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市场》2008,(3):38-38
<正>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先生日前指出.贫富分化是现在社会的主要矛盾。从这个角度.茅于轼教授提出了替富人说话.替穷人办事。为的是缓和矛盾与社会和谐。他指出.光为富人是不够的,为穷人办事更重要。现在大多数富人,是富得有道理的,他们的财富不是剥削得来的.是他们创造的成果。我们过去的教育有很多的误解。过去我们认为有钱人就是剥削者.只  相似文献   

2.
《商》2015,(44)
在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过程中,最困恼其发展的就是贫富分化问题,产生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严重缺失市场经济体制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法制度,而采用科学的社会法理念构建社会法制度有利于矫正贫富分化,适应时代经济发展的需求,推动社会的进步。因此本文主要研究矫正贫富分化的社会法理念极其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3.
<正> 剥削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必然要出现的现象,它是在原始社会末期才出现,迄今为止先后存在过三种主要类型的剥削,即与奴隶制相联系的剥削、与封建制相联系的剥削、与资本主义制度相联系的剥削。人类社会在长期发展中将会随着新的物质和文化条件的具备而最终消除剥削,因此,剥削是一种历史现象。人类社会在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之中所以会存在剥削,归根到底是与人的劳动生产率相关的,是劳动生产率相对不发展的必然结果。恩格斯对此作出了精辟的说明:“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  相似文献   

4.
张五常 《商界》2011,(4):44-47
贫富分化历来是中国最为敏感的话题之一。而在当前贫富分化渐趋扩大的情势下,与贫富相关的房地产、土地政策亦成社会热点,但与舆论几乎一边倒的反房价高涨、反土地财政不同,一向以不唯权、不媚俗、特立独行闻名于世的经济学家张五常却对贫富分化保持着乐观的态度,并认为土地财政是中国经济成长的动力,而房价不应该被打压。本刊对张五常先生的观点不予评价,但是他的逻辑自成一体,有一定的说服力,因而本刊希望能搭建一个各方观点智慧交锋的平台,共同探讨中国的未来。  相似文献   

5.
21世纪的今天,贫富分化越来越悬殊。本文分析了贫富分化的各种原因,而衡量贫富差距的指标是基尼系数。从基尼系数看出,今天的中国贫富分化现象日趋严重。政府给公民提供的扶贫保障可以从以下五方面入手:扩大中等收入人员的数量,也就是要培育社会的中产阶层;最低工资法;改革税制;实物转移支付;在中央和省两级财政中设立低收入群体子女高等教育补助金。最终目的是保持社会经济秩序平稳而有序。  相似文献   

6.
两会进程过半,讨论最多的话题,就是如何让更多的人分享到改革的成果。改革20多年,中国经济增长迅速,但同时也出现了社会贫富分化现象,出现了一些社会问题。关于当前贫富分化是否过大及其原因出现了一些争论。从理论上来说,不平等分三类:机会的不平等、过程参与不平等和结果的不平等。谈论贫富分化,公众最容易迁怒于结果,但解决此问题,着眼于结果,则可能回到平均主义的窠臼。解决贫富差距需要政府在分配制度,产业政策等方面做出努力,同时也应继续政治体制改革以及给低收入者提供教育机会。  相似文献   

7.
新冠疫情的政治经济学反映了一种包含种族歧视、边缘化和殖民主义资源掠夺的长期模式。在过去的三十年中,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不平等,全世界的贫富分化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文章围绕殖民主义与剥削政治经济学进行探讨。展望未来,全球卫生健康现状的差异和不平等只有通过深远的全球经济和政治制度改革以及各国的共同努力才能解决。  相似文献   

8.
秋风 《中国海关》2010,(12):43-43
真正将贫富差距持续扩大到不合理地步,变成贫富分化,并形成相对僵化而危险的社会结构的,乃是权力的介入。  相似文献   

9.
经济收入分配不公导致的贫富分化历来是社会不稳定的重要根源。目前我国社会成员收入和财富差距在短期内过分拉大的问题,成为社会各阶层普遍关注的焦点。如果这种差距拉大的趋势得不到有效控制,必将导致贫富过分悬殊和两极分化,这将严重危害社会稳定。规范和整顿市场秩序,构建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完善有序的分配机制,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适度的范围.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0.
冯禹丁 《商务周刊》2010,(20):62-67
圣保罗决心遏止贫富分化和社会不公,将自己重塑为"包容性"(inclusive)的全球城市,但对手仍然像一个幽灵般不肯褪去  相似文献   

11.
《市场周刊》2005,(26):1-1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的我国经济的“重化工业热”,是导致目前贫富分化加剧,社会矛盾激化的主要原因。这是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日前在重庆参加“2005重庆发展战略论坛时所做的论述。  相似文献   

12.
当一个国家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左右,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后,快速发展中积聚的矛盾往往集中爆发,极易出现社会问题突出、经济停滞不前的窘境,从而掉入中等收入陷阱。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国家的主要表现与基本特征有:经济增长回落或长期停滞、严重的贫富分化、过度城市化、增长转型困局、腐败问题突出、社会冲突加剧、金融体系脆弱、民主乱象等。当前,中国人均GDP已经超过3600美元,迈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同时也出现腐败问题、严重的贫富分化、社会冲突加剧、过度城市化、公共服务滞后等中等收入陷阱的迹象;未来五年,也即十二五期间,是中国绕过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13.
本文针对我国现阶段发展消费信贷的一些问题,如商家、政府的信用危机及个人信用制度缺乏、贫富分化日趋明显等,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提出了建立配套的信用消费制度,解决居民收入增长及贫富分化问题,适时发展多种形式的消费信贷等方法。  相似文献   

14.
面对经济发展带来的生态破坏、贫富分化、生存危机等人类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保护社会公共利益,实现社会公平、和谐成为当今社会的主题.经济法作为直接以社会公共利益为法益的法律,在其视野下,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共利益有重要的内容.  相似文献   

15.
陈东林 《江苏商论》2012,(12):148-149
官营高利贷在元代有了飞速的发展,商业的繁荣是官营高利贷发展的内在驱动力,最高统治者的参与和干预是其持续发展的保证;统治阶层利用斡脱商人经营高利贷,而地方政府经营高利贷活动尤为猖獗;官营高利贷的发展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不利于社会稳定,而这种情况在元代表现的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6.
剥削作为一个历史现象有其必然性与进步性,不仅与私有制社会共生存,而且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并处于初级阶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无法从根本上摆脱这一历史现象。我们应当用历史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辨正地看待我国现阶段的剥削现象。  相似文献   

17.
“贫困代际传递”理论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公平是人类共同的价值目标,是衡量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然而,贫困代际传递现象的存在,反映了目前我国在社会转型中存在的贫富分化和阶层固化的问题,它既影响了公平正义的实现,又制造着新的社会不公。本文关注相关研究现状,对贫困代际传递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以及我国扶贫政策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赵萍 《北方经贸》2007,(7):21-22
心理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由于心理不和谐、不健康给社会和他人造成伤害,从而影响社会和谐,有时会带来十分严重的后果。社会转型过程中诸如竞争加剧、升学压力增大、就业形势严峻、贫富分化和城乡差距拉大等社会问题是造成人们心理不和谐的重要原因。要实现和保持社会成员的心理和谐,构建和谐社会的软环境,才能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9.
罗天昊 《大经贸》2011,(2):48-51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曾荫权此前发布的施政报告承认,香港社会的贫富分化更加严重,大约有18%的港人处于贫困线以下.同时,最高收入人群的中位值是最低收入阶层的中位置的3.7倍. 香港社会结构的失衡,虽然发作于回归之后,病根却早在上世纪80年代即已种下.  相似文献   

20.
周静 《商业时代》2012,(31):16-17
近年来,不断拉大的贫富差距、贫富分化情况已成为我国社会不安定的隐患,引发了诸多社会问题与矛盾,对社会和谐构成威胁。因此,对我国贫富差距的研究已迫在眉睫。本文对贫富差距核算指标在归纳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比较分析,以期能对贫富差距指标核算提供借鉴与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