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同德县针对农牧区特色经济发展滞后,能够带动农牧民增收的特色产业尚未形成规模,农牧民增收渠道狭窄等突出问题,围绕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根据国家和省州相关产业政策和对策措施,同德县计划  相似文献   

2.
最近,我们用1个多月时间,会同各县(市)农村工作部的同志,在我区调查了20个专业村。 这些专业村,是在专业户、重点户和新的联合体迅速发展中形成的。专业村中的“两户”的比例一般占总农户的50%以上,商品率80%以上。它们的出现,既深刻地反映了廊坊地区农村由自给半自给经济向商品生产转化的趋势,也为广大农民通过勤劳致富、走上共同  相似文献   

3.
一、专业村的特征 据1983年统计,福建省有各种专业户、重点户55.8万户,联合体50,061个,参加户数达20万户,两者合计共有75万多户,占全省农户的16.9%。有不少村落“两户一体”占了多数,在小区域分布上形成了一个群体,成为专业村。 专业村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地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如资源状况、经营传统、市场供求、地理位置、交通运输等,并依据各自的条件,分别形成资源优势型、传统工艺型、市场型和新产业型等专业村。根据我们在闽北山区和沿海几个县对一些专业村调查,它们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相似文献   

4.
<正> 近日,湖北省远安县鸣凤镇双泉村20口共计200亩鱼池经过激烈竞争,该村12户农民分别获得6亩至27亩水面的5年经营权,这些农民顺利过渡为远安县的专业渔民。  相似文献   

5.
大丰市新丰镇裕南、仁北、仁南、裕北4村以鲜明的农业结构调整特色著称该市。他们的经验是:不拘一格搞调整。 裕南:种养了什么固然重要,种养好才是根本 裕南村耕地中91%为桑园,蚕农人平养蚕年收入达4800元,被誉为“全国蚕桑第一村”。 从1958年开始,裕南人“铁了心”栽桑养蚕,在1995年那场席卷全国的“毁桑风”中都没有挖掉一株桑。别人“毁桑”,是因为“养蚕亏本了”,裕南人赢取效益关键在于一个“好”字。 裕南人坚持科技先行。村里花费40多万元办起了蚕桑夜校与农民图书馆,定期举办蚕桑讲座,推广生态  相似文献   

6.
最近,我们从晋中地区专业村中选择出效益较高的11个专业村作了一些调查研究。它们是:灵石县后庄,介休县冯家南庄、后庄,平遥县南政、靳村,祁县城南,太谷县石象,榆次市北关,和顺县弓家沟,左权县南岭,榆社县小杜余沟。这11个村的基本情况是:共有4,000余户,1.6万余人,6,175个劳力。1984年农村经济总产值达2,770.95万元,其中专业生产及其它工副业产值为2,422,2万元,占总产值的87.4%。人均纯收入750元,比1978年的123.3元增长5.1倍;比1984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高出1.2倍。其中有人均收入2,000元以上的村2个,1,000~2,000元的村5个,500~1,000元的村3个,400~500元的村1个。这11个村共有企业533个,其中村办企业123个,占23%,产值1,413万元,占专业及工副  相似文献   

7.
同德县针对农牧区特色经济发展滞后,能够带动农牧民增收的特色产业尚未形成规模,农牧民增收渠道狭窄等突出问题,围绕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根据国家和省州相关产业政策和对策措施,同德县计划2007年整合资金678万元,在全县5个乡镇建立3个特色农牧业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8.
通过合理的社会分工,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围绕一个核心产品或产业,实行专业化、规模化生产经营,是有效配置社会经济资源,实现收益最大化的有效途径。吴江市顺应社会经济发展大势,抓住机遇,在全市力推“一村一品”的专业化战略,综合竞争能力令人刮目相看。吴江市专业村群体崛起的经验,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9.
东阳市上村乡山头俞村是个海拔600多米的高山小村,全村只有57户农家、231口人,山多田地少,1986年全村人均年收入仅230元。  相似文献   

10.
农村的致富之路,是充分利用本地自然优势和传统手艺,积极发展商品生产。专业村的出现,正是各地利用各自的生产优势发展为商品优势的结果,也是农民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化、自给半自给生产向商品生产转化的结果。它可以克服单家独户生产时产时停的被动局面,稳定地提供大批商品;可以使大批劳动力在开发山区中致富;还因为它是在发挥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发展商品生产,因而有后劲,经济上将更趋繁荣。平昌县青云乡是自然条件变化较大的山区。全乡11个村,一万多人,分布在十沟、八梁、九座山上。为了尽快改变穷困面貌,1982年乡党政机构请来了7名科技人员,逐村  相似文献   

11.
随着气温的不断回升,有黄瓜专业村之称的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焦桥镇后三村开始忙碌起来,进村收购黄瓜的车辆逐日增多,菜农们抓紧采摘、销售,一片繁忙。后三村从1996年开始发展黄瓜产业,从最初的43户农民单独种植发展到现在的200多户农民参与的大型规模化种植。该村现有黄瓜大棚近400个,成立了大型的合作社,并为黄瓜注册了绿春元商标。  相似文献   

12.
田东县在新农村建设中立足本地资源,以特色农业为方向,积极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农业拳头品牌,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有效地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3.
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普遍实行,带来了生产力的解放和商品生产的发展,双流县农村开始出现专业户、重点户向区域性经济发展并逐步形成了一批从事种植、养殖、编织、加工等商品生产和服务、建筑、运输、购销等为商品生产服务的专业村、专业队。目前,双流县494个自然村中,有专业村72个占14.5%,4,015个自然队中,有专业队229个占5.5%。他们的特点是一业为主,兼业为辅;从事的专业规模较大,提供的商品较多;主要专业的收入占村队总收入的50%以上。  相似文献   

14.
15.
近年来大荔县委、县政府从本县实际出发,提出了狠抓专业村建设,加快"两高一优"农业发展的思路,目前全县已建成各种类型的专业村200多个、专业户1.5万户,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一是抓优化布局。在北部塬区巩固提高30万亩苹果基地;在南部沙苑区与东部移民库区建设30万亩优质红枣基地;在中部灌区发展5万亩中小棚和1万亩日光温室设施农业。使全县农业逐步由传统粗放经营向现代集约经营方式转变。二是抓典型示范。县每年都要树立一批专业示范村,召开3~5次现场会,通过典型引路,走上了"一户带多户,多户带全村,一村带多村,多村成基地"的发展路子。如石槽乡马二村,围绕花生系列加工大做文章,形成200多个门店,年加工经营花生1500多万公斤,成为西北地区首屈一指的花生交易集散地,带动了全县花生产业的发展。三是抓一体化经营。先后探索出"集体 农户"、  相似文献   

16.
田东县在新农村建设中立足本地资源,以特色农业为方向,积极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农业拳头品牌,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有效地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7.
加大三个力度搞好三个服务增强三个意识国家土地管理局科技宣教司司长张小华俗话说,10年树木。经过10年风风雨雨的成长历程,我们的土地管理事业迎来了丰收年。1997年的土地管理工作要加大三个力度,搞好三个服务,增强三个意识。加大宣传力度。1997年,我国...  相似文献   

18.
加速发展专业村 推进农业产业化谢宗权改革开放以来,高安市农业经济发展很快,涌现了一批发展"三高"农业的先进典型,其中尤以专业村为突出,全市现有专业自然村319个。最近,笔者对半岭、院背、南门、鄢家、苏家、霞山、郑家、荷林、长坪、王家等10个专业村的形...  相似文献   

19.
《浙江林业》2008,(4):29-29
毛竹“一竹三笋”是指以毛竹材、春笋、鞭笋和冬笋综合丰产为培育目标的竹林。 1.合理施肥 3月初施笋前肥,每亩施复合肥50—60公斤,或尿素40公斤。6月施行鞭肥,每亩施复合肥80公斤左右,或尿素50公斤。  相似文献   

20.
<正>江苏省南京市全面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不仅极大改善了农村面貌,而且为农民增收创造了有利条件。今后几年,农民增收必须充分发挥大都市带动新农村的独特优势,依托美丽乡村示范区建设,进一步加大力度发展休闲农业。作为南京市休闲农业的主打产品,农家乐专业村借助全市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的契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已成为南京市休闲农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