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农村信用社只有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支持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才能提高自身的经营效益。本中介绍了儋州市南丰信用社以富民为本,加强和改善经济管理取得明显成效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4.
通过对黑河市农村信用社的调查看,支农再贷款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村信用社摆脱困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密山市为加快发展区域现代农业,创造出了一条集农户、基地、合作社、公司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产物,是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关键,是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新农村的重要力量。经过10多年的实践,密山市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龙头企业实力不断增强,带农惠农能力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6.
信用社信贷支农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速度,也是农民能否早日实现小康目标的前提条件。近年来,五常市农村信用社支农效果明显,笔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一、支农服务的表现和效果(一)信用社支农意识显著增强。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领域里的重要支农部门,它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行社分设后信用社定位于“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支持‘三农’的主力军”后,五常市农村信用社系统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通过人民银行强有力的货币政策引导,树立正确的支农观和发展观,支农意识明显增强,充分发挥了信贷在支… 相似文献
7.
自1999年开始,人行出台向农村信用社发放支农再贷款政策。这项政策对解决当时通货紧缩倾向,缓解供需矛盾,刺激消费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弥补了当时信用社资金短缺,投放能力低下的状况,对促进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本文通过逊克县农村经济和农村信用社的发展情况对支农再贷款的效益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一、基本情况 几年来,人民银行铁力市支行深刻领会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深入研究区域“三农”经济发展和资金需求,充分利用支农再贷款这一货币政策工具,通过“窗口”指导和适时调节,在支农再贷款发放,使用和管理上体现了“一个增加、二个重点、三个加强”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10.
11.
蛟河市黄松甸镇地处吉林省东北部,长白山余脉张广才岭东边,属亚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昼夜温差较大,是典型的高寒山区镇。全镇耕地面积少,森林覆盖率高,无霜期短,极不适合农作物生长,在“以粮为纲”的年代,是蛟河市有名的贫困镇,信用社也是有名的贫困社。改革开放以后,为彻底改变贫穷落后面貌,镇党委和政府领导班子潜心研究和谋划脱贫致富发展战略,明确提出,大力调整农业内部种植业机构,充分利用当地独特的林业资源优势,积极发展适应本地气候条件的食用菌产业,把自然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产业优势,后续的几届镇党委和政府领导班子始终如一坚持这一发展战略不动摇。 相似文献
12.
江苏省灌云县原是全国农业五百强县之一,改革开放20多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单靠粮食种植收入的灌云农民,由于受所种植粮食品质不高影响,出现了增产不增收现象,使得该县由全国农业五百县强转为苏北贫困县,同时也直接制约着当地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如何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的作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3.
支农再贷款是央行近几年开始实施的一项新的货币政策工具,经过几年的发展,该项业务从管理到使用逐步走向成熟和规范,这不仅有效解决了广大农户农业生产和生活的资金所需,也增强了农村信用社支农资金实力。同时进一步密切了信用社与农民的关系,改善了信用社的经营状况,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15.
16.
一、大庆市城市信用社发展现状 大庆市4家城市信用社成立于1988-1992年间,全部在辖县内,由县人民银行组建,注册资金197万元。1997—1998年间相继与人民银行脱钩,交由县农村信用联社代管。现有人员126人,主要办理存款、贷款和结算业务。4家城市信用社自组建以来,为县域中小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大力的金融支持,特别是随着商业银行从县域金融体系退出后, 相似文献
17.
18.
金融生态环境直接关系到金融机构体系和市场体系功能的发挥,进而影响货币政策传导的绩效。建设良好金融生态环境是当前金融工作的首要任务。本文在总结宝鸡市开展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取得初步成效的基础上,分析了进一步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加快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中小企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繁荣经济、扩大就业、促进社会安定等方面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但面对着全球性的经济危机,中小企业发展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难得的机遇。如何正确解决中小企业面临的问题,改善中小企业的经营环境,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的健康、持续、快速发展,使之真正成为经济增长的支柱,近期对吉林省榆树市中小企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