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对1Cr13钢进行了不同时间(5,10,20,40min)的喷丸处理,研究了喷丸处理对1Cr13钢在800℃空气中的抗高温氧化性能。高温氧化实验及表面形貌观察分析发现,喷丸处理形成了一个晶粒细化层,降低了1Cr13钢发生选择氧化所需的临界含量,氧化增重显著降低,氧化膜剥落也有所改善。喷丸处理促进了1Cr13钢表面形成选择性的保护氧化膜,提高了1Cr13钢的抗高温氧化性能,喷丸处理10~20min的试样抗高温氧化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2.
借助EDS、XRD分析技术分析15-5PH钢氧化膜的成分和结构,研究了氧化膜在生长、剥落过程中Fe、Cr离子迁移的情况。结果表明15-5PH钢在700℃及以下,氧化速度缓慢,氧化膜成分为铁铬尖晶石氧化物,铁离子在膜内的迁移速度控制着氧化速度;800℃氧化时,氧化速度较700℃增快,氧化膜内铬离子通过氧化膜裂纹等快速通道向外迁移,铁离子反向迁移。  相似文献   

3.
借助EDS、XRD分析技术分析15-5PH钢氧化膜的成分和结构,研究了氧化膜在生长、剥落过程中Fe、Cr离子迁移的情况.结果表明15-5PH钢在700℃及以下,氧化速度缓慢,氧化膜成分为铁铬尖晶石氧化物,铁离子在膜内的迁移速度控制着氧化速度;800℃氧化时,氧化速度较700℃增快,氧化膜内铬离子通过氧化膜裂纹等快速通道向外迁移,铁离子反向迁移.  相似文献   

4.
有机小分子催化剂2,2,6,6-四甲基哌啶-1-氧自由基(TEMPO)催化醇的氧化,反应条件温和,具有高活性和高选择性,成为醇选择氧化的一个重要方法。综述了近几年TEMPO催化醇氧化反应的发展过程及其固定化方法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在硅酸盐体系电解液中,在纯铝表面制备一层陶瓷层。比较微弧氧化膜厚度在不同溶液浓度中随时间的变化。通过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仪分析微弧氧化膜的横截面结构、化学成分以及这些元素在微弧氧化膜截面不同位置的分布。实验结果表明微弧氧化膜的生长速度在不同浓度溶液中不相同,但厚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基本相同。从截面结构、化学成分和元素分布的分析可以发现:微弧氧化膜可以明显区分为致密和疏松两层。采用XRD分析陶瓷层的相结构,采用RM-20袖珍式粗糙度仪测量表面粗糙度,发现表面粗糙度随反应时间变化规律和厚度的变化规律基本相同。采用MH-300型显微硬度计测量显微硬度。  相似文献   

6.
我厂原浸铅炉为30kW外热式,使用温度为470℃。内装铅锡合金,熔点370℃。坩埚选用15mm厚的Q235钢板焊制而成,容量约1t。在使用中,坩埚表面的氧化皮脱落掉在底层电阻丝上,造成短路而烧断。由于车间内没有起重设备,要用手拉葫芦吊起坩埚,等炉子凉后才能维修,既耽误时间,又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浓硝酸氧化法对聚丙烯腈基碳纤维进行改性研究,采用SEM、氮气吸附-脱附测试及拉伸试验等研究了氧化改性对碳纤维表面特性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浓HNO3氧化会降低碳纤维的力学强度;随氧化温度升高,碳纤维比表面积明显增大,表面总酸度增大。氧化处理优化了碳纤维表面特性。  相似文献   

8.
文章介绍了一种新型银法甲醛氧化器,该氧化器包括外筒体和嵌于外筒体上部的内筒体,外筒体上设置有蒸汽出口、排污口、水入口、成品排出口、夹套筒体、膨胀节和支座,外筒体内部设置有上管板、换热管、下管板和下筒体,管板与换热管焊接,内筒体内部设置有隔热圈,隔热圈设置于上管板的上方,隔热圈内设置有铜筛板,铜筛板上铺有催化剂,内筒体上设置有设备法兰。文章中,管板与换热管的连接方式设置有两种,这两种方式均降低了换热管上端的温度,延长换热管的使用寿命,同时结构简单,反应生成的杂质少,产品收率高。  相似文献   

9.
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启动与运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具有厌氧氨氧化活性的污泥与厌氧颗粒污泥按2∶1比例混合,作为接种污泥,成功启动了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并讨论了容积负荷、溶解氧对反应器运行的影响。试验表明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具有良好的耐容积负荷冲击性。当氨氮容积负荷、总氮容积负荷从分别平均为32.78 mg/(L.d),78.62 mg/(L.d)提高到分别平均为78.55 mg/(L.d),180.16 mg/(L.d)时,氨氮、总氮去除率从分别平均为71.20%,66.65%经小幅下降后回升到分别平均为62.11%和56.59%;试验进水存在溶解氧时,NH4+-N去除量与NO2--N去除量的实际比值(1∶1.27)高于理论比值1∶1.32),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内同时发生好氧氨氧化反应和厌氧氨氧化反应,厌氧氨氧化反应为主导反应。  相似文献   

10.
铝材阳极氧化可在材质表面形成氧化膜,能够提高材质的抗氧化性和耐腐蚀性。利用宽温快速铝材阳极氧化工艺获得的氧化膜性能较佳。阐述了宽温快速铝材阳极氧化工艺的原理及特点,进而分析影响宽温快速铝材阳极氧化工艺效果的主要因素,并对宽温快速铝材阳极氧化工艺的应用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近年来TEMPO体系在催化氧化构建糖醛酸方面的研究进展,分别简述了TEMPO/次氯酸盐、TEMPO/BAIB体系、其他TEMPO/共氧化剂体系以及TEMPO/过渡金属/有氧催化体系的基本原理,分析了它们的应用范围,并进一步比较了4种TEMPO体系氧化糖伯羟基为糖醛酸的反应机制、底物适用范围以及优缺点。分析表明,通过TEMPO催化氧化,可解决传统工艺中使用重金属氧化剂所面临的环境污染等问题。基于此,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指出今后可在以下方面对TEMPO氧化展开深入研究:1)开展TEMPO/次氯酸盐氧化工艺研究,避免或减少无机盐的引入,降低对产品纯度的影响以及工业废盐对环境的污染;2)深入探索TEMPO/BAIB组合中溶剂体系的优化问题,为实现绿色清洁生产提供依据;3)对新兴的TEMPO有氧氧化体系进行系统、深入研究,以期实现在糖醛酸氧化上的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2.
以粗对苯二甲酸(CTA)氧化残渣回收利用实验室技术为基础,介绍了建设一套1 kt/a工业化CTA氧化残渣回收试验装置的工艺流程选择情况,提出了初步的工程技术方案。从设备操作、工艺运行等方面分析了工业化试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3.
The separation of manpower forecasting into a demand forecast and a supply forecast emphasizes that each depends on quite different sources of information. The demand forecast is based primarily on an estimate of sales, which is then transformed into the number and type of personnel needed to produce and sell the company's products. The information for forecasting internal supply can often be treated as if it were independent of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and is often available within the firm. If a matrix representing the probability of transition from one job classification to another can be prepared for the relevant classifications, Markov-chain theory can be used to generate a forecast of internal manpower supply.  相似文献   

14.
为了降低FCC汽油硫含量,分别采用空气氧化法与双氧水氧化法,结合溶剂萃取,对FCC汽油模型化合物进行了光催化氧化脱硫的研究。研究表明:常温常压下,以空气中氧气为氧化剂,当空气气速为40 L/h,500 W中压汞灯光照60 min,硝基甲烷作萃取剂时,模型化合物的脱硫率可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15.
钛材内部的组织结构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十分重大。针对异型钛材尺寸小,精度高,内在质量及表面质量要求高的特点,探讨了相应金相样品的制备、化学浸蚀的方法及应该注意的问题,制得了清晰的金相照片,为实现异型钛材生产中的内部质量控制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16.
电化学氧化法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电化学氧化法降解废水中有机物的研究已引起广泛的兴趣。在电极催化作用下,有机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降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介绍了电化学氧化法降解有机物的研究现状,概述了电化学氧化法的氧化机理和影响因素,讨论了影响电化学效率的因素:电极催化特性,电极结构及反应器形状,操作条件等,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了电化学氧化法今后的研究重点和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天然气制合成气技术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目前天然气制备合成气主要的水蒸气转化法、二氧化碳转化法、催化部分氧化法、非催化部分氧化法、自热式转化法进行了综述,并对这些方法的技术特点和工艺操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This article compares coordinated collective bargaining in Sweden and Denmark after centralized bargaining. Existing theories — power resource and cross‐class alliance theory — seem capable of explaining the transition from centralized bargaining to pattern bargaining system. However, they do not explain the internal stability of bargaining coordination once established. This analysis stresses the role of mediation institutions of both countries for solving collective action problems in pattern bargaining by pegging other settlements to the manufacturing labour cost norm. Mediation capabilities, however, differ, which is reflected in more frequent defections in Sweden than in Denmark and thus a more unstable bargaining coordination. These differences have substantive consequences for bargaining outcomes in the two countries.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一种用电化学法合成甲醛的新方法,研究了甲醇和盐酸混合体系中各种工艺条件对甲醛收率的影响,得到最佳电解条件如下:电极电流密度为20 mA/cm2,电解温度为40℃,电解时间为6 h,甲醇初始浓度为0.5 mol/L,盐酸初始浓度为1 mol/L。在此条件下电解甲醇,甲醛收率达19.1%,电流效率为28.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