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龚红霞 《中外企业家》2009,(7X):115-116
通过对可转换债券价值构成的介绍,分析决定各部分价值大小的因素,对可转债的投资价值进行分析,最后根据理论价值与实际价值的比较,向广大投资者提供一些投资可转换债券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可转换债券是一种在规定条件下可转换为普通股的企业债券。它作为一种新兴的衍生金融工具,具有在获得债券保底收益的同时,分享企业增长成果的特点。纯债券价值和期权价值构成了可转换债券价值的主要部分,其中期权价值显得尤为重要。对于投资价值的分析,企业基本面的分析应作为重点,优秀的企业在未来将会获得较多的成长机会,相应地可转换债券的持有者也能分享到成长的果实。  相似文献   

3.
从理论价值看可转换债券的市场定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可转换债券作为一种新的上市公司的再融资工具,为我国的证券市场增添了活力。上市公司设计可转换债券的条款,投资者判断可转换债券的投资价值,都需要对可转换债券的价值进行评价。本文以鞍钢转债(125898)为例,应用B—S模型对可转换债券的定价做一些初步的探讨,并分析鞍钢转债市场定价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4.
杨娟 《财会月刊》2013,(11):51-52
可转换公司债券是兼具负债和权益性质的混合金融工具。理论上,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可以确认也可以不确认转换权价值,我国会计准则采用确认转换权价值的方法。债券转换时主要有账面价值法和市场价值法,我国新会计准则采用账面价值法。提前偿还、诱导转换等属于可转换债券的特殊事项,因此会计处理上存在特别之处。  相似文献   

5.
张恩 《安徽财会》2001,(4):29-30
可转换债券是中国证券市场上新兴的金融衍生产品,它的推出分别为公司和投资者提供了一种新的融资渠道与投资工具,公司需要制定正确的筹资决策以保证可转换债券的顺利发行与转换成功,而投资者则需要制定正确的投资决策以规避风险并获得预期收益;前者涉及可转换债券的定价,后者涉及投资者对对可转换债券投资价值的分析,两者都关系到对可转换债券价值的定量分析,本文首先给出可转换债券定价的数学模型,然后再以实例研讨其在中国市场上的应用,在建立模型之前先给出以下假设:即,股票价格模型中的u、σ为常数,允许卖空衍生证券,没有交易费用与税收;无风险利率γ为常数且对所有到期日都相同;贴现以无风险利率的连续复利贴现。  相似文献   

6.
可转换债券是一种介于债券和股票之间的可转换融资工具。我国的资本市场一直存在着股权融资比例过高、投资品种匮乏、金融创新少等问题。本文对可转换债券市场的投资价值及投资策略进行了分析,以期进一步完善我国证券交易市场。  相似文献   

7.
可转换债券是一种介于债券和股票之间的可转换融资工具.我国的资本市场一直存在着股权融资比例过高、投资品种匮乏、金融创新少等问题.本文对可转换债券市场的投资价值及投资策略进行了分析,以期进一步完善我国证券交易市场.  相似文献   

8.
可转换债券是在一定期限内可据事先规定的转换价格将其转换为股票的一种公司债券。大多数公司债券的发行者都会给购买者两个承诺,第一个承诺是在规定的日期支付一定的利息,第二个承诺是到期时偿还本金。除了上述两个承诺以外,可转换债券的发行者给购买者第三个承诺,即承诺允许可转换债券持有者将按事先规定的转换价格,在一定期限内转换成固定数量的普通股,所以可转换债券又称为“混合”证券。可转换债券转换前属债券,转换后属股票,它本身具备两重性,既具有债券的本质,又具有股票的本质。购买可转换债券后,持有者可有以下几种做法:持有可转换…  相似文献   

9.
可转换债券作为一种新型的金融衍生工具,其股性和债性的双重特征吸引了众多的投资者,在我国资本市场上有望得到长足发展。但可转换债券有其自身的复杂性,本文通过一个实例重点分析了影响可转换债券投资价值的因素之一——发行条款,并深刻剖析了发行条款在设计时为发行人和投资者双方利益双赢所起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0.
黄奕 《财会月刊》2005,(11):41-44
风险和收益的不对称性,即风险较小,收益较稳定,是可转换债券最为突出的特点,国内外可转换债券的市场表现都显示了其在熊市中较强的抗跌性和在牛市中获取良好回报的独特优势.从我国上市公司发行可转换债券的条款来看,其与成熟市场相比,更体现出了它的极大优势.在从债性向股性突变的过程中,攻守兼备的国内可转换债券市场正蕴含着巨大的投资价值.  相似文献   

11.
可转换债券是发行人依照法定程序发行,在一定时期内依据约定的条件可以转换成股份的公司债券.兼有股票和债券双重性质,从理论上讲具有优化和调整企业资本结构的功能。2006年财政部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对可转换债券的会计处理等进行了较大的修订,本文从可转换债券的特点入手,着重对可转换债券新准则的主要变化、修订的意义以及执行时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可转换债券定价的有限元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考虑了赎回、回售以及提前转换等条款,建立了可转换债券的定价模型。提出了对应于不同条款的边界条件,导出了有限元方法的求解格式。对可转换债券的价值进行了数值模拟,讨论了赎回、回售条款对可转换债券价值的影响。对民生转债(100016)和钢钒转债(125629)等两只可转换债券的价值进行了数值模拟,将理论值与市场值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3.
对于双因素可转换债券定价模型,为了减少算法上的困难,文献中通常将可转债的价值分为投资价值和转换权价值分别计算,而忽略了利率波动与基础资产价值波动之间的关系。本文提出了利用算子分裂技术求解双因素可转换债券定价模型的数值方法,有效地解决了因模型固有的复杂性而带来的计算上的困难。运用市场的实际数据对随机利率条件下的可转换债券定价模型作了经验检验,证明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介绍美国以及国际会计准则有关可转换债券会计处理的演进,对我国可转换债券会计处理的国际协调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即应该对可转换债券中包含的负债部分和权益部分进行分离,在分离方法的选择上,应该只允许使用"有和无法"。  相似文献   

15.
对于双因素可转换债券定价模型,为了减少算法上的困难,文献中通常将可转债的价值分为投资价值和转换权价值分别计算,而忽略了利率波动与基础资产价值波动之间的关系。本文提出了利用算子分裂技术求解双因素可转换债券定价模型的数值方法,有效地解决了因模型固有的复杂性而带来的计算上的困难。运用市场的实际数据对随机利率条件下的可转换债券定价模型作了经验检验,证明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可转换债券的投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可转换债券市场的发展,可转债的定价问题日益为企业和投资者所关注。本文首先从布莱克-斯科尔斯(Black-Scholes)模型的基础上探讨了可转债的定价理论,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可转换债券的投资策略,最后以钢联转债为例,分析可转债的理论价值与投资策略。  相似文献   

17.
可转换债券具有债权和股权的双重特性。根据可转换债券嵌入权性质的不同.分拆方法及确认和计量方法亦不同。本文结合可转换债券发行条款,对影响可转换债券确认和计量方式的因素作了分析.并对其会计处理和估值方法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第二十条将可转换公司债券归类为嵌入衍生工具。可转换公司债券是一种可以在特定时间、按特定条件转换为普通股股票的特殊企业债券,投资者购买了此债券,就被赋予了日后在合适的时机用当初购买可转换债券的资金以较低的价格买入股票的权利,作为对价,投资者须牺牲资金的部分时间价值,即承担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利率低于公司同期普通债券利率这一结果。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期权的视角对华平投资国美案例进行了分析,指出国美搭配发行可转换债券与认股权证旨在促使华平尽早将可转换债券转换为股票和行使认股权,华平则是看重国美有价证券的极高的期权价值.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期权的视角对华平投资国美案例进行了分析,指出国美搭配发行可转换债券与认股权证旨在促使华平尽早将可转换债券转换为股票和行使认股权,华平则是看重国美有价证券的极高的期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