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随着改革的深化,竞争成为对外贸易领域的主旋律。但目前国有外贸企业的竞争力普遍不强,这一方面是由于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另一方面也与国有外贸企业规模小、效益低有很大关系。为此,必须通过多种方式实行资产重组,走规模经营道路,以提高国有外贸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整体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以知识联盟塑造我国国有外贸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锋 《生产力研究》2003,(5):258-260
随着我国外贸体制改革的深化 ,世界经济全球化与信息化的发展 ,国有外贸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和挑战。国有外贸企业要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和发展 ,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 ,必须培养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知识联盟是培养国有外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张效梅 《经济论坛》2004,(12):124-125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外贸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国有外贸企业有了一定的发展。但随着WTO的加入和外贸经营权的开放,国有外贸企业一方面得到了大量的市场准入机会,另一方面也面临着新的困难和挑战,特别是落后的经营体制已严重制约了国有外贸企业的发展,削弱了国有外贸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因此,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4.
对国有外贸企业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冬梅 《经济纵横》2001,(8):37-38,54
国有外贸企业经过近十年的改革 ,成效很大 ,但外贸企业的弊端也越来越暴露出来。随着中国“入世”步伐的加快 ,外贸企业面临的冲击也将越来越大 ,本文在分析目前外贸企业所面临的困难及存在的弊端的基础上 ,提出今后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云南省省属国有外贸企业改革的对策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洪文 《经济问题探索》2003,(10):117-119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云南省委、省政府的有关政策和政府机构改革、职能转变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有关要求,云南省省级党政机关与所属企业都要尽快通过改革改制实现脱钩。国有外贸企业由于自身的特殊性,改革改制、脱钩工作复杂,任务艰巨。笔者从事国有外贸企业改革工作实践多年,现就云南省省属国有外贸企业即云南省外经贸厅所属的国有外贸企业改革谈点粗浅的看法,以供参考。一、省属国有外贸企业的基本情况云南省外经贸厅直属的国有外贸企业有云南五矿集团公司等十四家企业。这些企业大部分是云南省的老国有外贸企业,成立于六十、七十年代…  相似文献   

6.
柳青艳 《经济师》2006,(9):218-218,220
文章分析了国有外贸企业“入世”后所面临的生存环境改变的挑战,并提出面对挑战所采取的措施:一是改善企业外部环境,其中包括修订与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政府的大力支持。二是企业自身应当采取的措施,即: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培育核心竞争力;营造和谐的企业文化;电子商务和网络化贸易方向发展;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与规避机制。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的中小企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中小企业成为国民经济系统中最活跃、最具潜力的经济成分。中小企业发展至今不但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和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更多的困难和障碍。国有中小企业改革是中国企业改革的一部分,由于国有中小企业既有国有大型企业机制不活、管理松懈和富余人员多等弊端,又有因规模小而存在的抵抗市场风险能力弱、缺技术、缺人才等劣势,因此,国有中小型企业的改革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8.
加入WTO后,国有中小型外贸企业改革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红蕾 《经济师》2003,(5):116-116,118
我国国有中小型外贸企业面对变化了的内外部环境、日益激烈的竞争 ,出现了普遍的经营困难。文章剖析了该现象的深层原因 ,并从企业发展战略、产权制度改革、管理制度改革等方面提出了国有中小型外贸企业走出困境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陈振国 《经济论坛》1997,(16):30-31
国有外贸企业求生存促发展必须强调效益第一□陈振国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国有外贸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变化。外贸企业面临着两个转变的考验,有些企业由于转轨步伐不稳,出现了效益下降或亏损,更有一些历史包袱沉重的企业,负债累累,举步维艰。...  相似文献   

10.
能否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成败,也是今年我国经济工作的重点。作为国有外贸企业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生存、发展,如何进一步适应自去年以来进行的外贸体制的改革,都是目前令人关注的问题。本文拟结合无锡外贸的实践来探讨上述的问题。 市场经济对国有外贸企业的影响 市场经济对外贸企业的影响,用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外贸体制的改革,进出口权逐步放开,对于外贸公司而言,不仅原有的政策优势荡然无存,而且要面临着日趋复杂的国际、国内宏观环境和日趋激烈、白热化的市场竞争环境。这对外贸企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考验,也给外贸企业财务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压力。虽然国有外贸企业多年推行改革,已取得了可喜成果,在财务管理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财务管理较以前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由于历史积弊和改革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反映在财务管理上的弊端还是很多,大部分企业的财务管理仍处于记账管理阶段,与市场经济的主体要求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相似文献   

12.
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外贸企业改革阶段,是实施外贸结构调整战略,全面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的一个非闯不可、也绕不过的关口。今年是大多数国有企业三年内摆脱困境的关键一年。我们一定要努力推进国有外贸企业以内部职工持股为重点多元化产权结构改革。本文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国有外贸企业在改革中形成的多元化的产权结构优点。 一、有利于企业动态的自身调整 传统国有外贸企业在制度上的缺陷较集中地体现在企业财产的所有权,它是单一形态的资本结构,因此不存在不断调整和完善的自身要求,也没有调整的空间。经济学家菲利普克莱因指…  相似文献   

13.
国有外贸企业人才流失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市级国有外贸企业,大约经过15年的巨大投入和艰苦发展,培养和积聚了一大批具有特殊地位的外贸专业人员,他们熟悉国际市场,掌握商品知识、操纵业务环节,是外贸企业特有的专门人才。这种具有某种知识产权特征的外贸专业人才,是外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是国际商务人才激烈竞争的焦点。面对全球经济,面对入世挑战,国有外贸企业的发展不再是过去那样取决于占有的物质资本多少,而更多地依赖于外贸人才的存量和积聚。稳定外贸专业人才队伍,提高外贸业务人员素质,是国有外贸企业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人才竞争的紧迫需要,更是国有外贸企业生存和发展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之一。 一、高度重视国有外贸人才流失的严峻形势 近年来,国有外贸企业出现人才流失的现象非常严重,造成的损失非常惊人。 据统计,8年中,无锡市两个主要外贸集团流失的专业人才近百人。其中,某个外贸公司流失有客户  相似文献   

14.
福建省国有外贸企业改革同工业企业一样,历经放权让利,利改税,承包经营,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等几轮改革,曾经取得较好的业绩。但是,进入以制度创新为主要内容的新一轮改革之后,福建的外贸企业改革落后了。国有外贸企业改革滞后,已成为影响外贸出口业务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必须把国有外贸企业改革摆在当前外经贸工作的突出位置。本文作者从当前经济形势出发,结合福建实际,就福建国有外贸企业改革中必须把握好的几个问题做了深刻的分析与阐述,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入改革,对于国有建设型企业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本文结合当前社会形势,分析研究国有建设投资集团在发展中面临的挑战、机遇和风险,并从财务管理方面来谈谈企业应当采取的策略和措施,使国有建设投资集团有一个更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煤炭属于不可再生资源,煤炭企业是典型的不可再生资源型企业,在其资源枯竭后,如何生存和发展?这是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也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中国的大型煤炭企业还具有与一般企业不同的特性,多为计划经济时代建立的国有企业,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发展,同时要完成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因此,企业的转型面临产业转型和体制转换的双重困难,研究面临资源枯竭的大型国有煤炭企业转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大型国有煤炭企业转型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由于大型国有煤炭企业同时面临着资源危机及国企改革的双重压力,其转型道路必定存在…  相似文献   

17.
1995年以来,由于出口退税率两次调低,退税滞后和取消外贸贷款优惠利率,造成出口成本上升,竞争力削弱,同时由于人民币汇率坚挺,各种综合费用提高。亦使出口成本接连攀升。现行的外贸企业经营机制与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造成外贸企业经营困难。世界区域经济集团化进程中滋生的排他性和贸易保护主义,对中国外贸出口冲击也很大,海关统计数字表明,去年上半年外贸出口已出现滑坡,出口额比上一年同期下降8.2%,其中一般贸易出口明显下降,降幅高达25%,外贸出口面临着近年来从未有过的严峻挑战。面临严峻挑战的外贸企业正试…  相似文献   

18.
国有外贸企业现状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岭 《经济论坛》2005,(5):51-53
一、国有外贸企业面临的机遇1.入世有利于国有外贸企业加快体制创新的步伐。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一方面外贸经营权将进一步全面放开,另一方面各类企业的生产经营都将进一步与国际接轨,企业的生产经营都将按照国际贸易法规和国际市场规律的要求进行;在各类企业间将进一步打破行业、所有制、企业性质等方面的界限,实现公平竞争;非公有制外贸企业将得到国家政策的鼓励和扶持;  相似文献   

19.
龚守栋 《发展研究》1998,(12):49-50
为实施“工业富区”发展战略,宁德地区行署根据本地区国有工业基本是小型企业,基础差、困难大的特点,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因企而异,采取一企一策、一企多策等多种形式,实行以资产重组转换经营机制为重点的“放小”改革,国有工业企业改革面达80%以上。改革推动了国有工业的整体搞活与工业经济的发展,3年来全区工业增长速度达56.62%,年递增25.15%;全区工业经济指标综合考评,  相似文献   

20.
纵观我国国有外贸企业的改革,可以看到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是,有些经过改制后的企业仍然缺乏活力,经济效益不佳.其原因之一就是企业管理弱化,导致企业浪费严重,成本增高,效益下降.其中管理弱化最薄弱的环节、最值得注意的是,长期以来国有外贸企业的管理手段极其落后,外贸企业还没有摆脱传统的管理方式,计划编制、会计记账、客户通讯录、合同、单证、函电的制作、库存管理、商品商情的收集等主要是靠手工操作,工作效率低,质量也不高.因此,为了提高外贸企业的效益,就要强化企业管理,采用先进的管理手段,建立现代的、科学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企业管理新体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此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