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想  石晓荣 《经济师》2024,(3):60-61+63
企业合规制度改革的深入,丰富了检察机关参与社会治理的新样态,检察机关通过制发检察建议督促企业进行合规整改工作。在实践当中,根据合规检察建议制发时间的不同,我们可以将其分为“前制型检察建议”与“后制型检察建议”,两种检察建议模式各有其独特的优势,但仍然存在刚性约束不足,检察建议的质量与实施效果有待优化的问题。检察机关在推动检察建议嵌入合规改革的过程当中,应当更进一步优化检察建议内涵,规范制发方式,强化其约束力,推动合规检察建议中国化模式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
崇安区人民检察院重视检察队伍建设,注重检察机制创新。近年来,该院紧紧围绕崇安区委确立的“四大目标定位”,坚持“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无锡市崇安区检察院突出“强化监督、公正执法”的主题,大力加强检察队伍建设,不断推进检察改革,检察业务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检察队伍建设焕发出新面貌。  相似文献   

4.
新的世纪,需要新的追求,新的形象。根据中共无锡市委关于“新世纪无锡形象”大讨论活动的部署,我们在全市两级检察机关开展了以解放思想,创新发展,强化检察职能,推进公正执法为核心的“新世纪无锡检察形象”大讨论,努力使全市检察干警思想进一步解放,观念进一步更新,精神进一步振奋,更好地履行检察职责,为新世纪初无锡的改革发展稳定服务。   检察形象问题,是指社会公众对检察机关和检察工作的客观印象及评价,也是我们检察机关履行职责、队伍责质、追求目标的客观反映。检察形象的内涵不仅包括外在表露的言行举止,还包含着…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项制度创新,检察行政公益诉讼制度能否有效防范国有资产流失值得深入探究。本文利用双重差分法(DID)研究检察行政公益诉讼制度试点的实施是否有效抑制了并购中的国有资产流失。研究发现:该制度试点的实施有效抑制了国有资产流失,产生了“威慑效应”。相比省属国有企业、央企而言,该制度对其他类型国有企业的资产流失抑制作用更强;与国有企业相比,当买方企业为非国有性质时,并购引起的国有资产流失会受到该制度更强的抑制作用;该制度对跨省和跨行业并购引起的国有资产流失也产生了更强烈的抑制作用。调节效应分析表明:卖方企业在并购实施前的亏损状态会减轻检察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抑制效应;而地区执法强度会强化这种抑制作用。机制分析表明:检察行政公益诉讼制度主要是通过降低代理成本和提高信息披露质量来发挥作用。本文研究对我国探索法律制度创新以保护国有资产提供了学理依据。  相似文献   

6.
苏恩涛 《当代经济》2016,(1):100-104
检察机关对刑讯逼供的检察监督是其公诉环节的重要职责,然而监督不力的问题尤为突出.因此,有必要完善对刑讯逼供的检察监督机制,使其更加明确、规范、科学.首先,要明确检察机关的监督机制对刑讯逼供的防范;其次,要规范现行检察机关对刑讯逼供的监督;再次,要实行科学的检察监督机制,以起到“兜底监督”的作用,从而杜绝刑讯逼供行为.  相似文献   

7.
孟祥昇 《经济》2005,(11):94-95
“检察权力地方化”诚然与地方保护主义密切相关,但根子却在检察权对地方行政权的依附,以致检察活动不得不围绕地方行政权展开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为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守护好云南旅游这块金字招牌”的殷殷嘱托,云南加快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持续强化“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文旅IP,不断创新旅游产品、业态、模式和服务,积极推动旅游业从“门票经济”“观光经济”向“综合消费经济”转变,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相似文献   

9.
《江南论坛》2006,(12):F0002-F0002
2006年.江阴市人民检察院紧紧围绕“固本强基、创新提升”的工作思路,积极开展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服务新农村建设和争创省级文明单位、争创全国模范检察院为主题的“双服务、双争创”活动依托检察创新,不断提高履行检察职能的能力和服务大局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王玮 《环境经济》2023,(16):20-25
<正>在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检察公益诉讼协同推进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典型案例后,《环境经济》专访了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教授刘艺。她同时也是中国政法大学检察公益诉讼研究基地执行主任。刘艺认为,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机制是发现系统性环境违法、长期破坏环境线索的重要机制之一。但这项机制具有周期性和运动性的特征,无法持续关注、长期督促有关企业和部门整改。因此,将相关案件移送给检察机关,借助司法力量持续推动相关案件的整改落实,恰恰反映出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机构“功成不必在我”大局观和系统观。而检察机关继续办理相关移送案件体现了司法机关服务保障大局的责任与担当。以下是记者与她的对话。  相似文献   

11.
数字经济是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关键突破口,技术创新是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2011—2019年制造业上市企业数据,探讨了数字经济对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及渠道。研究结果发现:数字经济显著促进了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且这一积极影响还存在“边际效应”非线性递增的特征。进一步分析发现,降低企业成本、激发创新动力和强化集聚效应是数字经济促进创新的重要渠道。本文还发现数字经济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在企业、行业与区域三个层面都表现出较强的“数字鸿沟”,而非普惠性的“数字红利”。因此,一方面应当积极发展数字经济,培育制造业创新发展的新动能;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克服数字经济在制造业创新中产生的“数字鸿沟”,避免强化数字经济时代制造业创新出现的“极化效应”。  相似文献   

12.
检察工作要服务大局,围绕中心开展法律监督活动;注重统筹兼顾,做到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以和谐为最高境界;强化协调整合,主动争取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及政协等各部门支持;强化辩证统一,实现法律效果、政治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注重定纷止争,实现检察功能多样化。  相似文献   

13.
杨丽君 《大陆桥视野》2011,(22):200-200
检察机关行使刑事再审抗诉往往会受到程序多等因素的限制,适用刑事再审检察建议可以简化程序,有效达到预期的监督效果。刑事再审检察建议有刑事再审抗诉权所没有的独特价值,对强化和完善刑事审判监督权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开年,浙江迭代升级“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政策包,强化数智赋能,提出支持未来产业先导区、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等“两区”建设,积极发展未来产业与打造数字经济高地。未来产业先导区、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可谓相辅相成。瞄准一个“未来”,紧扣一个“数字”,二者均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目标,布局产业发展。当下,“两区”建设面貌如何?  相似文献   

15.
论改革政府     
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必须重新定位,政府行为必须强化经济约束;行政体制改革的突破口是干部体制改革,应该推行“一把手”竞争上岗。  相似文献   

16.
对于“抓大放小”战略,应该理解为政府抓住具有相对竞争优势和可观发展前景的企业,而不是抓住规模大的国有企业;每一地区都有一批具备相对竞争优势的支柱产业,当地政府应根据动态比较优势原理,集中力量扶持这些支柱产业,强化它们的优势地位,最终形成规模经济效益和“范围经济”效益;而对於那些规模大但效益差的企业,政府应放手让它们到市场中参与优胜劣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归根结底就是调整产业结构,强化本地支柱产业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7.
高州市委书记罗荫国、高州市市长邹继海在《发展“三高”农业振兴山区经济》一文中,从三个方面谈了看法,首先肯定发展“三高”农业,是山区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其次高州“三高”农业发展的成功轨迹在于:科学布局、区域开发,形成系列、规模经营,强化流通、产销成龙;加强领导、科学配套;再次应努力发展高州“三高”农业,开发名优品种,深化产品加工,拓展海外市场。  相似文献   

18.
控中部门是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的重要职能部门.在“四化两型”社会建设中,延伸控告申诉检察职能,有效维护公民权益,化解社会矛盾,成为基层检察机关必须积极探索的重大课题.本文以天心区院延伸控告申诉检察职能的工作探索为样本,分析了在宪法规定和政策要求下延伸控申工作职能的法理依据与法律价值,并就基层检察机关在服务“四化两型”社会建设中进一步延伸控告申诉职能,更好地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进行了有关思考.  相似文献   

19.
夏生华 《经济论坛》2006,(22):41-42
随着“落实十一五规划、实现更快更好发展”大讨论活动的逐步深入,元氏县进一步明确了“坚持一、二、三产互动,主动接纳省会辐射,加快城郊型经济发展”的思路,并制定了更加具体、可操作性更强的措施和办法,下一步最重要的是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一、抓经济工作首先要树立全新的发展理念。一是树立“超常发展”的理念,把全县干部群众加快发展的激情调动起来。要强化奉献意识,树立敢闯敢试意识,强化全县一盘棋意识,各项工作都要自觉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工作大局。二是强化“无工不富、无商不活”的理念,主动为项目腾地、置换地。要积极落实省委、…  相似文献   

20.
检察法律监督是指检察机关依据宪法和法律,为保障国家宪法和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而对国家机关、国家工作人员违反刑法的行为以及司法机关、行政执法机关的执法活动行使法律监督权的检察行为。加强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对于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保障国家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促进依法治国,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检察法律监督在我国仍是一个薄弱环节,亟需强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