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论金融创新形势下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融创新的变化 ,迫使我们不得不考虑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影响 ,在当前尚未具备采取其他中介目标的条件下 ,应继续选择货币供应量目标 ,调整货币供应量的统计口径 ,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 ,进一步完善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相似文献   

2.
自1978年以来,我国货币流通速度的波动开始增大,这给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从货币供求和货币内生性两个方面分析了货币流通速度变动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并构建货币流通速度下降对货币供给的消减作用模型,提出应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强金融市场建设、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和强化金融创新,为我国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我国传统的货币需求供给以及一切货币行为都由央行主导,如货币的发行、降息降准等其它货币政策的制定等。然而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之后受国内外双向影响之下,央行的主导性货币地位已不能完全控制与主导市场行为。本文首先介绍了中国的金融体制改革的方向和思路,然后介绍了金融体制下对货币需求影响的发生机制和具体表现,从而得到金融体制改革对货币需求的影响方式和影响趋势,以求不断完善当前货币需求体系,全面促进国内外金融市场创新与稳定。  相似文献   

4.
郭玉鑫 《商》2014,(4):142-142
货币乘数是货币供应理论的核心变量在当代经济金融环境下货币乘数的大小和变化受到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监管部门监管要求商业银行资产负债选择以及社会公众行为偏好的共同影响。本文在对货币乘数影响因素进行扩展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新的货币乘数决定模型并进行了实证计量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监管要求对广义货币乘数的影响最大货币政策对货币乘数的影响已不是决定因素这也为我国实施宏观审慎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必要性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将互联网金融对居民资产选择及存款供给的影响引入微观银行学框架,从理论上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对我国价格型和数量型货币政策传导有效性的影响.研究发现,互联网金融增强了银行存贷款规模及利率对银行同业市场利率的敏感性,提高了价格型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互联网金融发展加剧了狭义货币乘数的波动,增加了广义货币供应量,降低了货币作为交易媒介的流通速度.同时,本文利用互联网金融、中国人民银行及银行间市场数据,实证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实证结果支持了理论模型的主要结论.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调控货币供应量的实践表明,作为中介目标的货币供应量,在指标可控性、可测性和与最终目标相关度上,与当初的预期相差甚远。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效果弱化的原因,主要来自货币流通速度下降、股票价格的影响、金融创新、利率管制的影响等方面。为了扭转这种状况,应调整货币供应量的统计口径,关注股票价格,建立对电子货币的管理体制,做好未来规划。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调控货币供应量的实践表明,作为中介目标的货币供应量,在指标可控性、可测性和与最终目标相关度上,与当初的预期相差甚远。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效果弱化的原因,主要来自货币流通速度下降、股票价格的影响、金融创新、利率管制的影响等方面。为了扭转这种状况,应调整货币供应量的统计口径,关注股票价格,建立对电子货币的管理体制,做好未来规划。  相似文献   

8.
货币市场基金发展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功效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3年末,我国金融市场上诞生了货币市场基金这一投资新品种.它的产生直接导致金融结构中主体地位的调整和行为的变化,并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运用效果.本文从我国货币市场基金诞生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正负效应探寻开始,分析我国目前货币政策传导有效性现状及其原因,研究美国联邦储备体系货币政策传导功效原理,讨论我国中央银行在货币市场基金发展后货币政策提高传导效果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金融创新和资产多元化趋势,货币需求的变动与决定机制日趋复杂。基于这个背景,运用协整检验、VEC模型估计和冲击响应分析等计量方法对我国货币需求变动及决定机制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货币需求的滞后项对货币需求的影响较大,即外部冲击对货币需求变动的贡献不到30%。外部冲击与货币需求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而且在外部冲击因素中:国际油价波动对货币需求变动的短期影响较大,联邦利率、有效汇率基于脉冲响应分析的基础上对于货币需求的影响较小,几乎不影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故在制定货币政策时要更注重内部的持久性收入及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等外部冲击因素等建议。  相似文献   

10.
王文荣  姜雪 《中国商论》2024,(8):107-110
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分为数量型中介指标和价格型中介指标两类,中介指标是连接货币政策操作目标和最终目标的桥梁,通过中介指标监管部门可以提前判断政策的实施情况,进而及时进行政策调整,因此,中介指标的选择决定了货币政策传导的效率,影响着货币政策调控的效果。随着金融创新的发展,以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作为金融变量的数量型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有效性越来越低,而以利率作为金融变量的价格型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有效性不断增强,我国开始考虑向价格型中介指标过渡。本文通过对已有文献进行梳理,分析金融创新背景下我国货币政策中介指标运行现状,并进一步探讨金融创新对我国数量型中介指标的有效性影响,得出当前我国货币政策中介指标面临的困境,并给出完善我国货币政策中介指标选择的对策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刘砚 《中国科技财富》2010,(16):231-231
央行能否控制货币供给是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一个重要前提,因此分析我国央行货币供给的控制能力在当前宏观调控的背景下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对货币供给的控制进行分析,必然要涉及到货币供给的过程.在当今金融创新、金融放松管制和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的背景之下,各个层次的货币供应量之间的界限更加不易确定,基础货币的扩张系数也失去了以往的稳定性,这又进一步强化了我国货币供给的内生性.通过对上述复杂因素的综合分析,探讨了我国央行对货币供给不可控性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12.
张鸥 《致富时代》2011,(11):7-7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汹汹袭来,3年后的今天世界经济仍在蹒跚中。战胜金融海啸的唯一法宝,就是采取正确无误的货币策略;国际货币与金融体系洗牌和重建之日,作为正在和平崛起的中国,央行将继续制定、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外,同时把握时代机遇,实施人民币走出去战略。该文将介绍金融危机对全球货币政策的影响及中国金融货币政策多元化。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技术的革新推动了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进而对我国金融市场产生重要影响。文章首先从第三方支付、网贷平台、互联网理财和数字货币等方面分析了当前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探究了互联网金融发展对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影响机理。研究认为,我国互联网金融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第三方支付和互联网理财发展势态较好,而网贷平台规模呈现倒U型趋势,数字货币发展波动较大。同时,文章认为,互联网金融通过货币渠道和信贷渠道对货币政策的传导产生影响。最后,文章从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和互联网金融机构等部门入手,从利率市场化、货币供应量统计标准等方面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中国流通经济》2016,(7):122-128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加速了"金融脱媒"、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从而改变货币流通方式和流通速度,影响货币结构。实证分析表明,互联网金融对货币供给有着深刻的影响,尤其是支付货币电子化对流通中的现金和活期存款产生的替代效应非常明显;支付货币电子化的普及增强了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增加了货币供给。但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对货币供给、货币需求和货币传导机制也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削弱了货币政策调控实体经济的敏感程度。  相似文献   

15.
随着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发展,internet在全球的普及,网络经济的兴起,电子货币应运而生。在极大的方便人们的日常生活,促进商品零售的繁荣,货币金融理论也因此面临极大挑战,货币供求理论也由于货币乘数和流通速度的变化受冲击尤为明显,正确认识电子货币对货币供应带来的影响,准确把握电子货币充分发展条件下货币供求的变化规律,对央行对货币政策的灵活运用和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货币政策是一个国家经济政策的重要构成部分,因为货币政策在调节经济方面有巨大作用所以金融创新的发展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也就引起了人们的极大重视。本文分析了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和传导机制的影响,接着进行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分析,最后提出了关于中央银行加强货币控制的对策分析。  相似文献   

17.
贾晓萌 《中国市场》2014,(31):121-122
货币政策传导问题是关于货币政策作用过程和渠道及其作用程度和效果的重要问题,涉及经济金融的多个方面。我国的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存款货币银行扮演着上承中央银行、下向企业和居民传达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意图并贯彻执行货币政策、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角色。研究我国的存款货币银行对货币政策信号的传导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对于我国有效实施宏观经济管理,提高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效应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商》2015,(23)
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我国金融行业的不断创新,改变着金融市场的格局。不仅给商业银行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而且也对我国中央银行的地位形成冲击,从而影响了我国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本文通过分析互联网金融对我国货币政策影响的机理,得出互联网金融影响了我国的货币供给、需求和政策制定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金融发展速度提升较快,金融创新已经在全球的范围内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金融活动对于各个领域之中的发展都能够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其中也包含了对于货币政策的影响。金融创新的举措不断地增加,每一个国家的货币政策指标也受到了相应的影响,同时中央银行货币供应量控制能力也会有所降低,货币需求函数稳定性较差。为了能够适应新的形势和基本要求,文章对金融产品的创新以及对货币政策产生的影响进行多方面的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20.
我国货币政策名义锚适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介目标的选择对一个有效的货币政策至关重要。而决定一国货币政策名义锚选择的必然是一国的经济金融现实。在中国,1996年,货币供应量被正式确定为我国货币政策名义锚,但是作为中介目标的货币供应量在可测性、可控性方面存在严重缺陷。本文将就我国货币政策名义锚适用性做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