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一、提高经济效益是农行信用社业务经营的归宿 提高经济效益包含双重内容,一是提高社会效益。它是属于宏观性质的,这种效益的着眼点应该具有长远性和全局性。银行信用社通过信贷资金的筹集与有选择的安排使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物质财富的增加;二是提高银行信用社的自身经济效益。它属于微观性质和局部的,这种效益的取得主要是依靠银行信用社的信贷活动,将存贷利差补偿经营中的成本耗费后而形成。社会效益与银行信用社自身利益存在着密切联系。只讲社会效益不顾自身效益,银行信用社就会失去生存和发展的能力;而只讲银行信用社的自身效益,不讲社会效益,银行和信用社的国民经济杠杆  相似文献   

2.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专业银行是经营货币信用业务的经济实体,它和农业、工业、商业等其它企业的性质有所不同。它的作用不是简单地表现在银行自身的经济效益上,而是首先表现社会经济效益上。有了社会经济效益,才有银行自身的经济效益。反之,没有社会经济效益,也就谈不上专业银行的自身效益。银行效益是实现社会经济效益的基础,社会经济效益是银行实现自身经济效益的前提,银行自身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是紧密联系着的。 在专业银行实行企业化经营后,如何使社会经济效益与银行自身的经济效益共同提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当前,农村经济虽是增长局面,但农业发展却呈减缓走向,要改变农业落后状况,必须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发展“高优”农业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作为以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为己任的农村金融部门,应通过信贷服务,大力支持农业向“高优”方向发展。 一、信贷支持“高优”农业的制约因素 从目前农金部门向“高优”农业信贷倾斜的运行状况来看,制约“高优”农业有效信贷投入的因素有: 1、农行、信用社支持农业的调控职能弱化。近年来,一些政策性贷款,戴帽项目越来越多,一般性可调剂的越来越少,基层行失去了灵活调剂的能力。如农副产品收购贷款实行专项管理,不但不能利用时间差、项目差、地区差向“高优”农业倾斜,相反,在收购旺季还要压农贷指标向农采  相似文献   

4.
农业信贷是农业资金投入的重要渠道。贯彻向农业倾斜的政策,强化农村金融的服务功能,是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发展,繁荣农村经济的主要力量。近年来,国家重视加强农业基础建设,银行也注重了对农业信贷的投入,但在贯彻落实信贷向农业倾斜政策中,还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亟待研究解决。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四大确定了我国经济运行机制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我国经济体制的重大变革和突破,这无疑给信用社的经营带来了新课题。如何适应新形势,既要充分发挥金融杠杆的作用,使社会效益增加,又要求得自身的稳健发展。笔者就这个问题结合细河区信用社的做法谈点浅薄之见: 一、市场经济要求充分体现信用社法人的权利 信用社是集体所有制的合作金融组织。是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担风险、自负盈亏的单位。在“以经营为中心,以信贷为主体,追求最大利润”的前提下,充分体现信用社法人的权利就显得十分重要,如何充分真正地体现信用社法人资格,是多年来始终未解决好的问题,从一定意义上讲也制约着信用社的发展。细河区联社做了有意义的偿试:一是下放贷款审批权限,凡100万元  相似文献   

6.
漫谈信用社信贷资产的风险周运学信用社的信贷资产时时刻刻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风险。对这种风险抵御和防范得好与不好,是关系到信用社生死存亡的大事。坚持信贷资产的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是实现信用社自身效益的重要原则。而安全性是第一位的,信贷资产不安全就无从谈...  相似文献   

7.
如何按照中央关于加大支农力度的指示,增加对农业的投入,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形成以商业性金融为主体,政策性金融为保障,合作金融为补充的新型农村信贷投入体系,既是农业银行、信用社向商业银行转轨运行的机制重构,也是我国农业发展急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试就农村信贷投入体系的职能界定、业务划分以及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农村信贷投入体系的职能界定 当前,从中央到地方重农兴农已经形成一种新的共识,成为当前人们关注的一件大事,农村信贷投入体系也从体制上为增加农业投入、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再上新台阶明确了新举措。农业银行、信用社既要抓住历史机遇,加快商业化机制运行  相似文献   

8.
在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的新形势下,在农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的过程中,地处民族贫困地区的各级农行和信用社如何肩负起“效益兴行”与扶贫使命的重任,实现自身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这是民族地区各族农行和信用社关心和急待解决的问题。农行百色分行认真总结多年来信贷  相似文献   

9.
农村信用社实施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是实行新财务制度以来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强化经营管理的一个新举措。为指导信用社业务推向市场,在竞争中实现信贷资金良性循环,取得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和自身效益,本义就信用社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难点及对策谈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0.
我国企业转制刚开始起步,转制中出现的债务悬空问题已经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企业转制,贷款债务转移,这对银行、信用社信贷是否在影响,应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笔者就这个问题谈一点看法。 一、影响了银行、信用社贷款的自主决策权 银行、信用社是在企业转制之后,重新确定落实贷款。企业转制,在转移资产的同时也转移债务,在享受权利的同时也承担相应的责任,企业的做法符合情理,但正是在这里,问题也就暴露出来了,企业转制可以自主决策,而银行、信用社的贷款则是随企业的转变而进行转移的,在这个转变过程中,银行、信用社贷款的自  相似文献   

11.
贯彻信贷倾斜农业的政策,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农业银行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笔者就基层行在贯彻信贷倾斜农业政策中碰到的难点及如何解决这些难点谈点看法。 一、信贷难以倾斜农业的原因复杂 信贷难以倾斜农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 1、信贷倾斜农业的外部条件严重滞后,农业银行有钱而难以发放。表现为: (1)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力量薄弱,各种农村服务组织尚未发展起来,大额贷款无力承担。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农行支持农村集体经济及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一般都采取银行直接放款支持和信用社代理农行放款支持。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前,这两种方法是比较适宜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后,村、社集体经济组织的直接经营范围受到限制,集体直接经营收入大幅度减少,大部分村社集体收入不抵支出,成为“空壳”村,村社干部误工补贴靠“双提款”解决。村社集体经济组织目前这种景况,银行直接或由信用社代理向村社集体经济组织投放贷款,支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其贷款的安全和效益很难说是可靠的,这就要求我们信贷管理工作者从贷款的安全性和效益性出发,去探索信贷支持村社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长久以来,存在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贷资源非农化问题根深蒂固,如何激励银行将信贷资源向三农企业倾斜是解决三农融资难问题的关键。基于此,文章以银行的视角,论述了我国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证券化模式的设计背景、模式流程设计,并分析了该模式的优势和银行面临的风险,旨在为解决三农融资难问题提供一种新思路。同时,提出成立政府控股的农业保险公司、把给予银行的财政补贴转化为税收优惠、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和将资产证券化产品向个人投资者放开等四条政策建议,以期促进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证券化模式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应强化信贷员的十种能力□水新村当前,信用社信贷业务领域不断拓宽、信贷规模不断扩大,信贷资金在营运过程中,其风险性也越来越大;切实注重信贷资产的质量,是实现信贷资金社会经济效益和信用社自身效益的根本保证之一。因此,在新形势下,合格的信贷员应具有以下素质...  相似文献   

15.
信用社要投身于市场经济中去,为其业务发挥监督作用的稽核工作必须实现一系列转移。 一、稽核工作重心由财务稽核向效益稽核转移 为适应改革和企业化管理需要,信用社业务不仅要有社会效益,同时要有自身的经济效益。稽核工作的重心应由财务稽核转移到效益稽核,要围绕提高信用社自身效益这个中心来开展工作,如:搞好信贷稽核,提高贷款使用效益;  相似文献   

16.
一、实行信贷交接制度的必要性在银行、信用社经营管理中,出纳员临时离岗有交接,会计员临时出差有交接,守库员上岗下岗有交接,档案员工作变动有交接,印章使用、保管有交接,而事关信用社生存、决定信用社发展的信贷管理,至今仍没有一套成文的信贷员离岗交接制度,以...  相似文献   

17.
谈农发行支持农业产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发展银行作为农业政策性银行,在支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上是可以大有作为的。这就要求我们及时调整信贷工作思路,调整投向重点。做为金融服务工作,还应注意解决好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的规划问题、环境问题和资金问题,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和实际情况去做,并注意解决好政策性信贷资金风险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经济结构调整与信贷资产保全□卢汉明蔡伟通过调整经济结构来提高信贷资产质量,以优化信贷投向投量来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这对控制当前银行和信用社不良贷款的发生,有效地保全信贷资产尤为重要。为此,笔者就金融在服务经济结构调整与保全信贷资产问题作点粗探。切实转变...  相似文献   

19.
一、适合转化的经济环境尚未具备。成立农村合作银行,是金融体制改革的一大内容,也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商品经济和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规模和水平,就必然产生与之相适应的金融体系为之服务。从经济区域划分看,经济发达地区商品流通活跃,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信用社业务发展很快,一股社存款上亿元,自有资本人均超千万元,资金和经营都达到一定规模;而贫困地区商品经济不发达,农业经济结构单一,粮食产量低而不稳,信用社业务发展较慢,一个社的存款一般只有几十万元,甚至有的社在十万元以下。如我州东乡县有25个信用社,全县65个职工,实收资本仅74万元,人均一万多元,这与发达地区的信用社有着天壤之别。可想而知,信用社改革在这样悬殊的情况下,不可能搞一刀切,需要在改革步骤上区别不同情况、不同条件,来确定信用社体制改革的模式。对经济发达地区信用社,可先行一步成立合作银行,使之向商业化经营方向发展;而对贫困地区信用社,应保持相对稳定,继续发挥行、社互补作用,并对贫困社实行倾斜政策,帮助其发展业  相似文献   

20.
专业化管理,既是社会大生产的产物,又是社会大生产的需要。专业化管理的程度,反映出社会大生产的广度和深度。信用社既是社会大生产分工的使然,又促进着社会大生产的发展,实行专业化管理,具有客观必然性。信用社是国家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是个高风险行业,有着自身特有的运动规律,尽管其管理体制不够健全,但并不因此不受特有运动规律的支配;尽管信用社的管理较过去有较大进步,但在整体上呈现出混序、粗放管理,客观上削弱了经济效益提高与发展加速。这种粗放管理的结果是管理漏洞多,大要案件多,资金损失多,令人触目惊心。信用社要发挥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