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也即《2002年上市公司会计改革与投资者保护法案》。本文首先介绍了该法案出台的背景,详细阐述了该法案的整体内容框架,并以此为基础,就该法案对已在和即将在美国挂牌上市的美国本土企业和外国企业在公司外部治理、内部治理及信息披露等诸多方面将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剖析。鉴于《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的执行要求繁琐、执行成本高昂、责任追溯严格,而我国商业银行现阶段的公司治理和信息披露水平又与该法案的要求存在着较大差距。因此,本文认为在当前阶段,国内商业银行以正式挂牌的方式赴美上市尚不现实。  相似文献   

2.
美国二十一世纪支票清算法案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金融会计学会访美代表团于2004年5月14日至18日参加了美国独立银行家协会2004年年会。年会重点研讨了“二十一世纪支票法案的准备”(该法案在2005年10月28日由布什总统签署,2004年10月28日起实施)。为使读者及时了解《美国二十一世纪支票清算法案》,现由代表团成员、深圳发展银行计财部总经理夏博辉博士根据年会上有关资料对《美国二十一世纪支票清算法案》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3.
黄明 《金融博览》2010,(17):1-1
美国刚刚通过的《多德-弗兰克金融改革法案》是金融变革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表明美国痛定思痛,开始了系统的反思与改革。  相似文献   

4.
早在19世纪,金融控股公司就以银行控股公司的形式出现于美国。所谓银行控股公司是指只控股商业银行不控股其他金融机构的单一控股公司:后来在1929年至1933年经济危机期间,美国约有近万家银行相继倒闭或被兼并,美国国会因此制定了有名的《道格拉斯——斯蒂格尔法》,该法案明令银行不得经营其他金融类业务,同时还要求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相分离:但是法律并没有明确禁止银行控股公司的设立。到了1987年美国6497家银行控股公司的资产占整个银行总资产的90%以上。1999年美国《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明确了银行控股公司的正式合  相似文献   

5.
美国《多德一弗兰克法案》10大问题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美国《多德-弗兰克法案》概述2010年7月21日,随着美国总统奥巴马签字,一部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法律,美国多德-弗兰克法案(即《多德-弗兰克华尔街改革和个人消费者保护法案》,简称美国《多德-弗兰克法案》)正式生效。这部法案预计将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对美国乃至全球金融业产生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李良  陈晓红 《新金融》2004,(10):51-53
由于以纸质为基础的票据清算系统对交通的依赖和过高的清算成本,使得美国银行界呼吁新的电子化方式以取代传统的支票清分方式。将于2004年10月28日生效的美国《21世纪支票交换法案》适应了金融电子化的发展,将会对支票清算产生深远的影响。中国的银行业应在加快现代化支付系统建设的同时,借鉴该法案的有关规定和做法。  相似文献   

7.
《现代商业银行》2011,(9):62-64
作为当今世界上金融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尽管历经金融危机的冲击,美国的金融服务市场依然十分庞大。其中,就银行业来说,自1999年11月克林顿政府颁布《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Cramm—Leach-Biley Act),准许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和保险公司互相进入对方的领域以来,银行通过并购等形式已纷纷转型成为“金融超市”,即将传统的银行存款、贷款与证券、基金、保险、企业年金以及理财咨询等新兴的金融业务全部整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8.
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美国占据举足轻重的位置,其监管政策走向一直为世界广泛关注。在竞选总统之初,特朗普就明确提出了"金融去监管"的口号,主张废除2010年出台的《多德-弗兰克法案》。2018年5月24日,特朗普签署《经济增长、监管放松与消费者保护法案》,正式修改了《多德-弗兰克法案》。本文概括分析了主要修改的五个方面:对抵押贷款的监管放松,对社区银行的监管放松,对大型银行的监管放松,对证券市场的监管放松,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相应地,新法案将带来四个方面的潜在影响:能够释放中小型银行活力,助力美国经济复苏反弹;会产生监管外溢效应,迫使他国被动跟进并引发全球性金融监管放松;将带动相关金融监管规则的修订,未来或将推出更多监管放松措施;监管放松将引发更多风险事件,后续会推高联邦赤字。最后,本文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三方面建议:重新审视监管政策,建立差异化的监管思路;警惕美国系列政策的影响,采取妥善政策措施加以应对;借鉴美国相关政策的做法,加大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力度。  相似文献   

9.
1999年美国实施66年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被废除,标志着分业经营模式在美国的终结,也使混业经营成为全球金融业发展的趋势。同时,覆盖所有金融领域的英国金融服务监管局的建立则表明,对混业经营的监管已经成为全球金融监管发展的主流。  相似文献   

10.
王奎 《金融博览》2010,(18):68-69
2010年7月15日,美国参议院以60票比39票通过了长达2315页的《多德-弗兰克华尔街改革和个人消费者保护法案》,这项被认为美国金融历史上自“大萧条”以来最严厉的金融改革法案正式生效。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法案出台背景,法案内容,实施成本,评价等四个方面对美国的《萨巴斯法案》和我国的《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进行比较研究,并对我国内部控制建设提出意见。  相似文献   

12.
我国自1995年起先后颁布了《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和《保险法》, 这三部法律基本确定了我国金融体制分业经营的格局。1998年底,我国又颁布了《证券法》,进一步明确了我国金融业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原则。但是,美国却于1999 年11月颁布了《金融服务业现代化法案》, 标志着美国金融业在世纪之交放弃了分业经营模式,进入混业经营的新纪元。美国金融业经营模式的变化必将对国际金融业产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法案出台背景,法案内容,实施成本,评价等四个方面对美国的《萨巴斯法案》和我国的《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进行比较研究,并对我国内部控制建设提出意见  相似文献   

14.
陈北 《国际融资》2009,(9):45-47
2009年5月20日,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签署了《2009年美国救助家庭住房法》(Helping Falnilies Save Their Homes Act)。该法案简称《住房按揭法案》,批准动用政府信用,为处在金融链条终端,因按揭困难而将要申请破产的美国贷款购房者提供金融救助。这让所有处于金融困境中的人翘首以待的法案,似乎从实施之初就遇到了阻碍。初期,申请该项救助的购房户高达40万户,但经轮番审核之后,仅仅有50户合格。如此悬殊的数字对比,让更多被住房按揭危机煎熬着的美国人大失所望。  相似文献   

15.
李耀东 《金融博览》2014,(13):48-49
2008年.美国爆发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2012年年初美国经济显示出缓慢复苏的迹象,国会通过了《创业企业融资法案》(Jumpstart Our Business Startups Act,以下简称《JOBS法案》).法案大幅修订了美国现行《证券法》、  相似文献   

16.
美国金融消费者保护立法的突破和妥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危机-立法是美国完善金融监管和消费者保护的一贯模式。《金融监管改革法案》设立金融消费者保护署是消费者保护的一个里程碑,将给美国乃至世界带来重大变革。由于利益集团的反对与阻挠,该法案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妥协使其目的达成保障消费者权益和避免下一次危机爆发的目标并不确定。但对我国而言,美国的改革是一次学习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立法和金融消费者教育等方面先进经验的良机。  相似文献   

17.
萨奥十年     
滕琳 《新理财》2013,(1):84-85
美国《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萨奥法案》)颁布迄今已十载。 十年来,它带给美国乃至世界各国企业的影响是巨大而深刻的,引发了全球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流程全面性的改革。  相似文献   

18.
综合经营已成为当代金融业发展的趋势。这一趋势肇端于英国1986年通过的《金融服务法案》,尤其是美国于1999年通过的《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更将综合经营趋势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随着经济全球化、金融全球化趋势的日益加强,中国的金融市场已是接近完全开放的市场,金融业也已经面临以全能化服务为优势的外来竞争对手的挑战。对于中国的银行来说,它们的竞争对手已不只是传统的银行,保险公司、证券投行亦潜形其间。面对金融改革开放出现的新课题,最近召开的中共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要“稳步推进金融业综合经营试点”,为中国的金融改革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9.
30年代的经济危机给美国经济造成了沉重的打击.当时,人们普遍认为银行与证券业务混合经营是引发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因此,美国国会通过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禁止商业银行、投资银行跨界经营,实施严格的银行分业经营模式.70年代以前,<格法>在稳定金融市场,维持金融秩序,防范金融风险方面确实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然而,随着美国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通讯技术的进步,金融创新的层出不穷和竞争的加剧,<格法>越来越不适应美国金融业的发展.自80年代起,美国开始不断修改<格法>,逐步放松对分业经营的限制.1991年11月4日,美国彻底废除了<格法>,为美国多年的金融改革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这将给美国及国际金融业带来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0.
国际金融业综合经营的历史演变及中国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金融业综合经营的历史演变 从1999年欧元推出以来,国际金融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尤其是美国《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的通过,意味着持续了半个多世纪的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金融传统发展模式,正在向银行、证券、保险相互融合、共享资金与服务资源平台的现代化综合金融模式转变,综合经营已逐渐成为国际金融业的主流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