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子《军争篇》曰:“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众,交合尔舍,莫难于军争。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计者也。” 这是说:与人争利,“天下之至难”,而“天下之至难”又以“知迂直之计”最难。能掌握谋划迂直关系的人就能取胜,“以迂为直”表面上走迂回曲折的道路,而实际上却是为更直接、更迅速、更有效地获得利益创造了条件,知迂直之计者而故意迂回而行,虽只投以小利或落后于他人行动,却能先期到达目标或收到别人没有收到的效果,可谓慢中有快,曲中见直也。 商战交锋,要根据外部条件和客观环境,去研究商战的方案。有时可用迂回战法,以小利诱敌,换取更大的战果,目前不少企业,在广告宣传中经常采取迂回战术,他们通过赞助慈善事业、希望工程、晚霞工程、体育、文艺、科教等活动,  相似文献   

2.
<正> 题记:市场就是战场《兵法》曰:“故知战之地,知战之日,则可千里而会战。”一、居安思危——企业走向市场的原动力光辉的历程太行仪表厂——我国航空仪表的“摇篮”,始建于五十年代初期。是在以旧马厩为主体的厂房里,生产出我国第一批自己制造的航空仪表。在四十年的过程中,受到了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毛泽东主席曾询问过该厂产品研制情况;朱德、董必武、贺龙、陈毅、彭真、罗荣桓等十八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  相似文献   

3.
田利娟 《经济师》2000,(6):106-106
中小企业是社会经济生活中的有机部分 ,它的作用不可低估。促进小企业的发展 ,研究小企业的发展战略对促进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 ,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小企业的生存变得格外困难。本文通过对《孙子兵法》中策略智慧的分析和运用 ,帮助小企业寻找其有效发展战略。《孙子兵法·谋攻篇》述及“故用兵之法 ,十则围之 ,五则攻之 ,倍则分之 ,多则战之 ,少则逃之 ,不若则能避之”,形象地论述了在敌我双方优劣不同、力量对比不同时应采取的战略举措 ,可见 ,熟悉战场特点 ,掌握敌我力量对比情况是争夺战争胜利的重要…  相似文献   

4.
<正> 一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要使社会主义企业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以促使企业出于对盈亏的关心而对市场变化作出较灵活的反应。但是,具体地“相对独立”到何种程度,则是有待改革实践来解决的极为复杂的问题。“相对独立”首先表现为“相对自负盈亏”。经过几年的改革,“相对负盈”已体现在利润留  相似文献   

5.
我 国的传统文化在 5 0 0 0多年的修炼中 ,不仅在形式上博大浩瀚 ,而且在内容上亦精炼深邃 ,具有丰富的内涵。而中国的民族企业要想在国际市场上大显身手 ,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就必须从本国文化中汲取精华 ,弃舍糟粕 ,形成自己的管理特色。企业管理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 ,摩托罗拉的根本宗旨是“尊重人性” ,诺基亚则把“科技以人为本”作为自己的经营理念 ,他们均在国际市场上取得了巨大成功。而中国企业 ,在“人本管理”上 ,你将何去何从呢 ?中国的传统文化 ,在此方面有很多精辟的论述。我们应该从传统文化思想中吸取营养 ,充分发挥其对企业人本管理的指导作用。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可以划分为积极入世、伦理中心、重义轻利、中庸之道、重视名节、勤俭传统、廉洁意识、家庭观念、任人唯贤、辨证思维等十个方面 ,① 现结合有关文献简要阐述如下 :1、积极入世。所谓积极入世 ,就是积极地关心社会现实的人生态度。在这点上 ,西方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是不同的 ,基督教、天主教、佛教、伊斯兰教文化的一个共同特点 ,是消极出世 ,而中国传统的“人学”文化 ,则是积极入世的。如儒家的“正心、修身、齐家、治国...  相似文献   

6.
<正>在市场经济发展和企业改革深化的情况下,国有企业亏损状况在近几年并未有根本改善,亏损面反而有所扩大。这似乎是一个悖论。造成这一状况的总体原因是,在市场经济加速发展和产业、产品升级换代加速的情况下,国有企业未能跟上前进的步伐.一些弊端暴露的更加明显,市场竞争力在许多领域有所下降。在一些领域.国有企业的绝对优势变成相对优势,在某些领域则变成相对劣势。气损问题只是上述问题中的一个方面、一种外部表现而且。 总体上看,造成国有企业亏损的原因主要有下述五种。一是政策性原因;二是产业原因,即企业处在“夕阳”产业或萎缩性行业;三是企业债务或社会负担太重导致的亏损;四是内部管理、经营不善;五是体制性原因,旧体制的残余严重阻碍了企业按市场规律办事,以致亏损。如何看待上述五种原因,关系到国有企业的扭亏对策和下阶段的发展思路。 对于政策性原因造成的亏损,我们不能简单地要求企业“消化”,也不能简单地提出扭亏目标。从事公益性事业或从事公共物品生产的企业,如公共交通、自来水等,出现亏损不能视之为不正常。这些企业本身不是竞争性企业,不能将利润最大化作为目标。对这些企业,一方面要强训科学的内部管理,尽可  相似文献   

7.
在 市场经济活动中 ,有句百说不厌的话 ,叫做“顾客上帝”、“顾客第一”。顾客指什么 ?顾客不是指作为生物体的人本身 ,而是指人对各种产品和服务的需求 ,市场则是由拥有购买力 (钱 )、对各种产品和服务存在需求的众多人的集合体。因此 ,“顾客是上帝”、“顾客第一”就是指市场是企业生存的首要空间 ,对企业而言 ,就是要千方百计地进入到所选中的市场去。在企业实际运作过程中 ,企业首先对面向的整体市场进行市场细分 ,再根据一定原则选定目标市场后 ,然后企业就面临着一个具体而又重要的决策问题 :如何制定目标市场营销策略 ,何时进入 ?怎样进入 ?进入以后又怎样发展 ?这是任何企业都无法回避的问题。如果企业采以的目标市场营销策略得当 ,企业就能顺利进入目标市场 ,站稳脚跟并为企业今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反之 ,则可能一着不慎 ,满盘皆输。因此 ,选择恰当的目标市场营销策略对企业开拓新市场 ,提高企业市场占有率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 ,我们发现目前的营销学理论只是从产品角度 ,将目标市场营销策略分为无差异化、差异化和重点营销三种 ,远不能涵盖企业在选择目标市场时所采用的十分丰富的营销策略 ,更谈不上充分发挥营销理论对企业...  相似文献   

8.
<正>透过扬州现象,我们看到一大批走上规模经济的工业企业,它们依靠市场机制的导向,实现了产品方向的最佳选择和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因而也实现了成本的降低和收益的增加。这中间,政府起主导作用,推动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把握市场导向。 我们认为,企业的规模发展要靠市场导向,而市场的有效导向又必须与政府的合理推动相结合──这就是从扬州规模经济实践中获得的有益的启示之一。 顺应市场规律,讲究市场战略,在市场激烈竞争中积累规模优势 扬州的规模企业,都是在市场导向下“冒”出来的,都经历过“跌打滚爬”的市场风险过程。 扬州目前规模经济发展势头好的企业,前身大多是些档次较低、很不显眼的“无名之辈”。不管是集体企业,还是地方国营工厂,都是一无国家投资扶持,二无平价物资照顾。这看来是不利因素;但是正因为如此,这些企业“包袱”轻,“框框”少,容易走上市场经济之路,这又是有利因素。在市场取向改革的条件下,它们能够比较早地转轨变型,变依赖政府保护为接受市场导向,一心跟着市场走。 一心跟着市场走,不是在市场风浪中随波逐流,而是要顺应市场规律,选择市场战略,使客观存在的市场导向功能为我所用。在这方面,扬州走上规模经济的企业做了一系列“文章”,归纳起来,大体如下:  相似文献   

9.
国有资产流失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严乐  薛波 《当代经济》2000,(10):38-38
由于长期受传统计划体制的影响,企业思想意识和行为模式还没有完全转变过来,与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尚有差距。 1.国有企业因经营不善或潜亏等相关因素造成的国有资产流失占整个流失总量的相当比例,一般认为在50%左右。不少国有企业由于缺少必要的所有权约束,搞活企业、扩大企业自主权与加强国有资产产权管理没有很好地结合起来,行为短期化,只注重个人既得利益,这不仅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也损害了投资者、所有者的权益,使企业成为“吃国家”的操作工具,主要表现形式则是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各种亏损挂帐和待处理财产损失。尤其在当前经济转型期,不少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改变,国家计划订货由少到无,而企业产品却无相应调整改变,结果造成产品无市场、无销路、资金沉淀,形成大量潜亏。同时,企业内部管理混乱,经营专损责任不明确,又没有执行资本金保全原则,而企业承包经营中的短期行为更是助长了潜亏  相似文献   

10.
为什么有的企业昙花一现,有的中途陨落,有的历经坎坷仍生生不息?在改革的大潮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处世哲学。许多人学会了观望与等待,许多人学会了固守与僵持,许多人在潮起潮落中隐没,而更多的人却在潮起潮落中挺起。在文化之外,光影之外,吉林省正在努力摘掉落后的帽子,重新拥有自己的文化标识和精神内涵。在改革的长廊里,我们欣喜地发现,就在我们身边有着这样一群人,他们时刻在推动吉林省经济发展的进程。他们沉着勇敢,直面困难;他们坚贞顽强、苦干实干;他们为民撑起一片天,于己吝啬给予;他们在实践的激流中勇进,在精神的高峰上登攀……吉贵发就是他们其中的一员。吉林省信合印业中心总经理吉贵发满怀激情地说“: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企业立业兴业的有利武器,构建和谐社会是营造企业良好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牢固基石,实现吉林省经济变‘快走’为‘快跑’是我们企业发展无限的激情和动力。”  相似文献   

11.
加入WTO石油石化行业如何应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加入WTO已呈“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之势,只是时间迟早而已。加入世贸组织无论是对国家,还是对企业、对个人都是一件大事。古人云,凡事要备而后动,有备则制人,无备则制于人。不管何时“入世”,我们都应当有所准备。加入WTO利弊辨析世间任何事情都是一分为二的,加入WTO也是如此。只有全面认识WTO带来的好处,才能坚定信心,自觉地利用它为我们创造的发展机遇和环境;只有充分重视和估测伴随而来的弊端和挑战,才能采取正确的对策,趋利避害,化害为利。1利大于弊是我国加入WTO的首要前提对国家而言,首先,…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不断进步以及人口的增长,整个社会对能源的需求量逐年攀升,特别是电力能源这种无选择的生活必备能源。随着可持续发展政策的大力落实,许多能产出电能资源的方式都被投入使用,例如风能发电、水利发电等等。然而火也是生电的常用途径之一。然而如今无论是何种方式,只要能产出电源,此方式便值得推广,任重而道远。换而言之,火力发电也无法免俗。火力发电的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汽轮机组的运行效率。然而机组长年处在高负荷状态下,这样会无可避免地使辅机长久以来在非定额的情况下展开工作,这样便在无形中加大了能源的消耗量,从而造成不必要浪费,制约企业的发展。为了让“可持续发展”和“节约型生产模式”不流于形式和空头口号,真正为企业造福,则必须将优化气机辅机工作落到实处,甚至将其作为调整工作的侧重点,这样才能在降低成本的前提下,不断提升效率,让点滴能源实现用途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3.
<正> 在环境管理上,对污染的控制主要有两个途径。其一是通过行政手段,主要是颁布一系列法规,根据环境目标制定污染控制规划,直接限制工厂等污染源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数量,其二是运用经济手段,即实行排污收费,排污收费可以促使工厂企业从本身的经济利益出发,自觉地控制污染物的排放。一般来说,这二种手段通常是结合在一起运用的,然而在某些特定的外界条件下会有所侧重。我国从1973年起,工厂陆续建造污染物处理设施,其投资大多数为国家投资,该时期采用的是行政手段。自从1980年全国实行排污收费以来,则是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并举。近几年来,国家逐步减少了对污染治理项目的投资,而通常由工厂企业自筹款项或贷款,即试行“拨改贷”。在这种情况下,经济手段的作用则愈来愈重要,因此在目前我们必须对排污收费作细致深入的研究,确定科学合理的排污收费方法,使排污收费既可以对工厂控制污染起刺激作用,又不致于影响经济发展,还可以使整个社会在控制污染方面所花费的代价最低。  相似文献   

14.
“五四”运动以来,在中国经济史研究领域已出版了不少部有关中国经济通史类型的著作。在中国经济专史方面探讨专业、商业、田制、税制、外贸、财政、货币等等的专著也不少,甚至对国债、钞券、邮政、物价、关税、合作运动等等的专史也曾刊行,唯独有关中国工业发展的历史专著却一直是个空白。为什么出现此空白?我认为不外是来自两个原因。一是我国近代工业的发展到解放前夕,尚未形成其完整体系,无必要编写它的专史。二是我国的近代工业虽起步较晚,而封建手工业的存在却已有两千余年的发展繁荣历程,如再联系到古代青铜器、陶器等的制造,地就得追溯到夏商时代。要编写一部系统的中国工业专史、决不能仅阐述其近代工业,必须对封建手工业和更早的工艺发展过程也有所论述。但是,封建时期的手工业一向包容在商业之内,连古代有名的盐铁制造富豪也被看作是“因通商贾之利”而致富。到战国后期将工商视为“末业”之说出现以后,手工业的发展实况更不受史学家们的关注,此所以历代《食货志》均未给手工业发展情况设立专篇予以表述。因此,在编写一部中国工业发展史时,对其封建手工业部分之资料的爬梳整理难度是相当大的。至于我国名闻于世的古代精美陶器、青铜器、如无精湛的工艺技巧即不可能制成,这也是编写古代手工工艺发展历史著作的不可缺少部分。但此类史料在我国文献中几乎没有记载,只有通过对现代大量出土文物的验证才能窥见其发展概况。如无大量出土的文物为依据,则夏商和周代前期的此类工艺发展概况已无法知晓,更不谈将它写成史学专著。基于上述两个原因,若干年来中国工业发展史之成为空白实为势所必然。当然,即使在今天要编著一部中国古代工业史仍有较大难度。因为将未经过系统整理的浩瀚文献史料和分散的考古文物资料进行分析概括,即须具备敏睿的分析能力还得付出长期的辛勤劳动,才可望做出成果。  相似文献   

15.
2、无尖不商 大雪纷飞之夜,为了得到三间铺面,四处流浪的叫花子赵公明与人打赌在雪地里睡了一夜,居然没被冻死。输得不服气的大老板李九,决心以相同的方式把输掉了的铺面赢回来,却冻死在雪地里。从此,赵公明开始了开铺子做买卖的生涯。 赵公明认为做生意同为人处世一样,必须讲究信誉第一。而生意人的信誉主要表现在货真价实、份量充足上。货真价实很好办,份量充足则很难。因为那时没有任何衡量物品份量的标准器具。卖谷卖米论箩,两箩为一担。卖油卖盐论瓯、论盆、论碗。一瓶油、一盆盐、一碗油地对外销售。至于其他商品也只好凭估计,论堆儿了。 但锣有高低粗细,瓶、盆、碗有大小浅深,买卖双方见面之后,无论是“鸡蛋换盐,都不谈钱”式的以物易物,还是用贝壳、金银代表货币的现金买卖,都是一箩、一碗、一瓯、一盆地分别面议。不仅劳神费  相似文献   

16.
1994年建立的以“分税制”为基础的分级财政管理体制,带有强烈的制度创新性质,初步理顺了中央与地方之间(主要是中央与省级之间)的财力分配关系,又在政府与企业的关系方面大大淡化了条块分割的行政隶属关系控制,为政府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正确发挥调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创造了条件。然而必须看到,该体制为种种条件所制约,仍然带有强烈的过渡色彩,难免遗留下不少问题。随着时间推进,这些问题趋于明朗化,对地方财政运转的不良影响日渐表现出来。最突出的一点便是造成了基层政权所承担的财权与事权不相匹配。通过“分税制”所建立的财政体制重新界定了中央、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权和事权范围,着眼点是增强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当时尚做不到配套确定省以下政府之间财力分配框架,原本寄希望于通过逐步深化省以下体制改革,在动态中解决此问题。但由于省以下的体制改革近年并未取得明显进展,财权划分模式与事权划分模式出现了网相背离格局。这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基层政府的财政困难。我国实行分税制的主要意图之一是扭转过去中央财政收入占全部财政收入比重过低的局面,这符合分级财政体制正常运行的基本要求。客观地说,与较充分发挥中央自上而下转移支付调节功能的要求相比,目前中央财力集中程度还不够,仍有待逐步提高。然而现在的问题是这种趋向被盲目推广和延伸,在省、市形成了上级政府都应集中资金的思维逻辑。1994年以来,中央的资金集中度实际在下降(从1994年的55.7%下降到2000年的52.2%),而省级政府的集中程度却不断加大,年均提高2%(从1994年的16.8%提高到2000年的28.8%);市一级政府同样在想方设法增强集中程度。2000年地方财政净结余134亿元,而县、乡财政赤字不断增加。这说明,实际上财力在向省、市集中。省以下政府层层向上集中资金,但基本事权却有所下移,特别是县、乡两级政府,履行事权所需财力与其可用财力高度不对称,成为现在的突出矛盾。按照事权划分规则,区域性公共物品应由地方相应级次的政府提供。近年我国省级政府在向上集中资金的过程中,县、乡两级政府仍一直要提供义务教育、本区域内基础设施、社会治安、环境保护、行政管理等多种地方公共物品,同时还要在一定程度上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往往尚未有效排除介入一般竞争性投资项目的“政绩”压力与内在冲动),而且县、乡两级政府所要履行的事权,大都刚性强、欠账多,所需支出基数大,无法压缩。比如九年制义务教育,该项支出有法律依据,而且由于人口规模扩大和相关支出因素价格上升较快,所需资金膨胀更快。转轨时期,工业化、城市化推进和社会进步所需要的大量物质条件和社会条件是要由省以下地方政府来提供的,特别是县、乡两级政府,承担着宽广、具体的政治责任和经济责任,这就亟须在明确各级政府职能分工和建立科学有效的转移支付制度的配套条件下,使基层政权的事权、财权在合理化、法治化框架下协调职责与财力,使之对称。这本是“分税多级”财政体制的“精神实质”所在,一旦不能落实,则成为基层财政困难的直接动因。  相似文献   

17.
(一)以维护全体公民的权益为根本原则。北欧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经历了几百年的继承与发展,保障体系覆盖范围和福利标准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以维护全体公民的利益为基本原则这个核心没有改变,至今仍体现在养老金、医疗保健等社会公共服务的各个方面。芬兰社会事务和健康邯高级顾问CarinLindqvist-Virtancn女士介绍说,芬兰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宗旨,是建立起高水平的覆盖全体国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1)维护全体国民的利益、每一个公民,包括国内原有居民和满足居住年限等有关规定要求的外来移民,都有权力享受相关的社会保障待遇。(2)保证公民平等,不依种族、阶级、阶层、性别的不同而区别对待,高收入者、低收入者以及无收入者均被融入同样的福利体系之中。(3)注重个人的权利,每一项资助或者服务,甚至是对家庭的帮助.也具体到每一个个人。“不让一个人掉队”是北欧国家社会保障工作的最通俗目标,在这个目标下,现有居民无论是否曾被雇佣,达到一定年龄均可领取养老金;每个家庭都能得到政府提供的育儿津贴,以减轻他们抚养孩子的负担;所有居民无论收入状况、社会地位及其他情况有何不同,均可得到尽可能好的医疗服务。近年来,为了避免高福利的社会保障滋生“懒人和不劳而获者”,提高社会整体效率,芬兰等北欧国家对社会福利制度建立的原则进行了改革,使其在保障公民基本生存权力和发展条件的同时,还要符合以下原则(1)居民享受社会保障的程度是合理的和满足基本需要的;(2)这些社会保障措施在满足公民生存基本需要的同时,能够激发其劳动热情和创造性,并鼓励居民自助;(3)各级政府在提供社会保障方面的责任是明确的;(4)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具有可承受的社会基础。在这样的基本原則之上,社会保障体系可以高效率地运转,在推动经济发展和保障公民权益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二)建立内涵丰富、覆盖广泛的社会保障体系。经过多年的实践和发展,芬兰等北欧国家已经建立起一整套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这套社会保障体系覆盖范围广泛,包括教育资助、免费医疗、失业救济、老人照料、养老金支付、残疾人救助、单亲父母津贴、家庭和儿童保护等方方面面,十分细致周到,可以说在北欧国家的福利制度下,居民从“摇篮”到“坟墓”都会得到国家的关照,都由政府给予基本的保障。以芬兰为例、芬兰的社会保障体系分为三大邯分预防性安全和健康政策、社会和卫生服务、社会保险。涉及从人的出生、婴儿时期到老年的全过程,从预防疾病、事故,控制饮酒、抽烟开始,到实施基本免费医疗,从免费教育,到失业救济再到免费职业再培训,从儿童补助、单亲父母津贴到养老金支付和老人照料等,政府提供的社会保障是全方位的。瑞典的杜会保障体系主要包括养老保险(年金制度)、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社会福利津贴和其他社会补贴,每一项下都包含很多具体内容,如社会福利包括老人福利、儿童福利、残疾人福利和教育福利等。丹麦的社会保障也基本具有以上特点。只是在具体的保障标准上与芬兰有所差别。(三)保持占有国内生产总值的较高比例.。据芬兰社会保障和健康邯官员介绍,随着社会保障体系的逐步完善和涵盖范围的不断扩大,芬兰社会保障支出领在20世紀80年代曾有过较快增长,90年代中期到后期增长缓慢,但最近几年又呈见出快速增加的势头。按照2005年不变价换算,1980年支出总额约为150亿欧元,而到2003年支出总额接近380亿欧元,增长了近1.5倍。与此同时,社会保障支出占GDP的比例也在不断提高。1980年以来,芬兰的社会保障支出占GDP的比例一直保持在20%以上,90年代初高峰时期甚至超过30%。虽然近几年社会保障支出占GDP的比例有所下降,但总体土仍然保持上升趋势。芬兰社会保障和健康部的专家分析,预计到2025年,社会保障支出占GDP的比例将超过30%。(四)政府、唐主和个人共同为社会保障买单。长期以来,北欧国家的社会保障所需资金筹措一直是采取多元渠道,即由政府、雇主、个人和保险市场共同负担.不同国家政府、雇主和被保险个人在社会保障财政来源中所占比例的不同,反映出他们在社会保障制度中所承担责任的差别。北欧等国社会保障财政来源主要依靠中央和地方政府财政,这部分来源在社会保障资金中占40%以上,丹麦则超过60%。在瑞典和芬兰,雇主缴纳的社会保障费在社会保障资金来源中占第二位,而个人缴费和保险市场所承担的责任相对较少。这也是福利型社会保障制度的普遍特点,只不过北欧国家表现得更为明显。丹麦与瑞典、芬兰有所不同,保险所占比例相对较高,约为社会保障支出总额的20%,而雇主缴纳资金比重不到10%。然而,随着北欧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逐步发展和完善。政府、雇主和个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