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9 毫秒
1.
1996年,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开始起步.近十多年来进展不大.相对于大多数商品价格和要素价格的市场化而言.我国利率的市场化进程是非常滞后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与发展.是我国“十二五”期间一项重要的金融改革工作。本文对我国利率市场改革情况进行了评析.分析了我国利率市场改革之后存在的风险以及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影响,提出了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发展方向和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2.
自2004年10月29日将法定利率改为基准利率之后,我国的利率市场化就迈出了实质性步伐.运用利率机制调控存贷款金融机构的贷款.成为央行实施货币政策的一项主要措施。2008年9月以后.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击和扩大内需的背景下.  相似文献   

3.
香港优化联系汇率制度运作的措施及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5月18日,香港金融管理局(以下简称“金管局”)推出了三项优化联系汇率制度(以下简称“联汇制度”)的措施.其核心是:推出强方兑换保证并修订弱方兑换保证,让兑换保证对称地以联系汇率7.80为中心点,在7.75~7.85的区间内运作,以确保联汇制度顺畅运作。本就措施推出的背景、效果及其借鉴意义做一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我国即将加入WTO,为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和与国际惯例接轨,发挥利率在优化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我国的利率管制必将逐渐放松并最终实现利率市场化。利率制度改革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何形成一套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利率体制,有许多问题需要探讨。特别是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金融市场,企业,个人及中央银行调控等方面的影响应给予深入的研究和重视,本文就利率的确定机制,利率的影响和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条件进行一些基本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我国利率调整总是围绕利率市场化改革这一主轴上下波动。不久前.我国利率波动虽然仅比基准利率提高了0.27个百分点,就引起社会广为注目,但它毕竟是利率变化的表象,而扩大存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却是利率真正变化的根本。鉴于利率主要具有“资金价格、市场决定与效益影响”等三大特征,所以,分析当前利率导向作用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6.
刘洋 《金融博览》2014,(11):49-49
2013年年初,人民银行在部分地区开展储蓄存款利率限制性上浮试点.7月起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从而拉开了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新阶段的序幕。一年来,存贷款利率市场化引来诸多热议.其在宏观经济.尤其是商业银行这一相关主体中产生的深远影响备受关注。  相似文献   

7.
《财政研究资料》2004,(21):22-23
对是否加息.目前经济学家的看法并不一致。大体有三种观点.一是通胀压力存在,需要加息;一是认为加息效果并不明显.尚待观察;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判断是否加息需要多种数据的支持.目前很难判断。为何出现不同的判断?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全面展开和加入WTO的日子日益临近,利率市场化作为深化银行改革、迎接“入世”挑战的一项重要举措被明确地提上议事日程。2000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指出我国利率市场开放将在3年左右的时间完成。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0年9月21日开始改革我国外币利率管理体制,这次外币利率管理体制改革是我国向利率市场化迈出的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9.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相关因素分析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率市场化改革是当前我国金融领域的一项重大改革。分析了利率市场化的内涵、基本条件和改革的金融风险,介绍了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从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角度提出了实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于跃 《新理财》2013,(11):44-45
尽管商业银行贷款利率管制已于今年7月20日正式取消,这对银行贷款的实际影响偏于中性,但对于贷款利率市场化而言,却是一项重大政策调整。德意志银行高级策略师刘立男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指出,利率市场化下一阶段的真正挑战将是存款利率的市场化,而国内定期存单市场的推出是存款利率市场化的关键突破。  相似文献   

11.
《中国货币市场》2006,(2):20-21
1982年德意志银行进行了一项利率互换交易,德意志银行对某企业提供了一项长期浮动利率贷款,需要筹集长期资金。当时,德意志银行判断利率将会上升,以固定利率的形式筹集长期资金可能更为有利,为此,德意志银行用发行长期固定利率债券的方式筹集长期资金,然后通过利率互换交易把固定利率换成了浮动利率,再支付企业长期浮动利率贷款,这笔交易被认为是第一笔正式的利率互换交易。  相似文献   

12.
方案四将客户支付的利率分成固定和浮动两部分,在掉期交易开始的第一年客户支付固定利率3.30%,此固定利率远低于方案设计时客户收取的浮动利率(6个月LIBOR为3.2%的水平,客户收取浮动利率达到4.2%)。从第二年开始客户支付的利率转为浮动利率,该浮动利率的结构为上一期利率+6个月后置LIBOR一点差,最低不得低过3.3%。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很多地区农村信用社存在存差过大的问题,以重庆市万州区为例,截至2006年末农村信用社存贷比为56.1%(当年新增存贷比仅为38%),存差达15.7亿元。巨额存差,一是增大了农村信用社的财务风险,万州区农村信用社存款平均成本为2.06%左右,而农信社存放在央行资金的存款准备金利率为1.89%,备付金利率0.99%,利率倒挂现象严重;二是反映出资金投入不足问题,制约着新农村建设的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14.
关于中国利率市场化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率是资金的价格.是市场经济体制中的重要经济变量,在金融宏观调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我国利率管理体制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在放松利率管制、推动利率市场化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利率作为经济杠杆在优化资源配置、支持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也在逐步发挥.但现行利率体制还不能完全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需要有新的突破,最终实现利率市场化的目标。笔者从利率市场化的内容,必备条件、现阶段面临的问题以及基准利率的确定等方面分析探讨了我国利率市场化的现状。  相似文献   

15.
罗浩 《中国外汇》2006,(5):58-60
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对于某些借有外债的企业来说,利率风险已成为其心中难以消除的痛。在过去二十年中,国际利率市场风云变幻,令一些企业损失惨重。以6MLIOBR为例,其最低时仅为0.98%,最高为12.63%。目前,国内绝大部分外债均采用浮动利率形式,起伏不定的国际利率令企业债务成本难以确定。运用金融衍生工具有效管理利率风险显得十分有必要且紧迫。中国工商银行的一起成功控制利率风险的案例无疑是有力的证明。[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对成都市贷款利率浮动情况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曦 《西南金融》2004,(9):12-14
自2004年1月1日起,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由[0.9,1.3]扩大到[0.9,1.7],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由[0.9,1.5]扩大到[0.9,2]。近期,人民银行成都分行营管部对成都市今年1—5月的利率执行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对象是辖内所有银行类金融机构,包括4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9家股份  相似文献   

17.
中国人民银行已宣布从2003年12月21日起将金融机构存在人民银行的超额准备金存款利率由1.89名下调到1.62%,此项利率政策的调整是与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政策相配合的,其主要的目的是鼓励金融机构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而更深层次的意义是促进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平稳运行。促进充分发挥宏观  相似文献   

18.
短期利率是宏观经济的重要变量.也是主要发达国家货币政策的控制目标。该文认为我国的银行间7天回购利率最具短期利率的代表性。而影响短期利率的主要因素中,短期利率的均衡水平又是其中的核心,短期利率的均衡水平受长期利率、收益率曲线的坡度及短期利率偏离的共同作用:理解这三个决定困素.对投资者把握收益率曲线动向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8月11日,民生银行宣布推出个人委托贷款业务。个人委托贷款业务是由委托人在民生银行开立委托贷款资金专户,将贷款资金足额汇入专户。银行将帮助其挑选合适的放贷对象。并根据借贷双方商定的贷款金额、期限.利率等代为发放资金,负责监督贷款的使用和催收还款的一项银行中间业务领域中的新金融产品。个人委托贷款的委托金金额最低不得低于5万元人民币。在贷款利率方面,依照央行规定,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可以上浮30%和下浮10%。为了降低偿付风险。银行要求借款人必须提供住房抵押和按贷款金额1.596的比例购买履约保险,借贷双方风险自负。银行按不低于委托金额的2‰且不低于1000元的标准向委托人收取手续费。民生银行杭州支行已办理首笔由一位公务员借贷给个体户金额为8万元的个人委托贷款,民生银行上海分行也完成了两笔共800万元的个人委托贷款业务。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调节不同社会资源的各类市场体系已经初步形成,金融市场作为现代市场经济的核心,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利率是调节整个社会资金供求的主要杠杆,对于优化各行业资源配置,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发挥着重要作用,在金融市场的健全和发展过程中,利率市场化是一项至关重要,具有关键性作用的改革,其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也是全面而且深远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