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邓宏图 《经济学》2003,2(3):531-554
本通过分析中国西汉王朝的政治经济状况,揭示了古代社会“官商合一”制度的普遍性实源于赋税之于国家稳定的重要意义。古代政府用“行政效率”替代“经济效率”并追求最大化,因而用“官商合一”的制度安排取代“民间自由经商”,其目的在于巩固皇权的权力基础,解决财政危机。此外,古代中国社会“重农抑商”政策乃是“官商合一”的制度安排在土地私有制下逻辑的自然延伸。  相似文献   

2.
赵倩 《经济师》2008,(10):290-291
文章通过阐述重农抑商政策产生的原因,揭示了重农抑商政策的本质,并分析了它对中国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种种弊端以及对中国农民思想上所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历史上的"官商":一个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通过分析中国西汉王朝的政治经济状况,揭示了古代社会"官商合一"制度的普遍性实源于赋税之于国家稳定的重要意义。古代政府用"行政效率"替代"经济效率"并追求最大化,因而用"官商合一"的制度安排取代"民间自由经商",其目的在于巩固皇权的权力基础,解决财政危机。此外,古代中国社会"重农抑商"政策乃是"官商合一"的制度安排在土地私有制下逻辑的自然延伸。  相似文献   

4.
该文通过分析中国西汉王朝的政治经济状况,揭示了古代社会"官商合一"制度的普遍性实源于赋税之于国家稳定的重要意义.古代政府用"行政效率"替代"经济效率"并追求最大化,因而用"官商合一"的制度安排取代"民间自由经商",其目的在于巩固皇权的权力基础,解决财政危机.此外,古代中国社会"重农抑商"政策乃是"官商合一"的制度安排在土地私有制下逻辑的自然延伸.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重农抑商的思想和政策一直占支配地位,而元朝却敢于破除传统,实行农商并重政策。主要体现在恢复和发展农业,大力发展商业。这一政策促进了元代社会经济发展,对以后乃至今天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的经济形式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导,商业在发展之初较为缓慢.当代很多人受传统的固有观念的影响,认为我国古代的经济思想是重农抑商,这是一种片面的说辞.中国古代商法历史悠久、 内容丰富、 形式独特,虽然较为分散,但是其中包含先进的商业思想,实现了对古代商人及商事活动的规范化调整.  相似文献   

7.
林燕 《经济师》1998,(10):101-102
古代中国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国家,由于封建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商业发展始终受到限制。但是,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的商业以其不可逆转的力量在夹缝中生存发展着,并在三个历史时期呈现出异常繁荣...  相似文献   

8.
林燕  孟建伟 《经济师》1999,(2):104-105
重农抑商,是中国封建社会基本的经济政策。“本”与“末”的划定,不仅将农业与商业对立起来,而且把商业强行列入“君子不为”的低贱职业。这不仅阻碍了商业的正常发展,而且使商业思想的发展和深化也受到很大影响。反过来看,重农抑商政策毕竟又根源于相应的商业思想,...  相似文献   

9.
西汉时期,国家依旧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然而统治者实行这一政策的原因有很多,并非单纯为了发展农业才抑制商业。实行重农政策的根本目的在于大幅度提高粮食供给量,以满足社会各方面之需要,特别是军队之需要;实行抑商政策的目的主要是出于重农,以及发展官营工商业以增加政府财政收入之需要,其根本目的则是为了用增加的粮财收入进行无休止的扩张领土的战争。  相似文献   

10.
聂慧丽 《生产力研究》2011,(10):27-28,31
为了适应巩固农业赋税制度和维护国家统治的需要,我国古代形成了以"国家本位"为实质,以"重农抑商"观念为核心的赋税思想。文章对我国古代主要农业赋税思想的核心理念、主要内容及变化历程进行了分析,并对今天的农业赋税制度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皇权专制社会赋税制度变迁的特点,即在“重农抑商”思想下,统治阶级必然对工商税实行重税政策;而田赋和徭役制度变迁的特点是沿着减少交易费用的方向变迁。用新制度经济学的方法对上述问题进行论证,能够为中国皇权社会赋税制度变迁的特点和规律性研究提供新的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封建王朝的发展,中国的"重农抑商"虽然时紧时松,但却一直是中国古代经济史上的主流经济思想.而在经历了群雄政权,战火纷扰的民不聊生时期,随着秦朝的覆灭,由刘邦建立的西汉王朝完成了国家的统一,同时也迎来了中国商业史上的第一次高峰.汉代商业的繁荣推动了其商品经济的发展,冶金业、 制盐业相当发达,陶瓷和纺织业也蓬勃发展,对外贸易较为频繁.  相似文献   

13.
论我国古代小说中商人形象的伦理色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小说中的商人形象带有强烈的伦理色彩,其原因主要有三:其一是中国古代的“以载道”的传统创作原则;其二是中国古代长期的抑商政策和贱商观念;其三是中国古代的伦理型化背景。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古代经济思想史上,重农抑商居主导地位。各个时期的思想家多本这一思想。然而,作为我国占代史学家、文学家和社会思想家的可马迁,却在肯定农业占首要地  相似文献   

15.
中国历代的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持其经济基础以稳定政权,总是强调“重农抑商”政策。列宁指出:“任何阶级的政权都必须为它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发展而服务。政治是经济的最集中的表现”。封建政权的经济支柱是小农经济。为了扶持、发展这种个体小农阶层和保护地主阶级利益,封建政权千方百计地致力于“抑商”。这种情况,竟延续于中国整个封建社会达二千多年之久,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及其所能带来的种种变化和进步。  相似文献   

16.
论秦自商鞅变法后的商品经济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主要根据秦简《日书》的材料 ,对战国时期秦国自商鞅变法后商品经济的发展状况作了研究 ,阐述其具体表现 ;并进而探寻在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秦国统治区内商品经济能够得到较快发展的原因 ;认为对于秦国重农抑商政策的实际作用不宜估计过高。  相似文献   

17.
不少法史学家和部分经济法学家认为中国古代有经济法。若从"经济法"和"经济"的概念来看,在重农抑商的中国古代社会是不存在经济法的。经济法以调整国家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为基础。作为economy的"经济"是指以商品(服务)交换活动为主体的经济,而非以自给自足为基础的生计活动。无论是作为萌芽的经济法律规范或是独立部门的经济法,其调整的经济是自由平等的商品(市场)经济关系,缺少商品经济,经济法就无法产生。  相似文献   

18.
明代藩王经商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是我国商品经济空前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皇亲贵族们也逐渐抛弃了“重农抑商”的老传统,争相参与经商活动。 近年来,学术界对明代藩王的研究已取得不少成果,但对其经商问题不是有所忽略,就是研究不足。因此,笔者拟就明代藩王参与经商的原因、概况、特点及对明代社会的影响,作初步的探索。 (一) “重农抑商”是我国封建社会历代王朝的传统政策,明代也不例外。明太祖朱元璋为禁止贵族官僚经商曾明文规定:“官员之家不能于所部内买卖”;又规定:“凡公侯内外文武官四品以上官,不得放债”。然而,明藩王为满足自己日益增长的贪欲,竟不顾明太祖的这些规定,抛弃了“重农抑商”的老传统,竞相参与经商活动,以牟取暴利。这里,仅就明代藩王经商的较突出者,略作分述。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赋税政策发生了八次重大的改革,其中不乏有减免农业赋税的政策,这些政策有长期减免赋税以劝农和临时减免赋税以救荒为主,表现出赋税减免政策的周期性、单一性、偏重性和阶级性。这些政策的出台,与中国古代一直奉行的"重农思想"、历史条件下的土地制度和政治人士的推动作用是分不开的,它们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追溯历史,重商与抑商的纷争在国内外几乎延宕不断,原因在于,重商还是抑商对于经济发展来说构成了两难选择。重商则一般容易引起轻农、抑产,阻滞经济的正常发展;抑商则一般又可能导致片面重农、重产,也同样妨碍经济的迅速发展。古今中外受这种两难困扰者不乏其例。因此,争论也至今未休。笔者撰写此文,自然也是为求得正确答案尽点绵簿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