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由此使得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都得到了根本性的提高,但是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却不平衡,无论是城乡居民的相对收入差距,还是城乡居民的绝对收入差距都呈现出长期扩大的趋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导致城乡居民之间的消费水平也呈现出长期扩大的趋势,无论是从城乡居民的消费占比、消费支出、消费水平,还是从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耐用消费品普及率等方面,都反映了城乡居民消费水平所存在的长期扩大的差距。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距的扩大既不利于扩大总需求,也不利于产业结构升级,因此采取措施遏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的势头,使农村居民收入获得更快的增长,以进一步促进中国经济增长和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消费需求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在介绍2000年以来我国城乡收入分配差距状况和城乡居民消费状况的基础上,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与消费需求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发现近年来城乡之间的居民收入差距与平均消费倾向呈负相关关系,说明收入差距扩大是导致居民消费倾向下降、消费需求增长缓慢的重要原因。据此提出了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促进消费需求增长,从而刺激经济增长的系列措施。  相似文献   

3.
2006年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消费是收入的递增函数,即消费伴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不管这种收入是暂时的还是永久的).伴随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也在变大.借助衡量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相关指标,分析2006年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存在明显的地区性、省域性以及国际性差距.为改变这种状况,政府需要采取不断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和扩大消费的政策.  相似文献   

4.
李连梦  吴青  聂秀华 《技术经济》2020,39(2):125-133
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探究电子商务对平衡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作用及作用途径。充分考虑内生性的稳健研究结果显示:2014—2018年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并没有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反而加剧了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电子商务通过城乡居民不同门类商品和服务的消费差距直接影响城乡居民消费差距,通过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间接影响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政府仍需继续支持电子商务进农村,完善农村电商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电商发展环境,并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5.
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年以来,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不断增长从而城乡居民的消费性支出也不断增长。本文利用实证分析,通过对城乡消费水平、消费结构、消费环境、消费观念的分析表明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仍然很大。  相似文献   

6.
劳动收入份额、城乡收入差距与中国居民消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建立了一个包含人力资本人口分组的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劳动收入份额、收入差距与总消费三者之间的关系,然后使用1990—2008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采用动态GMM估计方法,重点检验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以及它们的交互作用对中国居民消费率的影响,揭示了中国消费率偏低的动态形成机制。研究发现,劳动收入份额和城乡收入差距是居民消费增长缓慢最根本的原因;城市化水平、消费习惯形成和人口年龄结构对居民消费率也有重要的潜在影响;提高劳动要素份额具有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效应。尽管使用了不同的识别方法与计量技术并控制了其他潜在影响居民消费率的各种因素,本文的结果依然基本稳健。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年以来,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不断增长从而城乡居民的消费性支出也不断增长.本文利用实证分析,通过对城乡消费水平、消费结构、消费环境、消费观念的分析表明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仍然很大.  相似文献   

8.
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剑 《经济前沿》2006,(2):17-20
改革开放年以来,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不断增长从而城乡居民的消费性支出也不断增长。本文利用实证分析,通过对城乡消费水平,消费结构,消费环境,消费观念的分析表明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仍然很大。  相似文献   

9.
我国城市化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再检验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王子敏 《经济地理》2011,31(8):1289-1293
通过利用2000—2008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建立空间面板计量模型,分析了城市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报告期内城市化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城市化每提高1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就拉大0.39个百分点。同时研究发现城乡收入差距在空间上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差距较大,而影响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因素可归结为收入水平和边际消费倾向两个因素。从我国实际来看,农民边际消费倾向并不低,因此,影响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根本因素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要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必须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提高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引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因素,对传统的LA/AIDS模型进行了拓展,以分析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对中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机理,并通过对此拓展模型进行数理推导,解决估计中关键变量数据难以获得的难题。文章随后利用2001-201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结合混合回归模型和SUR模型的估计方法,分别对中国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进行了影响因素分析,实证结果验证了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对中国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具有显著的影响。文章进一步通过弹性分析,揭示了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对中国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内在作用机理,并结合空间分析方法,找出了未来应加强控制中国城乡收入差距以有效降低中国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地区,并据此为政府扩大消费需求和优化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主要是消费水平、消费结构、消费倾向和最终消费率的差距。这种差距主要是因为城乡居民收入、城乡居民消费环境、城乡居民消费观念等造成的。这必然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有效对策来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成立以来,黑龙江省国民经济获得了长足发展,人们享受到了经济发展的成果。但实证分析发现,进入20世纪90年代,黑龙江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迅速拉大,如不采取任何政策措施,这种差距将长期存在并难以消除。因此,政府应建立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城镇化视角下,通过理论模型推导,构建门槛面板模型,采用1997~2015年省际数据实证检验了社会保障支出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门槛效应。研究发现:在城镇化视角下,社会保障支出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具有显著的门槛效应。在城镇化水平中级阶段,社会保障支出缩小了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在城镇化水平高级阶段,社会保障支出拉大了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分地区看,东中西部社会保障支出既存在城镇化水平的门槛效应,又存在地区差异。基于社会保障支出结构,社会保障各项目支出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具有不同的门槛效应。此外,人力资本和城乡收入差距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具有显著影响,人力资本负向影响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城乡收入差距正向影响城乡居民消费差距。  相似文献   

15.
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诗娥  杨汝岱 《经济评论》2012,(1):76-84,107
经验观察发现,三十年来,我国省际城乡居民消费一直存在"经济发展越落后的地区,城乡居民消费差距越大"的现象。本文构建1978-2007年省际面板数据,基于不同模型的计量检验结果表明这种现象的存在,在经历了改革开放初期的"集体贫困"之后,这种现象在1980年代中期以后的二十年间显得尤为突出。而一些省份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开始下降,这是未来发展的希望所在。本文还从社会发展、经济现状、政府行为、基础设施和对外贸易五个方面对影响省际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因素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考察,研究表明,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教育公平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等措施有助于迈向理想的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6.
王猛 《现代经济信息》2012,(2):375-376,381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是中国现阶段一个不争的事实,这不仅影响社会公平,而且影响社会长期稳定的持续发展。本文以安徽省为例,选取2005-2009年的统计数据对安徽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进行解读,分析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主要因素,提出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甘肃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现出持续扩大的趋势。文章从甘肃省的基本情况着手,结合数据使用比较分析法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行研究。从总量和结构两个方面分析甘肃省城乡居民收入的现状,根据影响甘肃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不同因素,相应地提出缩小这一差距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选取1992—2009年的数据,利用城乡居民收入比率和基尼系数两个指标对河南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趋势进行描述和分析。目前,河南省城乡收入差距仍然很大,但从基尼系数来看,城乡收入差距的总体趋势是下降的。进一步的计量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河南省人均GDP和城乡二元结构系数对河南省城乡居民收入相对差距有着正向的影响。因而,对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进行探讨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收入差距扩大与中国内需不足:理论机制与实证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建立一个关于收入差距与消费需求的理论模型。接着,本文基于协整理论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利用中国1978—2009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实证性地考察了三类收入差距变量对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程度。实证分析发现,这三类收入差距变量确实是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Granger原因,并且在样本区间内,城镇基尼系数、农村基尼系数和城乡居民收入比值分别可以解释居民消费率下降幅度的33.6%、18.3%和42.8%。值得注意的是,在短期内,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会促进居民的消费需求,但促进作用不是很明显。  相似文献   

20.
选取江苏省1992—2011年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的数据,运用协整检验与误差修正模型研究城乡实际人均消费与人均收入的长期与短期关系。实证分析发现,城乡居民消费与收入之间均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城乡收入差距通过降低全省的长期消费倾向和短期的消费需求收入弹性,导致居民消费率不断下降。因此,为保证全省经济的持续稳定快速增长,提高居民消费率,应该采取一系列措施控制日益扩大的城乡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