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今年以来出现的要求“人民币升值”的问题加以关注,对于人民币的升值预期的形成机制,根据国际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建立模型进行分析,并对目前人民币事实上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如何消除人民币的升值预期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缺陷及改革取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程度在不断提高,但参考一篮子货币调节规则不透明、汇率浮动区间狭窄等问题,仍然影响着汇率生成的市场基础。本文试图通过分析金融危机对人民币汇率机制形成的影响,提出在金融危机背景下,进一步提高人民币汇率形成的市场化机制,采取盯住一篮子货币、加强区域货币合作、改变外汇市场交易主体结构、适当扩大汇率浮动幅度、完善外汇市场干预方式等政策措施是金融危机下人民币汇率机制的改革取向。  相似文献   

3.
李金玲 《时代经贸》2007,5(10X):190-191
汇率制度是一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恰当的汇率制度是一国经济增长的重要保证之一。本文将论述现行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讨论该机制的特点,我国现行汇率制度的利、弊及其原因。最后,本文给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未无 《经济论坛》2005,(15):41-43
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历史进行梳理,可以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分为四个阶段:①1981~1984年,实行贸易内部结算价和官方汇率并存;②1985~1993年,实行外汇调剂市场汇率与官方汇率并存;③1994~1997年,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④1998年以后,实行事实上的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  相似文献   

5.
文章主要研究如何建立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汇率制度,首先分析了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人民币对非美元货币和人民币有效汇率之间的关系。其次研究了从人民币钉住美元货币汇率向参考一篮子货币汇率制度(人民币有效汇率目标)的过渡,以及建立一篮子货币汇率机制的方法和实证模拟研究,并考察了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幅度。最后文章认为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市场化改革是我国汇率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并给出了本文的主要结论。  相似文献   

6.
7.
汇率制度是一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恰当的汇率制度是一国经济增长的重要保证之一.本文将论述现行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讨论该机制的特点,我国现行汇率制度的利、弊及其原因.最后,本文给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完善   总被引:34,自引:1,他引:33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实际上就是汇率制度的选择问题。我国现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存在着众多缺陷,突出表现为汇率形成机制扭曲、汇率缺乏灵活性、汇率调整缺乏准确依据、较高的维持成本。在我国加入WTO后新的开放形势下,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必要性彰明较著。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核心内容至少包括五个方面,即完善汇率的决定基础、矫正汇率形成机制的扭曲、健全和完善外汇市场、增加汇率的灵活性、改进汇率调节机制。完善汇率机制的实质是提高汇率形成的市场化程度,而不是简单调整汇率水平。完善汇率机制是我国自主的选择,必须要充分考虑我国社会、经济的承受能力,避免汇率大幅波动。  相似文献   

9.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的人民币汇率制度主要存在的问题是生成机制不合理、汇率制度制约了货币政策、外汇市场不完善、外汇储备过度增长和国际收支持续顺差。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加快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高度市场化。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大力发展外汇市场,不断推进人民币汇率市场化进程,强化相关经济体制配套改革。  相似文献   

10.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存在的主要缺陷 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这种汇率制度赖以存在的基础有两个:一是银行结售汇制,非银行客户(不包括三资企业)必须将出口所得的外汇无条件地卖给外汇银行,不能持有外汇账户,后来调整为大型外贸企业可以持有一部分外汇,1996年在此基础上人民币实现了经常项目下的可兑换,非银行客户的贸易用汇可以通过外汇银行的售汇来满足,非贸易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IS-LM-EE模型构建了汇率冲击效应的理论模型,并利用SVAR方法对1996~2010年的月度时间序列数据,从国际贸易规模、人民币价值稳定、金融业发展三个方面研究了汇率和外汇储备冲击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动态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短期内人民币渐进和小幅升值虽然给国际贸易带来负面冲击,然而长期内这不仅有利于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的转变和国际收支的再平衡,而且也有助于实现低通货膨胀率和人民币的内外价值稳定。此外,外汇储备累积通过货币供给、利率、银行利差等渠道对人民币价值稳定及其国际化形成不可忽略的负面冲击。  相似文献   

12.
程英 《经济研究导刊》2007,(10):81-82,115
我国劳动力就业压力十分沉重,同时,结构性失业是我国劳动力市场的重要特征,而目前我国人民币汇率低估下的国际收支顺差对劳动力就业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因此,有必要通过人民币的升值来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从而从根本上长期解决就业难题.  相似文献   

13.
人民币的短期升值与中长期贬值的压力并存,构成了目前人民币汇率升值不妥,贬值亦不妥的困境。解决人民币汇率困境不能仅局限于汇率水平或汇率形成机制的研究,关键还在于内部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对外经济政策的改革。  相似文献   

14.
The Chinese currency, the yuan, which was pegged to the value of US dollar in the past, will now be a managed currency. Its value will be set in relation to a basket of currencies. China is taking the first big step toward a free-floating currency. This analysis explores the impacts on Chinese banking, Chinese companies and international monetary market.  相似文献   

15.
“汇改”后人民币汇率制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进行重大改革以来,人民币对美元的基准汇率一直处于单边升值的态势.从宏观经济特征和模型实证分析中可以得出,虽然"汇改"后人民币货币篮子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人民币汇率的灵活性在逐渐增强,但主要还是参考美元汇率来进行调节,属于"软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  相似文献   

16.
张明 《金融评论》2012,(2):12-25,124
本文回顾了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历史进程,剖析了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动力机制,并对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前景进行了展望。无论从1994年汇率并轨还是从2005年央行重启汇率改革至今,人民币对美元名义汇率以及人民币有效汇率均经历了显著的升值过程。从利率平价、购买力平价、贸易余额与劳动生产率增速等短、中、长期维度来看,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依然存在一定的升值动力。下一阶段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走势取决于汇率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博弈。考虑到贸易顺差、短期国际资本流动、输入性通胀与外部压力等因素的消长,下一阶段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升值幅度有望显著放缓(由之前的年均5%~7%放缓至年均2%~3%),并伴随着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波动幅度的明显放大。  相似文献   

17.
曹广喜  夏建伟 《技术经济》2008,27(10):90-95
基于Frankel—Wei模型构建了VC—FW模型,并利用VC—FW模型对人民币汇率在2003年4月至2007年7月期间的动态运行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的运行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虽然在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改革后的相当长时期内,人民币汇率仍倾向于“软”盯住美元,但人民币汇率制度正缓慢地向具有更大汇率弹性的参考一篮子货币的管理浮动汇率制度转变,且2007年人民币兑美元浮动区间的扩大加速了这种转变。同时,分形分析结果表明,与同时宣布实行管理浮动汇率制度的马来西亚相比,人民币汇率运行的灵活性比林吉特强。  相似文献   

18.
从日元升值看人民币汇率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开始不断升值。比较日元与人民币的升值历程发现,当前人民币的升值与1985年的日元一样都受到国内经济增长和国际强权势力的压力。但中国相对于日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市场化程度不高,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尚未完全市场化。中国应注重人民币升值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加强金融监管,慎重对待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市场开放,同时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弱化人民币升值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