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修订的《婚姻法》增加了婚姻无效制度、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在对婚姻无效制度的概念、意义、构成条件、宣告程序及法律后果进行探讨过程中,侧重于婚姻无效制度中的构成条件发表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2.
婚姻价格函数和婚姻决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婚姻与其他的人类行为一样,寻求的是收益最大化,都是理性选择的结果,都符合经济学中效用最大化的原则。文章将爱情因素引入婚姻价格函数的分析中,得出由于爱情的存在,婚姻中的个体会按照婚姻资本进行正向组合。婚姻选择会影响婚姻资本的组合以及婚姻价格的形成,婚姻的净货币收益和心理满足决定了婚姻的选择行为,而且货币收益和心理满足可以相互替代。  相似文献   

3.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婚姻是时代的镜子。婚姻家庭的历史,实际上是一个社会、一个时代的缩影。而用于记载婚姻家庭制度变迁的便是婚姻法。婚姻法即调整婚姻家庭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是对婚姻家庭关系的法律调整,涉及到男女老少、方方面面的切身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除了婚姻法,没有哪一部法律的修改和催生会如此万众瞩目和众说纷纭,这不仅是因为婚姻法与每个公民的基本人权和千家万户的生存质量有关,还在于婚姻法是一个时代变迁和社会文化转型的晴雨表。即使在当今社会,封建纲常礼教的枷锁也未从女性的身上彻底脱去,在婚姻之中,女性的权利仍未得到合理有效的保障。而在我国现有的婚姻立法制度之中,妇女权益的保证也未得到充分体现。现如今,我国的婚姻立法,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本文就对婚外情实施法律惩罚的可能效果进行了经济学的分析。婚姻是一种受法律保护的长期合同,离婚是解除这一合同的惟一合法手段,而婚外情则是违约。但是,惩罚婚姻违约不一定能增加社会中高质量的婚姻,本文的分析表明,惩罚婚外情只有在离婚成本较低的情况下才能起到好的效果;当离婚成本很高时,它要么惩罚的对象更可能是感情执着的正人君子,要么迫使他们更愿意选择不结婚。中国的离婚成本很高,对婚外情实施法律惩罚难以达到增加高质量婚姻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现行《婚姻法》及有关婚姻家庭方面的法律法规关于可撤销婚姻的规定仅仅是一种粗线条的“勾画”,我们应在可撤销婚姻的事由、行使和确认主体、限制、终审及法律后果等方面充实和完善可撤销婚姻制度。  相似文献   

6.
姚洋 《经济学》2002,1(4):977-984
本文就对婚外情实施法律惩罚的可能效果进行了经济学的分析。婚姻是一种受法律保护的长期合同。离婚是解除这一合同的惟一合法手段,而婚外情则是违约。但是,惩罚婚姻违约不一定能增加社会中高质量的婚姻。本文的分析表明,惩罚婚外情只有在离婚成本较低的情况下才能起到好的效果。当离婚成本很高时,它要么惩罚的对象更可能是感情执着的正人君子,要么迫使他们更愿意不结婚。中国的离婚成本很高,对婚外情实施法律惩罚难以达到增加高质量婚姻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阎雯 《经济师》2005,(3):247-247
婚姻作为社会的特定形式 ,同社会诸关系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 ,它存在于一定的社会结构中 ,特别是经济结构中。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中 ,传统的婚姻观念和婚姻模式受到了冲击。  相似文献   

8.
婚姻教育是帮助人们认识婚姻的内涵和特点、提升解决婚姻问题技能、增进夫妻亲密关系的教育活动。婚姻教育在中国的发展,需要明确基本原则和推广措施两大问题。婚姻教育的基本原则包括:可靠可信、两性心理特性和共性并重、体现中国特色、合理分类、以婚姻的内涵为核心、实证分析。婚姻教育的推广措施包括:把婚姻教育作为社会管理创新的一项重要任务、完善婚姻教育的法律依据、全国妇联牵头、社会协同和多方参与、公益化和商业化并举并重。  相似文献   

9.
事实婚姻是法律婚之外客观存在与社会生活中的婚姻形态,并在许多国家或地区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其名称、性质和法律上的对策各不相同。中国自1950年《婚姻法》确立了结婚登记制度以来,由于各种原因未经登记而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的事实婚姻仍然大量存在。对此,中国立法及司法实践对其效力的确认几经变迁,从1950年《婚姻法》到2001年《婚姻法》,在立法和司法的层面上,对事实婚姻的效力问题大致经过了:承认—相对承认—绝对不承认—相对不承认的四个阶段。事实婚姻的大量存在对个人、对家庭、对社会都是有很大危害的。  相似文献   

10.
纵观人类历史,从简单到复杂,从有人类历史的记载开始,同性恋的现象就客观存在,这一社会现象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无法抹杀,无法磨灭。目前,世界上同性婚姻合法的国家有11个,还有很多国家和地区也不同程度地保护同性伴侣的法律权利。既然人类某些处境具有相似之处,人性也具有相同之理,人的权利和法律地位是平等的,那么,正确认识同性婚姻,理智面对同性婚姻合法化问题,对保障人权,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崔巍 《经济师》2010,(5):76-77
我国立法对事实婚姻的取舍经历了从绝对承认、不承认以及相对承认的一波三折,实质上反映了事实婚姻有其存在的社会基础和文化背景。事实婚姻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并不等同于非法同居和非婚同居。文章认为在区分非法同居和非婚同居不同法律效力的基础上,应当在立法上承认事实婚姻,对不同状态的事实婚姻分别规定其法律效果。  相似文献   

12.
本文评估了高校扩招对婚姻市场带来的影响。高校扩招不仅导致大学生和研究生入学人数迅速增加,其性别结构也发生了重要变化:接受高等教育推迟了进入婚姻市场,搜寻失败的概率提高;女性在高等教育群体中开始占主导地位,在传统的婚姻模式下,匹配困难和失败的风险进一步增大;劳动力市场成功降低了她们的婚姻收益。本文用人口普查数据分析了研究生的婚姻选择,用城镇住户调查数据分析了本科生的婚姻选择,发现高校扩招对婚姻市场的不利影响是显著的。  相似文献   

13.
云南少数民族水文化与生态旅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云南旅游多年来的发展态势一直较好,除了源于旅游资源的丰厚外,更得源于赋予资源的民族文化内涵。在云南旅游人气旺的丽江、西双版纳、红河,纳西族、傣族、哈尼族等少数民族传统的水文化,给予这些地区的旅游注入了许多鲜活的内容。从“泼水节”的狂欢,到丽江小镇的“柔软时光”,美丽壮观的“元阳梯田”,水的理念、水的习俗、水的传说、水的故事延续着这些民族的生存状态,也为现代社会发展提出了新的思考,只注重水治理的生态观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的,树立优秀的水文化理念才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好方式。本文的目的旨在探讨云南少数民族水文化对云南生态旅游发展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陶然 《经济研究导刊》2010,(12):222-223
新的时代新的婚姻理念开始深入现代人的观念,但是由于长期保留下来的婚姻习俗使得婚约在中国民间仍在起着一定的证婚作用,而基于婚约又会产生种种的复杂社会关系和财产关系,有些甚至需要法律调整.基于婚约技带来的一些法律问题试作分析,目的是希望在今后的立法实践中使之得到完善.  相似文献   

15.
传统婚姻中的“男”言之隐 中国传统婚姻,往往不是两个人的事,而是具有社会意义的大事。在某种意义上,婚姻是两个家族的事,婚姻除了完成传宗接代的任务之外,还担负着一定的政治与经济使命。很多时候,婚姻是否隆重,就代表着两个家族的面子问题。  相似文献   

16.
体育和经济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体育的发展为地区、民族、国家的经济带来繁荣,促进各产业经济的发展。近年来,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在各民族的努力下,在国家的帮助下得到了快速的恢复和发展,全世界开始关注,重视中国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而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又让全世界倍感惊喜,给全世界体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少数民族传统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体育产业口径不断拓宽,商业活动日趋频繁,已经为许多地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生机与活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不仅作为一类运动展现给世人,而且它能推动整个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7.
当前,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青年选择以参军入伍的形式报效国家.同时,国际形势的不断变化,使得我国的边疆地区始终处于不稳定状态.而边疆地区与少数民族地区又在空间上形成了重叠之势,因此在现阶段加强对国内少数民族,特别是青少年群体的军事法律教育刻不容缓.在具体的施行策略上,则应当充分发挥民族大学和军事院校的优势性作用,辅以国家政策的强有力支持.从而在源头上促成少数民族兵源的稳定,亦能够巩固我国的国防与边疆民族地区的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18.
中国有55个少数民族,大多居住在中西部自然条件差、经济发展滞后的地区,加之,少数民族文化素质偏低和法律、环保意识相对淡漠,大多数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可持续发展能力差,中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出,给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带来了机遇,同时也给这些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挑战。本文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方面探讨了少数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法律环境的现状和对策问题,并提出了一些立法与实施方面的建议和意见,以便通过完善少数民族地区的法律环境,从法律方面保障少数民族地区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我国《婚姻法》是从法律的角度约束和规定了以婚姻关系为前提的一系列行为,包括适婚年龄、离婚后的财产划分等,避免在婚姻关系结束以后产生纠纷.但是,《婚姻法》并没有向《公司法》和《合同法》一样,给出婚姻在法学上的绝对概念.因此,本文对婚姻在法学上的概念分析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虽然我国少数民族妇女的社会地位、政治地位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受各种传统思想和固有习俗的禁锢,少数民族妇女的生存现状和权益维护仍然存在着问题,本文从政治法律、经济文化和意识观念三个层面就宁南山区①农村回族妇女权益保护不充分的根源进行剖析,以期为缓解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妇女权利发展的矛盾、加强本地区的回族妇女权益的保护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