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贞玉 《时代经贸》2013,(10):80-81
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是商业银行会计和监管中的重要问题。本文主要以民生银行为例,通过对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现状进行分析,进一步剖析了我国商业银行现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原因,同时以商业银行的拨备覆盖率及不良贷款等指标大小,研究和分析对我国商业银行的业绩影响问题。  相似文献   

2.
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是商业银行会计和监管中的重要问题.本文主要以民生银行为例,通过对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现状进行分析,进一步剖析了我国商业银行现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原因,同时以商业银行的拨备覆盖率及不良贷款等指标大小,研究和分析对我国商业银行的业绩影响问题.  相似文献   

3.
贷款损失准备是商业银行抵御风险的重要保障之一.通过比较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的会计准则与监管政策,可以发现两者存在冲突,主要表现在计提理念、计提技术等方面.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使得监管政策与会计准则的兼容性问题日益紧迫,与此同时商业银行的实际操作也受到考验.为此,本文提出了顺利实施新会计准则和完善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政策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与国际接轨的新会计准则的实施,我国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的监管难度愈来愈大,本文主要以民生银行为例,对我国商业银行在实施新会计准则和监管部门提出的监管新规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行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5.
李贞玉 《时代经贸》2013,(12):68-68,70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与国际接轨的新会计准则的实施,我国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的监管难度愈来愈大,本文主要以民生银行为例,对我国商业银行在实施新会计准则和监管部门提出的监管新规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行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6.
文章首先针对我国目前农村信用社在贷款损失准备的计提方面提出了四点现状,同时结合案例运用数据分析强调贷款不良率偏高、拨备计提不够充分,然后运用新会计准指出农信社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方式的不合理,税收制度加强了顺周期性,从而可能操纵会计利润.最终针对每点现状展开探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指出,拨备用于覆盖贷款的预期损失。鉴于预期损失的客观存在,建立科学完善的贷款损失准备金计提机制对商业银行来说至关重要,这种计提机制应具备及时性、前瞻性等特征。文章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准备金计提方式发展变化的分析,就建立前瞻性的准备金计提方式进行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8.
笔者采用市场集中度指标(HHI),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分析贷款集中对上市银行风险与收益的影响来衡量上市银行的贷款集中度,发现近年来上市银行贷款的行业集中度呈下降趋势,地区集中度呈略上升趋势。结果表明:地区集中度与上市银行的资产净利率相关,而行业集中对上市银行的盈利能力没有显著影响;行业集中和地区集中对上市银行的经营风险均没有显著关系。  相似文献   

9.
最近一段时期,国有商业银行的上市问题越来越引起市场各方广泛关注。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上市的呼声越来越高,四家银行分别提出了股份制改造及上市的时间表,同时也在不良贷款率和人员等方面着手进行准备。鉴于四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在国民经济和金融体系中的重要地位的巨大影响力,其改制上市的问题日益成为市场关注的热点。国务院向中国银行、  相似文献   

10.
郭斌 《时代经贸》2020,(17):11-12
贷款损失准备的管理是银行资本管理、风险管理、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也是金融监管部门对商业银行监管的重点。本文从会计与监管两方面对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的管理规定进行比较,提出拨备监管指标管理下的内在规律,并对实务中银行管理层关于贷款损失准备常见的误解进行分析,希望对银行拨备管理人员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1.
韩晓晨 《技术经济》2007,26(8):120-124
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进行盈余管理利润操纵比较普遍,由于公司所处的行业不同,提取资产减值准备会有很深的行业烙印,本文从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坏账准备计提分析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基本情况和行业特点,提出加强会计信息的披露,扩大坏账准备计提范围,强化注册会计师外部监督等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一、我国贷款损失准备金提取政策沿革银行贷款损失及税收待遇制度是银行税制改革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按照《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规定,金融企业发放的贷款主要包括短期贷款、中期贷款和长期贷款3种。其中,短期贷款是指金融企业根据有关规定发放的、期限在1年以下(含1年)的各种贷款,包括质押贷款、抵押贷款、保证贷款、信用贷款、进出口押汇等。同时也包括从事信托业务的金融企业用自有资金发放的1年期(含1年)以内的贷款。中期贷款是指金融企业发放的贷款期限在1年以上5年以下(含5年)的各种贷款。长期贷款是指金融企业发放的贷款期限在5年(不含5…  相似文献   

13.
预期损失法是相对实际损失法而言的.又称预期现金流量法。该方法在确定用于金融资产后续计量的实际利率时应考虑预期信用损失,将其作为预期现金流入的抵减项。但是,金融资产初始确认时不允许确认减值损失。如果后续期间发生对预期信用损失的有利变化(如贷款的违约率降低,经济形势的好转),经调整的金融资产账面价值可以超过摊余账面价值。本文结合实例,探讨了预期损失法在贷款减值准备会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与盈余管理动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贷款损失准备是银行事前计提的用于覆盖预期损失的一种拨备,能降低银行报告盈余的波动性,可被用于满足盈余管理之需要。当商业银行使用贷款损失准备进行盈余管理时,其报告盈余将与贷款损失准备正相关,然而对我国42家商业银行2004-2007年,以及主要股份制商业银行1993-2007年的实证研究发现,样本银行却并无此管理动机或管理需要,且城市商业银行的盈余管理动机更弱,这可由我国银行业特定的所有权结构、控股结构及其衍生的管理激励来解释。  相似文献   

15.
贷款损失准备:会计与监管规则的冲突和协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杰  孟祥军 《现代财经》2007,27(11):44-49
恶劣的资产质量和薄弱的信用风险管理是导致银行破产和银行危机的最主要原因,而通过提取充足的准备金,及时确认损失并予以核销,可以有效避免严重的信用风险积聚所可能引发的各种问题。从会计和银行监管规则制定者对于贷款损失准备的基本立场出发,分析和比较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与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对贷款损失准备计提规范的最新发展及其冲突和协调的相互关系,以期对完善我国贷款损失准备金相关的会计和监管规则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的管理策略对其信贷供给与周期波动的影响。研究表明我国银行业倾向于根据即期或历史信息对其信贷组合的预期损失进行评估,但其贷款损失准备管理却倾向于是逆周期的,似乎与即期准备或后向准备管理策略下的贷款损失准备的顺周期性相悖,这需要结合我国宏观经济和银行业特定的演变规律才能给予合理解释。自实行统一的贷款损失准备管理政策以来,我国宏观经济基本上处于经济周期的上行阶段,且银行业的不良贷款率处于下降的通道,当我国银行根据即期或历史的贷款损失信息进行信贷风险的评估时,其将高估了信贷组合未来的预期损失,从而倾向于计提较多的贷款损失准备,并供给相对较少的银行信贷,进而引致了贷款损失准备的逆周期变动。  相似文献   

17.
甘煜  应旭婧 《当代经济》2009,(17):80-83
国内外竞争形势日益严峻,如何加快中国商业银行的改革进程,建立有效运作的现代商业银行制度,增强中国上市银行的综合实力,从而全面提升竞争力,显得十分重要而紧迫.本文利用分层法建立银行竞争力指标体系,并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14家上市银行进行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探析银行提高综合竞争力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8.
浅谈上市公司如何计提坏账准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建海 《经济师》2003,(10):125-125
应收款项管理是财务管理的薄弱环节。文章指出 ,合理计提坏账准备 ,增强企业抵御风险能力是企业当前面临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9.
张丽强  刘秀春 《时代经贸》2007,5(9Z):158-158,160
2007年1月1日执行新企业会计制度后,对于资产计提的减值准备问题有了重大变化。对于企业而言,坏帐准备直接关系到资产价值和盈利情况,因此在实务中特别需要按有关规定正确理解和把握,为进一步提高坏帐准备的核算质量,笔者愿与各位同行共同商讨一下坏帐准备的核算中常见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的税收待遇进行国际比较发现,尽管目前国际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确认货款损失及其减税的完美方法,但从各国实践及其发展趋势看,特定准备金法在确认减税时机及实际贷款经济价值下跌上,相对来说要优于其他方法。同样,我国贷款损失税收待遇也应通过不断改革逐步对渡到特定准备金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