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业的不断发展,我国银行信用卡市场发展速度非常迅猛.但受各种因素影响,商业银行在发展信用卡业务中面临的风险也越来越大.因此,有必要对我国信用卡风险问题进行一定深度的分析研究,以保证商业银行健康、有序、平稳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商业银行信用卡风险是一个普遍的、世界性的、规律性的问题,我国社会经济和金融业的发展中必定会产生并且会对金融安全造成不良影响.由于世界各国家和地区的社会体制、文化背景、市场化程度以及法律体系的不同,相应地在商业银行信用卡风险的评定和防范方法上也有差异.本文应用国内外学者的研究,针对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风险防范的措施进行分析,并结合国外经验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3.
信用卡业务历史沿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用卡是信用卡业务的载体,信用卡业务是围绕信用卡这个金融产品展开的经营活动和产生的资产负债组合,信用卡业务经营的主体和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各类业务一样都是货币,信用卡业务就是通过信用卡这个金融产品来经营货币的,它是传统的金融业务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现已成为国际通用的先进支付工具。文章通过对信用卡业务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发展现状研究,试图探寻出信用卡业务发展的规律和制约其发展的瓶颈,其目的在于充分发挥我国信用卡业务市场巨大的优势,巩固完善和发展信用卡业务,以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金融业的全面开放,信用卡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我国信用卡如何参与竞争和提高盈利能力则成为处于金融全面开放条件下的我国银行当前和未来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运用SCP①范式对中美信用卡市场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以及市场绩效进行分析比较,有利于客观刻画我国信用卡市场的竞争现状,指明中美信用卡市场的差距所在,为制定正确的竞争策略提升竞争力奠定基础。该文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价格管制条件下中国信用卡市场竞争的策略选择,指出差异化是中国信用卡竞争的主要出路。  相似文献   

5.
信用卡是国际流行的先进支付工具,被称为现代社会的电子货币,以其安全、方便、快捷的优势,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是金融业现代化的象征。对于中国商业银行来说,信用卡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大力发展中国信用卡业务,以增强中国银行的竞争力,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吴丹 《时代经贸》2011,(20):177-178
信用卡在经济垒球化地今天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我国的信用卡实现了快速的发展。信用卡是商业银行盈利的一个重要手段,同时也是高风险、高收益的产业,持卡人的冒险心理、发卡行的管理不善、国外银行信用卡的竞争等因素都说明了信用卡系统存在的风险,防范信用卡系统风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来综述信用卡系统风险防范,分别是我国信用卡的发展历史以及现状、我国银行信用卡系统风险的种类、我国银行信用卡系统风险产生的原因、我国银行信用卡系统风险防范的措施。希望中国的信用卡系统能更加完善,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国有商业银行“四部”的监管亟待加强韩宝浪国有商业银行的“信托部、房地产信贷部、信用卡部、国际业务部”(以下简称四部)属行内职能部门,是金融改革的产物,也是金融业竞相追逐的热点,近年“四部”业务发展较快,为金融业经营品种的多元化注入了活力,也为服务地方...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金融业有了长足的进步,金融业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金融风险问题就是当前我国金融业发展中遇到的一个主要问题,加强金融风险防范,完善金融业的相关法律制度是保证中国金融业长远发展的必要条件,本文主要就我国的金融法律制度发展进行研究,期望为我国金融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种新型的消费信贷方式和支付手段,信用卡从一开始就天然地与市场经济相连结,在国家层面催动下信用卡度过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演变,现今在整个国际金融市场中占据了重要地位.美国既是信用卡的发端国,也是目前信用卡市场发展最为成熟、立法监管最为完善的国家.其近年来关于信用卡的系列立法改革动向也一定程度上反映未来信用卡产业的发展趋势,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处于信用卡产业初级阶段的新兴庞大市场来说,将国外最先进的立法理论和监管措施融入到我们的国情之中,对于推动我国信用卡市场的良性发展无疑是一条有效途径.本文重点考察美国信用卡的一整套立法监管体系和个人信用评估机制对我国信用卡市场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朱凌云 《当代经济》2007,(11):102-104
信用卡恶意透支是令银行业头疼的顽疾,主要存在频繁透支、骗领信用卡透支、相互勾结透支、诈骗型透支等四种形式.导致信用卡透支防不胜防的主要原因有相关法律法规和信用体系滞后、领卡审核不严、担保措施不力、催收欠款不力及信用卡网络发展滞后等.针对上述原因,应相应的采取加快完善信用卡法制环境、建立全国性个人信用体系、严格资信审查、提高网络管理水平、完善担保制度、加大催收欠款和打击恶意透支的力度等防范措施,尽量把风险控制在最小的限度内.  相似文献   

11.
信用卡恶意透支是令银行业头疼的顽疾,主要存在频繁透支、骗领信用卡透支、相互勾结透支、诈骗型透支等四种形式。导致信用卡透支防不胜防的主要原因有相关法律法规和信用体系滞后、领卡审核不严、担保措施不力、催收欠款不力及信用卡网络发展滞后等。针时上述原因,应相应的采取加快完善信用卡法制环境、建立全国性个人信用体系、严格资信审查、提高网络管理水平、完善担保制度、加大催收欠款和打击恶意透支的力度等防范措施,尽量把风险控制在最小的限度内。  相似文献   

12.
张飞龙 《经济师》2011,(7):77-77,79
美国作为信用卡产业发展较为成熟,监管机制相对完善的国家,在反对信用卡领域不公正和滥权行为,保护持卡人权益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美国的做法对我国具有一定借鉴和示范意义。文章通过介绍美国信用卡持卡人权益保护的主要做法和经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我国信用卡持卡人权益保护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如何促进金融业的健康发展是当前较受关注的话题,本文从加强金融外部监管和完善金融机构内控两个方面提出了完善我国金融监管制度的对策与建议,以图对我国金融业的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随着信用卡业务的长足发展和信用卡业务的不断增长,信用卡业务中的风险频率也随之增长,对发卡行、特约商户、持卡人之间造成的损失也越来越大,风险中的问题也日渐严重。我国信用卡业务的发展还不十分成熟,各种法规还不十分完善,应多借鉴国外的经验,更多地从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保护消费者的角度出发,制定有关法律或规定,不能以牺牲消费者的利益为代价推动银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这次世界金融风暴给我们国家很多行业造成了冲击,也为我国金融业的改革和发展提出了挑战.本文认为这次危机后,大型的金融超市以及PE将会成为美国金融业未来发展的方向,这对我国金融业的发展有很多启发.我国目前资本市场的发展还不完善,但近两年PE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其发展适合我国的国情,有利于我国尽快建立和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  相似文献   

16.
朱凌去 《当代经济》2007,(6S):102-104
信用卡恶意透支是令银行业头疼的顽疾,主要存在频繁透支、骗领信用卡透支、相互勾结透支、诈骗型透支等四种形式。导致信用卡透支防不胜防的主要原因有相关法律法规和信用体系滞后、领卡审核不严、担保措施不力、催收欠款不力及信用卡网络发展滞后等。针对上述原因,应相应的采取加快完善信用卡法制环境、建立全国性个人信用体系、严格资信审查、提高网络管理水平、完善担保制度、加大催收欠款和打击恶意透支的力度等防范措施,尽量把风险控制在最小的限度内。  相似文献   

17.
我国金融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完善,是维持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良好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维持我国社会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保证.金融业是国家的经济的命脉,只要金融业出现了问题,整个国家都可能因此受到影响,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必须加强对金融业的管理,但是加强对其管理的前提,就需要改革完善我国金融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8.
中韩两国信用卡业务都始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但因中国信用卡业务比较单一,而且法律法规不完善,所以同韩国的信用卡业务相比较就非常落后。韩国信用卡业务的当事人只有发卡机构、持卡人和特约商户,而中国却还有担保人。在信用卡挂失后的风险承担问题方面,韩国采取的是发卡机构承担主义,而中国采取的却是持卡人承担主义。通过对中韩信用卡法律问题的比较分析,可为中国制定完善的信用卡法律法规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经济师》2017,(7)
文章以某商业银行开展信用卡业务为例,对推动实现以效益为中心的转型发展,完善以目标管理、损益管理、财务资源管理为核心内容的财务管理体系,实现信用卡业务质量和规模等协调发展的目标,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产业融合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式,且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础,金融业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当前推动制造业与金融业的融合发展,不仅可以实现制造业结构优化升级、激发金融业发展新动能,也可以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通过对制造业与金融业融合发展内涵、问题及模式的探讨,从优化两大产业融合发展平台、完善两大产业融合发展环境、加快复合型人才培养速度等方面,提出促进制造业与金融业融合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