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新财经》2010,(6):14-15
我对第5期的《楼市泡沫pk政策泡沫》一组文章非常感兴趣,对我在金融市场理论方面的学习提供了很好的思路。近年来,房地产市场对中国经济的支柱地位得到进一步强化,从已有的各项指标、数据来看,当前中国房地产市场泡沫现象非常严重,房地产价格的非理性上涨必将成为实体经济的潜在风险。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房地产泡沫的产生、破灭对实体经济会产生巨大的损害。针对近几年房地长飙升的问题,我认为政府主要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相似文献   

2.
如果国内房地产市场没有经过这轮调整,就认为中国经济下行的风险已经缓解,这是得了“政策急躁症”,因为它与现实相去很远。  相似文献   

3.
语录     
《中国报道》2008,(9):66-66
曹建海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投资与市场研究室主任 中国经济的症结是对房地产依赖太大,房价上涨导致主要社会资源流向房地产投机,严重打击了正常的农工商业发展。如果是因为房地产造成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挤压了农工商业的发展空间,现在的政策反而是对房地产业、农工商业一起“化疗”,对于应该给予鼓励的农工商业,无疑更是雪上加霜。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房地产市场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房地产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房地产由于过渡发展而带来的经济问题—泡沫经济,普遍反映了市场存在的大部不合理的经济发展现象,中国经济市场受到房地产发展影响很大。在房地产经济发展过程中,会对普遍市场产生波及性影响,文章针对房地产经纪市场出现的相关问题,剖析出相关的解决举措,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梁龄  唐浩 《今日重庆》2012,(7):42-43
中国经济将如何迎接挑战?。“4万亿”经济刺澈计划是吾会再来备受关注的房地产政策是舌会放松?6月24日,在平安人寿重庆分公司举办韵钻再高峰会上,来渝出席会议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央企大举进军房地产市场,并频做“地王”的现象,不仅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不满,而且引起了政府的高度关注。如果不对央企进军房地产市场和频当“地王”的行为加以限制与规范,不仅会进一步影响央企的社会形象,而且会让公众对中央控制房价、关注民生的政策和态度产生怀疑。  相似文献   

7.
房地产不是普通商品,房地产市场也不是完全自由竞争市场,房地产周期波动对国民经济影响重大。这些都决定了政府必须发挥“看得见的手”的作用,适时适度调控房地产价格。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政策多种多样。但总体上可分为调控供给与调控需求两类。无论是从经济金融理论还是从过去调控的经验教训看,国内的房地产市场都应坚持以需求调控为主,并分层次具体实施需求调控。  相似文献   

8.
赵继东 《江苏经济》2001,(11):45-46
用“热”来形容当前的房地产市场也许并不为过。巨大的市场需求量推动了房产价格的节节攀升。难怪乎今年上半年的房价又涨了。尽管房地产是扩大内需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但要保持房产市场久热不冷,实现“居有其屋”,“大庇天下寒土俱欢颜”,有关部门当伸出“看得见的手”,在法制、政策方面采取得力措施,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抑制商品住宅价格的非正常上涨。  相似文献   

9.
美国是世界经济的领跑国。它一“打喷嚏”,中国经济难免“感冒”。自2005年下半年以来,美国房地产市场开始出现衰退势头,且已成为美国经济增长率放缓的直接原因。目前中国经济正快速融八世界经济潮流中,必先预测美国经济是否“冷暖”。  相似文献   

10.
谈资     
《走向世界》2010,(15):15-15
“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就是在赌博,而且赌得很大。”——“股神”巴菲特 近日,巴菲特在其公司的股东大会上大力赞扬了中国经济:“中国的13亿人口终于开始看到了自己的潜力,经济开放给人们带来了这个机会。”但是,“中国房地产市场也一样,尤其是人们因为所有权的增加.容易变得盲目自信,导致资产价格虚高。”我可以肯定地告诉你:“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就是在赌博.而且赌得很大.有一群人在大面积地豪赌。老实讲,财富的增长应该是逐步积累的。“  相似文献   

11.
“拐点论”的争议难掩房市调整步伐 从2007年下半年以来,中国的房地产政策发生了根本性改变,无论房地产发展模式的改变还是土地政策信贷政策的从紧,这些都预示着2008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将发生巨大的变化。正因为中国房地产市场将出现巨变,从而也就从年初以来发生了中国房地产市场是否出现“拐点论”的大讨论。不管这种讨论如何激烈,赞成或不赞成都有无数个理由,但不争的事实是,中国房地产市场大调整已经从全国各地开始。  相似文献   

12.
2006年,房地产市场在低调中走向年末。过去的一年,房地产市场值得回顾的事情实在太多:在宏观调控的主旋律下,“国六条”在万众瞩目中出台,随后9部委在短短6个月中出台13个配套政策,尽管遭到一些地方政府的对抗与发展商的质疑,但时至今日,极大部分的政策都得已落实,其中有关土地供给、住房结构、交易成本等,已对市场产生影响。而发展商去年路演的一出出悲喜剧,也证明了房地产市场日趋成熟,游戏规则日趋完善。对于今年的房地产市场,唱“空”与唱“多”者相持不下,但绝对唱空者仍是少数。  相似文献   

13.
业内声音     
《发展》2007,(8):6-6
依靠房地产拉动经济的政策是在阻碍城市化,房子就是经济的围墙,把房地产作为经济发展的推动力,这堵墙就会越来越高。 ——中国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经济形势研究室主任王小广说。  相似文献   

14.
易成栋 《西部论丛》2005,(10):29-31
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急剧变化,会危及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人民社会生活的稳定。为此,中央政府制定政策宏观调控房地产市场。从“收紧地根”、”加息”、“国八条”、“新八条”到最近的七部委新政,反映了国家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并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美国《世界日报》9月7日】中国大陆经济的转向有两个背景,一是防止“雅典式风险”,也就是举办奥运会后,举办城市和举办国的经济停滞甚至衰退。虽然以北京论,办奥运会而来的投资等经济影响,在全国数据中比率极小,但这次奥运会是以“举国之力”而办的,其影响仍不可高估,也不可轻视。另一个背景,是过去半年来,全球经济恶化,中国大陆经济也出现严重困难,其主要表现是通货膨胀加剧,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生存状况恶化,股票市场暴跌和房地产市场出现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前,中国经济对日本市场状况的影响已发展到不容忽视的程度,过去,人们曾说,日本经济是“美国打个喷嚏,日本就在感冒”。那么,中国对日本的影响如何呢?从近年来日中两国经济交往的实际情况汉看出中国对日本市场状况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在看到发展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楚认识到,去年以来.由于受国内经济小环境和国际经济大环境的双重影响,西安市和国内其他城市一样,房地产市场都在经受着新的严峻的考验。美国次贷危机和上海万科退房事件的发生,更为我们敲响了房地产市场的警钟。西安受“5·12”汶川大地震影响,上半年房地产市场开发量双重下滑,开发进度出现减缓态势,广大市民特别是高层住户对地震产生了普遍的恐慌心理.消费者持币观望情绪蔓延,  相似文献   

18.
许成钢 《天津经济》2008,(11):84-85
外需放缓情况下,我们必须减少对外出口的依赖,扩大内需是应对金融危机的有效方式。发展廉租房可以同时解决内需导向、城市化和缩小贫困差距三个问题,是“一箭三雕的重要经济政策”。中国大多数人是低收入人群,而他们最大的消费是住房。人有后顾之忧就会强迫大量储蓄,而人们最大的后顾之忧就是住房。解除人们的后顾之忧,必然会刺激人们的消费。一旦有了住房,人们就会花钱购买电器、汽车等。扩大内需必须同时发展廉租房和房地产市场。中国经济面临非常严峻的考验。最重要的是迅速扩大内需,而其关键就在于政府大力发展廉租房,两者并不矛盾。  相似文献   

19.
【美国《华盛顿观察》8月6日】“中国股市的涨势至少坚持到奥运会”的预言不攻自破之后,人们就把注意力转移到了同样红火异常的中国房地产市场,担心中国房地产市场会在奥运热潮退去之后步股市下跌的后尘。经济专家们认为,中国房市下跌与否与奥运会并无直接关系,而且鉴于中国经济目前的规模,奥运会的结束也不至于拖累中国的经济增长。不可否认的是,奥运会是一个心理关口和炒作话题,因此谁也不能排除奥运会的结束与中国房地产进入调整期出现巧合的可能。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房价也水涨船高。房价的居高不下对人们生产生活产生了很大影响,时时刻刻牵动着人们敏感神经。国内最近报道的多个三四线城市房价下跌,致使许多专家和学者认为中国的房产市场会像2008年美国房地产市场一样——泡沫破裂。本文将从中国房地产市场现状、中国房价持续走高原因、中国政府控制房价的政策、中美两国存在的差异等方面对中国房价进行分析与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