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对旅游学基本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在旅游界,关于旅游学的“研究角度”“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等存在较大偏差,其主要原因之一是研究者们忽视了对旅游学“基本问题”的思考,旅游学的基本问题是旅游者与旅游对象之间的关系问题,从旅游学理论研究的逻辑上讲,旅游学的基本问题是决定旅游学的“研究角度”、“研究特点”、“研究对象”、“研究范式”和“理论体系”的“总根源”。  相似文献   

2.
黄予勤  楚璇 《企业家天地》2007,(5):16-17,20
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同时促进了旅游学研究的发展。本文结合旅游学研究的发展特点,从旅游科学的学科建设和旅游学的研究方法两个方面对国内旅游科学的学科建设的研究发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旅游学的发展与旅游教育面临的挑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旅游学与旅游教育发展之间存在着互动的关系,就旅游教育的现实问题,在旅游学研究范围的广泛性和旅游教育资源的有限性并存的情况下,对如何有效地开展旅游教育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4.
旅游学研究的核心是对旅游这一社会文化活动的科学阐释和理性引导。通过逻辑分析确认了旅游愉悦体验的本质,明确了旅游的概念与范畴;并应用泛系分析理论重新构建了由吸引系统、体验系统和生产系统三大模块构成的旅游学学科体系;然后结合社会需求构建旅游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组合模式。修正了学术界关于旅游范畴、学科体系、专业设置模式等方面的某些观点,认为旅游学作为二级学科应放在一级学科社会学类下面,并提出不同学科按照逻辑关系与现实需求灵活组合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旅游学研究的时空视角:一种概念性理论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间和空间不仅是自然科学领域和哲学层面的问题,也是当代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的重要话题。但时间问题在旅游研究中并未得到充分重视。文章着重探讨了旅游时间的性质与类型,将旅游时间由“旅游之外”引入“旅游之内”,提出了“旅游是时间与空间的统一形式”的基本思想;指出时空统一观是旅游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基本哲学观.时间视角与空间视角的有机结合,是全面地认识和考察旅游活动的性质与发展演变的基本分析视角。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研究指出,“旅游体验”应当成为旅游学理论建构的逻辑起点.不同时空尺度的组合构成了旅游学研究的十大对象(六大研究要素、四大关系对)与宏、微观两条研究路径。两条路径在各自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的差异,导致了旅游学研究在宏、微观上的分野。最后.文章根据旅游研究对象与相关学科的亲缘度构建了旅游学学科体系的基本框架,并展望,时空视角作为一种创新的旅游研究方法,可能会起到为不同学科在旅游研究问题上的融合与交流搭建桥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论旅游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讨论作为社会科学一个门类的旅游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以及认证这个研究对象和范围时的困难,以旅游学基础理论的研究为重点,论证了它的研究对象和范围的特征与内涵,提出了旅游现象起源的探索是旅游学基础理论研究的切入点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中国旅游学研究的源头有多种说法.江绍原先生以《中国古代旅行之研究》一书而作的中国古代旅游研究被认为是其中之一.通过考察江绍原先生这一研究社会、学术背景与主要内容.发现他是在上个世纪30年代,在民主与科学的时代大潮下,在中西学的交流碰撞中,其内心要解放人性,破除迷信的愿望与冲动,借助其厚实的宗教学与民俗学研究功底,开始了对古人旅行的考察.主要对汉前的旅游环境、旅游心理、旅游风俗及旅游设施、设备等进行了初步研究,为当时中国学人开始研究上古进行了。破土”工作,尽管民俗学痕迹明显。重视旅行和旅游的民俗形式和意见,不太重视旅游的经济效应。与从西方开始的近代旅游研究及我们今天的大多旅游研究取径颇为不同。却可视做中国早期较为学术化的旅游史研究,与以‘旅行杂志’为源头的从旅游发展实践开始的旅游学研究并列为中国旅游学研究的源头.  相似文献   

8.
最近,我有幸阅读了曹诗图教授等撰写的《旅游哲学引论》一书,该书由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年7月出版。该书出版后,受到旅游学界和哲学界的广泛好评。先后有《从哲学高度研究旅游的可贵尝试》、《对旅游本质的有益探讨》等书评发表。该书被认为“将旅游学的研究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9.
从泛系理论哲学观的角度,以旅游的本质和发展旅游的终极目的为切人点,探讨在整个社会科学大系中构建比较纯净的概念系统意义上的旅游学学科体系是建构旅游学独立学科的一个新尝试。根据泛系理论分析范式S=CA,B),A是旅游学研究的核心体系.即以旅游活动为核心的旅游学学科体系,B是A上的某些关系或关系的泛权复合.包括由现代旅游者消费需要而引起的旅游业供给,旅游流给旅游目的地带来的经济影响。以及由广泛的大众旅游引起的旅游公共管理需求等,是在建立在旅游学学科体系A上的更高一层次的社会科学大系.旅游的主要矛盾是旅游需求和供给,因此。旅游学的学科体系主要由旅游吸引系统、旅游体验系统和旅游生产系统三大模块构成。  相似文献   

10.
关于旅游产业经济研究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试图从旅游学、旅游经济学与旅游产业经济研究之间的关系,旅游发展的实践对旅游产业经济研究的呼唤等方面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1.
荀子与霍布斯系不同年代、不同国度的思想家。荀子强调"礼",霍布斯强调"约",把他们的观点放在一起作一比较,虽有区别,但很多地方是互通的。人性恶是他们学说立论的共同基础;礼有强制与自主的一面,同样约亦有类似的性质,因此礼约之治事理不二;而礼约并举是法制文化社会之趋向。  相似文献   

12.
“善”与“仁”:孔子和苏格拉底道德思想的共通之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子和苏格拉底作为东方和西方“轴心时代”的开创者,在道德学说上分别提出了“仁”和“善”。其道德思想的共通之处表现在:道德价值的确立,道德普遍性的发现及道德神圣性的高扬。  相似文献   

13.
“价格大战”的经济学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价格策略是市场经济中企业竞争的主要策略 ,企业根据市场供求关系状态变动产品价格 ,是一种正常的企业行为 ,不能简单地把市场中某类商品价格的降低归结为“价格大战”。“价格大战”具有明显的自身特点。在对“价格大战”进行分类的基础上 ,指出市场经济中 ,“价格大战”的典型形式 ,并分析了“价格大战”的生成原因和市场效应。最后提出“价格大战”不等于过度竞争 ,“价格大战”正面市场效应的取得 ,有赖于市场出清机制的完善 ,“价格大战 "问题的解决最终靠市场主体的进一步改革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经济人"与"公共人"是人们在政治研究中所进行的制度设计的人性择拟.在人的本性依需要而定的逻辑判断下,引导人的行为主要有道德说教和制度规范两种方法."经济人"预设与"公共人"导向都以民主政治的制度建设为中轴.作为对人性的正当引导与合理预期,制度设计的目标并不仅仅是防止利己主义的发生,更重要的是通过制度创新来更好地实现公共利益.基于此判断,公职人员在事实上可能以"经济人"的方式生活,但在价值层面上必须坚持以"公共人"为导向.  相似文献   

15.
《小企业会计制度》与《企业会计制度》在使用范围、会计核算基本原则、会计科目设置、帐务处理、会计报表及附注等方面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通过对两种《制度》进行比较研究,对更好地理解、执行两项制度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6.
浅论苏轼“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命题的学理依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轼从文艺本质、创作、作品三个方面确立了以诗画"一律"、诗画"略同"为核心思想的诗画关系理论体系.他对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评论就是建立在这个理论体系基础之上的.同时.这则评论与苏轼提出的"士人画"这个概念也有着密切的联系.文章通过对苏轼诗画关系理论的梳理和阐释,进而对"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内涵和外延作以全面的界定.  相似文献   

17.
余英时与“儒家资本主义”思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英时一直被认为“儒家资本主义”思潮最有代表性的持论者之一,而他对中国近世宗教伦理与商人精神的研究,也在这种理解之中被反对者认为研究了一个假问题。实际上余英时与流行的“儒家资本主义”思潮在方法论上有不小的歧异,他们理解的“历史解释的限度”是完全不同的。从这种歧异中我们可以窥见“儒家资本主义”思潮流传中的一个根本问题:只有“历史哲学”而缺乏历史实证。  相似文献   

18.
浅谈"绿色家居"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追求环保室内设计的今天",绿色"设计是室内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绿色家居"设计就是遵循科学的可持续发展原则,使所设计的家居在其整个使用的各个周期内,都对环境具有最小的影响,是关于人、自然与社会的关系问题的思考,进一步强调以人为本,以自然为本,创造一个科学、舒适、健康合理的室内空间。  相似文献   

19.
从对思想教育史的反思和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及思想政治素质在素质教育中的位置的高度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是提高对"两课"教育重要性认识,增强"两课"教育自觉性的基础;转变教育理念,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提高针对性和感染力,是提高"两课"教学效果的关键;实行教育与社会实践及班风建设相结合是促使书本知识向学生个人素质转化、提高"两课"教育效果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20.
本文依据建设项目与生态环境的作用关系。确定了环境影响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环境影响经济评价的“有无对比法”和“增量评价法”,并结合具体实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