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 毫秒
1.
2.
实践证明,金融稳定、持续、快速的发展与地方政府恰当合理的干预是分不开的.而从理论上准确认识政府与金融发展之间关系,是各级政府合理干预金融发展的前提.因而文章首先分析了政府干预金融发展的逻辑起点,然后简要介绍我国地方政府干预金融发展的现状并着重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地方政府敢于金融发展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3.
法治水平、地方政府干预行为与金融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法治约束地方政府对财产权保护和契约维护干预的角度论述了我国转轨过程中投资者保护和最终决定的金融发展水平。首先从分权改革制度设计的分析入手,论证分权后一定程度上成为独立行为主体的地方政府在约束缺失的情况下,为缓解财政压力向辖区内经济体伸出了掠夺之手。并且政府的权力边界在分权后的扩张干预了契约维护质量。本文利用1987-2004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证实了伴随改革进程,法治水平的提高有力地约束了地方政府的干预行为,促进了金融的发展。最后文章提出随着改革的推进,尤其是进入市场经济制度日益完善的后改革时期,要继续大力推进规范政府行为的法治建设,更好地保护私人投资,金融才能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政府干预产生的信贷配给在我国三大经济区域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并提出了两个命题.运用2000~2005年的面板模型对东、中、西部三个经济区域的政府隐性干预和信贷配给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东、中部地区,政府隐性金融干预下信贷配给表现为对私营和个体单位的贷款支持,对公有制经济单位的配给;在西部地区,政府隐性金融干预下信贷配给表现为对公有制经济单位的贷款支持,对私营个体经济单位的配给.  相似文献   

5.
区域金融发展与地方政府行为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文斌  伍艳 《海南金融》2009,(4):18-21
本文主要通过时间序列分析法,运用回归模型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对我国区域金融发展与地方政府行为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我国四大区域金融发展与各地方的政府行为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四大地区的金融发展与地方政府行为均存在着单向因果关系,其中东、西地区金融发展与政府行为之间存在正向因果关系,而中部与东北地区存在着制约关系。  相似文献   

6.
地方政府行为与地方金融发展关系贯穿着经济与金融的关系,实质是一种互动,关键是根据本地经济发展水平来处理二者关系。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甘肃陇南市,在经济逐步走向市场化的初级阶段,地方金融也处于起步时期,它必须依赖地方经济发展,和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同步、同向才能得到发展,而当其发展到具有金融市场主宰份额时,就应该谋求真正的独立经营权,建立现代金融企业,科学地促进地方经济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从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视角及基于中国农村合作基金会兴衰的史实之实践层面,对中国非正规金融的演变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地方政府为了增强对稀缺金融资源的控制会主动进行金融制度创新,而中央政府出于某种考虑不得不默认或支持其行为;但外部随机性冲击会改变中央及地方的博弈收益函数,使地方政府主导型制度创新沦为政治力量博弈的牺牲品。因此,地方政府主导型非正规金融制度的演化在更大程度上是一种政治博弈过程,而非民间自发的逐利过程。  相似文献   

8.
伍艳  文斌 《海南金融》2012,(3):15-19
地方政府干预是影响区域金融发展效率的主要因素。个体固定效应模型检验显示,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财政收支缺口比率与金融效率呈负相关关系。地方政府对金融机构的干预程度也直接影响金融机构信贷资产质量,通过面板分析发现,地方政府干预行为越强,地区不良贷款率越高。  相似文献   

9.
10.
地方财政风险金融化——地方政府行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纵横》2002,(4):13-17
在我国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现行经济体制下,财政和银行一直都是“一对孪生胞弟”,而且都可能有风险问题。目前我国银行业面临较大的风险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尤其是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之后,人们开始更多的关注银行业风险:  相似文献   

11.
12.
对于地方政府债务,不光要看显性负债,也要关注隐性负债,这或许也是一个天量数字。我国地方政府债务最早发生在1979年,此后各地开始陆续举债。特别是从2009年至今,我国的地方债务总额呈现巨额扩张之态势,目前地方债务仍然在以急剧膨胀的速度发展。笔者认为较为可靠的数据,2012年末地  相似文献   

13.
刘晓蕾  吕元稹  余凡 《金融研究》2021,498(12):170-188
由于1994年《预算法》限制了中国地方政府凭借自身信用发行政府债券的能力,地方政府通过设立融资平台的方式发行了大量城投债券。虽然城投债被普遍认为是含有政府隐性担保的,但隐性担保主体认定尚未有共识。本文通过加总地方政府下属融资平台有息债务总额的方法,构建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负担率指标,并通过分析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负担率对城投债一二级市场信用利差的影响,进一步探索市场对城投债隐性担保责任主体的认定。研究发现,政府隐性债务负担率高的地方城投债信用利差偏高,并且这种影响随政策以及宏观形势而变化。自滇公路违约函事件后,投资者在城投债定价中开始普遍关注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负担率的信息;而在43号文明确了地方政府债务置换措施后,省级政府的隐性债务负担率开始成为城投债定价的重要影响因素。这说明投资者认可的地方隐性担保的责任主体是随时间变动的。  相似文献   

14.
以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研究对象,开发区与地方政府博弈属于完全信息动态博弈,通过分析得出(兴建开发区,合法经营)为开发区与地方政府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最优解。在实证研究中,开发区GDP与地方GDP之间有双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当其他因素保持不变时,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GDP增加1%会导致天津市的GDP增加0.758%。由此可知,地方政府应加大对开发区的建设,开发区内企业也要合法经营,共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地方政府行为模式及其对地区金融生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融资源配置的行政化不断加强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国的经济改革是一个从中央向地方分权的过程。分权化改革曾经极大地激发了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和活力。回顾改革历程,中国的地方政府无论在经济发展还是在制度创新方面,一直扮演着非常积极而重要的角色。在经济学  相似文献   

16.
地方政府行为模式及其对地区金融生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各种方法控制劳动力、土地等要素的价格,事实上也就掌握了对地区金融资源的配置权.所以,银行微观治理层面的改善不能保证达成资源优化配置的宏观要求.要想进一步巩固和深化金融改革的成果,最终还须转换政府职能、强化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等.  相似文献   

17.
政府隐性负债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而且在目前表现得相当突出,这给政府财政造成了极大的压力。隐性负债大致可分为直接的隐性负债和或有的隐性负债两种类型,并各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对隐笥负债风险的防范与化解,要从预算管理、提高预算内收入所占比重、体制改革、政府与市场共同化解等多方面入手。特别是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要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建立风险分担的机制和制度。  相似文献   

18.
19.
地方政府如何引导地方金融平稳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存 《银行家》2006,(5):122-123
在目前我国特定的政治体制和经济背景下,地方政府对于改善当地金融生态环境、促进金融效率的提高仍然起着重要作用。大多地方金融机构正处于艰难转型的十字路口,平稳走过这个十字路口当然需要政府助一把力。那么,面对依然问题丛生的地方金融,地方政府应该和能够做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