国的一些地方相继出现,许多人因此人人自危,一些人甚至到了不敢到外面吃饭,不敢到市场买菜的地步。食品安全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令人关注和担忧。消费者关心的热点2001年11月9日,卫生部与中国消费者协会就食品安全问题在北京举办了高层…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手机用户迅猛发展,目前已有6000多万户。据分析,要不了几年,我国就将成为世界第一移动通讯大国。然而,随着手机消费的急剧增加.手机产品的质量纠纷也日益增多。 江苏某市消费者协会最近就手机用户合法权益保护问题进行的一次随机调查显示,不少手机消费者的权益都曾不同程度地受到过侵犯。概括起来,主要存在三方面问题: 一是维修难。手机质量出问题后。厂家和商家互相推诿。谁也不肯承担维修责任。尽管消费者花了不少钱,但仍难将手机修好。特别是一些个体手机经营门市,对售出手机的维修更是不闻不同,让手机用户饱尝手机维修之苦。 二是退货难。手机几经修理未能修好,商家却不给退货,理由为手机不在“三包”(包修、包换、包退)产品范围内,我国法律对手机退货无规定。由于不少消费者对法律知识知之不多,不能进行“据法力争”,往往“打掉门牙肚里吞”,放弃维权而自认倒霉。  相似文献   

12.
《福建质量管理》2013,(11):52-53
“汽车三包”的推出对于汽车消费者来说无疑是利好的,“汽车三包”条例明确规定了,车辆在三包期间有问题,消费者只需找经销商去解决,这样可以减少在解决问题时经销商和厂家将消费者推来推去出现“扯皮”现象;另外,消费者在修车、退换车时也有据可查,并有法律做保障。三包政策实施后,相信消费者因维修“扯皮”的事,或者因为汽车质量问题而投诉无门的情况会大大减少。  相似文献   

13.
买方市场的到来 ,已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推向更高需求的层面 ,如今 ,“感受”好与坏 ,也就成为他们购物过程中的首选标准。一般来说 ,顾客在购买商品时并不是买它的价格和使用功能 ,而是要享受那种愉悦的“全新感受”。每当他们去买某种需要的商品时 ,从走进商店到挑商品直至决定买或不买的刹那间 ,大多是受“感受”好与坏的念头驱使而下决心的。而我们的商家要想使自己的产品畅销 ,就要以独特的行销方式“号”准消费者的脉 ,用全新的服务技巧来赢得顾客那种“砰然心动”的感受 ,由此产生“感受真好”的魅力 ,使顾客称心满意的买。电脑也温情…  相似文献   

14.
目前,家电维修市场良莠不齐,问题不少,欺骗消费者的手法很多,比较常见的可归纳为以下四大陷阱:一是夸大毛病。比如把小毛病说成大问题,或者把完好的元器件说成有毛病。例如,本来是电器保险丝烧坏了,很容易修理,维修人员却说是电容器出毛病了,必须更换。这样,费用就得增加许多。二是分段修理。有些电器出问题可能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但为了能够使消费者持续“消费”,一些维修人员一次只修理故障中的一部分,其他仍可能出问题的部位维持原状。结果,消费者拿回去后不久,又得拿来重修。三是偷梁换柱。比如洗衣机的电机需要更换…  相似文献   

15.
在汽修行业,“4S”店能狂敛暴利,除了其自身相对垄断的优势外,消费者在汽车消费上的不成熟也给了维修企业以可乘之机。南京市消费者协会秘书长孙健和如是说。孙秘书长说,在汽车消费方面,消费者知之甚少。哪里出了问题,哪些配件需要换,一般都是维修人员说了算。其实有些配件不需要换,但消费者搞不清,只好掏钱买平安。还有人们购车时就会拿到一份格式合同,合同中声明如果该车不在某店里维修,出了问题概不负责等,这样的规定就是不公平的,既霸道又不动声色地堵住了消费者选择其他维修单位的后路,还有不少品牌车零配件的供应渠道单一,也逼着消费…  相似文献   

16.
随着CS战略成为当今管理的热点潮流之一,“顾客满意”这个名词也逐渐成为企业界人士挂在嘴边的常用语。然而,许多企业经营者对“顾客满意”的内涵和外延没有真正理解,从而形成对“顾客满意”认识上和实践中的误区。具体体现为:将“顾客”等同于消费者许多人看到“顾客满意”这个词,就把其中的顾客等同于最终的消费者,认为顾客满意战略就是以消费者为中心的经营战略,以消费者满意为宗旨的情感战略。而实际上,“顾客满意”中的“顾客”不仅包括企业产品、服务的使用、购买者(消费者),还包括企业的合作者、供应商、销售、代理商等…  相似文献   

17.
信息产业部移动固定电话机产品质量投诉中心近日成立。从此,由于电话质量发生的纠纷,有权威机构给“说法”了!投诉电话号为:010--62304130。消费者目前可以通过电话和传真方式进行投诉,待中心网站建成之后,还可进行网上投诉。投诉中心特别告诫广大消费者,为保证自己的合法权益,购机时一定要严格按照“三包规定”的要求,逐项、完整、准确地填写“三包凭证”,特别是要填写进网许可标志中的进网标志扰码号。 同时成立的信息产业部移动固定电话机维修资质管理中心将对全国移动固定电话机维修机构的资质进行审核与认证,…  相似文献   

18.
购物发票是消费者的购物收据,也是发现商品存在问题后找商家理论的凭据。商家往往会利用购物发票做文章,消费者一不小心就会掉进商家的“购物发票陷阱”,具体陷阱扫描如下:  相似文献   

19.
“提前消费”本是双赢的一种消费方式,商家利用这种促销手段,可以快速回笼资金,而消费者也可得到一定折扣的实惠。但广州市消委会的统计结果表明,一些“提前消费”项目的行业存在欺骗消费者的情况。笔者日前从广州市消委会获悉,许多商家把“提前消费”当幌子,以此进行欺骗。广州市消委会向社会公布了五个行业的“提前消费”陷阱。———中介服务。一些职业中介机构为了招揽生意,在客户交了中介费后,都承诺介绍3次。可是,这些中介所提供的信息往往是从报纸上抄来的,一些单位的招聘活动早已结束,而这也被算作一次服务;一些中介部…  相似文献   

20.
某商店门前高挂一块有关部门颁发的“计量、物价信得过”红匾,然而一消费者从此店买回东西后复称了一下,竟发现短秤的数量不少!这位消费者不由得慨叹道:“这‘信得过’商店为何也干起信不过的事情来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情况?窃以为原因大致有二。一是消费者见了红匾,如同吃下“定心丸”,根本不去考虑店家是否短斤少两之类的问题,所以较难发现和举报其欺诈行为。二是有关部门发匾之后就一直“信得过”,很少再去监督、复查。一边是消费者的放心,一边是有关部门的信任,这便使那些靠一时假象(或其它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