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0 毫秒
1.
《商务周刊》2008,(9):14-14
著名创业投资与私募股权研究机构清科集团近日发布的《2008年第一季度中国企业上市研究报告》显示,在境外11个市场和境内两个证券市场中,2008年第一季度共有31家中国企业上市,融资额为112.73亿美元。与2007年同期相比,本季度9家企业在境外各市场上市,融资34.41亿美元,上市数量同比  相似文献   

2.
帅晓林 《商业时代》2012,(11):65-66
根据我国企业境外上市公司融资的现实状况,基于市场分割假说与流动性假说的理论模型,结合中国企业境外上市公司的实际,并利用美国存托凭证(ADR)的经验数据,通过双因素模型、多因素模型及多元回归模型对假设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企业境外上市权益性融资能显著降低企业风险,降低权益资本成本。  相似文献   

3.
编者的话     
《中国科技财富》2005,(3):10-10
企业上市融资本来是极正常的经济行为,很难成为财经媒体的头条。但是中国的情况常常特殊,某类企业何时上市融资,在哪个市场融资,屡屡形成"浪潮"。前几年大型国企到香港融资一个接一个,曾经掀起海外上市的第一波。2005年交行、中行、建行的海外上市已经箭在弦上;而汽车企业中的上汽、一汽、东风、长安和北汽又在扎堆寻求境外上市。  相似文献   

4.
沈祎 《国际市场》2006,(9):26-28
2005年,至少有87家中国公司通过各种方式在境外五大股票市场挂牌上市,融资总额超过240亿美元。这样的规模,在中国企业走向海外市场的历史上是少见的。有专家评论说,2005年和2006年是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井喷”年。[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1999~2012年中国民营企业境外上市展现出两方面的特点:境外上市企业的绝对数量逐渐增多,但呈现出波浪式发展的态势;境外上市地点主要集中于香港地区、美国和新加坡等交易所,但是体现出逐步扩展的趋势。民营企业境外上市绝对数量的增加以我国经济特别是私营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基础;民营企业境外上市的发展呈现出波浪式发展态势主要与境内外融资市场的状况及法律规制相关;外资PE、VC是推动民营企业境外上市的主要力量;民营企业境外上市地点集中主要与各交易所上市交易规则及行业估值的差异有关;民营企业境外上市地点的分散与企业的国际化有关。预测在未来,民营企业境外上市的绝对数量会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而增加,而上市地点在集中的前提下会进一步扩展。  相似文献   

6.
民营企业要想成功在境外资本市场上市及融资,正确的方法学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加减乘除”法则对一般人来说虽然并不陌生,但明白当中玄机而又懂得运用在企业境外上市及融资的民营企业家却是凤毛麟角,笔者过往十多年吸收了无数的实战经验,领悟出一个简单易明的基本法则,针对如何能够成功在境外上市及融资这课题上,尝试设计一个形象化的方程式令民营企业家有一个清晰的概念。  相似文献   

7.
中国企业境外上市动机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中国企业境外上市是以利用外资为先导,以政府推动和干预为特征的。企业境外上市与国内证券市场的发展以及国有企业的改革三者紧密联系、互相制约,使得中国企业境外上市呈现出特有的复杂性。文章提出,研究中国企业境外上市动机必须有新的视角,不能仅仅关注境外上市带给企业自身的短期利益,只研究企业动机和财务效应,而要结合研究境外上市的政府动机、宏观效应和长远利益,科学、客观和全面地揭示企业境外上市的原因。防止以偏概全,以片面的研究结论对中国企业境外上市的合理性予以全盘否定,同时也应防止过分夸大境外上市的作用,将境外上市当作解决国内市场积弊的灵丹妙药。  相似文献   

8.
根据清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08年1-11月共有37家企业在境外资本市场上市,合计融资69.22亿美元.其中有19家企业均选择了在香港主板上市,合计融资59.87亿美元,分别占上市企业总数的51.4%和融资总额的86.5%;不仅如此,融资额最多的前九名企业也均落户于香港主板.可见,2008年中国企业海外上市地点集中于香港主板.  相似文献   

9.
有关国有大型企业境外上市动机的讨论已普遍引起关注。本文根据境外上市动机对大型国企境外上市影响的强弱,分别从委托代理理论、企业融资理论和区位经济理论角度探讨了国有大型企业境外上市的各种相关动机,期望能指导我国企业境外上市实践。  相似文献   

10.
李稻葵 《新财富》2007,(6):30-31
由于中国资产价格较高,同时经济前景诱人,外加人民币不断升值,导致大量境外资金以及融资者非常有兴趣进入,中国资本市场事实上面临国际化的绝好机遇。中国应该加强监管、逐步放开资金跨境流动,同时积极引进境外企业和机构上市,走一条渐进式的资本市场国际化道路。这不仅有利于降低本土企业的融资成本,带动本土金融服务等行业的发展,也使中国政府能够通过资本运作调节宏观经济。[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海外上市之德国证券市场股票上市规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力军 《财贸研究》2006,(6):125-129
中国企业在海外证券市场的上市不仅能够拓宽融资渠道,而且促进了这些企业按照国际市场规则进行经营,也有利于国内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增强和海外市场的拓展。但是,企业选择上市地点,涉及上市地法律环境、上市公司自身资质等多种因素。因此,中国企业对海外上市地点的选择,应当综合考虑上市的成功基础、上市成本以及维持挂牌的后期资金和技术成本等,尽量降低发行风险和成本,以期最大可能地取得海外融资成功。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黑龙江省的一些民营企业通过首发上市和买壳上市的方式,在境外上市融资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取得很多宝贵的经验,但同时也遇到了对培育民营企业上市资源和推介企业上市工作重视不够、相关部门职责不清,优质上市资源匮乏等问题。应加强对民营企业境外上市工作的宏观管理,积极培育优质上市公司的后备资源,制定对拟上市公司的政策扶持措施,支持行业龙头民营企业的重组发展和做大做强。  相似文献   

13.
张丽  杨增亮 《商》2014,(23):170-171
顺序融资理论是一种新的资本结构理论。本文通过我国和美国的上市公司融资顺序的国内外比较分析,指出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差异的原因,提出通过大力发展上市公司债券市场、培育健康股票市场的发展、改善我国上市公司的内源融资顺序的措施,以促进我国上市公司的完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企业海内外上市环境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莉  张明倩 《商业研究》2006,(14):135-138
近年来,在金融国际化、国内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以及国内证券市场疲弱不振的背景下,大量企业海外上市已成为引人注目的热潮。企业为何不惜高额成本海外上市?必须就此问题对企业海内外上市环境做深入的比较分析,才能发现我国资本市场的制度性缺陷,从而采取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江燕红 《财贸研究》2008,19(1):121-126
以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的境内企业为样本,从收入的地区分布角度考察境外上市在我国企业国际化进程中的作用。研究结果发现:境外上市企业比仅在境内上市的企业更为依赖国际市场。但对境外上市企业境外上市前后境外收入占比的对比分析表明,境外上市并没有对我国企业拓展国际市场业务起到显著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彭晨 《价格月刊》2012,(4):62-65,69
公司基于诸如融资需求、提高公司治理和管理水平、提升公司国际知名度和品牌价值等多种因素的考虑,纷纷进入国际或国内资本市场。而各大主要证券交易所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不断吸引优质潜在上市公司到海外上市,从而推动国内公司交叉上市。深入分析国内公司交叉上市的动因及现状,对我国潜在的交叉上市公司吸取历史经验和教训、进而提升这些企业的价值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A stock listing usually reflects easy access to external equity financing. Although scant empirical evidence exists on the matter, the literature suggests that the enhanced standing towards creditors - which would result in easier access to debt financing - is an extra advantage of being publicly quoted. This paper tests whether a stock listing leads to more flexibility of debt financing, using a data set of listed and comparably large unlisted companies. The data reveals that listing mainly increases the flexible use of debt financing. The difference between listed and unlisted firms is most apparent when investment opportunities tend to arrive in low-cash-flow states. Furthermore, as the unlisted firms in the dataset are all large consolidating business group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a group structure does not substitute for listing. The results are robust to different estimation methods.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存在着债务缺口和资本缺口等融资问题,制约其快速发展。应通过无形资产抵押担保、区域联合协作、无板市场上市、在海外创业板上市等融资渠道,开拓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视野,以解决融资瓶颈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