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包括三个模型,即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IS—LM模型、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文章从总需求和总供给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出发,分别就总需求曲线、短期总供给曲线和长期总供给曲线对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的变动影响,结合实际事例说明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社会总需求不足的财富分配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均衡问题由来已久。在市场经济中,总供给与总需求总是难以达到均衡状态,尽管古典经济学家们利用利率来解释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均衡,认为利率的调节终究能使储蓄等于投资从而总供给等于总需求,但是1929-1933年发生的全球性的大萧条引起了对古典经济学均衡理论的怀疑,在这种背景下产生了凯恩斯理论。  相似文献   

3.
陶为群 《经济师》2011,(1):80-81,85
社会总供给总需求平衡是现代宏观经济分析框架的一个重要部分,将这个部分与马克思的扩大再生产理论与模型连通,能够对沟通两个不同的理论和分析体系产生重要作用。以现代宏观经济分析之视角剖析,遵循马克思的扩大再生产理论中实物构成原理和价值构成原理,社会总供给总需求平衡可以分解成投资品供给与需求平衡、消费品供给与需求平衡两个部分。两部类扩大再生产与两部门经济的社会总供给总需求平衡具有相合性,并且体现了比通常的社会总供给总需求平衡更为丰富的内容,更贴近现实经济。文章引用《资本论》中的举例,对所论析做了算例验证。  相似文献   

4.
货币政策的作用效果不仅取决于货币政策对总需求曲线的调节作用,还要取决于总供给曲线的形状与位置。本文将总供给曲线与货币政策效果的关系放到一个开放经济中进行考察,着重分析了开放经济中生产要素国际流动对一国总供给曲线的影响,进而对该国货币政策的影响。理论分析表明,在开放条件下货币政策效果将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和两难冲突。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当前所处的外部经济环境和宏观经济形势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按照时间顺序追溯了供给侧管理理论的两个古典经济学源头,一个是斯密的分工理论,另一个是萨伊的萨伊定律。回顾并分析了凯恩斯理论出现的时代背景及需求侧管理的主要内容与弊端。运用总供给曲线和总需求曲线探讨供给学派的理论基石,并参照美国实施供给侧管理的具体措施,重点分析了中国供给侧改革实践对供给侧管理理论的传承与创新。在对需求侧管理与供给侧管理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应当重视市场的作用,根据国情来实现供给侧与需求侧管理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国区域经济的结构变化及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时变参数模型,从总供给和总需求两个方面对我国区域经济的结构性变化及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我国总供给曲线变得较为平缓,东部地区总供给曲线更为平缓,扩大总需求不仅不会产生通货膨胀压力,而且还会带来产出的较大增长。东部地区的投资需求弹性呈倒U型曲线变化,表明东部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发展较快,产业结构更为合理,正在向快速发展第三产业的更高阶段迈进。中、西部地区需求模式较为接近,其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拉动,消费需求对经济的促进作用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定义预期通货膨胀率函数后,将其代入标准总需求模型中得到一个扩展的总需求模型,此模型与标准总供给模型构成扩展的AD-AS模型。借鉴微观经济学中的超额需求函数,本文提出超额总需求函数。借助此函数,讨论了扩展的AD-AS模型均衡的静态稳定性。本文发现,内生变量——价格水平的变动通过预期通货膨胀的传递,使得总需求具有内生不确定性,并可能导致经济系统在预期通货膨胀很高时内生不稳定。这表明,政府要解决此问题,必须从改善经济系统的内部运行,从恢复价格对超额总需求的调节机制角度来考虑制定政策。  相似文献   

8.
实际冲击对经济周期产生的影响可以通过总供给与总需求的矛盾表现出来。实际冲击发生后,由于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存在着时间不一致性,总供给与总需求均衡关系被打破,在经济周期衰退阶段中,总供给大于总需求;在经济周期扩张阶段中,总供给小于总需求。实物储备调控作为不可逆的承诺可信的规则,具有内在的时间一致性,对于解决实际冲击造成的经济波动具有特别的意义。通过实物储备稳定功能、应急功能、蓄水池功能作用的发挥,可以大幅度降低经济周期的波动幅度,有效地避免实际冲击带来的灾难性损失。  相似文献   

9.
财政赤字与积极财政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政赤字是宏观调控的手段,对其评价,关键是看宏观经济状况和社会总需求小于总供给,财政赤字就是好的;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就不能搞财政赤字。因此,对于积极财政政策淡出的时机及其进度,需要认真选择。  相似文献   

10.
论微观调节成本与市场均衡就业区间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按照标准的宏观经济分析,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就业水平取决于总供给价格与总需求价格的对比,总供给价格与总需求价格的均衡点决定实际的社会就业量。这一理论,可以说是指导现代各国政府制定短期需求管理政策以实现充分就业目标的基本理论之一。但在这一分析中,...  相似文献   

11.
<正> 一、问题的提出近几年来,围绕着我国当前经济形势的判断和采取怎样一种对策,我国经济学界在运用宏观经济分析的方法上展开了一场相持不下的论战,形成了所谓“需求不足论”和“需求膨胀论”两种对立的观点。他们主要依据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韵总量关系去寻求理解和对策。争论双方虽然都是依据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的数量关系来判断经济形势,但使用的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含义却迥然不同。一方认为,“对于经济分析者来说,可以用各年度的社会总产值或国民收入的增长率测度已实现的总供给的增长,用各项贷款总额的增长率测度总需求的增长,  相似文献   

12.
肖钦 《经济纵横》1990,(8):20-24
<正> 一、我国经济失衡是供给短缺型失衡从总供给与总需求关系的相对性质来说,总需求过度是相对于总供给短缺而存在的,但当我们判断经济失衡性质时无论是总需求过度,还是总供给短缺,都有着相对独立的意义。把我国经济失衡的性质归结为供给短  相似文献   

13.
宏观经济管理的目标是谋求国民经济的总量均衡和结构均衡,保持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总量均衡集中表现为国民收入分配和使用所形成的总需求与总供给的适应和均衡。结构均衡静态讲一般是指两大部类的社会产品得以实现的均衡,在这个均衡点上,社会劳动没有结构性浪费和短缺。尽管经济发展存在着均衡目标,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现实经济运行并不总是处于均衡态,而是经常处于非均衡态。宏观经济失衡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总需求过分地低于总供给;另一种是总需求过分地高于总供给。在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失衡态经常性表现是总需求膨胀。…  相似文献   

14.
我国经济周期波动原因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济周期波动是各宏观经济变量波动的综合反映。改革开放以来,总需求的波动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周期性波动的主要原因。而总需求则主要包括投资需求、消费需求、政府需求和国外需求。总供给冲击或与总需求冲击的组合会导致产量和就业的不稳定。总供给冲击主要包括生产技术创新的冲击、农产品波动冲击和能源与原材料冲击。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的失业产出关系中,短期内,总供给冲击是产出波动的主要来源,总需求冲击则是失业波动的主要来源,总需求冲击和总供给冲击共同破坏了产出失业之间反向变化关系,但是总需求冲击的破坏作用更多一些。在长期,总需求冲击对产出没有影响,总供给冲击对产出有显著的正的影响,总需求冲击在长期对失业没有影响,但总供给冲击在长期会对失业产生不利影响,即正的供给冲击的累积影响所带来的产出增加在长期使我国的失业率上升。  相似文献   

16.
加入WTO后中国经济运行趋势判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增长经历了总供给驱动、总供给和总需求共同驱 动、总需求驱动等三个基本阶段。加入WTO之时正是我国经济开放程度、资本流动程度、社会需求程度和市场体制等诸多因素发生阶段性变迁的时期,加入WTO将增加买方市场的深度和广度,迫使产业结构调整重新定向和定位。加入WTO以后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格局未加改变,经济增长的主体位置更加牢固,只要坚持结构调整和市场需求规模,在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配置效率的升级过程,未来中国经济仍然能够保持持续10年以的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17.
在宏观经济理论中,关于总供给和总需求之间的关系有一个恒等式,即企业、居民、政府和国外收入之和等于其支出之和的等式。令C代表私人消费,I代表私人投资。G代表政府支出,X代表出口需求,M代表进口。则从总需求的角度,我们可有等式:  相似文献   

18.
既要保持经济增长又要避免通货膨胀,就要采用合适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互配合的方式。一般情况下,当社会总需求明显小于社会总供给时,就要采取松的政策措施,扩大社会总需求;当社会总需求明显大于社会总供给时,就要采取紧的政策措施,抑制社会总需求的增长。  相似文献   

19.
《经济师》1998,(3)
经济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实现国民经济既快又好协调发展的基本条件是()。a.企业利润最大化原则b.总供给和总需求平衡c.高投入,高产出,高消费d.建立市场经济体制2、总供给大于总需求时的经济表现是()。a.通货膨胀b....  相似文献   

20.
总需求、总供给——从概念到现实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正> 1985年以来的中国宏观经济文献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两个名词就是总需求和总供给。作为一家之言,本文从最基本的概念界定开始,在澄清一般关系的基础上,力图对中国经济现实情况下的特殊总量关系有所说明。总量永久平衡:总需求≡总供给总需求是一个经济体系在一定时期内实际占有和使用的全部产品和劳务的价值之和。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