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表征,而生产力属于经济基础范畴,根据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环境法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应时而动作出回应。  相似文献   

2.
《经济研究》2017,(11):20-22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①这一客观实在的判断,深刻揭示了我国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3.
<正>党的十九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对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做出的新的重大判断。新时代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判断,要求我们不仅要坚持而且要深化对基本经济制度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为有效化解矛盾,实现与全国同步小康,青海民族地区必须以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民族工作思想为指导,加快发展,努力缩小经济社会的发展差距.  相似文献   

5.
《经济师》2019,(2)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已成为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医疗需求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组成部分,医务人员的工作作风直接受到人们关注。文章分析了工作作风在医院建设中的具体表现、问题所在,探索工作作风建设在医院运行管理中的应用与效果,从而不断满足患者对医疗行业的需求,进一步促进医患和谐,推动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十九大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过去三十多年,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已经得到极大程度提升,精神文化需求也日益提高.在当今,我国要继续实施文化强国、文化创新道路.故宫文化创意产业基于此定位,取得了优异的市场业绩.文化产业的研发,应适应当今创新的社会潮流,并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只有在任何情况下都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才能扎实有效地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扎扎实实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相似文献   

8.
《经济师》2019,(7)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为了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高区域创新能力是关键。经济特区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缩影,自建立以来就备受国内外关注,构建经济特区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有利于提高经济特区创新能力,为其他地区创新发展提供借鉴作用。文章遵循科学性和可操作性、针对性和可比性、长远性和内涵性原则,围绕技术创新投入、技术创新产出、环境创新和制度创新四个方面来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9.
石瑞勇 《当代经济》2018,(7):118-119
改革开放长期“非均衡”发展战略安排,在我国经济实力实现了重大发展的同时也积累了诸多的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不平衡”表现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与人们利益最为密切的收入分配问题.实现收入分配的日趋公平化,需要从根本的制度安排着手,加快建立健全企业劳动收入分配制度,在不同性质的企业全面实施企业利润分享制度,是解决收入分配不公平问题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我国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作出了新的重大论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深刻认识社会主要矛盾及其转化,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新时代的内涵。一、 社会主要矛盾的内涵1.矛盾论是我党认识主要矛盾的有力工具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和主要方面,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重要内容。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中,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农村经济社会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比较突出。尤其是城镇居民收入较快增长与广大农民收入增长乏力之间的矛盾、基础设施改善与农民素质提高缓慢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成为制约农村和谐发展的瓶颈。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强调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农村和谐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联系当前实际,农村和谐发展要处理好三个关系。1.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关系。唯物辩证法认为,做好工作,要着重抓住事物内部起主导和决定性作用的主要矛盾。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七大报告全面分析了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同时强调,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立足点,也是理解十七大报告精神的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13.
国家利益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急需回应的重大现实议题。长期以来,"国家"在政治经济学中的地位问题一直存在着自由主义和国家主义两种解释路径,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语境下,"国家"则是解释"中国奇迹"的关键。考察我国的国家利益问题,既要从内部环境即作为发展中国家的角度,客观认识发展是我国最大的国家利益,并以"发展型政府"为基础的"强国家"推动"高质量发展";又要从外部环境即经济全球化的角度,认识国家利益的实现离不开国家,要以国家主体性整合动态比较优势、保持国家竞争优势。更重要的是,国家利益的研究和实现最终落脚在"以人民为中心"和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本质所在。  相似文献   

14.
《经济师》2019,(1)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坚持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实现供需动态平衡。同时,新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总纲部分也指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文章以降本增效为指导思想,通过介绍某钢铁企业的下属公司坚持开展降成本、提效率,在新常态去产能的时代背景下持续提高企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胡彪 《时代经贸》2020,(6):60-61
随着我国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全面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包含美好的生态环境、安全的水源、新鲜的空气等等。党的十八大对推进新时代“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作了全面部署,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非常突出的重要位置。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联系更为紧密。本文通过对《大理州年鉴》《云南省水资源公报》《大理白族自治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的数据进行分析,探讨大理州水资源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提出新时代下如何实现水资源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对策。  相似文献   

16.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生态经济基本矛盾迅速发展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的矛盾。这一主要矛盾支配和决定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生态经济基本矛盾发展尖锐和突出的历史时期。落后的社会生产是主要矛盾的一个方面,反映了现阶段社会主义历史时期生产力很低这个根本特征。它的根本表现:一是没有工业化;二是商品经济不发达,世界经济发展历史表明,工业化时期,是生态经济基本矛盾迅速发展并显得尖锐的历史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坚定不移地贯彻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完成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前两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其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中国  相似文献   

18.
陈雯 《江南论坛》2023,(3):48-51+76
作为一种“社会事实”的社会主要矛盾是社会发展的风向标和晴雨表,其宏观判断定位决定国家民族的命运前途,其中观趋势特征引领社会运行的制度政策,其突破化解的思路机制推动社会进步的速度和质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再次明确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及其对各项工作的引领作用。本文指出:首先,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就是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不断破解一个又一个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现代化探寻历程;其次,社会主要矛盾本质上是一种需求主体和供给主体之间、内驱力和外驱力之间共同作用而产生的发展型民生供需不匹配与失衡性矛盾;最后,社会主要矛盾的破解事关现代化强国建设的质量,需要从社会力、文化力和法治力共同构建的合力机制与政府、市场、社会、个人共同组建的多元主体中寻求力量。  相似文献   

19.
制造业事关国家经济安全,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并首次提出要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近年来,我国制造业比重下降过快,给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带来一定影响。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产品需要和制造业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为突破口,从跑稳政策制定"最先一公里"、畅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加快制造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打造区域制造业产业生态链圈、推动制造业质量与品牌双提升、加大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投入六个方面全力打好政策组合拳,为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提供路径参考。  相似文献   

20.
孙大飞 《生产力研究》2012,(7):85-87,261
发展生产力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矛盾的根本途径,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目前在生态环境、社会问题凸显的情况下,如何认识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是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的提出,为认识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提供了方向、指导原则和目标。从生态文明的角度认识生产力,生产力既要体现理论上的人与自然的物质关系和生态关系,也要满足这两种关系在实际发生中展开的现实要求。它是理论规定与现实要求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