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崔波 《山东审计》2002,(9):22-22
审计实施阶段是计算机辅助审计的一个重要阶段。转换电子账数据的最终目的是要对这些数据进行审计。在审计工作中,审计人员进行计算机辅助审计的被审计单位往往是业务规模较大的单位,通过数据转换、数据整理建立起审计人员能够看得懂的标准格式的会计凭证库,一般审计方法是用逆差法进行审查。具体做法是,先审查分析会计报表及其各个项目,从中发现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地核对总账和明细账,进而再审查记账凭证和原始凭证。这种方法强调首先审查分析会计报表,因而有利于抓住重点,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在计算机辅助审计工作中宜采用这种方法…  相似文献   

2.
合并会计报表是反映一个企业集团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会计资料,随着2004年中央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开始,对企业集团合并会计报表的审计成为审计人员需要面对的问题.笔者从审计的角度对在合并会计报表审计工作中遇到的一些新问题与各位同行共同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3.
文章立足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结合国家现行的审计工作方式,以保障性安居工程跟踪审计为例,思考如何将大数据分析与审计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使审计人员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能够事半功倍,挖掘更深的疑点,提升审计价值。同时,关注大数据审计的最新动态及未来发展方向,为地方大数据审计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一从会计报表逆向审查入手,鉴别真伪作为查找大案要案的突破口。 首先,从报表真实性检查入手,再详查帐簿,最后核对记帐凭证。目的是鉴别真假会计信息,便于对被审单位经济工作进行全方位的观察分析,以掌握审计重点。寻找案件线索。具体做法是: (一)从会计报表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勾稽关系三个方面进行审查,从中发现奇异情况和异常数字,来确定审计重点,鉴别会计报表的真实与虚假.在实施审计时,一是运用“审阅法”审阅被审计单位应编制的会计报表项目内容的完整性,审查有无擅自取舍、删减或增设现象,从中捕捉疑点问题。二是通过…  相似文献   

5.
一、历史的回顾审计风险一般泛指审计工作中可能发生的危险。具体地讲,主要是指审计人员因在审计工作中未能发现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中存在的重要问题,而出具无保留意见或不确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所产生的被追究责任的危险。审计风险实际上在民间审计一产生就早已存在的,...  相似文献   

6.
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审计质量在总体上虽然呈现出不断提高的趋势,但不可讳言,目前部分审计项目质量低下的问题依然存在。究其原因。既有主观因素又有客观因素。审计质量对不同的人意味着不同的含义。例如,大部分的投资者认为审计就是要绝对保证会计报表没有错漏和欺诈;而从审计师的角度来说,审计质量意味着严格遵循审计准则、保持审计的独立性,出具公允的审计报告。审计质量的结果直接观察不到,通常只有在经营失败时才能发现。  相似文献   

7.
论审计风险     
审计风险是指在会计报表实际上存在重大错误或漏报时,审计人员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由于审计风险直接关系到审计工作的成败,关系到审计主体、客体及潜在投资人等多方面的利益。因此,审计风险在审计实务操作中是一个必须认真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两制、两告知":即领导联系项目制,审计项目公示制和审前告知,审中告知。 --领导联系项目制。就是每个领导班子成员可分别联系两至三个审计项目,参与和指导具体的审计工作。这样,既有利于领导层及时掌握一线的审计工作动态,及时协调各方面的关系,解决随时可能出现的问题,同时又有利于促进提高审计工作质量。 --审计项目公示制。就是对每一个审计项目实施审计前,将实施审计的依据,以及审计内容、审计范围、审计重点、审计时间、审计目的和审计小组成员名单,审计机关及审计人员的联系电话等内容进行公示。  相似文献   

9.
九州纵横     
近日,审计署《中央部门预算执行联网审计工作方案》编制完成,确定对国家工商总局等四大中央部门首批执行联网审计。据审计署科研所的专家王刚介绍,"联网审计"有利于审计方式的革新和审计效率的全面提升。审计人员坐在办公室内就能动态甚至实时跟踪、查看被审计单位预算资金动态,从资产负债变动、预算经费收支、大额支出、预算指标执行、行政性收费等多个角度进行数据分析,发现疑点或异常后及时通知被审计单位,努力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在对具体项目审计中,大量的审前调查在自己的办公室内完成,进驻被审计单位前已经确定了审计重点和审计实施方案等,审计人员在被审计单位的主要工作不再是查账找问题, 而是查证联网审计发现的疑点。  相似文献   

10.
《陕西审计》1998,(5):16-17
审计风险一般泛指审计工作中可能发生的危险。具体地讲.主要是指审计人员因在审计工作中未能发现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中存在的重要问题.而出具无保留意见或不确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所产生的被追究责任的危险。  相似文献   

11.
试论合并会计报表审计徐泓泉,向群合并会计报表审计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产生的一项新的审计项目。它比一般会计报表审计范围广、难度大、涉及的问题多、风险也高,是摆在我们审计理论界和实务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现就合并会计报表审计中的有关问题,提出一些看法,供...  相似文献   

12.
谈会计报表分析方法在审计工作中的应用王建铭对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报表进行分析的方法,是每个审计人员必备的技能。通过分析会计报表,审计人员可以全面掌握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直接发现问题。为审计查帐寻找"突破口"。下面,结合具体实例,谈谈分析会计报表6种技术...  相似文献   

13.
一 “全面审计,突出重点”,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审计工作必须坚持的一条重要方针,也是审计工作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效发挥审计监督作用的保证。概括地说,全国审计就是要把握全局,突出重点就是要抓住要害,  相似文献   

14.
切实提高内部审计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中存在诸多问题。一是在选定内部审计项目上缺乏主动性,或者凭经验确定,科学性难以保证,更没有考虑审计项目的风险问题;二是审计准备工作不充分,对被审计单位的生产经营情况了解的不透彻,编制的审计实施方案可操作性较差,影响内部审计质量;三是现场审计的质量控制,主要是以书面记录为载体,也就是编制审计工作底稿,有不科学、不完整的地方,不能保证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隐藏着潜在的风险;四是对审计发现挖掘不够,审计报告质量不高。针对上述问题,为提高内部审计质量,笔者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5.
一、积极探索公路施工项目审计工作的新方法 传统公路工程项目审计采用帐项基础审计和制度基础方法已不能适应当今复杂的经营环境,公路工程项目审计人员应充分、灵活运用审阅、核对、监盘、函证、分析性复核等方法,首先在审计项目计划安排下突出审计重点,科学安排审计任务,切实提高工作实效;二是在确定审计内容时。善于抓住公路工程项目审计的重点以及群众普遍反映的疑点。注意收集帐外资金和私费公报信息,查深查透,揭露弄虚作假、损失浪费、贪污受贿行为;三是帐面审计与帐外审计相结合,认真做好审前调查.审中取证,审后跟踪工作,掌握线索,在审计时做到心中有数,重点突破。  相似文献   

16.
一、线索排队法。即审计人员对初步掌握的每一个经济疑点或线索进行分析,分清经济疑点或线索的主次,排出每个疑点或线索的审计顺序,以选准突破口,为迅速查出经济案件奠定基础。 二、主线贯穿法。如对专项资金审计,资金的流向、到位、使用效益就是一条主线,抓住“主线”,就抓住了主要矛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局按照上级“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审计方针,进一步增强办案意识,注意发现大案要案线索,严肃查处重大违法、违纪问题,取得了明显成果。笔者认为发现大案要案线索重点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突破。一、从会计报表逆向审查入手,把鉴别真伪作为查找大案要案的突破口(一)从会计报表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勾稽关系三方面进行审查,从中发现异常情况和数字,以此来确定审计重点,鉴别会计报表的真伪。在实施审计时,一是运用“审阅法”审阅被审计单位应编制的会计报表项目内容的完整性,审查有无擅自取舍、删减或增设现象,从中捕捉疑点问题。二是…  相似文献   

18.
何英 《中国审计》2005,(G00):32-33
审计质量是审计组织从事各项审计工作的优劣程度,可包括审计工作吱量和审计项目质量,审计工作质量是广义的审计质量,审计项目质量是狭义的审计质量,审计项目质量是建立在审计工作质量基础之上的。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它涉及审计的各项工作,贯穿于每个审计项目的全过程,为了保证审计工作质量,就必须对审计工作的质量进行控制,也就是对具体审计项目的全过程的质量进行自我约束,借以提高审计工作水平以及审计工作的效益和效率,因为审计质量控制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达到审计目标。  相似文献   

19.
站在市长高度考虑问题的姜培香"站在市长高度考虑问题,就抓住了审计工作的主动权"。这是姜培香成功的一个秘诀。自1987年担任烟台市审计局局长以来,她凭着对审计事业的一腔赤诚,以磁石般的凝聚力,带领干部群众,创造了朴素的辉煌。社会主义审计工作的价值,在于能在国民经济宏观调控中发挥作用。经过深思熟虑,姜培香提出了确立"大审计、大调控、大服务"的工作指导思想。所谓"大审计",就是审计监督的层次要高,努力选择牵涉经济全局、各级党政领导普遍关心的问题进行审计和调查。所谓"大调控",就是通过各种审计活  相似文献   

20.
审计风险是指在会计报表事实上有重大错误时,而注册会计师因各种原因未能发现错误,认为会计报表表达公允,并因此出具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的风险。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审计工作所带来的诉讼案件不断增加,审计风险成为世界各国审计界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加强对审计风险的研究,找出防范审计风险的措施,是当前审计科学与审计实务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审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应从审计事业发展的需要出发,从审计实践和审计风险形成的原因入手。对审计风险涉及的各个方面进行系统控制与防范。随着我国加入“WTO”与电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