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宫 《经济月刊》2012,(5):102-103
今年4月13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一季度宏观经济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增速显著放缓,“硬着陆”的可能很小。另一方面,3N中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出现小幅回升,主要受到蔬菜价格上涨影响,同时发达经济体普遍采用低利率的宽松政策,这也给未来通货膨胀带来隐忧。因此,我们认为尽管经济增长出现放缓,但是“微调”的宏观政策仍将持续,大范围宽松的可能性较小。  相似文献   

2.
周密 《经济》2013,(8):22-24
2013年,全球经济仍处于再一轮的恢复发展周期,再平衡面临挑战巨大,欧债危机依然严重,日本安倍经济学提倡的超宽松货币政策遭受各方指责,美联储出现财政政策退出迹象。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持续增长,投资者在经历了2012年全球经济复苏放缓的一年后,继续努力探索全球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3.
据2013年1月1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519322亿元,比上年增长7.8%。7.8%是进入1999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的最低值,也是最近20年来"倒数第二"的经济增长速度。各方面的经济数据和宏观调控政策的结果都显示当前我国经济总体上增长势头出现了放缓和下行现象,本文将对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的原因及应对这一现象的对策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4.
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的估算及其政策含义:1979-2020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使用附加人力资本的增长核算模型对1979-2014年中国经济增长率进行了核算,并在此基础上估算了1979-2020年潜在经济增长率。计算结果显示2012-2014年间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出现了放缓,但下降幅度有限,这表明当前经济增长的放缓主要是周期性放缓。但是,由于中国面临潜在通货膨胀风险,因此只能谨慎使用货币政策来应对当前的经济下行风险。本文预测结果表明2015-2020年间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将进一步下滑至6.3%的低位。由于中长期内现实增长率与潜在增长率会保持一致,所以宽松货币政策难以阻止经济增长率的下滑,故不应持续使用。  相似文献   

5.
《新经济导刊》2012,(6):88-89
欧洲债务危机仍未有实质解决方案,欧美的经济增长及就业、消费隐忧,导致中国的进出口增速放缓。中国宏观经济政策,逐步释放宽松信号,投资增速、消费增速显示内需增长。由于国外需求萎缩、国内政策紧缩,采购经理人指数、消费者信心指数、企业信心指数均依然低迷,实体经济营商环境  相似文献   

6.
《经济视角》2011,(8):3-3
2011年7月2日,由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东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诚信信用管理有限公司主办,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承办的“中国宏观经济论坛(2011年中期)”如期举行。该论坛发布的报告归纳出2011年中国宏观经济10个应注意的方面:一是2011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不会出现实质性放缓。投资维持高位运行、出口处于常态化区域以及“增长目标与民生目标的协同效应”,确保经济增长不会出现实质性放缓。  相似文献   

7.
《新经济导刊》2012,(3):88-89
投资增速、消费增速相对平稳。欧洲债务问题尚待实质性解决方案,欧美的经济增长及就业、消费隐忧,导致中国的进出口增长速度放缓。中国宏观经济政策,逐步释放宽松信号。由于国外需求萎缩、国内政策紧缩,采购经理人指数、消  相似文献   

8.
《新经济导刊》2012,(5):88-89
欧洲债务问题尚待实质性解决方案,欧美的经济增长及就业、消费隐忧,导致中国的进出口增速放缓。中国宏观经济政策,逐步释放宽松信号,投资增速、消费增速显示内需增长。由于国外需求萎缩、国内政策紧缩,采购经理人指数、消  相似文献   

9.
在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财政政策刺激下,今年以来中国汽车销量连续三个月全球第一、房地产市场出现了整体转暖迹象、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连续四个月回升,乐观人士认为中国经济或已经回暖或"复苏".对目前的中国经济是否已经回暖或"复苏",各界有着各种不同的解读.  相似文献   

10.
《新经济导刊》2012,(4):88-89
投资增速、消费增速平稳。欧洲债务问题尚待实质性解决方案,欧美的经济增长及就业、消费隐忧,导致中国的进出口增速放缓以及逆差。中国宏观经济政策,逐步释放宽松信号。由于国外需求萎缩、国内政策紧缩,采购经理人指数、消费者信心指数、企业信心指数均持续低迷,实体经济增长已明  相似文献   

11.
2012年1月14日,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办的中国经济年会(2011~2012)上,与会专家围绕"2012年中国经济预测"议题展开讨论,认为2012年中国经济增速可能会在合理区间内放缓,对经济发展中的风险应有忧患意识。同时,专家们也为2012年中国经济实现稳中求进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王东 《商周刊》2011,(14):43-43
在美国经济仍未走上正常轨道和就业形势依然不佳的情况下,美联储对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依赖度不会减弱。截至6月底,美联储6000亿美元的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行将期满,在美国经济明显放缓和通货膨胀压力抬头的情形下,美联储货币政策面临着两难选择。  相似文献   

13.
自2008年中国经济增速出现明显变缓,尤其是2012年7.65%的经济增长率更是意味着内忧外患下的中国经济正在告别两位数左右的高增长。对于这一经济事实,文章从中国经济减速的存在性、性质、持续性、原因及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在地区间的差异性等五个方面进行梳理和研究,并探求中国经济未来增长的长期趋势。  相似文献   

14.
卢甲甲 《商周刊》2013,(1):72-74
刚刚过去的2012年,被有的媒体称之为中国经济放缓“元年”,在当年的经济词汇中,经济增速放缓无疑最引人关注。  相似文献   

15.
当前,在中国经济正经历深度调整之际,出席第七届中国经济增长与周期国际高峰论坛的中外专家学者围绕"新发展阶段下的中国经济转型与政策选择"这一主题展开深入讨论,普遍认为,目前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长期看,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放慢经济增速势在必行。同时,还针对经济周期的成因、经济结构调整与城市化、中国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高峰 《江南论坛》2012,(2):10-11
世界银行在去年底发布的《东亚经济半年报》中,调低了今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期。报告中预计中国经济去年全年的增速为9.1%,今年将放缓至8.4%。对于世行关于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判断,得到了国内诸多经济学家的认可,研究机构和专家大多认为,未来两年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是大概率事件。有专家甚至预测,中国经济增速将会从10%左右回落到6%至7%,在今后几年将从高速增长时代进入到中速增长时代。  相似文献   

17.
2008年以来,受美国次贷危机影响,美国经济放缓,世界经济风险因素增多,全球经济稳定健康发展面临巨大挑战.虽然我国经济基本面没有显著恶化,新兴经济体经济发展相对较快,但整体经济已开始出现明显放缓态势,本文从我国2008年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主要问题以及对2009年经济走势的分析和预测来论述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  相似文献   

18.
由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使得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都随之震荡下滑,全球经济开始出现衰退,中国的经济增长也出现了放缓的趋势。世界经济衰退对中国经济造成的更为直接的影响是出口下降,一大批出口导向型中小企业相继倒闭。正视经济衰退的存在,采取切实有效的应对策略,保证中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是我们现在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王永中 《经济》2011,(12):64-65
在巨大的灾后重建需求、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和政府两次补充预算案等的刺激下,日本经济在连续三个季度的负增长之后实现了强劲反弹。但当前全球经济形势并不利于日本经济恢复,如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迟迟不能得到有效解决、美国经济增长乏力和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等,此外,日元持续升值、电力供应短缺和人口老龄化等国内问题也抑制着其经济稳定复苏。综合考虑国內外因素,日本经济的强劲增长态势将不可维持,但在未来3到4年内有望实现持续正增长。  相似文献   

20.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美国经济经历了高失业、低增长的弱复苏过程,美国经济的"新常态"概念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2011年以来,中国也出现了经济增长放缓的趋势。本文从五个方面概括了中国经济"新常态",并比较了当前中国和美国两种"新常态"经济的周期性特征,认为美国"新常态"经济复苏向好的基础比较坚实,但也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中国"新常态"经济仍处于去杠杆、去泡沫过程。中美两种"新常态"经济出现周期错配继续延续的可能性加大,但中国具备一系列政策工具防止中美经济周期错配深度恶化可能引发的二次冲击。当前迫切需要保持定力,坚持底线思维,坚持改革方向不动摇。在去杠杆的同时,通过微刺激实现底线增长率以上的增长目标;通过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释放改革红利,尽量避免与发达经济体"脱钩",挖掘经济增长新源泉,实现可持续的高效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