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进一步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朱贺星近几年来,望都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不懈地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壮大集体实力,取得了明显的效果。1995年全县农村集体经济收入2218万元,其中人均集体收入500元以上的村3个,200—500元的村6个,100—200元的村...  相似文献   

2.
范圣任 《发展研究》1991,(3):33-34,20
当前,农村集体经济的削弱已经严重地影响了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活力,农村集体经济亟待加强,而山区农村集体经济的削弱情况尤其严重,如福建省宁德地区1989年纯收入在一万元以下的行政村占行政村总数的69%,其中30%的行政村集体经济基本空白。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一是山区集体经济的发展缺乏好的经济环境、在信息、交通、原材料来源、劳动力素质、技术力量、资金来源等方面存在着诸多困难,原有集体经济项目经济效益不高,创办新的集体经济项目困难重重,严重影响了集体经济的发展。二是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初期,片面地理解以分户经营为主要特征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将集体经过几十年积累形成的家庭分得过光,使集体经济元气大伤,如集体林场,茶果园过多地分给群众当作自留地,甚至将集体企业拍卖后将钱分掉、用光、使集体原来形成的经济基础丧失殆尽。三是集体的企业由于经营管理不善,承包金过低,或承包金收不上来,集体经济实体收入甚微甚至赔本。四是在分配关系上,旧的集体经济体制下,分配时产品收入由集体掌握,先交够国家的、再留够集体的,最后才进行分配,保证了国家和集体的经济收入,而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产品和收入由农民掌握,由于1985年后农资涨价、供应紧张,农产品价格由1985年前较大幅度提高变为“微调”,逐民对农村价格政策、农资供应、粮食征购有怨言,因此分配关系中“交够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往往得不到保证。近几年来,由于村干部向千户农民收集体提留工作量过大,有的农户以种种借口拒绝交集体提留,造成集体提留上交困难,许多地方干脆免交集体提留,使集体经济丧失了一个重要经济来源。有的地方甚至连国家的农业税也由村集体代交。五是集体经济收入来源单一、普遍缺乏工商企业特别是骨干企业,如福建省尤溪县村集体经济普遍以林业收入为大头,占50%以上,有的村占90%,缺乏工业企业、商业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作为集体经济收入来源。六是有的地方为了改革村集体经济收入来源单一的局面,大力兴办集体企业,但由于缺乏切实的可行性研究和资金、技术、原材料供应、经营和技术人才、信息、销售等方面的困难,近年来创办的集体企业随着治整顿、银根紧缩、市场疲软的到来而纷纷倒闭,使集体经济受到严重损失。七是村级集体经济未能处理好积累和消费的关系,资金过多地用于行政开支和公益事业,无力投资扩大再生产,甚至贷款搞公益事业,造成集体经济入不敷出。我们在福建省南平地区三县一市、三明地区沙县和尤溪县、宁德地区寿宁县的调查表明,90%以上的村非生产性支出占村财支出的60%以上,高的达80%。村财政赤字成为普遍现象。  相似文献   

3.
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不单纯是一个经济问题 ,更是一个关系党在农村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政治问题。因此 ,我们一定要不断加快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步伐 ,为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提供必要的经济保障。一、秦皇岛市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原因秦皇岛市辖四县三区 ,有 75个乡镇 ,2 2 88个行政村 ,农村人口 198万人 ,耕地面积 19万公顷。总的看 ,全市村级集体经济状况较好。一是村级集体经济总体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全市 87 6 %的村有集体收入 ,部分村年收入超过千万元。在全市 2 2 88个村中 ,集体年收入在 5万元以上的有 792个 ,占 34 …  相似文献   

4.
围场是山区农业大县 ,也是国家级重点扶贫县。几年来 ,我们坚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水平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 ,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 ,全县集体经济纯收入2 0万元以上的村已达到了 18个 ,10~ 2 0万元的 36个 ,5~ 10万元的 87个 ,1~ 5万元的 134个 ,分别占行政村总数的 5 8%、11 5 %、2 7 9%、4 2 9%,全部消灭了集体经济“空壳村” ,进一步增强了村级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一、适应形势 ,明确责任 ,落实一套硬性管理机制。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首要的就是必须强化县乡村党组织抓好村集体经济的责任…  相似文献   

5.
拓宽思路加大力度加快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刘树欣近两年来,保定市各级党委、政府围绕发展农村集体经济问题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使保定市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呈现出良好势头。据市委农工部汇总,全市到1996年年底人均集体经济收入50元以上的村可达70%,比1995...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杭州市把高质量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来抓,并把村级集体经济消薄增收工作纳入乡村振兴战略.截至2019年,全市2049个行政村总收入达52.20亿元,村均总收入254.74万元;总经营性收入达30.81亿元,村均经营性收入150.34万元,其中经营性收入超过20万元村的比例达77.26%.杭州村级集体经济削薄增收工作取得重大突破,但据调研,农村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现象仍较为突出,笔者以为,要主动摸清薄弱地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堵点,从整体布局、机制建设、运作模式、资产管理、人才动能等方面入手,变被动“输血”为主动“造血”,构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走出一条高水平、高质量的杭州村级集体经济消薄增收发展之路,从而为新时代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夯实农村党建工作基础 ,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地位 ,从根本上解决“有钱办事”问题 ,定州市针对农村税费改革后财力相对紧张的实际 ,坚持“宜农则农 ,宜工则工 ,宜商则商 ,因地制宜 ,多轮驱动” ,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 ,取得明显效果。目前 ,全市 4 86个村中 ,集体总收入 10 0万元以上的村 16个 ,5 0~ 10 0万元的村 16 2个 ,10~ 5 0万元的村 2 2 6个 ,10万元以下的村 82个。一、在农村干部队伍建设上坚持选、育、管“三措并举”。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村干部是关键的因素 ,农村干部队伍素质的高低 ,直接决定着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  相似文献   

8.
1999年初,我对木渎镇新华村村办集体企业实行产权制度改革后的五年运转情况进行了调查,写了一篇题为“从新华村的实践看产权制度改革后村级经济的发展途径”的调查报告,文章的中心内容是反映新华村“通过村级服务,促进私企兴旺;依靠私企兴旺,促进村级经济发展壮大”的经验,用以说明村一级在集体企业大多转为私营企业之后,仍有事可干,有业可创。四年后的今天,再次到这个村调查时,村书记兼村集团公司总经理孙金火同志告诉我,四年来,村集体投资建造的厂房、营业用房及配套建筑物面积、集体拥有的净资产、村级当年可支配收入等几项指标,又比四年前翻了一番。展示了这个村“二次创业”的丰硕成果和未来发展的美好前景。他们把1993年底完成村办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以后9年来所走的路子,比过去更为明晰地概括为:私人办企业,集体办服务,依靠发展服务产业,完善村域经济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不断增强集体经济实力,增进村民利益。再  相似文献   

9.
长江三角洲村域集体经济转型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该文从界定村域集体经济的内涵入手,回顾了我国村域集体经济的历史变迁及转型发展的重要性;重点研究了长三角村域集体经济的管理体制改革、经营方式转型、资产流向及发展趋势,并对村域集体经济的收入能力进行了区域比较。认为:我国村域集体资源、资产和资金是村社农民共同创造、代际传承、辛勤积累和沉淀下来的,凝聚着几代农民的贡献,只能由村民自治组织和村组集体经济组织管理和经营;村域集体经济还是农村未来发展和农民共同富裕的重要物质基础,当前农村社区居民生产、生活服务,尤其是公共品供给特别需要村域集体经济实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10.
徐冠清  余劲 《经济地理》2023,(2):165-171+189
村集体经济是实现乡村治理有效的重要物质基础。随着财政资源不断注入,村集体经济仅仅是表面的经营性收入增长,还是有效提高了发展质量?文章基于2015—202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财政扶持对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政府的财政扶持有效提高了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质量:(1)财政扶持显著提高了村集体经济的“经济性”,经营性收入、经营收益、经营性支出和扩大再生产投入均有显著增长,同时全国范围内的“空壳村”数量也得以显著减少。(2)进一步的机制研究发现,财政扶持通过对村集体经济“经济性”的重塑,也间接促进了村集体经济“社会性”的发展。但中介效应占比26.66%,说明当前“社会性”的重塑仍主要源于财政扶持,内生的乡村治理模式尚未完全建立。(3)不同地区财政扶持的影响存在较为明显的区域异质性。  相似文献   

11.
“政经分离”改革是影响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重要举措。文章利用2021年江苏省2 090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数据,使用2SLS模型分析了“政经分离”改革对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表明,“政经分离”改革整体上提高了村集体经济发展水平,并且多种稳健性检验均支持这一结论。机制分析发现,“政经分离”改革能够通过提高经营管理效率和促进产业发展来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进一步分析发现,“政经分离”存在着“马太效应”:中高收入村实行“政经分离”的增收效果显著,而低收入村增收作用不明显。异质性分析表明,县财政支农力度和村财务监督制度能够显著提升“政经分离”改革效果。研究结论深化了“政经分离”改革影响村集体经济的认识,这不仅为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提供理论和实证支持,还为优化“政经分离”改革提供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2.
股份合作制改组以前乡(镇)村集体企业的经营收益一直承担着农村社区的公共品供给。农村基层财政大规模负债始于1990年代,这一时点既是乡(镇)村集体企业改革的高潮,也是农村土地进入土地交易一级市场的肇始。农村基层财政赤字逐年累加最直接、重要和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农村社区公有财产的流失,即一方面集体企业改革,另一方面集体土地的征用补偿费极其低廉,县乡政府、村行政组织失去了财产性收入来源。  相似文献   

13.
管好用好集体资产发展农村集体经济赵金铎新乐市承安镇是1996年2月由原承安镇、赤支乡和田村铺乡合并而成的,现辖29个行政村,65万人口,58万亩耕地,主产粮食,单产过吨。前些年,镇、村两级花了很大力气办集体企业,但办一个垮一个,还背上了120万元...  相似文献   

14.
木志荣 《经济师》2002,(3):28-29
我国的集体所有制是在 2 0世纪 5 0年代对城市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农村推行合作化运动过程中逐步形成 ,几经变迁发展起来的。集体经济对繁荣城乡经济、改善人民生活、充实国民经济体系、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公共积累、增加国家税收等多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进入 90年代以来 ,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集体企业不能适应生产力社会化、市场化要求的矛盾日益加剧 ,集体企业内部产权制度亟待改革。文章指出 ,要通过加大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力度 ,积极探索集体所有制多种实现形式 ,促进集体经济的发展 ,保持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香河县委一直把解决“有钱办事”问题,作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重要举措。县委积极组织和引导农村干部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发展集体经济,增加集体收人。一、创办集体企业。目前,全县有143个村街拥有1摊以上村办集体企业,企业总数达190摊。1996年,全县村办企业创产值  相似文献   

16.
浙江省乐清市象阳镇是“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全镇面积 14 .7平方公里 ,户籍人口 3 .55万人 ,辖 3 5个行政村。 2 0 0 2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 11.5亿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 73 80元 ,村级集体资产达 1.15亿元 ,现有村级资产银行存款 1115万元。为切实推进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化、规范化 ,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2 0 0 2年 9月的中旬 ,该镇全面推行了村账镇代理工作 ,逐步建立起一套有约束力的村级财务运行机制 ,为防止村干部滥用财权、提高财务透明度、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一、加强领导 ,强化力度 ,全面启动村账镇…  相似文献   

17.
辛炎 《经济论坛》1996,(23):38-39
潘庄集体经济发展探秘□本刊记者辛炎泊头市潘庄村是闻名全市的富裕村,1995年人均纯收入3120元,人均占有集体经济收入850元,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经济快速增长。一个仅有357户、1078人和183亩地的小村,靠什么取得了这样的成绩?村民们一致的回答...  相似文献   

18.
陈永  陈端计 《经济师》2002,(2):239-240
建国以来 ,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 ,集体经济作为我国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保证公有制主体地位、促进国民经济稳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 ,集体企业的改革理应成为我国经济改革的重要内容。而集体企业改革的实质或关键又是集体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 ,从理论和实践看 ,从上到下都比较关注国企的产权改革 ,而忽视或轻视集体企业的产权改革。文章认为 ,目前我国集体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明显滞后。  相似文献   

19.
河北省蔚县南留庄镇西寨村地处县城西北25公里的下广公路北侧,有165户、512人、1529亩耕地,属半山、黄土丘陵沟壑区。改革开放后,特别是1986年以来,村党支部、村委会一班人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共同富裕这个主题,始终把壮大集体经济放在首位,不断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积极引导和组织村民辟富路、寻财源,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了共同富裕。2000年,该村实现工农业总产值980多万元,人均纯收入3250元,集体积累达690万元,人均占有集体积累1.3万元,户均月收入3500元…  相似文献   

20.
如今的黄家山村变了。山变绿了,村变富了,人变美了。到1995年底,全村经济总收入达335万元,人均纯.收入达2313元,村民生活步入小康;村党支部连续五年被评为出席县的“先进党支部”,成为燕山脚下一颗璀璨的新星。这一切都饱含着村党支部书记刘凤的心血和汗水。勇挑重担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