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地处塞外古郡的宣化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是国家大型一类企业。这个多年被亏损重负压得喘不过气来的企业 ,已于去年实现扭亏为盈 ,一举摘掉了连续四年亏损的帽子 ,提前三年实现了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扭亏目标。受命于危难之际 置之死地而后生困难在懦夫面前是强者 ,而在强者面前却是懦夫 ,悲观和逃避不属于有志者。始建于 1919年的宣钢 ,作为国家定点重要原料基地 ,在我国计划经济体制时期 ,一直以其优质的生铁和铁矿石供应着上海钢厂、天津钢厂、鞍山钢厂、首都钢厂等 ,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钢铁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老一辈国家领导人…  相似文献   

2.
如何打破农业灾害保险的供求“双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国内外接连发生的各种灾害,一次又一次地将农业安全问题,紧迫地摆到中国各级政府和社会公众面前。多年来,在中国发生灾害后,政府一直是灾害的第一承担者,给国家带来巨大的财政压力,对于灾  相似文献   

3.
朱聪明  高明翯 《经济师》2023,(12):160-161
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敢于斗争,勇于胜利,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伟大抗疫精神是中国人民取得抗击疫情胜利的精神力量,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在新时代的集中彰显。伟大抗疫精神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资源,对其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无疑会对置身其中的新时代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有着十分重要的引领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灾害是当前困扰世界的重大问题之一 ,联合国曾连续三次通过相应决议 ,确定 90年代在世界范围内开展“国际减灾十年活动”。我国也是个灾害比较严重的国家。面对灾害种类多、频次高的严峻现实 ,如何通过对灾害引发的社会现象和社会行为的研究 ,揭示抗御灾害过程中人和社会活动的规律性 ,从而为制定防灾减灾对策提供理论根据和思想指导 ,就摆在了我们社会科学工作者面前。王子平撰写的《灾害社会学》(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 ,从阐述灾害的社会学原理入手 ,全面论述了灾害与社会及人的关系 ,可以说在学术上填补了我国灾害理论研究的一项空白。《…  相似文献   

5.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特大地震,惊天动地的瞬间,千千万万人的生命财产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和破坏,临近汶川县的广元市也未能幸免.面对突如其来的天灾,灾区的人们是不幸的,但是,中国人民在大灾面前众志成城,勇敢不屈地实施抗震救援以及百折不挠地投入灾后重建的信心和决心确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6.
白丽萍 《经济师》2010,(2):23-24
灾害救助社会化意味着政府虽然是救灾应有主体,但并非唯一主体,企业、非政府组织、社会公众等也有承担救灾的责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灾害救助社会化改革逐步加快,2008年抗震救灾中,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救灾,从捐赠救灾款物、人员搜救、医疗、心理援助到灾后重建、社会监督,中华民族凝聚力大大增强,也为中国政府和人民赢得了良好的国际印象,这表明我国灾害救助社会化工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7.
保护森林资源是森林永续利用的前题,必须开发有序,利用有方,适度进行。为了防御森林灾害,为子孙后代造福,要继续发扬中华民族悠久的抗灾精神,为建设一个山水秀美的中华大地做出贡献。森林资源灾害是一种自然与人文复合作用的结果,是生态发展失衡的产物,人们应该正确地认识它,树立防灾意识,做到防患于未然。常年做到有灾抗灾,无灾防灾,减少被动应付和手足无措,使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为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入手。  相似文献   

8.
2003年平湖镇卫生监督所全所职工勇于面对卫生体制改革中的机遇和挑战,克服诸多困难,齐心协力,圆满地完成了目标任务,并在抗击非典的斗争中表现临危不惧,爱岗敬业,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 一、众志成城,抗击非典 平湖镇卫生监督所临危不惧,迎难而上,在非典疫魔面前毫不退缩,16次突发性重大疫情排查次次冲锋在前,几次夜间疫情排查几乎都过了凌晨两点,但大家仍恪尽职守,出色地完成了一次次排查任务,没有让一例非典病例  相似文献   

9.
遥感信息可分为航天遥感信息和航空遥感信息,由于城市内部结构的高细密程度,对城市遥感而言,主要是应用航空遥感图象,但航天遥感信息中的SPOT和LANDSAT也可作为重要的信息辅助分析宏观的城市地形、空间结构等内容。一、遥感信息对城市灾害的反映航空遥感主要是面对城市状况分析而产生、发展起来的技术,几乎与航空飞行的历史同步,但其作用的发挥和应用领域的拓展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而愈来愈广泛和深入的。大量的研究表明,航空遥感可以全面、准确地反映出城市的空间结构、建筑物状况等内容,用灾前和灾中、灾后不同时期的航空影象加以对比,可以明确地反映出城市灾害的分布、受灾程度等。城市灾害发生时,往往大量的房屋倒塌,道路、铁路破损,地面塌陷、公共管网破损,伴之以火灾、洪水、毒气泄漏等次生灾害。这时灾区由于通讯设施的损坏、人员的死伤等处于混乱状态,情况很难掌握,及时的航空遥感分析判读对灾情的把握及减灾对策将起到良好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2000年正在向我们走来。 在人类社会里,能够用生命拥抱千年纪元的人们。是多么值得庆幸!更加令人自豪的是,对于十三亿炎黄子孙而言,2000年具有更加深刻的含义: 创造了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中华民族,以龙为民族的图腾与象征。龙,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与文化的象征;龙的形象,是中华民族的脊梁;龙的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的灵魂。2000年恰逢龙年!专家指出:世纪之交为龙年者三百年方遇一次,而千年纪元为龙年者三千年方遇一次。因此,2000年是人类纪元以来第一个千年纪元的龙年。世称千禧年。 伴随着千禧龙年的临近…  相似文献   

11.
郑曦卿  徐建功 《经济师》2006,(3):283-283
抗日战争极大地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凝聚了中华民族的力量,增强了中华民族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抗战时期中华民族精神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大灾荒如同一块神奇的试金石,检验着各种政权的执政能力与民意所向。它是一个涉及每个社会成员的从吃喝住用到生命人身安全、财产、再到灾后安置等涉及治安秩序与社会稳定问题,是财政经济问题,更是政权政治问题,是全面多方位检验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自然现象与政治问题交融的复杂而又重大的治国安邦的问题。自然灾害是任何国家和任何年代都不可避免的自然现象,如何面对它,反映了一个国家面对突发灾害的应变机制和能力,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社会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经济水平,更反映了危难之中体现出来的民族精神,特别是执政党的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13.
水灾害是人类社会三大自然灾害之一,一旦发生,严重地危害到人类的生命财产,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是数千年来人们一直防患的大问题。人们通过对水灾害的防治,可以减轻水灾害对社会经济的破坏程度。但防治水灾害是要付出代价的。从成本经济学的角度考察,防治水灾害的投入应当小于减少水灾后所获得收益,才能得到真正减灾的实效。本文认为:必须建立起水灾害防治的风险预警评估机制,对灾前、灾中的抗灾投入进行科学的评估,建立灾后有效的科学补偿机制,以达到高效率的防灾、减灾目的。  相似文献   

14.
关注人为灾害,呼唤综合减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灾害作为小概率大影响事件愈来愈给全球的社会、经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造成危害。统计和研究表明:在现代灾害中,人为因素致灾的比例日益增多。表现在一方面人为事故越来越严重,另一方面传统的一系列自然灾害也反映出明显的人为化诱因。本文试从历史事件及科学分析两大...  相似文献   

15.
正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式微与自媒体的崛起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形成了绵亘数千年而未曾中断的中华文明。可以说,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独特精神气质和民族性格的集中表现,是中华民族走向未来的身份标识和力量源泉。从某种程度上而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是国家文化建设的战略需求,也是促进中华民族走向强盛的思想保证和精神载体。可以说,五千年演进积淀的传统文化资源,是中华民族走向世界的文化标识和品牌形象,  相似文献   

16.
对当前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中国正面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任务。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既是实现这一伟大历史任务的内在要求、又是其外在诉求,也是增强综合国力,应对国际竞争的客观需要。为此。分析当前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所面临的挑战,探索新的历史潮流下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7.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形成了绵亘数千年而未曾中断的中华文明。可以说,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独特精神气质和民族性格的集中表现.是中华民族走向未来的身份标识和力量源泉。从某种程度上而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是国家文化建设的战略需求.也是促进中华民族走向强盛的思想保证和精神载体。  相似文献   

18.
近两年中国社会所遭受的各种灾害危机不断.去年社会经济发展遭受了年初的南方雪灾、5月份的汶川大地震等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的严重破坏.而最近肆虐全球的"甲流"也让全国上下谈之色变.这些突发性的灾害危机既考验着党的执政能力,也考验着各级政府面对突发性灾害危机的管理能力.那么地方政府采取何种策略更好的处理危机,把握好灾后重建与经济社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辩证关系便成为了人们在灾后关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9.
城市暴雨灾害是城市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给城市安全带来了很大的威胁.而在城市暴雨灾害中,人为致灾因子具有随机性、可变更性以及可控性的特征;并且,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城市暴雨灾害中把控与防治人为致灾因子是防灾、减灾的关键.文章分析城市暴雨灾害人为致灾因子,认为应从:减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保护城市水文生态;修建和定期维护城市排水防涝设施,提升其防御灾害的能力;以及整合应急预案、制定专项法规,统筹各方资源,这三个方面来把控与防治城市暴雨灾害中人为致灾因子.  相似文献   

20.
春节前夕,一场历史罕见的雪灾席卷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这场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考验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检验着我们改革开放30年来的发展成果,昭示着我党的执政能力和价值取向,同时,它也为我们如何面对未来提供了镜鉴,深入总结抗击雪灾中的经验和教训,对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