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一属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林业教育事业有了较大的发展和提高,初步形成了包括林区基础教育、林业职业技术教育、林业高等教育和林业成人教育在内的林业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省森工林区是全国最大的国有林区之一,在黑龙江省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历史上曾为国家和黑龙江省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但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出现了“两危”,目前林业职工收入不仅远低于城镇职工,实际上比农民更加贫困。森工林区林业职工收入过低,已经成为森工林区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之一。要稳定森工林区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必须提高林业职工的收入。一、黑龙江省森工林区林业职工收入的比较分析黑龙江省森工林区(森工集团)现有林业职工72.5万人,2004年,林业职工平均年收入为4736元,林区人均年收入为3157元,年…  相似文献   

3.
当前,林业企业正处在困境之中,家庭经济也是,林区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不能轻视.下面我们就发展家庭经济问题,谈谈粗浅看法.1.家庭经济是林区经济的组成部分1993年,亚布力林业局多种经营局工作会议提出“抓住改革契机,动员全林区广大党员、干部和职工群众,拼搏一年,使林业经济建设跃上新台阶”的奋斗目标.其中家庭经济户要占企业职工总户数的30%.这个方案把发展家庭经济摆到一定的位置,是林区经济上新台阶不可缺少的部分.家庭经济是把林区职工、待业青年、家属、离退休人员组织起来,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和规定,从事以家庭为单位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走富民之路.民富了,林区经济的发展也就有一定基础.所以发展家庭经济,是林业经济建设跃上新台阶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基于效率评价的国有林区经济转型发展动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2008~2014年黑龙江国有林区40个森工企业的投资完成额、年末在岗职工和林业总产值构成的面板数据建立DEA模型,通过测算、评价林业生产的投入产出效率,基于效率视角探索国有林区济转型发展动力。结果表明:2008~2014年黑龙江国有林区总体林业生产处于相对无效状态;规模效率不足和纯技术效率消极变动是影响林区综合生产效率改善和经济转型的主要因素;二期"天保"政策对改善林区生产效率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通过结论启示,重点从提高规模生产效率、提高技术应用效率和改善森工企业间相对经济效率3个方面构建旨在提高林区生产效率、促进经济转型的动力体系。  相似文献   

5.
我国东北林区,由于历史上的原因,在未开发前,多为人烟稀少地区。解放后,随着林区的大规模开发,逐渐形成了今日的“小社会”。林业企业不但负责经营管理森林资源、组织木材生产,而且还要承担起林区社会管理的责任,从职工生活(如商业供应)、林区教育、卫生保健直至社会治安,都是由林业企业承担的,林业企业既是企业,又承担着政府的职能。因此,林区这个“小社会”的发展是受多种因素影响和制约的。上述各  相似文献   

6.
从理论角度解读了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链产业共生关系的经济实质以及林业产业共生系统的构成与运行,结合共生度与共生系数模型实证分析了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链产业共生关系。结果表明:2004—2017年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链产业共生关系处于不稳定的非对称互利共生状态,但整体呈现由非对称逐步向对称互利共生进化态势,而且林业上游产业对下游产业发展的影响更大,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业产业转型对产业结构升级是有一定效果的。因此,提出努力优化共生单元,积极改善共生环境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业产业转型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黑龙江省国有林区为研究对象,选取2006~2015年参考数据,用产业结构超前系数分析得出了林业第三产业将会成为林区的主导产业,成为林业产业转型的方向;同时运用灰色关联分析理论,系统分析了林业产业转型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消费需求、产业发展趋势、劳动生产率和森林蓄积量是影响林业产业转型最显著的因素;多种经营比重,固定资产投资、劳动力资源和工业化水平是林业产业转型的内在驱动力,而经济增长率和林业专业化程度影响较小。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林下经济、加大投资规模、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各因素协同作用等加快林区林业产业转型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森工企业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林区集体经济已成为林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的强大生命力,却没有得到社会的足够重视,长期形成的“重视国营,忽视集体,管不管无关大局”的错误认识,还在一部分人思想中根深蒂固.由此,在集体企业工作的干部、工人“低人一等”是“二等公民”,不安心工作,致使多数集体经济缺乏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追其根源,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对林区集体经济发展的潜在能力,没有从理论和实践上认识清楚,搞清这个问题,对于促进林业经济结构的调整,缓解企业压力,活跃和稳定林区经济,提高林区经济的整体效益和人民生活水平,促进改革开放在更广阔领域向纵深发展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9.
国有林区是我国林业建设的重要基地,它在整个林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不容低估。正因为如此,在近几年里,林业经济界的许多同志为国有林区林业经济体制改革设计了诸多模式,并在研究内容上逐步趋向系统化和完整化。《林业经济》1987年第5期上刊载的刘壮飞同志“对国有林区林业经济体制改革几个问题的探讨”一文(以下简称为  相似文献   

10.
一、国有林区林业经济不是一般的商品经济近几年来,林业经济理论界和林业实际部门的许多同志都认为,国有林区之所以出现了资源枯竭和资金危困状况,是由于长期以来不承认国有林区经济是商品经济所致。持这种主张的同志进一步指出,要使国有林区从当前的两个危困中振兴起来,唯一的出路就是要按照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要求,彻底改革现行的国有林业经济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1.
我国森林资源急剧减少的现实已经众所周知。造成森林资源减少的原因,从根本上说,主要是林区以往经济政策忽视了林业的特点,违背了林业的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1.林业政策不稳定。林业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政策多变,山权、林权不稳。例如,把社员自留山、自留树几放几收,把生产队的山林过渡为生产大队或公社所有,国营林场无偿平调集体山林、土地等等。近几年,通过林业“三定”,虽然这些问题在逐步  相似文献   

12.
实施天保工程为森工企业带来了发展机遇,使改革传统的森工经营体制被纳入议事日程;为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提供了契机;为优化森工企业的产业结构、振兴林区经济创造了条件;为林产工业和低迷的木材市场带来了转机。实施天保工程也使森工企业面临挑战:收入减少,冗员增多;低工资、低费用运转难持长久。亟待解决林地流失、林区产业结构单一,缺乏新的经济增长点、资金不足、优惠政策不到位、熟化土地如何退耕还林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文章将产业梯度系数引入林业产业发展研究中,根据2010~2015年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业统计数据分析了林区林业产业的产业梯度水平现状、产业梯度系数变动的原因,借助产业梯度系数显现特征,分析了林区林业产业发展现状和未来的发展方向。结合宏观经济领域产业转移现实问题以及为促进黑龙江省国有林区自身的发展,提出适合林区发展的产业转移建议,进而为促进林区产业协调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4.
李波 《绿色财会》2007,(10):11-12
大兴安岭地区开发建设四十年来,为国家做出了突出贡献,但是长期以来林区经济发展过多依赖单一国营经济体制,依赖单一木材采运产业,依赖单一原木产品的格局,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已经成为林区林业产业结构优化的桎梏.调整不合理的产业结构,改变"独木支撑"的经济格局,改善林区林业产业结构,把优势资源配置到效率高、竞争力强的林区产业部门,对加快林区工业化进程,增强林区经济竞争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国有林区林业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DEA法测量了黑龙江省森工40个林业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TFP),并利用Panel-Data模型找出其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结果表明:2003~2009黑龙江国有林区林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其原因可归结为林区技术进步缓慢;规模效率和纯技术效率对全要素生产率有正向作用;技术因素和营林投资比重对森工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有正向影响,固定资产投资对其存在负向影响,而劳动投入和天保工程(政策因素)对其影响不显著。为此,提出鼓励林业企业技术创新、优化林业投资结构、加强林业投资体制改革、加快森林生态服务的市场化进程和深化林业管理体制改革等建议。  相似文献   

16.
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10年来,森工企业通过深化林业改革,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了森林经营体制转型和新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林业生态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林区经济逐步恢复,步人了良性发展阶段.但是,林业经济基础仍然十分薄弱,财务管理中还存在不少问题,资金紧张局面依然存在.特别是受当前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形势十分严峻.  相似文献   

17.
近些年来,不少林业工作者对林区经济的发展,提出了不少见解,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应该说林区经济的发展,林业的发展还面临着巨大的困难.特别是东北林区还未走出低谷.这里提出几点看法.愿与大家共同商榷.  相似文献   

18.
传统单一的林业经济是造成国有林区森林资源危机、企业经济危囤的根源。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随着人们对森林各种功能认识的提高,单一的林业经济已不能适应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林业经济向林区经济转型是国有林区摆脱困境,走向振兴的必然选择。为此,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全力实施“七大战略”,拉动林区经济的发展,同时要建立健全政策支撑体系,为林业经济向林区经济转型营造宽松的宏观环境。  相似文献   

19.
<正> 长期以来,人们都是把林业与林区、林业经济与林区经济的概念混同起来。一种情况是对当前林区发生的重大变化估量不足,仍旧用自然经济思想看待林区,把林区看成是单一的林业经济结构,从而把林区混同于林业;另一种情况是虽然看到林区商品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又只在观念上无限扩大林业概念的外延,想用其外延把林区一切产业部门,一切经济活  相似文献   

20.
为了满足福建省林改后广大林农对资金的渴望,提高林农耕山致富的能力,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金融部门的支持下,两年多来,我们在全省开展了以林权证抵押贷款为主要内容的林业融资体制改革,有效促进了林区经济的发展,走出了一条破解林业贷款难的新路子。一、林权抵押贷款产生的背景福建是南方重点林区,林业是福建的一张名片。但长期以来由于林木产权不明晰、经营机制不灵活、利益分配不合理等深层次问题,使福建林业陷入了“重点林区重点萎缩”的困境,出现了造林难、护林防火难、科技兴林难等一系列老大难现象。为使林业走出困境,2003年福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