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中国财政再分配与减贫效应的数量测度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中国正致力于践行共享发展新理念,测算现行财政再分配体系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缓解收入分配差距、减轻贫困,从而实施更为"精准"的财政再分配,是关键一环。本文拓展了传统财政再分配分析方法,将财政收入端和支出端纳入统一研究框架,基于CFPS2012入户调查数据和投入产出表,构建居民收入核算账户,运用标准财政归宿法,测算出中国居民的财政净受益;采用"匿名"与"非匿名"评价指标,综合测度了"一揽子"财政工具的再分配和减贫效应。结果显示:中国财政分配体系对市场分配整体上呈微弱的正向调节效应,财政体系整体使全国基尼系数下降了4.06%,其中,基本社会保险、公共服务、转移支付和直接税的边际贡献分别是2.48%、2.34%、1.75%、1.19%,而间接税的边际贡献为-1.57%,起逆向调节作用;中国财政再分配工具具有显著减贫效应,财政再分配使全国贫困广度、深度和强度均下降20%以上,其中,支出端具有"济贫"性,收入端的间接税具有显著"劫贫"性。总体上,弱累进财政再分配体系甚至逆向调节的财政再分配工具,与共享发展存在矛盾。实现共享发展,迫切需要重构"精准"财政再分配体系,加快构建以税负归宿公平和公共支出受益归宿公平为核心的现代财政制度。  相似文献   

2.
财政分权是否有利于改善收入分配一直以来是国内外公共经济学文献关注的焦点。本文从理论上厘清财政分权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机制,从而真正理解中国地方政府再分配政策失灵的根源,以公共支出结构作为门槛变量,通过建立面板门槛模型实证考察了1995—2012年中国式财政分权对收入差距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发现:第一,从总体上,中国式财政分权与基尼系数呈正相关,即分权程度每增加1个单位会导致基尼系数增加1.24个百分点。第二,财政分权对收入差距存在显著的非线性作用,即存在门槛效应,在不同的公共支出结构下影响效应明显不同。第三,公共支出结构的门槛效应并没有保持连续一致的积极影响,而是不稳定地分布在不同地区,并由西部地区逐渐向东部地区转移。  相似文献   

3.
中国居民收入分配不公已是不争的事实,分析了收入分配不公的表现、负面影响,从公共财政学支出、收入再分配理论及中国税收制度结构的角度分析了收入分配不公最主要的表现即收入差距存在的原因,并提出了平衡地区经济发展、统筹各级政府转移支付;完善财产类税收调节体系,逐步加大对居民间再分配的调控;以完善个人所得税调节机制为重点强化再分配支出调节作用;建立政府相关部门与银行、证券等金融机构的信息互通通道;有条件时,建立个人所得税抵免机制等缓解收入分配不公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地区差距、要素流动与财政分权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张晏  龚六堂 《经济研究》2004,39(7):59-69
本文在财政分权框架下引入不完全人口流动和内生劳动供给选择 ,针对两个不对称的地方经济 ,研究了政府的最优税收、最优公共支出和最优转移支付政策。我们发现了零中央政府收入税和逆向财政缺口 ,在有限政策工具的约束下 ,对应性转移支付也具有缩小区域差距的功能。不同级别政府间的服务竞争和税收竞争极大地影响了个人和政府的最优决策 ,拥挤效应和实际禀赋效应放大了通常意义上的收入效应水平。人口流动和财政分权提高了低生产力地区的福利 ,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高生产力、高禀赋地区对低生产力、低禀赋地区存在隐性的区域间收入再分配 ,中央政府的干预措施一般具有协调区域发展、补贴低生产力低禀赋地区的性质。结合我国东西部的经济现实 ,我们认为中央政府应该打破已有的利益分配格局 ,优化转移支付资金的结构 ,提高财政政策效率  相似文献   

5.
杨龙见  徐琰超  尹恒 《财经研究》2015,41(7):95-109
财力与事权的不匹配导致了财政垂直不平衡,转移支付成为政府间财政关系的重要内容.文章以税收竞争框架为基础,讨论了在资本自由流动的条件下,不同类型的转移支付对地方政府产生的收支效应.基于中国县级数据的研究发现,大规模的转移支付对地方政府收支行为确实产生了显著影响:支出决策的敏感程度要大于收入决策.对转移支付细分后发现,专项转移支付以及一般性转移支付对地方政府收支决策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前者的支出效应要大于后者;税收返还对地方政府收入和支出行为都存在正向影响.文章为完善省级以下转移支付制度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现行社会保障制度对不同阶层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利用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首先测算了城镇不同收入阶层缴纳社会保险费后收入分布的变化及基尼系数的变化情况,在此基础上测算了不同收入阶层从政府得到不同社会保障收入后的收入分布的变化及基尼系数的变化情况,从而得出社会保障制度实施的综合效应。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类型的社会保障对不同收入阶层的影响是不同的,即使某些政策有利于基尼系数的缩小,但不利于收入最低的阶层。研究认为,有针对性地调整部分社会保障政策,对调整收入分配差距的目标有帮助。  相似文献   

7.
陈南旭  何眉 《经济师》2012,(1):29-31,33
文章应用一个典型模型,对2011年新一轮个人所得税改革的收入分配效应进行分析。选取量化基尼系数比较模型,运用改革后相关数据,围绕4个变量:税前基尼系数、税后基尼系数、税赋基尼系数、税赋系数进行讨论,考察整个征税过程中三个分布(税前收入分布、税后收入分布和税赋分布)与税前税后基尼系数(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的变化、税赋总量之间的关系,规范分析改革后的个人所得税收入分配效应,得出改革后个人所得税的收入分配效应为正,个人所得税改革的收入分配效应受税赋基尼系数、税后基尼系数和税赋系数影响等结论,指出我国未来个人所得税的改革方向是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税制。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美国、日本和墨西哥作为参照,从政府的再分配政策对收入分配影响的角度,比较分析中国再分配规模状况。通过计算四个国家从2004—2010年收入税、社会缴费、社会福利和其它经常性转移四个再分配项目的规模,并比较分析得出结论:中国再分配总体规模远低于美国、日本,略高于墨西哥,说明中国再分配规模与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但基本符合中国当前经济发展水平;从发展变化的趋势看,政府转移性收入规模增长幅度大于转移性支出规模增长幅度,尤其是社会缴费规模增长过快,显示出中国福利性支出的发展滞后于社会经济和政府转移性收入的发展,这种现状和趋势削弱了再分配的调节功能,不利于缩小居民收入分配差距。  相似文献   

9.
实现社会公平分配的主要依靠力量是政府,在再分配领域,政府通过运用有效的财政政策,充分发挥税收、社会保障和转移支付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达到实现社会公平分配的目的。当前,应采取措施,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税收、社会保障和转移支付制度。  相似文献   

10.
喻訄  史妍 《时代经贸》2010,(12):128-128
一、转移支付的内涵与类型 转移支付(Transfer payments)是源自西方经济学和西方财政学的一个概念,原意是“转移”、“转帐”,转移支付的经济思想在西方经济学中由来己久。美国经济学家格林沃尔德将转移支付定义为“政府或企业的一种不以取得商品或劳务补偿的支出”。转移支付是作为中央政府财政支出的~部分而存在的,一般包括社会保障支出、收入保障支出、公债利息支出以及各种补助金支出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