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群体规模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基于集体行动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的研究基于集体行动理论展开,主要通过分析福建省和海南省的二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案例,力求真实、直观地反映群体规模与合作社发展的关系。研究表明,奥尔森的"集体行动逻辑"隐含着集体行动的目标和任务不可细分的假设;群体规模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绩效没有直接关系,大小规模的合作社都可能良好发展。本文认为,一方面,小规模农民专业合作社具有一定的设立和发展优势,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发展中不要盲目扩大组织规模,部分合作社保持小规模是合理的;另一方面,群体规模扩大未必制约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还可能形成规模效应和范围经济,农民专业合作社应该在发展中合理分权、分层,发展成为"分权制企业",以摆脱"集体行动困境"。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集体行动的逻辑出发,针对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实践中的几个问题,分析了合作社制度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之间的矛盾和关系.笔者认为集体行动的困境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缓慢的原因;"骨干成员"存在的合作社由于能促成集体行动而发展较快;面临市场环境变化和竞争压力,合作社在实践中运用一定的强制、承认差别以及向成员提供选择性激励等措施来促成集体行动的实现;当前政府对合作社的扶持应转变到完善合作社立法、税收优惠、信贷支持等外部环境和政策支持上来.  相似文献   

3.
农业集体组织理性行动与农民个体理性激励的实现始终是新中国农业组织制度变迁的矛盾主线.本文依据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视觉,分析了中国农业集体组织制度:人民公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及新型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演变机理.理清新中国农业制度,尤其是确立未来农业改革的制度设计与选择,对于实现农业现代化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  相似文献   

4.
对农产品合作社一些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提出了“农产品合作社”这一称谓 ,认为目前的合作社立法应为《农产品合作社促进法》而非《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法》。本文还认为 ,我国农产品合作社经历了一个合乎规律的发展过程 ,已经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发展农业产业化应与发展农产品合作社结合起来 ;合作社作为经济组织 ,其原则应由它的组织结构、经营机制以及成员的经济利益所决定 ,决非是一种政治理念 ;对合作社的发展应采取促进的方针 ,应把立足点放在最广泛的合作和联合上  相似文献   

5.
合作社基本原则及有关问题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认为,对合作社与非合作社企业应以国际合作运动中形成的,为大多数合作组织所公认并在实践中遵循的基本原则来区分。据此,阐述了由基本原则衍生出的一系列有关的基本理论及基本概念,合作社企业中所有者、经营者与生产者的“三位一体”仅是某些类型合作社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不能以此来定义合作社的本质,“按劳分配”原则并非普遍适用于各种类型合作社企业的基本特性。在我国现阶段,不规范的合作组织的存在是必然的,应鼓励其发展,但从长远看,世界上大多数合作组织共同遵循的基本原则也应成为我国合作运动发展的指南。  相似文献   

6.
合作社一般为互助和益贫型合作经济组织,然而现在很多合作社的益贫效果难以有效发挥。本文在集体行动理论指导下,通过案例分析表明,不同组织类型合作社的益贫效果差异显著,有效组织益贫的集体行动能促使益贫效果的发挥,合作社各参与主体的益贫倾向与话语权共同决定合作社的益贫效果,因此,提升合作社益贫效果的路径应是强制性加入有益贫倾向的主体,提升益贫主体的资源禀赋。两种路径分别通过强制性措施和选择性激励打破集体行动的困境,将合作社成员的个人行为转化为具有益贫效果的集体行动,使合作社的益贫效果得以有效发挥。  相似文献   

7.
研究目的:厘清农户参与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意愿与行为悖离的显著影响因素、因素间层次关系及关联关系,为完善农地整理项目长效利用机制提供决策参考。研究方法:以安徽省寿县的334户农户为调查样本,基于“动机—机会—能力”理论分析框架,建立二元Logistic模型对悖离的影响因素进行检验,并借助解释结构模型识别系统关键因素及层次关系,依据奥尔森集体行动理论诠释因素间关联关系。研究结果:(1)农户3个维度13个因素是悖离的显著影响因素,其中,能力维度的显著因素总体影响最弱,机会维度的显著因素总体影响最强。(2)导致悖离的深层因素是农户年龄、受教育程度与非农业收入比例等禀赋异质性。(3)奥尔森集体行动理论进一步诠释了农户禀赋异质性从深层根源上影响了治理结构形式与激励措施的绩效,农业龙头企业与专业合作组织等“小组织”更能促成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的集体行动。研究结论:不同层次关系因素导致了农户后期管护意愿与行为悖离。建议从增加农户就地非农就业机会与收入、提高政府后期管护角色地位、推进农地流转等入手,助推农户意愿转化为实际行动。  相似文献   

8.
合作与合作社,是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合作是一种社会行为,合作社是一种经济组织形式。合作社必然有合作行为,有合作行为的组织却不一定是合作社。有合作行为的经济形式,都可以说是合作经济,这是广义的合作经济。合作社经济,是按照合作社的基本原则组成的...  相似文献   

9.
我们要建立什么样的合作经济组织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建立与发展合作经济组织和如何建立与发展合作经济组织,我们就这一问题,结合在山东省德州市的探索,谈谈初步的看法。  (一)合作经济组织的主要形式 既然我们要建立“合作经济组织”,那么,“合作经济组织”有那些形式呢?什么样的组织才是我们所要建立的“合作经济组织”呢?通过调查研究和分析在德州的实践,我们认为合作经济组织的主体就是合作社,就是国际合作社联盟认可的六原则建立的市场型的合作社。第二种是合作协会,合作社的初级形式。从专业技术协会形式入手,把农民组织起来,按市场型合作社的原则从事经营管理,还达不…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农业合作社立法若干理论问题研究   总被引:56,自引:1,他引:56  
本文认为,我国学界和政府部门所称“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并没有确定的含义,农业合作社的立法不可能将其全部纳入其中。文章首先从法律意义上讨论了农业合作社的内涵,参照发达国家(或者地区)合作社立法和新型合作社组织发展的情况,并结合我国最近10多年来发展农村合作社的实践,对“农业合作社”的质的规定性进行了界定。在此基础上,文章对农业合作社的基本原则、政府与合作社的关系、合作进行了界定。在此基础上,文章对农业合作社的基本原则、政府与合作社的关系、合作社财产的归属、合作社及社员的民事责任等农业合作社立法基本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加强鄱阳湖渔业资源管理,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重要内容。然而,鄱阳湖渔业资源管理是一种典型的“集体行动”,行动个体理性行为的非合作博弈必然导致集体行动的困境,如鄱阳湖渔业资源捕捞面临“公地悲剧”、鄱阳湖资源开发利用深陷“囚徒困境”、鄱阳湖渔业资源管理遭遇“集体行动悖论”。因此,完善体制、明确责任、利盎激励、合理监督、沟通协调、自律管理等制度安排是解决鄱阳湖渔业资源管理遭遇集体行动困境的治理路径。  相似文献   

12.
虽然中国农民对合作社的需求意愿毋庸置疑,但是从合作意愿到行为的转换,还需要满足一系列前提条件。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约束条件和制度障碍在于社员缺乏合作理念和民主精神、兼业小农难以采取有效的集体行动、以业缘为基础的制度设计未能充分考虑兼业小农的合作需求、过早面对产业纵向一体化浪潮对资金的迫切需求、允许异质性社员共组合作社却未提供防止合作社异化的制度安排。未来几十年,中国将保持规模农场与兼业小农并存的局面,应当重视引导新型职业农民对专业合作社的有效需求,同时尝试以地缘为基础的综合性合作社为兼业小农提供服务,并从制度和政策供给两方面拓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3.
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对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推动作用不容忽视。而合作社理事长的行为对合作社发展至关重要,不同类型的理事长会带来差异化的合作绩效。本文结合田野调查与理论分析,探讨了合作社理事长的产生机制。研究发现: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的产生涉及经济逻辑和政治逻辑两个维度,企业家才能和政治身份是这两个维度的具体体现;两个维度的不同占比及其组合会衍生出四种合作社组织模式,每种模式对应一种理事长发挥作用的方式;随着约束条件的变化,组织模式会发生动态演进。研究启示:中国式农民专业合作社政治色彩鲜明,将政治逻辑和经济逻辑纳入统一的分析框架有助于深刻认识和理解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实际运行过程。  相似文献   

14.
从集体行动理论的逻辑看,奶牛养殖合作社在成立和运营中都面临着集体行动的困境,存在着私人激励不足的问题。文章利用北京大学国情研究中心2013年对河北廊坊奶牛养殖合作社的调查数据,发现在实践中,奶牛养殖合作社有着私人成立的基础,养殖大户在其中发挥着主导作用;但在运营中,合作社面临着社员参与激励不足的问题,但规模大的合作社反而呈现出较高的参与水平。奶牛养殖合作社面临着民主与集中的协调问题。  相似文献   

15.
第四部分 台湾的合作经济 前面有关部分已涉及某些合作社,这里把台湾合作经济作为一个系统加以介绍。一、台湾合作经营的原则和形式 台湾的合作社有悠久的历史,几经变迁,现在的合作社被看作是“社会大众基于共同需要,以平等原则,采用自立自强,互助合作的方式来共同经营事业,分享经营成果的民主经济组织”。 在台湾,合作社的经营遵循如下六大原则: ——门户开放:合作社员可自愿入社,自由退社。 ——民主管理:实行“一人一票制度”,不因社员认股的多少而不同。  相似文献   

16.
研究目的:对土地存贷合作社的运作模式和绩效进行分析,为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制度创新提供新的思路。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个案分析法。研究结果:土地存贷合作社的制度创新源于当事人对外部利润的追逐以及由此形成的制度创新的同意一致性,制度的成功运行在于其满足农民集体行动的逻辑。研究结论:土地存贷合作社是符合中国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创新发展方向的一种制度变迁。  相似文献   

17.
《合作经济与科技》2003,(4):J007-J007
“两社”就是农民按照自愿、民主、平等、互利的原则,组织成立的农村专业合作社和农村综合服务社。 一、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一是围绕本地优势主导产业或优势商品组建专业合作社。发挥供销社的组织功能,把从事同类商品的生产者和经营者联合起来,组成专业合作社。如长沙镇一心柑桔专业合作社,郭家镇北斗杜仲专业合作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案例研究方法对果农退社行为与果农合作组织可持续发展两者之间的作用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退社行为会稀释中低发展水平果农合作组织发展的凝聚力,但不影响高水平合作组织发展;退社行为的发生是高水平果农合作组织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且与其他不同发展程度的果农合作组织相比,退社方式对较高发展程度的果农合作组织的负向影响程度相对轻微;退社行为会对中低发展水平果农合作组织声誉产生不良影响,但不会影响较高水平合作社发展;退社行为对中低发展水平果农合作组织中的成员积极性具有不良影响,但不影响较高水平合作社发展;中低发展水平果农合作组织中的退社行为会导致国家经费和资源的浪费,但较高发展水平合作社则较少出现这种情况。  相似文献   

19.
村民自治为广大村民的自由自主和自治活动提供制度性平台,动员分散经营的村民形成集体行动以实现乡村治理的目标,是一个富有价值且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奥尔森等人基于不同的思路均注意到小群体比较容易实现集体行动,村庄作为一种小群体行动单位,曾经以其特有性质为村民集体行动的实现提供了平台,但随着社会的转型,村庄也正在剧烈变迁之中,直接影响着村民集体行动的达成。  相似文献   

20.
乡村能人与欠发达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制度供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解决小生产和大市场之间的矛盾,给合作社的农民带来集体收益。农民专业合作社制度供给是一项集体行动,面对着“集体行动困境”,在欠发达地区的特殊环境下,这种困境被加剧了。恰当地发挥乡村能人的作用,实现政府、乡村能人和普通农户的良性互动,在欠发达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制度供给中,超越“集体行动困境”的可能性将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